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與芒格的思想碰撞
2023-01-04 12:29:59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巴菲特、芒格、大道三位大師,是自己心目中最頂尖的三位投資人,他們仨人之間也多有互動(包括思想上的),網上看大道評芒格語錄,可謂兩位大師的思想碰撞,很有趣,也很受益,值得反復琢磨,常讀常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能讀到他們的思想,是一件幸事。個人感覺,大道和芒格的投資風格、思維方式甚至喜好更接近,似乎比老巴活得更有趣、更生動些。
1,芒:大部分人都太浮躁、擔心得太多。成功需要非常平靜耐心,但是機會來臨的時候也要足夠進取。
(段:看完這條可不要too aggressive哈。芒格本人曾經就因為用margin給自己帶來過大麻煩。我有個朋友也喜歡用margin,非常危險。)
2,芒:根據股票的波動性來判斷風險是很傻的。我們認為只有兩種風險:一,血本無歸;二,回報不足。有些很好的生意也是波動性很大的,比如See"s糖果通常一年有兩個季度都是虧錢的。反倒是有些爛透了的公司生意業績很穩定。
(段:想想周圍有多少人還在用“股票的波動性”來衡量風險吧。)
3,芒:所謂的“息稅折攤前利潤”就是狗屎。
(段:所以看到在說EBITDA“息稅折攤前利潤”的公司時就要小心了,因為他們在用“狗屎”來說服你。)
4,芒:巴菲特有時會提到“折現現金流”,但是我從來沒見過他算這個。巴菲特常說“沒錯,如果還要算才能得出的價值那就太不足恃了。”
(段:就是毛估估的意思。)
5,芒:如果你買了一個價值低估的股票,你就要等到價格達到你算出來的內在價值時賣掉,這是很難算的。但是如果你買了一個偉大的公司,你就坐那兒待著就行了。
(段:這條大概要花很多年才能真明白,大概就是未來現金流折現的意思。我覺得自己現在大概有點明白了。)
6,芒:我們買過一個紡織廠和一個加州的存貸行,這倆后來都帶來了災難。但是我們買的時候,價格都比清算價值打折還低。
(段:這個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價值陷阱,如果理解未來現金流折現的概念就容易理解芒格說的是啥了。所以未必市值低過凈資產甚至現金的股票就值得投資,除非你能看懂你買的是什么。)
7,芒:互聯網對于社會是極為美好的,但是對于資本家來說純屬禍害。互聯網能提高效率,但是有很多東西都是提高效率卻降低利潤的。互聯網會讓美國的企業少賺錢而不是多賺錢。
(段:我也這么認為:internet 實際上是就業殺手,需要很多年才能消化。但是,如果能看懂這個變化則會非常有收獲。)
8,芒:市面上對每個投資專家的評價都是高于平均的,不管有多少證據證明其實根本不是那回事兒。
(段:這可是芒格說的哈。)
9,芒:理解復利的強大和難于達成,是理解很多事情的精髓。
10,芒:巴菲特每個禮拜有70個小時花在思考投資上。
11,芒:人們算得太多、想得太少。
(段:投資上看起來確實如此。)
12,芒:無論何時,如果你覺得有東西在摧毀你的生活,那個東西就是你自己。老覺得自己是受害者的想法是最削弱自己的利器。
13,芒:稅法決定了,還是買個偉大公司傻等它飛起來最劃算。
(段:對美國人尤其如此,外國人投美股有點不同。)
14,芒:如果你買的股票每年復利回報15%,持續30年,而你最后一次性賣掉的時候交35%的稅,那你的年回報還有13.3%。反之,對于同一支股票,如果你每年都賣一次交一次稅,那你的年回報就只有9.75%。這個3.5%的差距放大到30年是讓人大開眼界的。
