縉云丨宋慶華:花海美中游
2023-08-22 07:18:35 來源:上游新聞 小 中
花海美中游
文/宋慶華
天地之間有大美,大美無言更生趣。生趣是因為人人知道美,甚至大呼小叫贊太美,可要細細說來卻又不知美在哪兒,且爭論不休,糾結起來一時半會弄不清楚,干脆一言以“拒”之:搞不懂。
【資料圖】
有人欣賞畫,翹起大拇指贊:太像那山那水,跟真的一樣;有人蒞臨山澗嘆曰:風景如畫,這片景美得像畫兒一樣。自然山川與臨摹描畫到底誰美?誰更美?美在哪兒?
陽春三月,百花絢麗。空氣還帶著涼意的一天上午,潼南崇龕那一眼望不到邊的菜花地,金黃色的油菜花十分燦爛地綻放,窈窕身姿隨風搖曳,如大海的波濤一浪一潮地泛起金波。趁著周末,借著當地舉行“菜花節”的名目,一撥接一撥游客踏著輕快的腳步絡繹不絕走進花海中間,一下子就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一些個幾個女孩子還抑制不住興奮,驚呼美呀,實在太美。
我們這幫子朋友也在主辦方邀請之列。一當踏入花海,男女老少都不由自主地興奮起來。一個頭發花白身體削瘦的長者對大伙說,此刻朝陽初生,美景還在后頭,大家自由自在去欣賞你自己的美吧。
于我而言,曾經來過這塊沉寂冷僻但并不荒涼的平壩,原本就是那方土地的原住民不知種植了多少個年頭的農作物,是油菜籽就必然要開花要結果,一定會有金燦燦的青春期,結出的菜籽粒粒飽滿,榨房出油,香飄十里。不過,這涪江邊上一大塊肥沃的沖積沙土當季開出一片菜花而已,除了種地人幾乎杳無人跡,同樣是這塊菜花地,如今卻是游人如織,人頭攢動。禁不住問,這萬人蜂擁的人氣,熱浪翻滾的紅火從何而來?當地朋友不無熱情地作介紹。十幾年前,有位“明眼人”發現這塊地數萬畝菜花開放格外妍麗,一下子亮瞎了眼,也開了竅,提問中國人什么禮遇最高,有人回答當然是過節了,續問咱可不可以搞一個以菜花命名的節日來感恩大自然賜予的厚土,回饋農民們的辛苦勞作,興起旅游熱改善這窮鄉僻壤的基礎設施和增加農民收入,而且提供給周邊市民一個賞心悅目的休閑去處。這提議像是泄露了天機,原本是鄉民維持生計,一年一度種植獲取一定收益的作物,賦予這些平淡無奇的菜花以觀光審美的價值,引得八方游客像過年過節一樣成群結隊來觀賞游覽,獲取美的享受。得民心順民意的事很快就因陋就簡地辦起來了,這塊冷僻千年寂寂無名的小地兒,又是處于重慶潼南和四川安岳邊緣的鄉村,沒想到因為一片菜花,一夜之間像是過節一樣熱鬧起來。
美景就這一片,美就在這兒,還到哪兒去找美?團隊中一個戴眼鏡的小伙子不無困惑。
長者微微一笑,不無慨嘆,是啊,看見的美就在眼前,想照相的就去花叢中照相,想畫畫的就去選一景搞創作,被美瞎雙眼的就擇一地兒去遐想,寫詩的就去尋一觸景生情的點兒吟誦,習文的就去構思精美的文字,各美其美,不是嗎?
