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速看:普京暫停美俄核協議,“給我點面子,否則下一步是退出”
2023-03-10 12:01:27 來源:鳳凰衛視 小 中
二十國集團外長會議期間,出現了一個戲劇性的畫面: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前面走,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跟著后面追……追上后,交談了卻只有不到10分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為何要急切地追上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他們之間短暫的交談,談了什么?
1
俄美兩國是世界上兩個最大的擁核國,目前兩國間僅存的重要核軍備控制協議是《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
然而,2月2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莫斯科向議會兩院發表國情咨文時宣布:俄方暫停履行與美國簽署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
俄烏戰火尚未停歇,俄羅斯此次的表態引人擔憂。
時事評論員宋忠平:
“這意味著俄羅斯將會擴充自己的核武庫。”
時事評論員何亮亮:
“布林肯要求俄羅斯重新考慮,可見美國非常重視俄羅斯的這次宣布,才使得布林肯在二十國集團會議外長會議期間做出這樣的舉動。”
2
俄羅斯暫停履行合約后,俄美雙方遲遲未能就啟動機制的談判達成一致,隨之而來的相互指責也使得雙方的矛盾被持續激化。
在俄烏沖突中揮舞核大棒,表面上是俄美兩個擁核大國間的博弈,實際上俄羅斯所面對的是烏克蘭背后以美國為首的整個北約。
早在沖突剛爆發時,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就曾警告:如果北約再度干預,俄羅斯國家生存利益受到威脅時,莫斯科當局就會動用核武。
此后,各方核操作不斷。互相出牌,讓全球核風險攀升至冷戰以來的最高點。
美國、歐洲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也屢屢升級,火炮、坦克輪番上陣。自拜登政府執政以來,美國已向烏克蘭提供了超過249億美元的軍事援助。
在俄烏沖突爆發一周年的前夕,俄暫停履行《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再度使核威脅迫近。
在宣布暫停履行《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同時,俄羅斯總統普京也強調:暫停履行并不等同于退出。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沈丁立:
“美國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核武器。俄羅斯是要告訴美國,做事情要有分寸,給我點面子,否則現在只是‘不執行’,下一步就是‘退出’。”
隨著俄烏沖突的持續,北約與俄羅斯互信水平本就在不斷下降。如今,俄羅斯暫停《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更是為俄與西方之間的交流對話雪上加霜。溝通缺乏橋梁,條約又將如何重啟?
3
2009年4月,時任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無核武器世界”的構想,3個月后,奧巴馬與時任總統梅德韋杰夫簽下《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框架檔。
然而“新條約”的真正落地卻充滿波折。美俄雙方歷經八輪會談仍然分歧眾多,對話一度被擱置。
直到2010年4月8日,《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才最終簽署,并于次年2月5日正式生效。
“新條約”不僅限制了美俄核武器部署,也降低了世界對核武器威懾的依賴。截至2022年6月,全球核彈頭數量較冷戰時期下降了八成多。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軍控研究中心主任郭曉兵:
“在核裁軍方面,‘新條約’做出了貢獻。”
但是在俄烏戰爭爆發后,圍繞戰術核武器的話題又幾度被俄羅斯擺上臺面。
時事評論員何亮亮:
“俄羅斯如果在戰場上使用戰術核武器,后果不可想象。”
4
美俄之間的核限制條約可以追溯至蘇聯時代。
早在20世紀50年代,美國與蘇聯就展開核軍備競賽,雙方的核力量在60年代末達到“恐怖平衡”狀態:對立雙方任意一方使用核武器,將造成雙方、甚至世界的毀滅。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滕建群:
“如果殺人只能殺一次,那么多核武器,顯然造成了極大的財富浪費。”
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爆發,美蘇雙方在核按鈕旁徘徊,危機僅僅持續13天,人類卻空前地接近毀滅的邊緣。