(段:30年后前者回報42.35倍,后者只有16.3倍,相差26.05倍)。
15,芒:最重要的,是要把股票看作對于企業的一小部分所有權,以企業的競爭優勢來判斷內在的價值。要尋找未來折現的現金利潤比你支付的股價高的機會。這是很基礎的,你得明白概率,只有當你贏的概率更大的時候才去下賭注。
(段:很稀飯這句。)
16,芒:人們破產的常見原因是不能控制心理上的糾結。你花了這么多心 血、這么多金錢,花的越多,就越容易這么想:“估計快成了,再多花一點兒,就能成了……” 人們就是這么破產的,因為他們不肯停下來想想:“之前投入的就算沒了唄,我承受得起,我還可以重新振作。我不需要為這件事情沉迷不誤,這可能會毀了我的。”
(段:想起沉入成本。還想起老巴說的,如果是個坑就別再往下挖了。看看有多少人在給自己挖坑就明白了。)
17,芒:說到我這輩子在生意中見過的錯誤,過度追求避稅是一個常見的讓人做傻事兒的原因。我看到有人為了避稅干很大的錯事。巴菲特和我雖然不是挖石油的,但是我們該交的稅都交,我們現在也過得挺好的。要是有人向你兜售避稅套餐,別買。
(段:讓我想起那些為避稅而搬離加州的有錢的朋友們,為了省那些未來不屬于自己的錢而搬到一個自己未必喜歡的地方好像有點滑稽。當然,搬過去后又喜歡上了那是有智慧的表現啊,至少我還沒聽說哪位搬家后說新地方不好的。)
18,芒:我認為我們(美國)正處于或者接近我們文明的頂點……如果50或者100年后,我們(美國)只比得上亞洲某國家的的三分之一,我一點兒也不會覺得奇怪。如果要賭,這世界上將來干得最棒的應該是亞洲。
19,芒:某些程度上,股票就像是倫勃朗的畫。它們的價格基于過去成交的價格。債券要理性得多。沒有人會認為債券的價格會高到天上去。想象一下如果美國的所有退休基金都去買倫勃朗的油畫,它們都會升值并且引來一幫追隨者。
(段:那些喜歡炒藝術品當投資的有錢人也許可以看看,當然真的喜歡收藏的例外。)
20,芒:有人認為阿根廷和日本發生的事情在美國絕對不會發生,這種想法是很瘋狂的。
21,芒:比起機構投資者,房產投資信托(REIT)更適合個人投資者。巴菲特還留著一些煙頭性格(意指其早期偏重格雷厄姆式的投資價值低估企業的風格),這讓他愿意在人們不喜歡房產投資信托并且市價跌到八折以內的時候,用自己的私房錢買點兒REIT。這種行為能讓他回憶起當年撿煙頭的快樂,所以他自己有點兒閑錢鼓搗這事兒也挺好的。
(段:其實房地產生意是最容易解釋未來現金流折現的概念的,只要把租金想成未來現金流就明白了。)
22,芒:聰明人也不免遭受過度自信帶來的災難。他們認為自己有更強的能力和更好的方法,所以往往他們就在更艱難的道路上疲于奔命。
(段: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一個很會開車的人開了一輛很好的車但上高速時上反了入口哈。指的是聰明反被聰明誤的那種。其實就是做對的事情(堅持不做錯的事情),然后把事情做對。聰明往往指的是把事情做對的能力比較強,但知道堅持不做錯的事情的人最后才會成大器,比如巴菲特。
大家一定要分清做錯的事情和在把事情做對的過程中所犯的錯誤的本質區別。在把事情做對的過程當中任何人都是會犯錯的,包括巴菲特,但由于其堅持不做錯的事情,所以犯大錯的概率低,很多年以后的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如果還不明白的話,就請看看那些一直很聰明但老是不如意的人們這些年都在忙啥就明白了。)
23,芒:“莊家優勢”是個在現代理財學里很有意思的概念。那些機構的基金經理看上去很像是賭場里的總管,只是規模更大。
(段:感覺就是這個意思,但不知道芒格當時的前言后語是啥。)
24,芒:三人行必有我師,要成為領導者之前必須先做跟隨者。
