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短訊!極狐銷量慘淡,誰來拯救北汽的新能源市場
2023-05-05 11:58:04 來源:中金在線財經號 小 中
編輯 | 虞爾湖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出品 | 潮起網「于見專欄」
月前,一則徐和誼接受紀律審查的消息,震動了大半個汽車圈。作為北汽集團的前任掌舵者,徐和誼在北汽集團任職已有14年之久。隨著這則消息的傳播與蔓延,北汽集團的發展現狀也被眾人放上臺面探討。
最先做合資品牌的北京現代,去年召回共計20萬輛汽車;最先做新能源業務,卻被消費者拋諸腦后;最早收購薩博,開起自主品牌紳寶,結果關門大吉;原本步步領先對手的北汽集團,最后都淪為掉隊的角色。
過去的兩年,北汽集團旗下各大板塊都承受著業績壓力,逐漸失去光彩。除了北京奔馳外,基本都進行過深度調整和管理層人事調動。但這些業務板塊想要恢復元氣,恐怕還要挺長一段時間。
“一條腿”發展,業績全靠北京奔馳支撐
如果不是有去年那次相當大規模的召回發生,想必消費者已經對北京現代這個合資品牌有所淡忘了。
北京現代是國內汽車領域最早一批中外合資品牌,由北汽集團和韓國現代牽手組成。從2018年開始,北京現代的銷量開始穩步下降。到2022年,銷量跌破30萬。
北京現代陷入頹勢,北汽集團就等于折損了半邊翅膀。畢竟在過去,北汽集團的營收都靠“北京奔馳”和“北京現代”來支撐。北京現代倒下的這幾年,北汽就如今拿得出手的業績只有北京奔馳——北京奔馳在2022年為北汽集團貢獻了96%的營收和六成的銷量。
北京奔馳銷量一騎絕塵背后,蘊藏著北汽集團的經營危機。從北汽的市場份額來看,從高點的10%如今下降到2022年5%。
盡管北汽背后有政府的供養,在近幾年也數次更換領導層,進行大范圍人事調動;同時借助一套套的營銷組合拳,但最終成效近乎于無。
目前來看,北汽藍谷作為北汽集團針對新能源市場的子公司,承擔了北汽集團智能化、電動化轉型的重任。可惜北汽的新能源業務,頗有“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意味。
北汽集團比起其他友商,屬于最早在新能源市場占位的一批企業。早在2009年,北汽集團成立新能源子公司,更是國內第一家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
成立之初,北汽集團的新能源業務集中于B端市場,推出性價比車型,面向網約車、出租車以及租賃行業,是當時率先完成第一桶金的新能源公司。
從數據上就能看出當時北汽新能源的意氣風發,2013年至2019年期間,連續七年的國內新能源冠軍銷量獎杯都被北汽新能源拿下。
但這些都已經成了載入歷史的過去,新能源市場一路高歌猛進,在技術迭代升級,產業格局變化之下,北汽集團卻是停滯不前。
北京藍谷持續虧損,先發紅利難以為繼
一路狂奔的北京藍谷,在2020年突然來了個急剎車。從2019年15萬的銷量,斷崖式下滑到2020年的2.6萬輛。
日前,北汽藍谷發布了2022年財報。報告中,2022年實現營收95億元,同比增長9.4%;凈虧損為54億元。同比虧損擴大的情況下,北汽藍谷的實際產銷情況顯然并無太大好轉。
去年年初,北汽藍谷定下了1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然而根據乘聯會數據,北汽藍谷全年銷售量為50179輛,僅實現了目標預期的一半。
北汽的新能源業務,在前幾年吃到了先發部隊的紅利。當時的新能源市場處于發展初期,消費者和市場關注度極高。北汽藍谷本身自帶光環,即背靠北汽集團這棵大樹,還擁有造車新勢力所不具備的完整汽車制造產業鏈。
