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沒有新車發布的投資者日 特斯拉為我們展現了哪些未來?|焦點滾動
2023-03-30 21:43:40 來源:搜狐科技 小 中
出品 | 搜狐汽車·E電園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文案 | 李林澤
編輯 | 蔡欣宇
在馬斯克首次提出“宏圖篇章(Master Plan)”17年后,“第三篇章”在北京時間3月2日早正式發布。回看前兩章節,馬斯克打破了人們對于常規企業家的認知,布局了電動汽車、太空探索、人工智能、可持續能源的存儲等多個領域。
更重要的是,馬斯克曾立下的大多數flag都成為了現實。以汽車產業為例,特斯拉憑借Model S/ X樹立了高端品牌形象;Model 3/Model Y帶領特斯拉成為全球電動車霸主;Cybertruck等新序列產品蓄勢待發;高階自動駕駛正在成為現實。距離“第二篇章”發布七年后,特斯拉力圖將“規模”擴張至“極致”,足以“實際轉變地球的整個能源基礎設施。”
縱觀整場活動,特斯拉以清潔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為切入點,圍繞電動車、生產工藝、全自動駕駛、智能機器人、補能設施等方面,進一步強化降本優先,滿足規模量產,從而整合能源一體化,最終達到完全可持續能源的目標。
雖然馬斯克重申,特斯拉的目標是在2030年年產2000萬輛汽車,但如果我們仍以一家汽車制造廠商來定義特斯拉未免顯得過于狹隘。在馬斯克的“第三篇章”下,特斯拉正在創造一個全新的產業。
【1·降本增效永不變】
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在開場時表示,“通往可持續能源地球的道路是明確的。地球可以、也終將會走向可持續能源經濟,而且會在你的有生之年實現。”不難看出的是,可持續能源是“宏圖第三篇章”的重中之重:儲能240 TWH,可再生電力30 TWH,制造投資10萬億美元,能源要求不到燃料經濟的一半。
不過整體來看,馬斯克雖然開場花費了很長時間在發展愿景和向可持續能源轉型,但有關于具體的實際措施卻展現的不多,后續特斯拉把重點放在了對于未來生產制造環節方面的升級當中。
這里首先要闡明馬斯克,以及特斯拉對于汽車制造的理念,“消費者對汽車的需求是無限,關鍵是可負擔性,買得起最重要。特斯拉將持續關注如何更好的制造汽車,以及應對供應鏈和物流問題。”核心目標就是推出制造、購買成本更低的新車,與盡可能覆蓋更多用戶群體。
特斯拉已經取得累計銷量400萬輛的里程碑,根據生產速度來看,第一個100萬輛耗時12年,第二個100萬輛是18個月,隨后兩個100萬輛分別花費了11個月和7個月,速度不斷攀升,未來的目標是每45秒生產一輛車。特斯拉以極致規模化分攤單個車型的生產成本,計劃在墨西哥新建一座超級工廠,來達到年銷量2000萬輛的目標。
除此以外,特斯拉還將從制造效率、產品技術、產能提升、供應商規模等一系列措施降低成本。
首先,傳統的制造汽車的方法是烙印、制造車身和燈、上漆、組裝,如果最后的裝配出了問題,會阻塞整條生產線。為了快速擴展產能,特斯拉開始重新考慮制造業,把整車拆分成不同部分以至于同時做更多工。例如一體化壓鑄技術、底盤電池一體化設計的加入,能繼續減少車身零部件數量。
意味著可以有更多人和機器在同一時間針對一款車生產,在未來的Model Y上,將縮短生產時間的40%,進一步提升人員/車型投產比率,降低單一車型的生產成本。
第二點是研發,特斯拉在活動中主要提及關于電驅的發展。在下一代動力系統中,價格昂貴的碳化硅晶體管是關鍵部件,不過特斯拉找到了能夠減少75%使用量的方法,制造流程減少50%,且不損失能效,下一代永磁電機將完全不使用稀土材料。
此外,新動力系統可以和任何電池兼容,這將為特斯拉提供極大的靈活性,能根據不同地域的情況調整供應商和電池結構。國內市場中,特斯拉就計劃與比亞迪合作,新產品未來會采用刀片電池。
根據特斯拉的表述,下一代動力平臺總制造成本下降1000美元。不僅如此,根據去年三季度馬斯克的說法,特斯拉汽車使用4680電池后,再結合材料與車輛設計的改進,生產成本最高可降低54%。
供應鏈層面,特斯拉希望把汽車制造環節變得更簡單。從車型本身定義,特斯拉產品一直在不斷簡化,并沒有推出過多SKU,第二點是垂直整合程度在加深。特斯拉全球副總裁朱曉彤舉例,上海工廠特斯拉上海工廠超過95%的供應鏈是本地的,極大解決了成本和運輸問,同時工廠員工本地化也能夠節約大量成本。
根據2022年特斯拉財報顯示,四個季度的汽車毛利率分別為32.9%、27.9%、27.9%,以及25.9%。作為對比,傳統車企毛利率一般都在10%左右,蔚小理等新勢力品牌一般都在10-20%左右徘徊。相較于當前時代的特斯拉,眾多車企似乎已經看見了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更何況是繼續降本的特斯拉呢?
