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觀”看中藥ETF(159647)的投資價值-百事通
2022-12-07 16:31:53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如果有人說最近最火的股票是什么,那一定是以嶺藥業呀;如果有人說最近最火的行業是什么,那就是以嶺藥業所在中藥行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二十條”在11月份的第二個周末出臺后,從11月14日-18日以嶺藥業連漲五天、并獲得三個漲停板,一周上漲48.28%,價格從11日(周五)收盤的31.21元漲到18日收盤的46.28元。跟蹤中證中藥指數(930641)的鵬華中藥ETF(159647)在11月14日當天暴漲7.31%,全周上漲10.03%。基金份額也開啟了暴增模式(如下圖),從11月14日的4.40億份,到12月1日的8.75億份,半個月份額幾乎翻倍。
而基金凈值的增長從9月底就開始了,9月26日凈值最低(0.862),然后觸底回升至11月21日最高(1.177),兩個月已經上漲了36.86%。
二十大明確提出要加強文化自信。中醫藥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
中藥在中醫學理論指導下用于預防、診斷、治療或調節人體機能的 藥物,始終把人作為一個整體,講求標本兼治;中醫藥是具有悠久歷史傳承的醫藥學體系。
當前,我國越來越重視中醫藥事業,黨中央把中醫藥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進中醫藥改革發展,中醫藥將步入更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2021年3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
年遠景目標綱要》發布。其中第四十四章第四節為“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
“堅持中西醫并重和優勢互補,大力發展中醫藥事業。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發 揮中醫藥在疾病預防、治療、康復中的獨特優勢。加強中西醫結合,促進少數民族醫藥發展。加強古典醫籍精華的梳理和挖掘,建設中醫藥科技支撐平臺,改革完善中藥審評審批機制,促進中藥新藥研發保護和產業發展。強化中藥質量監管,促進中藥質量提升。強化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加強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2021年12月國家工信部、發改委、醫保局等九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醫藥工業發展規劃》強調中醫藥創新重要性,推進中藥守正創新,開發與中藥臨床定位相適應、體現其作用特點和優勢的中藥新藥,完善以臨床價值為導向的藥物臨床研發指導原則,促進企業合理布局研發管線。
2022年3月國務院發布《“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明確“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目標和主要任務,到2025年中醫藥健康服務能力明顯增強,中醫藥高質 量發展政策和體系進一步完善,中醫藥振興發展取得積極成效,在健康中國建設中的獨特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各省市的“十四五”醫藥健康發展的規劃紛紛出臺,其中都對中醫藥發展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根據不完全統計,專門發布“十四五中醫藥規劃”的省市有 11 個(陜西、浙江、山東、天津、湖南、上海、四川、廣東、海南、甘肅、黑龍江),各省市依據地域特點發展中醫藥。
在2021年3月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目標前后,支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各項政策密集出臺。
審核方面提出“三結合”指導原則、中醫藥“十四五”規劃重磅出臺明確未來發展方向、人才培養更加重視等等。
國家藥監局緊扣“傳承”與“創新”兩大主題,加快構建符合中藥特點的審評審批制度,完善中藥全生命周期監管制度體系,助力中藥產業找準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中藥新藥臨床試驗和上市申請數量均呈現上升趨勢,新藥上市申請批準數量同步增加。
2021年,12個中藥新藥(含9個 創新藥)獲批上市,數量超過了過去四年總和,創近五年新高。 根據CDE數據,截止2022年10月30日,2022年CDE新受理中藥注 冊申請1304件,同比增長21%,其中,受理中藥新藥申請54件。
(6)50 個中成藥通過 2022 國家醫保目錄初步形式審查,中成藥進醫保步伐加快
2022年9月,通過國家醫保目錄形式審查的中成藥名單公布:50個中成藥通過初步形式審查,其中,目錄外通過形式審查的中成藥數量共15個,較 2021年增加 87.5%,目錄內通過形式審查的中成藥數量共35個,較 2021年增加52.2%,中成藥進入醫保的步伐進一步加快。
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分為企業申報、形式審查、專家評審、談判競價等環節,15 個首次國談產品下一步進入專家評審環節,談判或競價成功后將被納入新的國家醫保目錄。35個目錄內中成藥產品將通過簡易續約方式納入新版國家醫保目錄。
