在黃河之畔的美術館,聽聞藝術里的“水之回響”|視點
2023-04-19 19:26:09 來源:手機網易網 小 中
“水之回響”特展現場。視頻:銀川當代美術館(04:30)
“若身處于河畔的展廳內,展廳外不息的黃河與展廳內流動的‘水之回響’遙相呼應。”對于在銀川當代美術館正在舉辦的“水之回響——2023中國銀川黃河文化旅游節特展”,策展人趙子懿如是說。
澎湃新聞獲悉,這一展覽從地緣出發,由黃河展開,討論水在西北的獨特意義以及由此生發的全新想象。展覽分為兩個版塊,一為“對話”,聚焦于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當代藝術轉換;二為“臨水”,基于藝術家對河的觀察和臨水的體驗,通過數字藝術、攝影、繪畫、裝置等多種呈現方式譜曲“水之回響”。
【資料圖】
“將‘水之回響’作為此次展覽的主題,策展的初衷是基于美術館本身的地理位置,作為第一座毗鄰黃河的當代藝術場館,尤其是在銀川這座西北小城中發聲,我們希望以在地性作為依據,討論來源于不同國度、不同語境、不同身份的當代藝術如何在地方被建立。”展覽開幕當天,此次展覽的策展人、銀川當代美術館執行館長趙子懿對《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介紹說,“黃河”在中華民族的文化中常常被擬人化,作為“母親河”,銀川在它的懷抱中生生不息。將“黃河”作為銀川當代美術館策展研究的方向之一,我們一直企圖追溯它在漫長的時間里為我們留下的以及未來我們即將參與的,不管是一套約定俗成的話語體系,還是一段源遠流長的文化民俗,抑或是一段數字編程的虛幻夢境。“水之回響”即是希望從地緣出發,由黃河展開,討論水在西北的獨特意義以及由此生發的全新想象。
此次展覽的策展人、銀川當代美術館執行館長趙子懿為現場嘉賓作專場導覽
參展藝術家鄔建安說:“我在銀川當代美術館感受到了一種特殊的動力和魅力,這里把我很多不合理的要求當作合理的訴求,對藝術家持非常包容的態度。在這樣半沙漠、半河岸的空間環境中,能有如此特別的一個當代藝術陣地,我相信這一次的經歷會沉淀為我未來閃光的記憶。”
參展藝術家翟一濤在致辭中提及童年在陜西的記憶一直伴隨著他對于黃河的理解,這次展覽讓他的記憶轉向了宏觀的視角,看到了各位參展藝術家對于傳統藝術的當代轉換以及以水為媒介的創作和理解,希望銀川當代美術館可以發掘黃河更多的文化內涵,成為觀眾們的精神家園。
王紹強 《山抹微云之二》
陳抱陽 《未被證偽》
張小濤&張無量 《神鳥》
開幕當天,趙子懿為現場嘉賓進行了專場導覽。在現場可以看到,藝術家王紹強的作品以人文和地理為核心,借助水墨的性靈、復疊與移積,將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條線索融會貫通,賦予作品更加宏闊的視覺表達。藝術家陳抱陽依據與黃河息息相關的古代神話故事《山海經》,運用增強現實技術,觀眾使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就可以從現實世界穿梭至虛幻空間,他讓原本靜態的魔方、海龜、機械文明、樹枝、球體、九尾狐、河圖洛書……在屏幕中幻化成真,構建了可自由游走的想象飛地。藝術家張小濤則試圖用兒子量量創作的《未來》冊頁中的虛構的神獸和符號來與馬王堆帛畫中的神鳥、龍、蛇、馬、兔等神話符號來進行深度的對話,通過數碼輸出、視頻投影、光影營造等手段,為觀眾奉上一出奇幻冒險。
翟一濤 《沿河而行》
張克純 《沙漠里的湖》
蔡雅玲《水之回響》
中華民族多依河而居,中華文明依河而興,河流穿越了漫長的歷史進而哺育著兩岸的生靈。藝術家翟一濤的系列作品《沿河而行》從成都到陜西華陰,沿黃河途經山西、內蒙古、寧夏、甘肅、青海、四川,行駛7000多公里進行古跡遺址考察并進行拓印,這種類似于“考古”的方式讓身體介入現場,從遺骸中找尋生命的體悟。藝術家張克純也是同樣選擇了行走的觀察方式,他的鏡頭充滿詩意,刻意運用景別將人和環境的比例差距無限放大,作品中的黃河被強烈的人格化了,讓畫面呈現出一種平靜又隱忍的氛圍。山西出生的藝術家蔡雅玲則通過800根風鈴管構建出了想象中的黃河形態,風鈴管通過觀眾的觸碰隨機地觸發聲響,就如同時急時緩的黃河,觀眾沿黃河幾字形的走向出發,從最初發源的清脆短促到中段雄渾回蕩的高昂,繼而喚起記憶中對于黃河的印象。
限像工作室 新媒體作品《回響》
時至今日,“水”已不獨以物質形態出現,它能夠化身為數據、公式、算法、編碼等一系列可操作、可編輯的數字語言。張海超、李琨以空間場域實時數據為驅動源的沉浸式數字交互“活系統”,通過不同維度數據感知、反饋技術模塊的疊加融合產生持續迭代進化系統形態,基于對黃河水文及流域聲音的采集,進而呈現出一條可視化的具有互動性的長河。限像工作室呈現的新媒體作品《回響》利用數據可視化技術、三維模擬技術和算法解構,將黃河流域的物理數據進行視覺藝術化共振,通過視覺和聽覺這兩重最重要的感官體驗參數進行融合,試圖激發出黃河流域悠久的文明與現代文明在當下以及未來可能發生的“回響”。柏林的Onformative工作室作品《蜿蜒的河流》由算法生成的實時視覺效果和AI創作的音樂伴奏構成,以宏觀的空間視角、鳥瞰的視覺角度切入,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時間意識來感知河流的變化。