【2·更便宜 覆蓋更多車系】
面對后續新產品提問時,特斯拉首席設計師Franz von Holzhausen透露,Cybertruc計劃在今年上市,下一代車型要等到“晚些時候”才會真正展示。一旦準備就緒,新車型或將很快實現量產。對此,馬斯克補充道,新一代平臺注重覆蓋更多產品系列,同時可持續性是核心。
在投資者日到來之前,業界最關注的問題莫過于下一代低成本車型平臺的狀況。尤其是2022年,特斯拉在各市場都遭遇了不同程度挑戰,國內市場的訂單深度曾不到1個月,為此特斯拉進行了連續兩次大幅降價促銷。在各品牌相繼以Model 3/Y為競品打造新車時,特斯拉同樣需要進入到更大眾化市場,推出一款平價產品滿足高增長預期。
馬斯克表示,新一代平臺的成本是現在Model 3的50%。也就意味著下一代平臺車型價格很有可能來到2-3萬美元左右,屆時搭配現有的“3SXY”陣容,將覆蓋95%的汽車消費市場。
如此低價的特斯拉,勢必會給大部分自主新能源品牌造成壓力,好似達摩克利斯之劍懸于頭上。畢竟,小鵬、零跑、問界等品牌為了應對此前特斯拉的降價活動,已經開始低于成本價銷售。一旦特斯拉下一代平臺落地,對他們造成的打擊難以估量。
【3·不止于車】
特斯拉一直使用AI驅動的神經網絡系統來實現人工智能的自動駕駛,過去這種技術不是很成功,大部分的視野系統都是基于多視角攝像機所形成的成像來做出決策。但在道路的行駛過程中會出現很多突發情況,如果不及時改變現有的運算方法和運算數據,可能永遠無法對車輛車型進行預估。
所以特斯拉希望使用各個不同的元件來改變,采用了一個像chatGPT這樣大規模數據自然語言處理模型,為整個特斯拉的用戶提供統一決策的系統。在每一個決策的過程中,可以在10微秒的時間內進行決策,這讓所有的道路駕駛變得更加安全可靠。特斯拉認為,在整體使用FBS-beta模型的情況下,潛在發生碰撞事故的可能性要遠低于美國平均道路事故發生率。
充電網絡上,2022年特斯拉在全美范圍之內增加了八萬個充電樁,硬件成本上相比其他替代品低了20%。除此以外,特斯拉也終于開始像蔚來一樣兼容其他品牌車型充電。2月28日,特斯拉向其他電動汽車開放了首批10個超級充電站。此外,另外,特斯拉使用“Trip Planner”幫助車主實現更快、更便宜的電動汽車充電,每千瓦時成本下降了40%,從19美分降至12美分。
【·結語】
在問答環節的最后,馬斯克拒絕了一位媒體針對下一代新車信息的詢問,只表示會有專門的發布會來進行介紹。沒有16萬元的Model Q、沒有新款Model 3、沒有Cybertruck具體上市時間、沒有HW4.0、沒有SpaceX和The Boring Company等企業的新動向,似乎此次投資者大會有些讓人提不起興趣來。特斯拉股價盤后下跌超5%,也印證了此次發布會不及市場預期。
但是換一個角度看,特斯拉給本身的定位早就不是普通的汽車制造商,更是一家科技公司和綜合性能源公司,所考慮的范圍也不只是一年能賣出多少輛車,而是加速世界向可持續能源的轉變,從這一點上看,特斯拉已經和市場上所有車企產生了區隔,也正是這個品牌能引領智能電動車時代的原因。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這場沒有新車發布的投資者日 特斯拉為我們展現了哪些未來?|焦點滾動
- 埃安加快自研電池布局|每日頭條
- 環球百事通!康龍化成:實控人及主要股東擬合計減持不超8.1%股份
- 環球速讀:華海藥業:艾司奧美拉唑鎂腸溶膠囊獲美國FDA批準文號
- 復星醫藥:子公司FCN-159片獲藥品臨床試驗批準
- 天天快消息!美股三大股指高開,京東漲超6%
- ?云從科技:擬募資不超36.35億元 用于云從“行業精靈”大模型研發項目-世界新要聞
- 萬科2022年年報簡評
- 最近納指100新基金狂發,也是頂部的指標之一
- 環球今亮點!露笑科技:一季度凈利預增243%-306%
- 2023款特斯拉 Model 3 汽車曝光 續航與 2022 款基本保持一致
- XYG3-0RNGM,距卡位賽一步之遙!張大仙遺憾了:若早點換帥就好了|全球快播報
- 每日觀點:航天宏圖:3月30日18時50分 公司“宏圖一號”分布式干涉SAR高分辨率遙感衛星星座成功搭載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順利進入預定軌道
- 天天關注:必創科技:終止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債事項
- 航天宏圖:“宏圖一號”衛星星座發射成功
- 世界觀察:威帝股份:擬轉讓麗威汽控55%股權及其杭州灣廠區
- 新農開發:擬終止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事項_焦點快報
- 露笑科技:預計一季度凈利潤4500萬元–6500萬元
- 騰訊正式發布AI智能創作助手 “騰訊智影” 報道
- 全球最新:新五豐:下修業績預告 2022年預虧6000萬元至8000萬元
- 國臺辦:4月1日起兩岸客運航線旅客行前持24小時內抗原陰性結果即可
- 六大國有銀行業績出爐 去年共賺1.36萬億元:環球百事通
- 騰訊正式發布AI智能創作助手 “騰訊智影”
- 富淼科技:擬與安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安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與江蘇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于水溶性高分子及配套功能性單體項目投資合作協議》-環球新視野
- 我國發射4顆衛星在太空車輪狀飛行
- 華東醫藥:子公司利拉魯肽注射液獲得藥品注冊證書
- 中國國航:2022年凈利潤虧損386.19億元
- 2023年3月30日 ST板塊 日記小作業 快資訊
- 銀行股權 越來越值錢 世界新消息
- 中國銀行:2022年實現凈利2274.39億元 增長5%|當前速遞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復星醫藥:子公司FCN-159片獲藥品臨床試驗批準

天天快消息!美股三大股指高開,京東漲超6%

?云從科技:擬募資不超36.35億元 用于云從“行業精靈”大模型研發項目-世界新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