20世紀70年代,美蘇開始核軍備控制談判。1972年和1979年,雙方分別達成了兩階段的限制戰略武器條約,目的是規定發展核武器的上限,維持雙方核力量的戰略平衡。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軍控研究中心主任郭曉兵:
“不是削減,是限制一定的量。”
同一時期,美國計劃在歐洲部署中程導彈,引發蘇聯警戒。雙方于1987年達成《中程導彈條約》,根據條約,美國銷毀了859枚中程導彈,蘇聯銷毀了1762枚中程導彈。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軍控研究中心主任郭曉兵:
“之前是設上限,從中導條約開始是實質性的削減,對緩和美蘇關系和整個歐洲安全形勢發揮了重要作用。”
1991年12月,蘇聯解體。飄揚在克里姆林宮上空70多年的國旗緩緩落下,籠罩世界的大國核軍備競賽噩夢暫告一段落。
1991年,美國與解體前夕的蘇聯簽訂了《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并在兩年后與俄羅斯達成第二階段。雙方開始真正削減戰略核武器,而不再是簡單規定發展上限。
盡管美俄政治理念的差異在新世紀持續存在,但雙方核軍控合作卻并未因此消亡。
從1993年到2013年,美國銷毀了將近10000枚核彈頭;2018年新核裁軍條約限額實現時,美俄各自部署的戰略核彈頭數量均降至1550枚以下。
然而2019年8月2日,美國單方面宣布退出《中程導彈條約》,美國不再受條約束縛,可以研發并部署中程導彈。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教授沈丁立:
“要安全沒錯,但美國要絕對安全,那是大錯特錯。在反恐時代,美國合法合理反恐,但卻沒有顧及俄羅斯的安全。”
如今,俄羅斯宣布暫停履行《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核威懾的潘多拉魔盒或將再度打開。
有美媒引述安全專家指出,這也將使美俄相互威懾以保持和平的現狀變得復雜,其他擁核國家也很可能受到刺激,進而擴大核武庫。
2023年是國際《核不擴散條約》生效第53個年頭。進入2023年以來,從美俄暫停履約、到朝鮮試射洲際導彈、再到伊朗制造接近武器級核燃料,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無疑正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在全世界面臨地緣政治風險和全球經濟衰退的時刻,人類無法、也不應承受新一輪大國核軍備競賽所帶來的經濟和安全威脅。當災難的陰影正悄然投射,我們是否要重新評估人類與核戰爭的距離?
執行制片人:周正豪
編導:林依婷劉春雅
編輯:丁筱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京東plus會員有什么好處?京東99元會員和149的區別是什么?
- 藥石科技3月10日快速上漲 環球報道
- 周五市場全線跳水,盤面出現一個重要信號,股民做好出手準備!-世界速看料
- 【環球熱聞】十年投資路,最大敗筆伊利股份
- 基金投資者的“十八般武器庫”:晨星獎入圍硬核測評 世界百事通
- 全球觀天下!st重整個股炒作路線圖
- 寧德時代財報超預期,電池猛回頭“倒車接人”時刻到了嗎?
- 鈦白粉龍頭廠商訂單激增 相關概念股午后沖高 惠云鈦業直線拉升漲超15%:環球觀點
- 今日聚焦!ChatGPT板塊持續活躍 當虹科技漲超13%
- 寧德時代退股志存鋰業
- 觀天下!津膜科技:公司在研產品可用于海水提鋰濃縮分離環節
- 創意信息:公司目前業務不涉及ChatGPT|快消息
- 環球速看:普京暫停美俄核協議,“給我點面子,否則下一步是退出”
- 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鋰鹽有60萬元一噸的昨天,也可能有10萬元一噸的明天” 環球滾動
- 參加私人銀行客戶路演的大鄉里經歷
- 每日快播:汽車價格戰背后的最大贏家
- 俄羅斯貿易結算格局大改:美元歐元加速退場 人民幣占比顯著抬升
- 蘇州一樓盤可“0首付”購房?置業顧問:通過申請裝修貸抵首付-即時
-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秘書長|視點
- 華安證券:數據安全建設將在近兩年進入放量周期
- 聚焦稀有金屬采礦、冶煉等領域優質個股,工銀稀有金屬ETF基金(159671)今日正式上市!
- 可轉債動態管理
- 汽車服務概念股開盤沖高 中國中期開盤漲停|天天視點
- 海水提鋰概念股繼續走強 津膜科技沖擊2連板:天天信息
- 李大霄:華爾街銀行賣股求生引發恐慌 中資銀行價廉物美是中流砥柱
- 消費電子板塊異動拉升 光弘科技大漲超15%
- 視點!最強AI再次進化 ChatGPT下周升級GPT-4:支持視頻了
- 【全球聚看點】分紅61億、營收破3000億,寧德時代的年報還有哪些看點?
- 離譜...吃個大瓜-當前速遞
- 環球今亮點!核心CPI環比跌幅創11年新高,3月以小盤價值抵御調整壓力——2023年2月物價點評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基金投資者的“十八般武器庫”:晨星獎入圍硬核測評 世界百事通

全球觀天下!st重整個股炒作路線圖

寧德時代財報超預期,電池猛回頭“倒車接人”時刻到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