根據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數據統計,2021年中國醫藥工業實現營業收入33,049億元,同比增長19%,其中中成藥生產對醫藥工業的收入貢獻占17%。
根據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的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中藥業主營業務收入呈現波動趨勢,2021年中藥飲片、中成藥從負增長轉變為10%左右的較高增速。
在疫情反復、國際局勢復雜,我國醫藥工業整體經濟指標下滑嚴重的情況下,“中藥保持了常態化水平的穩定增長”,中國醫藥一夜管理協會在2022年10月24日發布的《2022年以來醫藥工業運行情況》顯示,“上半年中藥飲片、中成藥子行業的贏業收入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7.0%和6.9%,同時中藥飲片的利潤增速高達20.3%,彰顯了良好的發展態勢。中藥行業的穩定增長主要受益于國家鼓勵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政策,以及產品價格體系相對穩定,受帶量采購等政策影響有限。”
中藥(申萬II級)行業72家上市公司,2021年營業收入3276億元;而中證中藥指數50只成分股,2021年營業收入3059億元;50只成分股營業收入占上市公司總收入的93.38%,完全能體現中藥行業上市公司的整體情況;
同時為便于分析中藥ETF(159647),以中證中藥指數的財務數據為依據分析行業發展情況。
(1)行業營業收入穩定、利潤增長提速
(具體數據見上面《中證中藥指數五年財務數據表》,下同)
(2)ROE穩定且有提升,資產負債率適中
(3)總資產穩健增長,負債增速低于資產增速
(4)人均薪酬5年持續增長,人均創收穩定,人均創利近2年持續回升
由于受疫情反復的影響,今年前三季度雖然營業收入同比有小幅增長,但利潤同比則是下降的,且下降幅度較大,尤其是二季度疫情嚴重、開工率低,導致上半年同比下降幅度遠超一季度。
從前三季度數據看,中藥行業全年經營數據并不樂觀。但11月“二十條”發布后,開工率將有明顯回升,在四季度最后一個月應該能夠挽回一些數據。
中藥行業整體規模偏小。中藥指數50只成分股,2021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00億的只有白云山一家;超過100億的只有7家,前十大重倉股有5家,另外兩家為步長制藥和太極集團。
主營業務收入中位數31.62億,前十大重倉股中有4家在中位數以下。
主營業務利潤前兩名同樣為白云山和云南白藥,分別為39.69億元和27.96億元;片仔癀營業收入雖然只有80.22億元,但利潤卻高達24.64億元位列第三。
前十大重倉股中,廣譽遠的主營收入最少,只有8.54億元,也是唯一利潤為負的企業。
前十大重倉成分股主營業務收入占全部50只成分股的51.62%,凈利潤占比為51.74%。
中藥指數50只成分股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超過10% 的有30家,占比60%;前十大重倉股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超過10%的有8家,占比80%;2021年行業整體增長情況較好。
中藥指數50只成分股凈資產收益率算術平均值10.67,中值為8.03;前十大重倉股中,凈資產收益率最高的為片仔癀,高達27.68%;超過10%的還有四家:以嶺藥業14.94%、華潤三九14.11%、白云山13.48%、同仁堂11.99%;
(2)2022年前三季度經營情況
受疫情反復及國際局勢影響,2022年前三季度經營情況普遍不是很好,指數50只成分股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率中位數只有5.77%,凈利潤同比增長率更是只有0.83%;
前十大重倉股中,除2021年表現較差(基數低)的吉林敖東和廣譽遠外,其它8家的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同比均在10%以下,前兩大重倉股云南白藥和以嶺藥業更是呈現負增長,分別為-5.1%和-2.04%;云南白藥的凈利潤增長率幾乎同比下降(為負5.94),以嶺藥業的凈利潤增長率則為15.58%;
隨著防疫“二十條”的推出,各地復產復工加速,年底最后一個月有望緩解部分全年營收數據。同時,由于今年的營收數據比較差,基數相對較低,2023年的經營數據有望有比較大的改觀。
另外,除國家政策持續加持外,中藥行業國企混改以及公司治理改善加速推進,國企混改下引入新股東為公司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云南白藥、太極集團、廣譽遠、達仁堂不斷深入推進國企混改,將進一步提升治理水平; 云南白藥、華潤三九、江中藥業等國企相繼推出股權激勵,極大釋放員工積極性;部分國企在公司內部治理上銳意革新,同仁堂、東阿阿膠等企業完成庫存清理工作,隨著積極主動的改革策略提高效率。
由于中藥ETF(159647)成立時間較短,我們仍以中藥ETF跟蹤和復制的“中證中藥指數”(930641)的市場市場表現為據。
從2015年5月19日指數發布,到2022年11月30日,中藥指數累計下跌23.18%;同期滬深300指數累計下跌23.74%。
時點上的結果,中藥指數與滬深300指數打個平手。
期間,大部時段內,中藥指數表現不及滬深300指數。
中藥指數發布時,正值上一個牛市末端,之后中藥指數與滬深300指數幾乎同步大幅下跌,一直到2018年的熊市期間,兩個指數表現相差并不大。
2019年1月-2021年2月牛市期間,中藥指數大幅跑輸滬深300指數。從2019年1月1日-2021年2月10日,滬深300指數上漲91.30%,中證中藥指數上漲只有32.96%。
但之后,中證中藥指數則走出了獨立行情。
在滬深300指數持續下跌的行情下中藥指數繼續蜿蜒上行,終于追上大盤!
