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康維視:如何在大醫療的細分賽道做縱深玩家
2022-12-05 13:15:53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如果你是大醫療中細分賽道玩家,那如何保證你在周期搖曳中不會被浪潮顛覆。
比如眼科。
(資料圖片)
據沙利文統計,2019年全球眼科市場規模是337億美元,而中國市場從2019年—2024年以16%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到2024年才達到59億美元的規模。
其實從賽道邏輯上,看著似乎沒有太多想象空間。
那么作為這條細分賽道的頭部玩家,歐康維視,卻有些不一樣的答案。
歐康維視作為一家中國眼科醫藥平臺公司,主要識別、開發和商業化同類首創或同類最佳的眼科療法。2020年7月10日,已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01477。
這次,應雪球邀請,在蘇州工廠參加了歐康維視的投資者交流會,也得到了一些不一樣的思考分享給大家。
01
首先,可能很多人不知道。
我國是全球眼病患者最多的國家,但由于我國專注于眼科藥物開發的企業為數并不多,外企長期占據著眼科用藥醫院市場的領先地位。
這點上,市場缺口確實很大。
醫療投資界素有“金眼、銀牙、銅骨頭”的說法。中國眼科藥物在去年的市場規模達28億美元,并連續多年保持著10.17%的復合年增長率,被公認為“黃金賽道”、“藍海市場”。
而且在當下這個維度上,其實還是有大增長空間的。
拿美國眼科藥物市場做參照,我們發現中國和美國各類眼科疾病的發病率有非常顯著的差別,但中國非常龐大的人口基數勢必造成了中國眼科患者的人數遠遠高于美國。
但非常不幸,從市場容量來講中國眼科藥物的市場容量要遠遠落后于美國。
以2019年為例,中國眼科藥物市場僅僅是美國的1/5,這個原因可能跟經濟、跟疾病診療、醫生治療觀念以及病人的支付能力有關。
但中國的眼科患者對于眼科基本治療藥物的可獲得性方面相比美國有非常大的滯后性。
拿2015-2019年中國眼科藥物獲批數量對比美國的數量發現,這五年里美國是17個,中國只有7個。
也可以說整個中國眼科患者對于眼科新藥的可獲得性方面有非常大的滯后性,一方面是中國有非常龐大的患者人群。
另一方面是中國眼科患者對于引進藥的制度性方面,兩者共同造成了中國眼科治療領域存在非常巨大的治療需求。
而根據預測,雖然2019-2024年中國眼科藥物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要達到16%,但2024-2030年這個增長率會進一步增長到19.1%、
跟全球眼科藥物市場相比,這個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全球眼科市場的增長。另外,到2030年,預測中國眼科藥物市場規模將達到169億美金。
從創始團隊來說,歐康維視也算的上國內眼科領域領先。
公司的CEO劉曄曾是參天制藥中國區總經理,深耕眼科領域。而其余的核心高管也是眼科背景出身。
資本背景也是雄厚,歐康維視股東包括:Dimensions(通和毓承)、Boyu(博裕資本)、淡馬錫、General Atlantic、斯道資本、3W Partners及Cormorant Asset Management。
其中大股東由通和毓承孵化持股約55.61%。
也是為什么歐康維視的“橫空出世”,立刻引得各路投資機構蜂擁而至。
什么“藥明系”、“眼科醫藥平臺公司”、“眼科一哥”、“中國僅有的幾家擁有全面覆蓋范圍的醫藥公司之一”、“Biotech公司”……
從2018年2月創立以來,這些五光十色的光環和標簽就加持在歐康維視的身上,可謂集“三千寵愛于一身”。
不過這依然不是我這次來歐康維視的最深感受。
對,如果說最有標簽化的印象,歐康維視確實是一個醫藥細支賽道不可多得的六邊形戰士和縱深玩家。
02
歐康維視,確實是一個在眼科領域布局全面,而且短板極少的頭部。
首先從管線上看,歐康維視基本專注于眼科藥物的開發,眼科大大小小目前常見的有迫切需求的病種都有布局。
