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河四季度經營數據預測——兼談每個數據背后的思考
2022-12-04 16:16:46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本文詳細地闡述了我在對企業凈利潤做預計時的全過程,重點在于背后的思考邏輯,而不是數據的準確程度,很可能會很嘮叨,各位多擔待。
洋河在走出困境的2022年表現優異,前三季度營收增長20%,并已然超越2021年的全年營收,達264.8億,凈利潤也來到了90.7億,距離百億利潤也僅一步之遙。年度表現如何,就要看四季度的發揮了,那結果會是什么樣呢?我們先來看看洋河之前年度的四季度單季表現:
(相關資料圖)
眾所周知,洋河在2019年時遇到了經營困境,癥結在于渠道不暢、員工激勵不足、產品力老化。作為應對措施,洋河重新理順了渠道關系、提高營銷人員工資、推重磅新產品“夢6+”,并終于2021年調整完畢。
上面這段話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說過,這里重新拿出來,是因為這個過程會在上面這張表格里表現出來。
先來看營收,2018年四季度的數據是困境之前的正常水平,2019、2020兩年的四季度因為渠道不暢、產品力老化等問題,營收下滑嚴重,調整之后渠道關系理順了(一商為主、多商配稱)、推出了新產品夢6+、海之藍天之藍也都出了新款,營收自然從2021年四季度開始恢復增長(而且這種良好的運營情況暫時沒看見減弱的勢頭),然而代價也是有的:改善渠道關系要付錢、新產品做廣告要付錢,于是銷售費用自然高出一大截。
還有一點必須知曉,2021年,洋河理財產品踩雷事件被口誅筆伐,結果就是,管理層傾向于更加保守,于是2021年的貨幣資金高達210億,足足比2020年多保留了137.6億,同時,利息收入也達到4.3億,而2020年僅1億,這些跡象都表明了管理層對于現金管理更加保守了,這種保守的態度延續到了2022年,在2022年前三季度的財報中也能看出來,我們在后面討論財務費用的時候會再次提到,這里不贅述。
因為管理層更加保守,將現金大部分都留存在銀行里,所以2021年的利息收入達到了4.3億之多,比之前的1億不到增長顯著。體現在上表中為2021年四季度的財務費用2.7億,同比增長7倍。
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要放到一塊說。
我們知道,洋河的股票和理財產品都是“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即老唐所說的“筍子”),其中持有的股票是第一層次公允價值次計量,即以股價的波動為計量依據,而除股票之外的金融資產(請允許我統稱他們為“理財產品”吧)都是以第三層次公允價值計量的,其中的債務工具(比如某些銀行理財及信托產品)以預期收益率為參考依據,權益工具(比如某些合伙企業)以被投資單位期末凈資產作為評估依據。關于公允價值計量的各層次含義,請看我之前的文章:《洋河金融資產探討》
舉個債務工具的例子(僅方便理解,實際情況可能有所出入):
洋河于2021年12月1日購入100萬某銀行理財產品,期限為兩個月,2022年1月31日到期收回,預期收益率為2%,那么在2021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日,該理財產品的公允價值為101萬元,同時記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萬元。而當2022年1月31日到期收回時,終止確認該金融資產,并記錄投資收益1萬元。
所以實際上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在一起共同反映了洋河“筍子”的收益率(投資收益中還包含少量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收益,但數量很少可以忽略),如果再細分一下,把洋河僅有的兩只股票(第一層次)單獨計算收益率,剩余的理財產品再計算一次收益率,就得到下表:
可以看到,即使2021年踩了恒大信托產品的雷,理財產品的整體收益率一直都很穩定,但遺憾的是,管理層必須對踩雷事件作出所謂的“糾正行動”,整體上降低理財產品的持有數量,將更多的資金分配給收益率更低的銀行存款,所以才會出現上面所說的2021年財務費用大增的結果。
回到四季度的比較,2021年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為-4.4億,看起來同比變動很大,實際上是因為當年12月4日,一次性計提恒大信托的減值準備2.5億(以公允價值變動的形式),且當季中銀證券的股價變動導致當季貢獻公允價值變動損益-1.3億,合計貢獻-3.8億,扣除特殊事件影響后該項目為-0.6億,并不存在突變。
到此影響利潤的科目都介紹完了,我們總結一下:
1. 營業收入、營業成本:走出困境,未來將保持增長,毛利率可以維持;
2. 銷售費用、管理費用:一方面,合理的激勵是保持增長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新品已過導入期,廣告、促銷的投入可以稍稍降低一些了。
3. 財務費用、投資收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管理層偏向保守,閑錢或將更多保留在銀行存款里,利息收入將會保持增長;相應地,金融資產中理財產品的規模將會收窄,收益將會降低,但股票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無法預測。