上一輪牛市高點在2021年2月10日,滬深300指數從高點至2022年11月30日累計下跌34.99%;同期中證中藥指數則上漲17.84%;中證中藥指數的超額收益高達52.83%!
從時點上看,2021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為前站,2021年3月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中醫藥發展具體目標,到各省市、各部位密集出臺各項支持中醫藥發展的政策,再到國家對中藥治療新冠作用的認可,都在低迷的市場情緒中,提振了中藥行業的市場表現;
同時中醫藥企業2021年的經營業績又給了一記“實錘”。受業績的提振,從2021年12月17日-30日,年底最后半個月指數暴漲17.44%!
進入2022年后,雖然國家對中醫藥行業的支持政策依舊頻頻發布(見前述),但疫情的反復、開工率降低,以及國際局勢的突變,導致市場負面情緒主導,中藥指數隨大盤下跌。而到20大召開前夕,市場對防疫政策及復工的期待,中藥行業的市場情緒再次轉暖,并持續到11月份的“二十條”到來。
“二十大”前夕(9月26日)至“二十條”后(11月21日),中藥指數單邊上漲38.21%,同時交易量也大幅增長,可謂“量價齊升”。
與此同時,中藥ETF(159647)“有樣學樣”同步上漲,同樣“量價齊升”,大漲36.86%!
進入12月,大市回暖,中藥ETF(159647)凈值曲線繼續向上態勢。
今日(12月5日)滬深300指數上漲1.96%,中藥ETF(159647)凈值上漲1.68%。
那么,中藥ETF(159647)是否會繼續大幅上漲?現在是否進場時機?
如果投資者想獲得長期投資收益,通過行業發展、企業發展賺錢,則現在是投資中醫藥行業的絕佳時期,可以認為中醫藥行業正處在“黃金發展期”的底部;
若對中藥行業眾多個股沒有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或者想在分散投資風險的同時又能獲得更高的流動性,那么投資跟蹤中藥指數的中藥ETF(159647),是不錯的選擇。
(全文完)
(注:1、本文內容只代表本人觀點,只能做參考之用,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不能作為買賣、認購證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推薦或保證。2、歡迎留言批評指正、共同探討。3、資料及數據來源:Wind金融終端;雪球平臺;華安證券、上海證券相關研究報告;相關證券標的定期報告)
@雪球創作者中心@今日話題@球友福利@ETF星推官#雪球星計劃公募達人#$中藥ETF(SZ159647)$#中藥板塊連日活躍,如何借基布局#
相關文章
- 中信證券:看好國內激光雷達市場和產業鏈各環節的發展|報道
- 寒潮藍色預警:內蒙古、華北、黃淮、江淮東部等地氣溫下降12℃ 局部超過16℃|環球新要聞
- 溫州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園項目簽約 總投資約80億元
- 年報披露機構動向:外資UBS AG押注大消費
- 比亞迪變相降價!兩大主力車型最多減8800元 汽車“降價潮”來了?
- 舞臺劇《西安千古情》改版復演:天天速看
- 明天將會迎來變盤?來不及啰嗦,不然明天恐怕后悔都來不及
- 20CM掀起漲停潮,光刻膠繼續走強。
- 通訊!明天有沒有機會?
- 天天熱點!一劍封喉,明天大盤將長陽拉起
- 環球微動態丨是不是弄錯了
- 我不喜歡你了[重生]_重生之再開始
- 碳化硅和凱龍高科的爆炸超預期 全球熱頭條
- 每天漲跌和過去連續漲跌的有關系嗎?
- 再聊中字頭
- 廣譽遠為何拿安宮開路?
- 天天熱點評!本公司財務說明_財務說明
- 招商蛇口:2月簽約銷售金額225.43億元 同比增124%:環球快資訊
- 環球即時看!萬科:本公司已于3月9日以每股H股13.05港元的配售價
- 東陽、浙農簽約攜手開展元胡全產業鏈合作
- 熱點!京東徐雷:百億補貼效果超過預期
- 瀘州老窖:產品動銷總體較好 庫存良性價盤穩定
- 動態:凱美特氣:擬定增募資不超10億元 用于過氧化氫等項目
- 50元/瓶的“玻尿酸啤酒”來了 客服:可美容保濕
- 北交所過會數量增至206家! 時隔兩個月“后備軍”擴容
- 海南礦業與寶武資源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全年供應100萬噸鐵礦石
- 盤龍藥業:2023年會將銷售終端下沉覆蓋到鄉鎮社區層面
- 世界觀天下!董辰經理和華泰柏瑞富利混合A(F004475)調研分享
- 每日看點!切換詠
- 下跌趨勢的行業如何割肉和抄底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比亞迪變相降價!兩大主力車型最多減8800元 汽車“降價潮”來了?

舞臺劇《西安千古情》改版復演:天天速看

明天將會迎來變盤?來不及啰嗦,不然明天恐怕后悔都來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