25,芒:我們總是在學習、修正、甚至顛覆各種主意。在恰當時機下快速顛覆你的想法是一項很重要的品質。你要強迫自己去考慮對立的觀點。如果你不能比你的對手更好地說服對方,那說明你的理解還不夠。
(段:呵呵,希望不是碰到豬一樣的對手哈。有點逆向思維的意思?大概是認為人應該open mind才能有進步的意思吧。)
26,芒:我以前那個年代,漢堡包5美分一個、最低時薪是40美分,所以我算是見證了巨大的通脹了。但它摧毀了投資環境嗎?我不這么認為。
(段:投資是抵抗通脹的最好辦法,不是最好辦法之一。所以沒有閑錢投資是件痛苦的事情。)
27,芒:大部分生活和事業上的成功來自于有意避免了一些東西:早死、錯誤的婚姻、等等。
(段:就是堅持不做不對的事情的意思。)
28,芒:有兩種錯誤:一,什么都不做,看到了機會卻束之高閣,巴菲特說這個叫做“吮指之錯”;二,本來該一堆一堆地買的東西,我們卻只買了一眼藥水瓶的量。
(段:怎么看著像是一種錯誤?不過這種錯誤是不可避免的,但很用功的人會減少犯這種錯誤的概率。犯這種錯誤的代價實際上比犯頻繁出手而導致失誤的代價要小得多。)
29,芒:經常對照一下清單可以避免錯誤。你們應該掌握這些基礎的智慧。對照清單之前還要過一遍心理清單(意指平常心),這個方法是無可替代的。
(段:還是堅持不做不對的事情的意思。)
30,打官司是出了名的費時、費力、低效、以及難料結果。
(段:這游戲沒變過,在哪里都一樣。)
31,芒:連續40年每年回報20%的投資只存在于夢想之國。現實世界中,你得尋找機會,然后和其他機會對比,最后只找最吸引人的機會投資進去。這就是你的機會成本,這是你大一經濟課上就學到的。游戲并沒有發生什么變化,所以所謂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非常愚蠢。
32,芒:最好是從別人的悲慘經歷中學到深刻教訓,而不是自己的。我們有些成功是早就預言的,有些是意外獲得的。
(段:不聽老人言,吃苦在眼前和眼后。看了這句話以后,其實大多數人們還是不會聽的。能從自己的錯誤里吸取教訓就已經很了不起了,能從別人的錯誤里吸取教訓的那都是天才。堅持犯自己犯過的錯誤的人也不用太不高興啊,至少股市上85%以上的人是這樣的。有人陪總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33,芒:一般認為,最好的情形就是你坐在辦公室里,然后美好的投資機會一個接一個地被送到你的面前,直到幾年之前,風投界的人們就是這樣享受的。但是我們完全不是這樣,我們就跟要飯的似的到處尋找好公司來買。20年來,我們每年最多投資一到兩個公司,說我們已經挖地三尺了都不夸張。(好機會)是沒有專業推銷員的。如果你坐在那里等待好機會來臨,那你的座兒很危險。這個有點累。
34,芒:我們最大的錯誤是該做的沒做、該買的沒買。
(段:對這句話巴菲特很多次說過,不是指錯失的能力圈以外的機會,比如微軟。巴菲特特別強調的是有時候在發現能力圈內的機會的時候,不知道什么原因,一直忙著“吸手指”而錯過了機會。比如幾年前,當我拿到別人送我的ipod的時候,我很震撼但卻沒有反應是一個意思,那是一個數以億計的錯誤,但財務上是看不到這種錯誤的。)
35,芒:你只有學會怎么學習你才會進步。
(段:雖然投資不需要大學文憑,但上過大學往往還是有幫助的,不是充要條件,因為大學里學到的東西主要是學習方法。充要條件是什么?那是初中學的吧?反正我是初中學平面幾何時學的,但好像是很久以后才真的明白。充要條件的概念,或者說什么是充分條件,什么是必要條件,什么是充要條件,什么是既不充分也不必要的這些概念對投資很重要。之所以我認為其很重要是因為我發現大多數人在邏輯上其實是不懂什么是充要條件的,我認為至少有85%的人在投資上不明白充要條件。)