截止目前,其已擁有眼前及眼后段24種藥物資產,建立起了完整的眼科藥物產品線,11款產品處于商業化階段,6款產品已進入III期臨床試驗,核心產品優施瑩(0.18mg氟輕松玻璃體內植入劑)已在國內獲批上市。
為什么作為一個初創公司,要大力鋪開這么多產品。
其實邏輯并不復雜,在醫藥這個賽道,一個公司有很多很多領域都涉及,一個領域有很多玩家,很多公司會依賴于某一個爆款產品支撐這家公司絕大部分銷售,也可能有些公司集中在幾款產品上。
但事實上經過最近幾年一系列的政策就會發現一個問題,爆款產品的公司風險很大。
因為有各種各樣的政策,尤其是醫藥行業是政策相關的,一個公司依賴某一個爆款產品,一集采,立刻就銷售歸零,這家公司整體就要垮下來了。
還有的公司如果依賴某一款核心產品,這個核心產品一國談,發現國談價格很低,但沒辦法,競爭對手已經在醫保里了,那也不得不接這個價格。
一接下來,商業邏輯就崩塌了。
如果一個產品一定要通過醫保才能賣出去,那只能說明一個問題,創新性不足。
而對歐康來說專注于眼科領域,但會盡量把產品線拉寬拉長,盡量深地耕作市場,每個領域都有很多產品。
一個由產品線構成的矩陣公司,和一個單產品的公司在面對國談、面對集采時,它的抵抗力是完全不一樣的。
甚至某種意義上集采對歐康維視來說還是有利因素,公司的管線非常寬,而且有很多專利藥,專利藥本身不存在集采風險,面對可能的風險,公司的“反脆弱性”是很強。
按管理層的說法就是,如果(集采、國談)政策來了,其實就是幫你清除競爭對手。
就是布置縱深的內核邏輯,越是細分的賽道,越要重視反脆弱。
同時還要在單個產品上盡可能拉開單品縱深。
比如OT-401(Yutiq)于2018年10月18日被FDA首次批準用于治療累及眼后段的慢性非感染性葡萄膜炎。
通過國家賦予博鰲樂城先行區的“特許準入,先行先試”的優惠政策,博鰲超級醫院通過臨床急需通道引進,于2019年8月首次在我國應用,為我國慢性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治療提供了強有力的治療方法。
大家都知道這款產品已經獲批上市了,也是中國首個以真實世界實驗研究獲批上市的新藥。
如果引進型產品,從引進獲批的平均時間一般是6-7年,401由于利用了真實世界生成數據的創新路徑,獲批的時間是3年多,大大縮短了獲批時間。
而低濃度硫酸阿托品滴眼液 (OT-101)是歐康維視一款核心自研藥品,正在出海征程之中。
這款產品的背后有一個很古老的故事。
100多年前,就已經有醫生把它用到臨床上去控制青少年兒童近視,但到目前為止,全球主流醫藥市場中沒有一個低濃度阿托品產品上市,因此從一開始歐康維視就瞄準了全球市場。
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該產品的國際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MRCT)在美國、中國、英國以及歐盟多個國家和地區快速推進,在美國、英國及中國均已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這也是全球首個包含中國人群在內的III期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MRCT)。
這就是歐康作為初創公司很有明白的地方
它不是依賴于一兩款產品,而是基于整個眼科解決方案,而且這個解決方案是橫向的,產品覆蓋所有的眼科領域。
從縱向來說,它不單單是研發,還有生產和商業化整個生態完備。
這次實地觀摩了歐康的研發實驗室、自動化生產線及智能倉儲運輸管理平臺。
先進的QC實驗室,全自動罐裝、包裝線,通過智能數據系統實時倉儲運輸,肉眼可見的實現了眼科藥物生產全流程自動化與條件控制智能化。
03
歐康維視,還有一個容易被人忽視的競爭力,就是目前整個公司驅動邏輯非常市場化。
要知道,眼科和其它領域不同的地方在于,眼科除了眼睛自己的疾病,全身各個領域都
可能在眼部有所表現。
首先,眼病種類非常繁多,中國人口基數多,所以眼科有著非常巨大的患者群體。
中國眼科臨床醫療的巨大需求缺口,主要源于合格的眼科醫生和有效的藥物數量有限。