人人都贊美的美,就客觀地擺在這兒,還到哪兒去尋什么美?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美。長者笑笑說,大伙按自己的想法分頭去看吧,午后我們聚一起,吃花卉大餐。
按長者的意思,這個團隊的人不一會兒便會消失在花海中。
愛美似乎是人的天然屬性,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而美又無處不在,就看你會不會尋覓、發現和挖掘,美、美的意蘊和融認知、概念、認知和理論為一體的美學便從中誕生并演繹,一切的美源于人世間,離開生活的所謂美學皆無從談起。
日頭偏西,游覽的人可是流連忘返,主人聲聲催促才將這幫子朋友請到花海邊上的一個“農家樂”,嗮谷場擺開的大圓桌上已經準備好了臘肉香腸、青菜肉湯和煎炒的花卉食物,一行人還未坐穩,顧不上轆轆饑腸話題又說道了菜花。真可謂是“開軒面場圃,把酒話菜花。”
主人打開話匣子先作“介紹發言”。
這一大片菜花地就在重慶大城西北邊角與四川安岳接壤有一個邊遠小鎮:崇龕。小鎮地處川渝腹地溝壑縱橫的丘陵之中,頗為難得的一片平壩,從古至今,因為無名山無特產無古跡而清寂無名。崇龕的龕,是指供奉神像、佛像或神位的小閣子或石室,崇敬供神的龕,或多或少有些來頭,從當地民間傳說往上細捋,再查文字記載,果真有五代宋初年間道家至尊“陳摶老祖”誕生在此,想必當初曾有信徒建神龕將其供諸堂上,無奈時隔1300多年,其故居其神龕已消失得無跡無蹤。現今的游人涌動,熱鬧非凡,完全是現代人抓住了這個噱頭,再利用了當地菜農年復一年栽種用于生產菜籽油的菜花,加以適當的人工規劃和調劑,使3萬余畝油菜基地呈現出中國最大的油菜花太極圖案,黃色、紫色、粉紅色彩錯落搭配,形成花的藝術花的海洋,登上近前的陳摶山或用無人機俯瞰,蔚為壯觀,絡繹不絕的八方游客贊譽為“七彩花海,鎏金大地”。菜花盛開的花期并不長,當地人抓住花開最美的時間,驅動人們向往過節的心理,以過“菜花節”的方式,宣揚這塊最美菜花地,盡管是“之一”也不遺余力地打造仙風道骨的陳摶老祖銅像,以及觀景臺、風雨廊橋、觀光船游諸多項目,拓展和續寫陳摶兩次受皇帝老兒召見被授“白云先生”“希夷先生”,道學著作等身,有“睡仙”美稱,活到118歲是為中華長壽第一人,被道家尊為師祖之類傳說,加深人文積淀,厚積美感內涵和吸引力。
呵呵,大家看看,又接續了陳摶老祖的話題,就他的背景,眼前的菜花又與眾不同啰。長者接上話題,中氣十足頗具磁性的聲音響起,開始了他的“主旨發言”。不知是他講解的水平確實很高,還是大家對這位資深教授的尊重,大家聽得專心致志,有的人忘了搛菜,有人停下了酒杯。
美是客觀的,像沙漠落日、大海金波、高山大川、奇峰峻嶺,不管你認不認識她,她仍舊不管不顧地擺在那兒,但沒有人們的認知,她還是美嗎?人們對美的感知有早有遲,認識有偏有岐,美之千秋在,認知萬人異,就算是著述煌煌的美學大師終其等身巨著,仿佛還是在追問:美在哪兒?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過:“美的東西就是最適合于其用途及目的的東西。”淺顯的解釋就是有用的即美或者美即是有用的。他的弟子柏拉圖作了補充:“美是給我們快感的。”他弟子亞里士多德倡立“自然模仿說”,認為藝術貴乎自然的模仿,凡肖似實物的都是美好的。“藝術貴乎逼真。”實用、快感、模仿,就是人類最早對美的認識,而且這種認知伴隨在文學的藝術的哲學的思考里,細細思之,古代最著名的三個美之學說也都極有局限有所偏頗,絕非健全的理性的認識,不過,畢竟是在2400年前,人類的認識尤其是辨析的思考才剛剛起步。有點自虐意味的是,有人考證同時代的中國先知孔子也有一個這樣的說辭:“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后人解釋為贊美天,贊美無言,但從無言的無限想象中讀到贊美,無非是想說中華文明的美學啟蒙不晚于西方文明,甚至是源頭之一,就像怎么考證也想證明現代足球起源于我們的“蹴鞠”一樣,難免有所牽強附會。
近代美學的發展既有共識又在爭論的過程中曲折發展,對美的看法如何?德國有真善美合一的說法,亦有美是獨立的專門理論。最大的分歧或分類就是“客觀論”和“主觀論”,前者說美在于客觀的外物上,譬如眼前蓬勃盛開的油菜花,后者說美在于主觀的看菜花的人心中。說客觀的還擬出美的條件和判斷美的依據,說主觀的認為美不在于物的性質,在于各自的心的感受。這就有點像禪宗里的“風動、幡動、心動”之爭,還有佛家寺廟里的敲鐘“鐘鳴還是撞木鳴”,百姓所言“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之類糾結的難題,按民間說法也就共生共鳴,不可偏廢,不可分離。美學再高雅也離不開生活,但美學大師不干了,從學術上各執己見也爭論不休,誰也說服不了誰。于是,德國的席勒提出來“美的主觀融合論”,認為美不能只以客觀或主觀獲得,二者同時動方能得到美感。
從古至今,中國文學藝術不乏美好華章和美景圖畫,從中可以辨析出許多美的結構和許多美的元素,遺憾的是我們沒有專門的美學發現、理論分析和研究。近代美學的啟蒙和縱深研究,怎么也得推崇朱光潛、宗白華、李澤厚、徐復關這些個泰斗級的大師,怎么也繞不過《西方美學史》、《文藝心理學》《美學三書》《美學散步》《中國藝術精神》這些個皇皇巨著,還有許多大師級的作家寫出深入淺出高談闊論美學的文章,細述起來又是洋洋大觀。