36,芒:我們長期努力保持不做傻事,所以我們的收獲比那些努力做聰明事的人要多得多。
(段:小聰明和大智慧的差別,也是堅持不做不對的事情的意思。)
37,芒:BRK的過去業績簡直輝煌得離譜。如果我們也用杠桿,哪怕比默多克用的少一半,也會比現在的規模大五倍。
(段:經常有很多人用很多margin,然后去和BRK比某年的回報,但沒多少人可以把30年的總回報拿來比的,30年以后可能還是如此。)
38,芒:買可口可樂股票的時候我們花了幾個月才攢了10億美元的股票,是可口可樂總市值的7%。要攢成主要股東是很難的。
(段:對沒有10億美金的人來說更難。)
39,芒:所有的大資本最終都會發現很難擴大,于是去尋找一些回報率更低的途徑。
(段:這時候該分紅或回購了,這也是今天的BRK所遇到的問題。)
40,芒:如果今天你的資本較少并且年輕,你的機會比我們那時候要少。我們年輕的時候剛走出大蕭條,資本主義那時候是一個貶義詞,在20年代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更是肆虐。那時候流行一個笑話:有個人說“我買股票是為老了的時候考慮,沒想到六個月就用上了!我現在已經覺得自己是老人了。”你們的環境更加艱難,但并不意味著你們做不好,只是要多花些時間。但是去他娘的,你們還可能活的更長呢。
41,芒:關于所謂“嬰兒潮(美國5、60年代出生)”的人口學現象,其影響相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來說小很多。過去的一個世紀,美國的GNP(國民生產總值)增長了7倍。這不是嬰兒潮導致的,而是由美國資本主義的成功和技術的發展帶來的。這兩樣東西的影響太利好,嬰兒潮問題相比之下就是一個小波動。只要美國的GNP每年增長3%,就能保持社會和平,足以覆蓋政客們的花銷。如果美國的發展停滯了,我敢保證,你們將會見證真切的代溝,不同代的人之間關系會很緊張。嬰兒潮是這種緊張的催化劑,但是根本原因還是經濟不增長。
(段:中國如果經濟不增長的話問題恐怕也很大。)
42,芒:實際上,每個人都會把可以量化的東西看得過重,因為他們想“發揚”自己在學校里面學的統計技巧,于是忽略了那些雖然無法量化但是更加重要的東西。我一生都致力于避免這種錯誤,我覺得我這么干挺不錯的。
(段:我覺得我干得也不錯。我把這個叫定性分析。)
43,芒:你應該對各種學科的各種思維都有所理解,并且經常使用它們——它們的全部,而不是某幾個。大部分人都熟練于使用某一個單一的模型,比如經濟學模型,去解決所有的問題。這應了一句老話:“拿錘子的木匠,看書上的字兒就覺著像釘子。” 這是一種很白癡的做事方法。
44,芒:對于我而言,把股票分成“價值股”和“成長股”就是瞎搞。這種分法可以讓基金經理們借以夸夸其談、也可以讓分析師們給自己貼個標簽,但是在我眼中,所有靠譜的投資都是價值投資。
(段:對我而言,把經濟分成“傳統經濟”和“新經濟”,以及把企業分成“傳統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也是瞎搞。)
45,芒:我這一輩子認識的所有智者,沒有不愛看書的。我和巴菲特看書之多都能嚇著你。我的孩子取笑我說我就是一本伸出兩條腿的書。
46,芒:我們都愛大量閱讀,聰明人都這樣,但這還不夠,你還應該有一種批判接受、合理應用的態度。大部分人看書都沒有抓到正確的重點,看完了又不會學以致用。
(段:我看書雖然不大量,但抓正確重點的能力還自認為不錯。有一點一直不明白的是,如果我很同意作者的觀點,為什么還要看這本書呢,既然書上講的多是為了說服人家的東西?還有就是,如果我很不同意作者的觀點,往往就看不下去,比如國內機場賣的很多如何投資或經營企業的書。找本好書看還是很重要的!)
