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消息!對于動力煤及中國神華的投資觀點
2023-01-12 09:32:14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今日話題
昨天看到有關董承非對于傳統能源,尤其是有關動力煤的觀點。感覺這么一個挺有名氣的基金經理,對煤炭行業的認知也是挺膚淺的,沒有抓到動力煤價值的根本,但董承非有一點說的還是很對的,就是石油行業,因為對外依存度太高,油價我國無法掌控,傳統能源選擇煤炭來分析和投資,是好的選擇。或者說,動力煤并非董承非的能力圈。煤炭行業中,動力煤的需求其實主要是兩大塊,一塊是電力的行業的需求,電力行業需求可能占比在6成左右。動力煤的非電需求主要是建材和化工行業,兩者占比接近25%。這兩個行業的需求和房地產行業息息相關。只要抓住動力煤的電力需求,就抓住動力煤的重點。所以這里主要談談對于動力煤的電力需求及中國神華的觀點。
2023年1月6日國家能源局發布《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征求意見稿)》,藍皮書指出,截至2021年底,中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0.63億千瓦,占發電裝機總容量的44.8%。其中,水電裝機容量達3.91億千瓦,風電裝機容量達3.28億千瓦,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3.06億千瓦,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達3798萬千瓦,分別占全國發電裝機總容量的16.5%、13.8%、12.9%和1.6%。2021年,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穩步增長,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達2.48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的29.8%。其中,水電為13401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1%;風電為652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0.5%;光伏發電為325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1%;生物質發電為163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6%。水力發電量、風能發電量、光伏發電量和生物質發電量分別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6.1%、7.9%、3.9%和2%。2021年,中國核電保持良好增長態勢,全國運行機組數量同比增長8.2%,裝機容量同比增長7.1%。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2021年可再生能源并網運行數據,2021年,中國風電裝機容量突破3億千瓦,海上風電裝機容量躍居世界第一。
(相關資料圖)
《藍皮書》以2030年、2045年、2060年為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戰略目標的重要時間節點,制定新型電力系統“三步走”發展路徑:1)加速轉型期(當前至2030年),新能源逐步成為發電量增量主體,煤電仍是電力安全保障的“壓艙石”;2)總體形成期(2030年至2045年),碳排放由峰值水平平穩降低,新能源發展重點轉向增強安全可靠替代能力和積極推進就地就近消納利用;3)鞏固完善期(2045年至2060年),新型電力系統進入成熟期,具有全新形態的電力系統全面建成。 量化目標為,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戶側靈活調節和響應能力提升至5%以上;終端用能電氣化水平提升至35%以上;推動新能源成為發電量增量主體,裝機占比超過40%、發電量占比超過20%;2030年抽水蓄能裝機規模達到1.2億千瓦以上;2030年前煤電裝機和發電量仍將適度增長,并重點圍繞送端大型新能源基地、主要負荷中心、電網重要節點等區域統籌優化布局。
2026~2030年,中國煤電裝機容量或將達峰,預計電力行業用煤需求在2030年為24.5億~25.3億噸。從發揮兜底和調節性作用的角度預測煤電發電量,“十五五”期間,全國煤電裝機容量將新增0.3億千瓦,并將在2030年達峰,達到12.6億千瓦。從保障作用角度看,煤電發電量仍然占總發電量的近一半,煤電在電力保供中的重要地位短期內難以改變。 藍皮書中強調了現階段煤電保供的重要作用,并提出2030年前煤電裝機和發電量仍將適度增長。進入十四五,火電投資已經重回正增長且增速明顯加快,2022年1-11月火電投資736億元,同比增長38.3%。根據電規總院預測以及國家能源局規劃,預計2022-2024年新投產煤電140GW,十四五期間火電靈活性改造200GW。
能源轉型期,煤炭會一直保持緊平衡甚至短缺,因為沒有企業愿意花大量時間與資金去開發未來會被淘汰的產能。因此在轉型結束之前,傳統能源價格會一直居高不下,現有煤炭行業龍頭則會活得很滋潤。
大眾對碳中和和新舊能源的認知有一定局限,存在誤區:
第一個誤區是認為風能和太陽能只要發電成本比火電便宜,就完全可以取代火電實現碳中和。
首先,風光電新能源是不穩定的能源,風電和光伏的穩定性都需要傳統能源或儲能去調控。但隨著其增速越來越快,從性價比和安全性上來講,儲能都不是一個給新能源做調峰削谷特別好的選擇。更好的選擇是傳統的能源,包括火電和水電。所以火電和水電在整個能源市場扮演的角色和位置會越來越重要。盡管風能和太陽能比火電都便宜了,但太陽能和風能不能完全可以取代火電實現碳中和。因為一年有8760小時,而中國的太陽能每年發電小時數因地而異,在1100小時到2000多小時之間不等,超過2000多小時的區域不多,全國平均大約在1450-1750小時左右。也就是說太陽能大約在1/6–1/5的時間段比火電便宜;而在其他5/6-4/5的時間段,如果要儲電,其成本會遠遠高于火電。風能每年發電的時間比太陽能略微長一點,大約是2000小時左右,但電是需要24小時供的,不能說一個電廠一年只供一兩千小時,因為我們用電不能說有太陽有風的時候用電,沒太陽、沒風的時候就停電。太陽能和風能是便宜了,但最大的問題是非穩定供電。電網只能容納~15%的非穩定電源。風能、太陽能發出來的電,電網沒法全部承受。如果繼續增加風能、太陽能的同時,大規模儲能問題解決不了,只能廢棄更多。
第二個誤區是大眾認為如果儲能技術進步,風能和太陽能就能徹底取代火電。這個假設至少二十年內難以看到,因為自鉛酸電池發明至今一百多年來,人類花了數千億美元的研發經費研究儲能,可從鉛酸電池的90千瓦時/立方米增加到今天特斯拉的260千瓦時/立方米,電池的能量密度并沒有得到革命性的根本的改變。要知道,汽油是8600千瓦時/立方米。同時,迄今大規模GW(十億瓦特發電裝機容量)級的儲電最便宜的還是100多年前就被發明的抽水蓄能技術。
因此,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煤電作為我國的主要發電方式、煤炭作為主要的發電燃料的現狀,很難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因此,太陽能和風能需要大力發展,但在儲電成本仍然很高的當前,在可見的未來仍然無法完全取代化石能源發電。
之所以重點關注神華,主要基于四點:一是神華的成本最低,二是一體化優勢,三是長協比例最高(80%),四是生管理層優秀,上市以來沒做過損害中小股東的事情。
低本的煤礦具備無法復制的競爭優勢,煤礦的噸煤成本直接取決于資源稟賦和地理位置。煤炭成本構成中相當大部分是運銷成本,神華控制了關鍵的幾條鐵路線和港口,所以神華比其它煤企更有競爭力。 投資煤炭需要了解企業旗下煤礦的資源稟賦和區位。低成本的煤礦可以立于不敗之地,正如2015年煤炭全行業虧損,中國神華依然盈利。
這些都會造成神華未來的業績波動相對較小,那么當下的低估值及高分紅比例就很有吸引力。
$中國神華(SH601088)$$陜西煤業(SH601225)$$長江電力(SH600900)$
相關文章
- 聚焦稀有金屬采礦、冶煉等領域優質個股,工銀稀有金屬ETF基金(159671)今日正式上市!
- 可轉債動態管理
- 汽車服務概念股開盤沖高 中國中期開盤漲停|天天視點
- 海水提鋰概念股繼續走強 津膜科技沖擊2連板:天天信息
- 李大霄:華爾街銀行賣股求生引發恐慌 中資銀行價廉物美是中流砥柱
- 消費電子板塊異動拉升 光弘科技大漲超15%
- 視點!最強AI再次進化 ChatGPT下周升級GPT-4:支持視頻了
- 【全球聚看點】分紅61億、營收破3000億,寧德時代的年報還有哪些看點?
- 離譜...吃個大瓜-當前速遞
- 環球今亮點!核心CPI環比跌幅創11年新高,3月以小盤價值抵御調整壓力——2023年2月物價點評
- 今日報丨甘肅首條“建養一體化”旅游公路通過竣工驗收
- 風口轉向(3月9日)
- 焦點快播:股權拍賣st
- 這是一輪異常復雜的豬周期
- 天天最新:U兄、董寶珍的災難與林園的只研究未來
- 粗淺聊聊今年的思路
- 早間公告:光弘科技擬收購快板電子100%股權:全球快播
- 正開著車方向盤掉了!超12萬輛Model Y被調查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2000億元:天天熱文
- 微動態丨“疑似流感”難確診?多家公司:新冠、甲/乙流聯檢產品上市可期
- 全球頭條:市場早報:3000億+!“寧王”業績大曝光 驚現20%折價大宗交易
- 多地出臺新政買房就能落戶:為促進樓市更為了“搶人”|環球快看點
- 晚飯做什么飯簡單好吃要清淡_晚飯做什么飯簡單好吃
- 中信證券:看好國內激光雷達市場和產業鏈各環節的發展|報道
- 寒潮藍色預警:內蒙古、華北、黃淮、江淮東部等地氣溫下降12℃ 局部超過16℃|環球新要聞
- 溫州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園項目簽約 總投資約80億元
- 年報披露機構動向:外資UBS AG押注大消費
- 比亞迪變相降價!兩大主力車型最多減8800元 汽車“降價潮”來了?
- 舞臺劇《西安千古情》改版復演:天天速看
- 明天將會迎來變盤?來不及啰嗦,不然明天恐怕后悔都來不及
- 20CM掀起漲停潮,光刻膠繼續走強。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李大霄:華爾街銀行賣股求生引發恐慌 中資銀行價廉物美是中流砥柱

消費電子板塊異動拉升 光弘科技大漲超15%

視點!最強AI再次進化 ChatGPT下周升級GPT-4:支持視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