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看:科達利:22、23年的發展態勢
2023-01-12 23:19:43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券商幾乎月月都發研報,但有價值的研報并不多,沒必要每一份都看,但對有參考價值的東西,一定要收藏并仔細閱讀,認真分析、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觀點,對投資大有益處。
如下這個機構訪談紀要就是值得收藏,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本人在此引述并奉上個人解讀,僅供參考。
第一部分:會談紀要和個人解讀
(資料圖)
一、公司高管簡要介紹情況三季報營業收入實現25.8億同比增118%,凈利潤2.5億同比增60%,環比Q2Q3收入利潤都增長30%,前三季度累計實現營收59.6億,凈利潤5.93億,維持了很好的增長和盈利水平。
解讀:Q3干得漂亮!Q2因受上海、深圳、寧德疫情管控影響,營收和凈利略低,但Q3營收、凈利同比、環比均修復至高速增長(42%)。
二、公司高管Q&A環節
1.收入端看Q3增長亮眼主要是來自于哪些客戶的增量?
A:按照之前的預測有30%的增長,但是現在有40%,超預期了,基本上所有客戶都有增長,只是多和少的區別。
市場份額也有提升,因為我們的增速還比行業快一些。
月度看,環比每個月都在增長,增速差不多。
2.展望Q4增長情況?
A:完成全年翻倍目標是沒問題的按照這樣的增速(跟Q3差不多),還可能超過這個目標。
解讀:Q3環比超預期,超40%。Q4環增幅度差不多,即,30-40%,保守按30%,即,25.80*130%=33.50億元。
因此,22年全年營收約:59.60+33.50=93.10億元。
3.Q3凈利潤是不錯的,但是毛利率有所下降是為什么?
A:主要原因是我們公告了很多基地,那么這些基地公告之后我們快速的進行準備,因此會有很多前期費用產生導致的。
解讀:毛利率也僅下降1個多點,影響不大。凈利率Q4基本上能保持在10-11%之間。全年凈利有望實現約:9.30億元。
4.目前在爬坡的基地有哪些?
A:目前公告的國內十三個和歐洲的三個一共有十六個基地,今年公告的四個基地都在做前期的工作,南昌江門棗莊廈門基本都在做生產前期的準備工作(產房租賃基建),另外的九個基地在擴產。
同時做的有七八個工程,所以也占用了相當大的費用。
解讀:截止到23年1月,公司已公布至24年的產值約285億元。
5.歐洲工廠年初開始投產,對利潤有多少影響?
A:今年還在投入的階段,因此今年不會有盈利,明年會有逐步盈利。
解讀:歐洲3個基地22年虧損,但金額不多,估計虧0.1億元左右。23年開始盈利。
6.Q3的存貨減少是為什么?
A:庫存商品和原材料都減少了,因為很多Q2的產品在Q3出貨了,Q3下游需求很強。
解讀:鋰電池一般在Q3、Q4是需求旺季。
7.鋁價漲跌對公司利潤率的影響?
A:鋁價在Q3有下降,但是影響利潤的因素有很多不止這一個,單噸鋁材占比收入在40%多的比例。
鋁下降之后有的產品會跟鋁價波動,有的不會,我們沒有精確的去計算這個東西畢竟產品也不一樣。
我們采購是按照上個月上海有色金屬網的均價定價,銷售端定價有的是每季度調整一次有的是談判,每個客戶不一樣。
解讀:鋁價漲跌對公司的利潤率影響不大。公司是定制化生產。根據不同客戶需求制定不同的定價原則,靈活機動、市場化原則。
8.Q3信用減值有3800萬是為什么?
A:這是因為應收賬款計提壞賬準備,我們的賬期基本上在一個季度,因為Q3比Q2增加了7個多億(含稅8個多億),那么一年以內的應收款要計提5%的準備所以增加了3800萬。
9.研發費用今年來一直很高,是在儲備什么項目?