47,芒:我們經常從那些上進的孩子們那兒聽到這些問題。這是個很“聰明”的問題,你對著一個有錢老頭問:“我怎么才能成為你呢?怎么才能迅速地成為你呢?”
(段:“except faster”就是如果不能更快的話。我覺得“怎么才能迅速地成為你呢?”翻得很好哈。我也經常碰到類似的問題,而且潛臺詞往往是我比你還聰明,所以我應該可以更快,只要告訴我秘訣就行了。其實秘訣很簡單,把巴菲特說過的所有東西都看20遍(如果一遍看不懂的話),再悟20年,就知道自己有沒有可能做好了,已經懂的例外。)
48,芒:我們如果要再開一家喜詩糖果幾乎不用花費任何資本。我們的資本太多了都快淹死我們了,所以幾乎是零成本。對于有些極度缺錢的煎餅店,增設特許經營店簡直是瘋狂的事情。我們喜歡搞直營店以便更好地控制服務品質。
(段:大概是認為特許經營店的做法會砸牌子的意思吧?我對麥當勞當年一直不在中國搞特許經營影響很深,不知道現在有沒有開始?)
49,芒:做空行為是很危險的。
(段:確實是非常危險的。不該做空的理由:做空時不光要面對基本面,還要面對市場的瘋狂。任何人都可能會犯錯,但做空犯錯可能會會對無限風險,看看前幾年做空大眾汽車的那個案例就明白了。)
50,芒:坐在空頭位置,又看到股價遇到利好大漲,這是一件特別讓人氣憤的事情。人生苦短,遭受這種氣憤太不值當了。
(段:這大概是芒格年輕時的體會,很不幸我也體會過了。)
51,芒:世界上最郁悶的事情之一,就是你費盡力氣發現了一個騙局(并且做空這個公司),但是眼睜睜地看著股價繼續瘋漲三倍,而且這些騙子們拿著你的錢彈冠相慶,而且你還要收到證券行的保證金追加通知。像這種郁悶的事情你哪能去碰呢?
52,芒:上市的代價已經變得非常高了。一個小公司謀求上市是沒有什么道理的。很多小公司正在走私有化的路子以此擺脫上市公司的繁冗負擔。
(段:小公司上市確實沒啥道理。在美股,大概上市公司最基本的費用也得接近$200萬/年?如果是一家賺不到$ 1000萬/年的公司,上市干嘛呢?想起看到不少國內來美股上市的公司還不斷把已經上市的公司拆成更多的上市公司就覺得費解。)
53,芒:公開叫價的競價方式就是設計來讓人的腦子變成一鍋粥的:由于別人也在叫價,你覺得(你的競價)得到了社會認同,你會有一種回饋傾向,會陷入一種“被剝奪超級反應綜合癥”,覺得(必須想方設法阻止)你的“心頭好”離你而去……總之我的意思就是這種方式就是設計來操縱人的心理的,讓人們去做白癡的事情。
(段“”不太清楚前言后語,大概像是說股市這種叫價系統會讓有些人糊涂的意思?比如當有人出到20塊的時候,你就會覺得手里的東西值20塊?)