根據2018年國內重點省、市公立醫院眼科用藥情況數據統計,進口藥物占比份額64.08%,而國產藥物僅占35.92%。
二是眼科疾病有很多都是致盲性的疾病,患者的負擔非常重,雖然眼科是手術科室,但基礎治療都是藥物,眼科藥物的市場潛力是非常巨大的。
根據眼科的臨床需求以及眼睛的特點,歐康維視布局了從眼前節到眼后節的產品。
按管理層話說,歐康成立就是基于市場需求,公司成立之初就是貼近市場需求的,市場上需要什么產品就去研發什么產品,而不是自己有了什么好的idea,科學家有什么好的研究,研發出來,再來看市場。
這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歐康維視只做眼科,是非常科學的眼科公司,同時基于市場來建立公司的利益。
比如早期產品里多是license-in的,但都是符合目前眼科疾病的核心領域的,將目前海外有確定性的產品引入獲取穩定的現金流,后續再進行自研開發,也是一個策略。
2022年8月26日,歐康維視發布上半年財報。
2022年上半年,歐康維視銷售收入增長超預期,此前預期全年收入1.2億,上半年在疫情封控等影響下也達到了5400萬元”收入。
今年重磅產品優施瑩上市,預計明年銷售達到1億元,將惠及1500萬人次,2025年3億,2030年到12億;公司總體營收指引,2023年3億,25年10億,20年30億。
成本端,眼科藥物的開發費用相對較低,歐康維視年研發開支穩定在4-5億元左右(包括部分費用資本化),主要研發產品都已經進入中后期臨床,有望很快達到盈虧平衡,為初代Biotech成功轉型盈利型Biopharma樹立標桿。
公司今年中期虧損0.77億元,賬上現金17億元,完全沒有資金鏈斷裂的擔憂。
僅看財務狀況的話,公司在18A中絕對算優等生。
所以對歐康而言,目前有11款商業化產品,把現在的11個產品好好賣,讓它發揮最大的市場潛力,以及未來每年實現至少1-2款的新產品的批準,能夠讓它盡快商業化,把規模做大。
另外是臨床產品的注冊完成,其中一個已經完成了,怎樣讓它盡快獲批投入市場。
同樣隨著規模擴張,還有眼科信息數據平臺的建設。
這個信息技術平臺不是為2025年之前歐康,是2025年以后的歐康,畢竟有那么多產品已經在形成了,批完以后怎么辦?是不是后面沒有產品?
這就是我們為什么說眼科信息技術平臺的重要性。
目的不在于它小范圍的銷售,更重要是想依托這個產品獲批之后能夠在國內開展相對比較大型的真實世界數據研究,有更多積累數據之后可以支撐后續在國內甚至全球注冊。
從財務上的看,盡管還在虧損,但虧損額度在不斷收窄,而且不但收窄,現在的虧損額度也是很低的。
從這個維度上說,歐康維視有可能成為最早一批實現盈利的生物制藥公司。
站在市場角度,歐康成長邏輯相對是清晰的。
借助已上市的四款產品和持續的孵化推廣,在2023年歐康將盡可能達到3億元以上的銷售水平。
接下來的兩年里繼剩下的10款產品價值最大化,希望2025年銷售額盡可能沖擊10億元以上的水平,基本上達到中等眼科制藥公司的規模。
后續一系列創新產品,比如阿托品滴眼液、NCX470、地塞米松,隨著一系列產品獲批,希望在2030年時歐康維度整個銷售額可以達到30億人民幣,基本可以達到頭部眼科公司的規模。
這點上,我們用時間來說明吧。
04
最后花點時間來聊下管理團隊吧。
年輕化,我是看到歐康公司的第一眼氣質、。
公司員工平均年齡32歲,離職率10.7%,是唯一一家全員持股的18A公司
而且管理層也有海外背景,有魄力,有眼光,務實而有擔當,有危機意識,也有遠大理想。
特別是CEO劉曄總兩件小事,讓我有很深的印象
據劉總介紹,公司創建以來一直堅持不亂花一分錢,時刻保持憂患意識。他展示了一張網上流傳甚廣的照片,,總共花了幾百元。
還有歐康上市時有一個選靚號的費用,沒有花選號費,所以拿的號是人家挑剩下的,
也沒有搞什么慶祝,什么都沒有,整個上市過程花了80400元,400塊錢是吃頓飯花了400,是一張上市后的員工聚餐照,地點在一家小吃店。
8萬塊是請了一家公司做了個簡短的上市儀式。
把最根本的保障,表現在公司營收上。
就是歐康維視一路走來最后一個六邊形戰士的保障,一個很務實又專業維度全開的管理創始團隊。
這就是創業路上,雖然往往賽道很好,看上去選手很多,但實際的種子選手不多,真正專注于行業的只有少數。