鋪墊結束,我們終于可以憑借以上結論預測2022年四季度的數據了,如下表:
我們假設2022年四季度的營收達到40億,這就使洋河2022年全年營收達到了304.8億,同比增長20%,單季增長17%,這樣的增長在順風順水的年份并無不妥。營業成本通過全年營收304.8億乘以前三季度營業成本率25.5%(即毛利率74.5%)再減去前三季度營業成本67.4億得出,為10.3億。
同理,稅金及附加就按前三季度占營業收入之比率15.2%推算,也是通過全年的數據減去前三季度總和得出,6.1億。
銷售費用與管理費用都讓其與營收的增長率相匹配,即均同比增長20%,以反映洋河核心人員持股計劃的成本,再求出單季數值,分別為17.2億與6.5億(注意,這里采用了比較保守的方法,一般情況下優秀酒企在順風形勢下,其營收增長率總是會超過其銷管費用的增長率的)。
研發費用無腦猜它1億。
財務費用有點復雜,我們需要先預測出2022年底的貨幣資金期末余額,再用貨幣資金的加權平均余額乘以2022年銀行存款的收益率(大概為3%,計算過程略),三季度末貨幣資金的期末余額為188.8億元,我們假設四季度還能收到100億現金,且管理層保守地把它們全部存入銀行,那么2022年底的貨幣資金期末余額為288.8億元,2021年底貨幣資金期末余額209.6億元,加權平均余額249.2億元,乘以3%的收益率,全年利息收入為7.5億,前三季度確認了4.5億,四季度財務費用為3億元。
洋河依舊持有中銀證券和VSPT兩家公司的股票,前三季度這兩家公司股票價格波動貢獻了-2.5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意味著洋河其他理財產品的收益總額為3.7(投資收益)-0.8(公允價值變動收益)+2.5=5.4億,同時,中銀證券和VSPT于三季度期末余額分別為8.3億和2.1億,意味著理財產品的三季度末余額為153.2(交易性金融資產92.6億+其他非流動金融資產60.6億)-8.3-2.1=142.8億,同理,理財產品期初余額為185.9-13=172.9億,理財產品的加權平均余額為157.9億。于是理財產品的年化收益大概為5.4/157.9*4/3=4.6%(此處收益率偏低的原因是,半年報計提了理財產品的減值共計2.3億,如果加回的話,理財產品前三季度收益率為6.5%,就顯得比較正常了)。理財產品收益為157.9*4.6%-5.4=1.9億元。
兩家公司股價無法預測,直接寫為0.
所得稅費用直接按25%計,為1億。
終于,我們得到了最后的答案,即在保守的預測下,2022年第四季度的凈利潤為2.9億元,全年歸母凈利潤93.6億元。當然,上面也說過,變數在于銷管費用到底能節約多少以及中銀證券的股價表現。
老唐的預測為97±2億元,從之前的100億元下調,可能也是考慮到了上面所說的各種因素,我沒有能力做到如此精確,但可以預估一個保底利潤,并將投資決策建立在這個保底利潤之上,再者說,對于洋河這樣的優秀企業,預估凈利潤差個十億又有何妨。
@今日話題$洋河股份(SZ002304)$
相關文章
- 中信證券:看好國內激光雷達市場和產業鏈各環節的發展|報道
- 寒潮藍色預警:內蒙古、華北、黃淮、江淮東部等地氣溫下降12℃ 局部超過16℃|環球新要聞
- 溫州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園項目簽約 總投資約80億元
- 年報披露機構動向:外資UBS AG押注大消費
- 比亞迪變相降價!兩大主力車型最多減8800元 汽車“降價潮”來了?
- 舞臺劇《西安千古情》改版復演:天天速看
- 明天將會迎來變盤?來不及啰嗦,不然明天恐怕后悔都來不及
- 20CM掀起漲停潮,光刻膠繼續走強。
- 通訊!明天有沒有機會?
- 天天熱點!一劍封喉,明天大盤將長陽拉起
- 環球微動態丨是不是弄錯了
- 我不喜歡你了[重生]_重生之再開始
- 碳化硅和凱龍高科的爆炸超預期 全球熱頭條
- 每天漲跌和過去連續漲跌的有關系嗎?
- 再聊中字頭
- 廣譽遠為何拿安宮開路?
- 天天熱點評!本公司財務說明_財務說明
- 招商蛇口:2月簽約銷售金額225.43億元 同比增124%:環球快資訊
- 環球即時看!萬科:本公司已于3月9日以每股H股13.05港元的配售價
- 東陽、浙農簽約攜手開展元胡全產業鏈合作
- 熱點!京東徐雷:百億補貼效果超過預期
- 瀘州老窖:產品動銷總體較好 庫存良性價盤穩定
- 動態:凱美特氣:擬定增募資不超10億元 用于過氧化氫等項目
- 50元/瓶的“玻尿酸啤酒”來了 客服:可美容保濕
- 北交所過會數量增至206家! 時隔兩個月“后備軍”擴容
- 海南礦業與寶武資源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全年供應100萬噸鐵礦石
- 盤龍藥業:2023年會將銷售終端下沉覆蓋到鄉鎮社區層面
- 世界觀天下!董辰經理和華泰柏瑞富利混合A(F004475)調研分享
- 每日看點!切換詠
- 下跌趨勢的行業如何割肉和抄底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比亞迪變相降價!兩大主力車型最多減8800元 汽車“降價潮”來了?

舞臺劇《西安千古情》改版復演:天天速看

明天將會迎來變盤?來不及啰嗦,不然明天恐怕后悔都來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