54,芒:暗標競價的問題在于標的物常常被那些犯了技術錯誤的一方贏得,比如殼牌石油支付給貝利奇石油的價格是(另一方的)兩倍。在公開叫價的競標中,你就不可能比輸掉的那一方多付一倍的價錢。
55,芒:我們偏愛把大量的金錢投放到那些不需要我們再做什么其他決策的地方。
(段:大概和我投蘋果的感覺差不多。)
56,芒:能理解投資的真髓也能讓你成為一個好的企業管理者,反之亦然。
(段:巴菲特也說過類似的話,本人很認同。)
57,芒:有件事情很有意思:你可能擁有一家價值100億美元的公司,而這家公司可能連1億美元都借不到。但是,由于公司是上市公司,公司的大股東憑著手里的小紙片(股票)做擔保卻能借到好幾十億美元。但是如果公司不是上市的,它可能連那些大股東能借到的20分之一的錢都借不到。
(段:這個很有趣。大概原因是人們會以為股票的市值總是可以值那么多的,但實際上往往不是,就像昨天SVU突然掉了一半一樣。)
58,芒:我經常見到一些并不聰明的人成功,他們甚至也并不十分勤奮。但是他們都是一些熱愛學習的“學習機器”;他們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都比那天早上起床的時候稍微多了那么一點點智慧。伙計,如果你前面有很長的路要走的話,這可是大有裨益的啊。
(段:在堅持做對的事情的前提下,把事情做對的能力是可以學習的,只要每天進步一點就行。)
59,芒:不管是對于私有企業的企業主還是上市公司的股東,進行買賣時參考的標準應該是企業內在價值而不是過往成交的紀錄,這是最基本的價值概念,而且我認為永遠也不會過時。
(段:賣股票和成本無關,買股票和其以前到過什么價無關。有關的東西永遠只有一個,就是企業的內在價值。想想周圍有多少人賣股票的理由和成本的關系,以及買股票時有多少人會說這只股票曾經到過多少錢吧。)
60,芒:巴菲特和我不是因為成功預測了宏觀經濟并且依此下注才獲得今天的成功的。
61,芒:提問者來自新加坡,新加坡可能是世界歷史上成績最輝煌的發展中經濟,所以這位提問者才會把15%的增長率稱作“保守”。但其實這不是“保守”,這是很狂妄的。只有新加坡來的人才敢把15%稱作“保守”。15%是無法長期保持的。
(段:記得以前在國內看到某些公司(蠻大的公司)說自己的成長速度可以保持80-100%就覺得很暈。曾經有過100%的成長速度和可以保持100%的成長速度是完全兩碼事。順便說下,大概經濟學家都是不太懂物理的(個別懂的別委屈哈),非把物理里面的加速度說成速度,把物理里的速度說成經濟總量。在物理里,速度是可以保持的,在經濟里不行。)
62,芒:我不會花太多時間追悔過去,一旦吸取了教訓,我就不會再陷在里面了。
63,芒:如果你從我們的投資決策里剔除掉最好的那15個,我們的表現就顯得非常平庸了。游戲的重點不是非常多的動作而是非常大的耐心。你要堅守你的原則,當機會出現的時候,就大力出擊。
(段:平均兩年做一個大的投資決策的效果肯定比一年做兩個更好。)
64,芒:我們會把一些決策議題扔進名字叫做“太難了”的檔案柜,然后去看其他的議題。
(段:呵呵,想起剛剛有人問我SVU怎么樣的事情。這么難的事情我是搞不懂的。)
65,芒:如果想提高你的認知能力,忘記過去犯過的錯誤是堅決不行的。
(段:想起小偷被抓以后,滿腦子都是如何改進偷技的想法的那個故事。所以這里的錯誤有兩種性質的:1.做了錯的事情---以后不能再做---放上stop doing list。2. 在做對的事情上犯了錯誤--這個不可避免,但可以通過學習改進。那個小偷犯的是第一個錯,但用的是第二個的改進辦法,會更糟的。)
66,芒:30年代的時候,靠房產抵押得到的貸款可以比房子的售價更多。這大概就是現在私募股權領域的情形。
(段:pe那么容易拿到錢嗎?怪不得突然滿世界的人都在做pe。)
67,芒:模仿一大堆人意味著接近他們的平均水平。
68,芒:生命中的很多機遇都只會持續一小段時間,它們持續是因為(別人)暫時不便(攫取它)……對于我們每個人,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所以你最好隨時預備好行動并且有足夠的思想準備。
69,芒:有巨額傭金的地方常常就有騙局。
(段:沒有天上掉餡餅的事?)