研發費用和銷售及營銷費用高企的大背景下,國內的biotech往往面臨著增收伴隨虧損擴大,盈虧平衡遙遙無期。
歐康維視正在向Biopharma成功轉型,核心特色體現在研發、銷售及營銷費用穩定可控,產品管線豐富且互補,多款產品密集進入商業化階段,業績爆發可以預見。
此外,歐康維視目前現金流充裕,不需要再融資,可以穩定渡過成長期,隨著造血能力快速強化將很快實現盈虧平衡,為biotech成功轉型biopharma樹立標桿。
05
最后插播個題外話。
作為一個新蘇州人,這里為蘇州打個廣告。
2020年1月17日,歐康維視工廠在開發區舉行奠基儀式。
基地總共設四個生產車間,最大產能預計可達4.55億劑/年,并采用符合中國、美國和歐盟GMP標準的眼科藥物專用生產線和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的設備設施,保證滿負荷生產時不超過130名工人。
一年時間即完成了工廠主體結構封頂,歷時496天便建設成了一座占地約30,000平方米的現代化眼科生產基地,充分體現了蘇州效率。
也歡迎越來越多優質藥企來蘇州發展。
而對醫藥行業而言,格局已經相對清晰了,未來每個領域可能不會有那么多公司,就那么幾家頭部公司,而每家公司可能也只有一兩個,甚至只有一個領域。
而在這個領域里這家公司有可能會盡量拉寬它的產品線,盡量深地耕作市場。會形成一個相對集約化的情景。
而對歐康維視來說,戰略已經非常清晰。
只做眼科,要把眼科做長,把產品線拉得非常快,每個領域都有很多產品。
一個由產品線構成的矩陣公司,和一個單產品的公司在面對國談、面對集采時,它的抵抗力是完全不一樣的。
甚至某種意義上集采對我們來說還是有利因素,而且歐康目前手上大量都是專利藥,專利藥本身不存在集采風險,這對于政策的抗擊打能力是很強的
所以,這樣縱深已經拉長的眼科頭部玩家,最后到底能走多遠,就讓時間給我們答案吧。
相關文章
- 中信證券:看好國內激光雷達市場和產業鏈各環節的發展|報道
- 寒潮藍色預警:內蒙古、華北、黃淮、江淮東部等地氣溫下降12℃ 局部超過16℃|環球新要聞
- 溫州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園項目簽約 總投資約80億元
- 年報披露機構動向:外資UBS AG押注大消費
- 比亞迪變相降價!兩大主力車型最多減8800元 汽車“降價潮”來了?
- 舞臺劇《西安千古情》改版復演:天天速看
- 明天將會迎來變盤?來不及啰嗦,不然明天恐怕后悔都來不及
- 20CM掀起漲停潮,光刻膠繼續走強。
- 通訊!明天有沒有機會?
- 天天熱點!一劍封喉,明天大盤將長陽拉起
- 環球微動態丨是不是弄錯了
- 我不喜歡你了[重生]_重生之再開始
- 碳化硅和凱龍高科的爆炸超預期 全球熱頭條
- 每天漲跌和過去連續漲跌的有關系嗎?
- 再聊中字頭
- 廣譽遠為何拿安宮開路?
- 天天熱點評!本公司財務說明_財務說明
- 招商蛇口:2月簽約銷售金額225.43億元 同比增124%:環球快資訊
- 環球即時看!萬科:本公司已于3月9日以每股H股13.05港元的配售價
- 東陽、浙農簽約攜手開展元胡全產業鏈合作
- 熱點!京東徐雷:百億補貼效果超過預期
- 瀘州老窖:產品動銷總體較好 庫存良性價盤穩定
- 動態:凱美特氣:擬定增募資不超10億元 用于過氧化氫等項目
- 50元/瓶的“玻尿酸啤酒”來了 客服:可美容保濕
- 北交所過會數量增至206家! 時隔兩個月“后備軍”擴容
- 海南礦業與寶武資源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全年供應100萬噸鐵礦石
- 盤龍藥業:2023年會將銷售終端下沉覆蓋到鄉鎮社區層面
- 世界觀天下!董辰經理和華泰柏瑞富利混合A(F004475)調研分享
- 每日看點!切換詠
- 下跌趨勢的行業如何割肉和抄底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比亞迪變相降價!兩大主力車型最多減8800元 汽車“降價潮”來了?

舞臺劇《西安千古情》改版復演:天天速看

明天將會迎來變盤?來不及啰嗦,不然明天恐怕后悔都來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