陳琦 《萬物》
桑火堯 《深深淺淺覺非夢》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古往今來,水總是被賦予特殊意義與表達,水的禪意,是一種接近自然、追求內在和諧的修行方式。藝術家陳琦的“水”系列作品分別以液態的水和氣態的云為主題,通過水分子氣態、液態、固態的不斷循環,陳琦通過“水”給予觀者想象,在真與幻的境界中投射出其對于生命、時間的思考及對人類情感的詠嘆。藝術家桑火堯將“水”這一媒介材料作為作品的核心,開創了包含中國古代哲學和詩意的“境象主義”,曾經空運了長江、牡丹江、雅魯藏布江和錢塘江的水,親手調制的礦物質顏料創作出了似乎不應該屬于水墨畫的玫紅、湛藍、粉紫,形成了其繪畫符號。藝術家陳淑霞試圖從自然分層的景象提取出與心靈契合的形象,以一種中國傳統文化所崇尚的自然本體論立場,將油畫材料轉換成中國化的視覺語言。
陳淑霞 《后山》
據趙子懿介紹,展覽在負一層展廳中開啟民間美術與當代藝術的對話,試圖在緊密地交流中,觸發對話與質詢。特別選取在黃河流域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皮影”與“剪紙”,展出國家級非遺傳承大師汪天穩的巧奪天工的“汪氏皮影”作品,并邀請與汪天穩合作超過十五年的著名當代藝術家鄔建安,呈現大型皮鏤作品《九重天》。
鄔建安《九重天》
展覽開幕現場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水之回響——2023中國銀川黃河文化旅游節特展”開幕現場
“若身處于河畔的展廳內,展廳外不息的黃河與展廳內流動的‘水之回響’遙相呼應,這種物理空間和精神空間的有趣互文將觀眾領入關于水的想象。我們企圖破壞觀眾對于‘水’固有的觀念,擺脫既定的模式,賦予‘水’全新的敘事結構和概念內涵。”趙子懿說,“我們希望在美術館里創建的是一個不僅僅是可視的,而是可思、可感、可知的場域,所以在此聚集的人們都可以像站在水波之中,從自身向外一圈圈地泛起漣漪,以黃河為出發點,卻不局限于此,而是延伸為對天下之水的關懷。”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7月18日。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在黃河之畔的美術館,聽聞藝術里的“水之回響”|視點
- 順豐控股:3月速運物流業務營收同比增長25.62%_時快訊
- 沃森生物:獲得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mRNA疫苗Ⅲ期效力臨床試驗期中分析主要結果
- 英集芯:股東及公司董事擬合計減持不超5.11%股份_頭條焦點
- 富奧股份:擬投資成立富奧熱集成模塊分公司-天天看熱訊
- 藍色光標:一季度凈利潤1.5億元
- 世界速訊:申通快遞:3月快遞服務業務收入營收31.77億元
- 藍色光標:一季度凈利1.49億元 同比增長355.1%:世界熱聞
- 全球快消息!彭博社:蘋果MR的主要應用有這些
- 簡單談下目藥|全球實時
- 熱點評!經濟數據出爐了,怎么說呢……
- 估值接近中等區間 | 定投170期發車|速遞
- 李大霄:突破3400點后空頭會出現大量空翻多,最頑固不化的空頭都會被迫投降,識時務者為俊杰
- “寧王”一線工人:做四休三想加班,沒活干盼著忙起來 當前通訊
- 高盛亞洲股票團隊據悉流失更多人才:每日看點
- 深交所上市委:渡遠戶外、京磁股份首發4月26日上會|每日看點
- 天天熱點!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個別媒體無端指責中方向烏克蘭沖突地區出口無人機事答記者問
- 兩連板劍橋科技:高速光模塊業務對公司凈利潤的貢獻較小:世界快報
- 形色如何發帖 形色app投稿花草方法介紹|環球快播報
-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一季度全國原煤產量同比增5.5%
- 【世界聚看點】翠微股份:控股子公司海科融通在收單業務中存在部分標準類商戶交易使用優惠類商戶交易費率上送清算網絡的情形
- 國芯科技:預計一季度凈利潤虧損2685.7萬元-每日速看
- 2023五一檔新片預售票房破4000萬 觀察
- 聯特科技:近期投資者對CPO技術等市場熱點保持較高關注度
- 每日消息!翔宇醫療:蘇州濟峰、嘉興濟峰一號、福州濟峰擬減持不超過5.25%
- 晶晨股份:預計一季度凈利同比下降約88.91%
- 千方科技:一季度凈利1.58億元 同比增長161.58%
- 劍橋科技:高速光模塊業務對公司凈利潤的貢獻較小
- 巴比食品:一季度凈利4103.2萬元 同比增2724.36%
- 巴菲特談管理層、護城河、折現率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富奧股份:擬投資成立富奧熱集成模塊分公司-天天看熱訊

藍色光標:一季度凈利潤1.5億元

世界速訊:申通快遞:3月快遞服務業務收入營收31.77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