美在哪兒?美是什么?是物的一種屬性呢,還是欣賞者心里一種經驗?自古以來沒有定論。大文豪托爾斯泰在《藝術論》舉出近代三四十位美學家的學說,各有專論,各執其說。顯性的美,不管是自然的還是文學藝術的,也可以叫做形成共識的美,隱性的美,隱藏甚深、雜處其間、須辨析方能發現,譬如含蓄之美,甚至是否為美還爭執不休。
常識告訴我們,美是客觀的同時也是主觀的,但必須是一件事物在客觀上具備美的條件,而欣賞者在主觀上亦須具備諸如發現、辨析、審視美的能力和修養,兩者齊備,每遇美的事物,“美感的經驗”或者說是我們心中“美感的映像”就產生,就會獲得愉悅的享受。
美之無言,感應的是人心,受美感動的心聲溢于言表,是為不同形式的贊美,或為文或為圖,或嗟嘆或歌吟,不足,則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座中有人作補充,倘若我們沒發現美,不懂得欣賞美,不致使外在的物形與我內心的美象交感共鳴而生出情趣,獲取心靈深處的愉悅,那么,再豐富華麗的世界在你眼里都平淡無奇,甚至晦暗陰郁,成為一個了無生趣的牢籠。反之,則處處美景,如詩如畫。
有人插話,佳句好文皆天成,大美景色乃神賜,除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一切美妙的藝術作品都是“天神”假借人之手來創作,崇龕這數萬畝造型奇特多彩多姿的花海,全是藝術家和那里的勞作群眾的杰作。
全國著名的菜花地好幾個,譬如婺源那一片菜花美得無法用語言形容,但潼南的這片菜花地獨具個性,那不算陡峭的陳摶山屹立著1300年底座的陳摶塑像不算巍峨高大。無言默視花海和游人,像是想與人講述一千多年以來的社會變遷江山無限的世態,似綠色腰帶一樣纏繞金煌花海的涪江清澈蕩漾。一座風雨廊橋斜出為游客觀花海遮風擋雨還提供最佳的視角,花海中央的好似太極八卦的造型,仿佛陳摶揮筆畫成的天圖,這一切在藍天之下展現廣袤之美。近觀菜花鮮翠黃蕊,搖曳含羞嬌態盡露,感之于人,愉悅之情頓生,豈止由衷叫美了得。教授自己被美色陶醉竟戛然而止,將雙手合十舉至胸前,謙恭頷首。
一陣掌聲驟然響起,良久不息,連旁邊的菜花都驚訝地咧開了濕襦的花蕊。
不經意間,這頓豐盛的美的“午餐”一直吃到夕陽西下,金黃色的大地披上鮮艷的錦緞,這一片惹人動情的美景怕是要永遠銘刻在心間了。
作者簡介:宋慶華,警察,偶有文字見諸報刊網臺。
編輯:朱陽夏
責編:陳泰湧
審核:馮飛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縉云丨宋慶華:花海美中游
- 刺激,10分鐘2球,2-0AC米蘭開門紅,大吉魯建功,美國隊長穿云箭
- 分析師:5年期以上LPR維持不變,為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加快落地預留空間
- 證券日報頭版:擴大優質上市公司規模是活躍資本市場的基礎
- 英偉達漲幅擴大至6%
- 超2800只基金產品實施降費,公募基金業積極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 中長期美債收益率漲幅突出,收益率曲線趨陡,2024年降息預期繼續退燒
- 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初步收漲約0.8%
- 美股芯片板塊漲2.8%,英偉達漲8.5%表現突出
- 周一紐約尾盤 美元兌日元漲0.57%
- 離岸人民幣(CNH)兌美元北京時間04:59報7.2892元
- 多家頭部券商已行動!不僅降經手費,純傭金可能也會降
- B站2023二季報分析筆記:用好一技能強于很長時間才開一次的大招
- 酷派集團(02369)公布中期業績,股東應占虧損1.17億港元 同比降61%
- 藍天是星星的什么一年級荷葉圓圓(藍天是星星的什么)
- 深科技(000021):8月21日北向資金減持28.08萬股
- 秦嵐現身醫院被拍,臉色憔悴穿著厚衣疑似生病,網友擔憂身體狀況
- qq官方下載2015(qq2010官方下載)
- 來福槍圖片(關于來福槍圖片的基本詳情介紹)
- 特斯拉數據泄露原因查明:內部不法行為
- 王者榮耀懟人語錄大全罵隊友(王者榮耀懟人語錄大全)
- 協和電子:上半年凈利潤1987.09萬元 同比增長42.73%
- 泉陽泉:上半年凈利3628.89萬元 同比下降46.78%
- st重整股迎來第二春
- 華鑫股份,券商之妖
- 江蘇省鹽城市2023-08-21 22:32發布雷暴大風黃色預警
- 安通控股:上半年凈利2.82億元 同比下降75.87%
- 中概指數轉漲,成分股小鵬汽車漲超9%領跑
- 中交集團與云南省交通運輸廳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弘訊科技:上半年凈利潤2593.44萬元 同比下降25.98%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英偉達漲幅擴大至6%

超2800只基金產品實施降費,公募基金業積極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中長期美債收益率漲幅突出,收益率曲線趨陡,2024年降息預期繼續退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