在這種情況下,坐擁天時地利人和的北汽藍谷,成功似乎是理所當然的。
在2020年,新能源汽車在整體汽車銷量中占比還不到6%,這個數據來到2022年已經上升到25%了,從競爭不充分轉變成百花齊放的局面。此時北京藍谷在新能源上的掉隊,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前文所說,北汽新能源的產品最初主要是針對B端市場的。但隨著時間的發展,網約車市場逐漸飽和,以及比亞迪和埃安兩家在B端市場強勢表現,都讓北汽不得不另謀出路。
而在面向C端市場的產品打造上,北汽沒有完善好產品的戰略定位。其推出的純電高端汽車“極狐”,在目標用戶上似乎搖擺不定。
極狐品牌,承擔了整個北汽集團在新能源高端市場的希望,因此北汽也把資源和投入往極狐品牌上傾斜。
最初以為極狐是面向女性用戶的,贊助了女性綜藝節目《五十公里桃花塢》,但不知道是否發現極狐對女性用戶沒有產生吸引力,極狐又開始轉向男性用戶,開始專門贊助崔健與羅大佑的演唱會。
流量是成功帶起來了,卻沒能轉化成切實的銷量。數據顯示,2022年極狐汽車全年的上險量僅為1.2萬輛,月均銷量僅有1000輛。
來到今年1月,極狐旗下阿爾法S和阿爾法T兩款車加起來的銷量只有400輛。
強勢崛起的造車新勢力和成功布局新能源的傳統車企,打敗了北汽。如果北汽能更重視新能源C端市場,而不是等到B端沒有業務的時候,才想起來,或許不至于這么早陷入被動局面。
極狐品牌在2016年就成立的,蔚小理的首款車均在2018年前后腳實現交付,但極狐卻在2020年才成功交付第一款車。在錯失的這兩年里,擅長營銷的造車新勢力,已經成功地占據了消費者心智。等極狐出現時,隨即被貼上了“同質化”的標簽。
而上汽和比亞迪這兩家傳統車企,在新能源板塊蟄伏幾年后成功破局,尤其是比亞迪,已然取代了北汽在新能源銷冠的位置。
未來北汽集團的新能源業務是就此沉默,還是會再度走高,還有待時間的觀察。
缺少自研技術的北汽,競爭力不足
與其他國內外汽車品牌相比,北汽集團在研發和技術創新方面的投入相對較低,很難設計出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的高質量、高性能和具有競爭力的車型。同時北汽在產品定位的劃分上,也略顯單一。
實際上從2019年開始,新能源補貼就開始逐漸減少。當時政策剛出來時,新能源汽車的銷量就面臨過危機,而且彼時的充電條件和續航技術都沒有如今好,消費者對于購買新能源汽車仍然顧慮重重。
面對這樣的局面,各大車企都想盡招數來解決。比如長城汽車的新能源品牌歐拉,就主打顏值牌攻占女性用戶群體;五菱的新能源產品,則是以價換量;比亞迪選擇加大技術投入和推出性價比車型的策略雙管齊下。
但北汽集團還是按兵不動,延續著“油改電”的招數,賣著和之前差不多的產品。在過去,傳統車企大多數都是用“油改電”來應對新能源市場。在當時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因為大家都沒技術。
可是時代在進步,現在的消費者已經不會為“油改電”的產品買單了,就連奔馳的EQC、EQS這兩款油改電車型,銷量都不溫不火。
或許是持續低迷的銷量讓北汽明白,必須得改變了。于是北汽集團找到了新能源的合作伙伴——麥格納。
北汽集團委托麥格納定制了純電動汽車平臺,誕生了北汽極狐aS、aT兩款純電動汽車。麥格納負責研發、生產、制造,至此北汽集團算是擁有了純電動汽車平臺。
極狐并不是北汽集團買回來的第一批資產,早在2009年,北汽控股花費2億美元收購了薩博的汽車平臺和配套動力總成技術,以此為基礎發展出了北汽紳寶,但后續經營不善,江湖上只留下了紳寶的傳說。
直接收購技術是輔助車企實現自主研發的捷徑,無可厚非。但這些“嫁接”來的品牌會面臨同一個問題——想借歐洲的技術實現品牌溢價,卻沒人買單。