70,芒:承認自己不懂某樣東西意味著智慧的曙光即將來臨。
(段:不然不肯學習。)
71,芒:即使你不喜歡現實,也要承認現實 ——其實越是你不喜歡,你越應該承認現實。
(段:一定要勇于面對現實---我的意思是勇于面對那些殘酷的現實。)
72,芒:我們努力做到——通過牢記常識而不是通過知曉尖端知識賺錢。
73,芒:長期而言,一個公司股票的盈利很難比這個公司的盈利多。如果公司每年賺6%持續40年,你最后的年化回報也就是6%左右,即使你買的時候股票有很大的折扣。但反過來如果公司每年資產收益率達18%并且持續二三十年,即使你買的時候看起來很貴,他還是會給你帶來驚喜。
(段:這就是未來現金流折現的意思,不懂未來現金流折現的意思的人快來看這條。如果你非要用公式,現在可以用一下。注:這里的6%和18%指的不是成長速度。)
74,芒:就像工人必須了解自己工具的局限性,用腦子吃飯的人也要知道自己腦子的局限性。
(段:知道自己的能力圈有多大比能力圈有多大重要。)
@復利米多多
相關文章
- 聚焦稀有金屬采礦、冶煉等領域優質個股,工銀稀有金屬ETF基金(159671)今日正式上市!
- 可轉債動態管理
- 汽車服務概念股開盤沖高 中國中期開盤漲停|天天視點
- 海水提鋰概念股繼續走強 津膜科技沖擊2連板:天天信息
- 李大霄:華爾街銀行賣股求生引發恐慌 中資銀行價廉物美是中流砥柱
- 消費電子板塊異動拉升 光弘科技大漲超15%
- 視點!最強AI再次進化 ChatGPT下周升級GPT-4:支持視頻了
- 【全球聚看點】分紅61億、營收破3000億,寧德時代的年報還有哪些看點?
- 離譜...吃個大瓜-當前速遞
- 環球今亮點!核心CPI環比跌幅創11年新高,3月以小盤價值抵御調整壓力——2023年2月物價點評
- 今日報丨甘肅首條“建養一體化”旅游公路通過竣工驗收
- 風口轉向(3月9日)
- 焦點快播:股權拍賣st
- 這是一輪異常復雜的豬周期
- 天天最新:U兄、董寶珍的災難與林園的只研究未來
- 粗淺聊聊今年的思路
- 早間公告:光弘科技擬收購快板電子100%股權:全球快播
- 正開著車方向盤掉了!超12萬輛Model Y被調查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2000億元:天天熱文
- 微動態丨“疑似流感”難確診?多家公司:新冠、甲/乙流聯檢產品上市可期
- 全球頭條:市場早報:3000億+!“寧王”業績大曝光 驚現20%折價大宗交易
- 多地出臺新政買房就能落戶:為促進樓市更為了“搶人”|環球快看點
- 晚飯做什么飯簡單好吃要清淡_晚飯做什么飯簡單好吃
- 中信證券:看好國內激光雷達市場和產業鏈各環節的發展|報道
- 寒潮藍色預警:內蒙古、華北、黃淮、江淮東部等地氣溫下降12℃ 局部超過16℃|環球新要聞
- 溫州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園項目簽約 總投資約80億元
- 年報披露機構動向:外資UBS AG押注大消費
- 比亞迪變相降價!兩大主力車型最多減8800元 汽車“降價潮”來了?
- 舞臺劇《西安千古情》改版復演:天天速看
- 明天將會迎來變盤?來不及啰嗦,不然明天恐怕后悔都來不及
- 20CM掀起漲停潮,光刻膠繼續走強。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李大霄:華爾街銀行賣股求生引發恐慌 中資銀行價廉物美是中流砥柱

消費電子板塊異動拉升 光弘科技大漲超15%

視點!最強AI再次進化 ChatGPT下周升級GPT-4:支持視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