紳寶體系中銷量最好的是起售價為8萬的D50,而售價超20萬的旗艦級車型D80的年銷量不過幾十臺;極狐的銷量現狀則更不用說了。
北汽在汽車技術方面的積累和創新相對較少,這也導致在最核心的技術領域,北汽在行業內的競爭力也不夠充分。
結語
2023年的第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市場十分熱鬧。一邊是車企肆無忌憚地降價,一邊是新能源車補貼離場。在熱鬧的背后,是競爭格局正在重塑的過程。
新能源的利空政策讓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采取了觀望的態度,而在非良性的價格戰中,諸多車企要面臨的生存環境則變得更加惡劣。對于北汽而言,越是出現經營危機,越是應該直面難題,解決難題。而不是等到無法挽回的局面,才想辦法東山再起,畢竟到時不一定還有復起的機會。
總的來說,北汽集團作為一家國有汽車企業,需要更加積極地加強技術研發、品牌塑造和市場營銷等方面的工作,把握住自己的競爭優勢,進而在汽車市場上獲得更好的發展和表現。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焦點短訊!極狐銷量慘淡,誰來拯救北汽的新能源市場
- 世界最資訊丨馬自達RX-7“長尾”渲染圖
- 鄉約福建:傳統村落如何保護和利用?打好“文化牌”
- 工商銀行步步高升金條100g價格今天多少一克(2023年05月05日)
- 天天精選!川渝兩地首次聯合征集綠色低碳技術、裝備、產品
- 魔力寶貝:寵物系統詳解
- 諸城市南湖片區:最是一年好時節 禁種鏟毒不容遲 世界獨家
- 她將個人收款碼貼在單位窗口收款!涉案金額超2300萬|環球熱推薦
- 頭條:商務部:將采取多種方式、多種措施,積極推動自中東歐國家的進口
- 上交所:嶸泰轉債交易狀態異常 已對其實施停牌
- Canalys:一季度全球云基礎設施服務支出增長19%
- 隔夜SHIBOR報1.2340% 下降42.40個基點 7天SHIBOR報1.8150%
- 全球速看:房地產板塊異動拉升
- 大元泵業:屏蔽式齒輪泵相關產品目前已有小批量訂單
- 青鳥消防:公司第三代“朱鹮”芯片已研發完成并量產
- 世界快資訊丨力合創投:瑞波光電實現國產905nm EEL芯片重大技術突破
- 商務部:截至去年底中歐雙向投資存量已超2300億美元|環球新要聞
- 2023安徽高考二本分數線會降嗎 今年二本分數線預測_天天熱點評
- 焦點!湯臣倍健4月天貓銷量
- 【打新必讀】華緯科技估值分析,懸架制動彈簧(深中小) 當前焦點
- 全球熱點!完全躺著賺錢,生意模式獨一無二,史上最牛生意
- 旅游數據大增,但仍然悲觀
- 當下五大類板塊分別的趨勢如何?后續該關注哪些?遠離哪些?_頭條焦點
- 商務部:一季度中國對中東歐國家全行業直接投資同比大增148%
- 上交所:今日開盤后嶸泰轉債交易狀態異常 已實施停牌并進行排查 全球信息
- 當前焦點!光刻膠板塊異動拉升 雅克科技漲停
- 全球觀點:鐵路五一假期發送旅客1.33億人次 日均較2019年同期增超26%
- 百強房企4月銷售額環比下降17.4% 部分重點城市市場活躍度有所下行 每日觀察
- 焦點觀察:港股異動 | 信達生物(01801)漲超5% 公司稱23年有望實現商業化產品組合豐厚度持續提升和產品銷售收入明確增長
- 2023年中國汽車研發行業發展分析 環球聚看點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天天精選!川渝兩地首次聯合征集綠色低碳技術、裝備、產品

魔力寶貝:寵物系統詳解

諸城市南湖片區:最是一年好時節 禁種鏟毒不容遲 世界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