A:是的,研發這一塊我們這么多新基地以及客戶導入還有老客戶新產品形態的布局我們也做了很多的前期技術開發和新產品投入,下游客戶都在推新產品比如4680麒麟等每家客戶都在推自己特有形態的東西,所以我們也在配合做技術開發。
解讀:以銷定產,提前一個季度準備庫存產品。壞帳計提屬正常水平,是鋰電池和材料公司通性。Q3計提損失0.38億元屬于會計準則正常范圍,而公司更加保守,凡是超1年的帳期都100%計提,其他公司一般都是3-5年帳期才這么做。研發費用增加是因為:新能源汽車車型變化較快,鋰電池能量密度增加,續航里程增加、輕量化等,致使結構件變化較大。不同的客戶其鋰電池形態不同,帶來結構件重新開模致使費用增加。
研發費用22年可能會高一點,因為今年是各大鋰電池廠進行鋰電池結構變化最大的一年,明年(23年)這一塊費用就會少了,因為結構創新基本定形。新客戶導入,老客戶新型電池等,這些都需要公司相應做出結構件的研發和變更,增加了費用。
另,22年公布了4個新基地、8個新工程,前期準備費用較高。
10.我們利潤率比同行高了8個點,我們的優勢在哪里?
A:每個公司本身的特性不同,所以影響的結果不同,我們做電池結構件20多年也是國內最早最成熟的,我們一路做技術儲備新材料新工藝的開發,比同行業會領先,從效率品控管理新產品開發能力等都有優勢。
綜合看我們是最有優勢(包括客戶優勢在內)最有能力領先的。
解讀:公司比同行利潤率高出8個點,得益于: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新產品,以及公司管理水平、效率、品控水平、技術領先。
比較一下:友商、結構件企業龍二震裕科技Q3毛利率和凈利率分別為13.60%和3.35% vs科達利的Q3是23.63%和10.06%(注:毛利率多74%,凈利率多200%)。
11.我們現在已經是龍頭,后續的增長點在哪里?
A:我們20多年一直做鋰電池結構件,保持了絕對的市場份額。
未來我們還是做好主業,把鋰電池做大并且把海外客戶布局做好。
做好國內外客戶的同時,還要做好新產品開發以及跟全球非常高端的客戶聯合開發新的東西。
主要就是圍繞車子做技術開發技術儲備的延伸,但是最重要的還是做好電池結構件這一塊,因為我從客戶那邊了解到她們認為這幾年鋰電還是會保持快速增長。
解讀:公司未來發展主基調是,聚焦、做大做強主業-鋰電池結構件,包括國內外市場。未來幾年公司產品仍會隨著下游客戶鋰電池快速增長而大幅增長。個人認為,公司23-25年有望保持50%+的年復合增長率。
12.這兩年比亞迪特別強,我們在比亞迪有沒有新突破?
A:比亞迪是非常優秀的公司,我們合作了20年了。
我們做結構件的投入也很大,所以我們在投入設備的時候就跟客戶有戰略要求,比亞迪有他自己的特性,我們目前已經在合作中了但是體量不大。
13.公司在比亞迪供應這一塊未來是個什么角色?
A:合作20多年了,但是她們有一些是自己在生產,所以估計還是她們自己做的多,目前看由于基數比較低所以增速比較快但是絕對值不高。
解讀:與比亞迪的合作始于20年前,但就文中內容判斷,科達利開始供應比亞迪刀片電池結構件。這是個可喜的現象,至少排除了外界認為公司不會做刀片電池結構件的懷疑,但量絕對值不大,增速大,畢竟基數低。比亞迪刀片電池結構件主要還是自己做。
另一個刀片電池的客戶是蜂巢能源,主要是做短刀片電池,結構件全是科達利供應。
也就是說,幾種形態的鋰電池,如方形、圓柱形、刀片、龍鱗甲、彈夾(廣汽)等,公司都可供應結構件。
比亞迪22年鋰電池出貨量約89 Gwh。如果它23年實現新能源汽銷量400萬輛,需要鋰電池約200 Gwh,對應結構件約60億元。這么大量靠它自己和銘利達來生產,很可能供應不上,此時,科達利就有可能與比亞迪在產品價格上談攏,并開始供貨,是刀片電池還是六棱柱電池合作,具體不詳。就科達利營收百億以上而言,“我們目前已經在合作中了但是體量不大。”作為開局,猜測至少也是3億級的水平(約占2%)。
14.歐洲市場明年的預期?
A:明年大概有10億吧(國內出口+當地),我們的產能也在逐步的往歐洲移。
解讀:此前的調研時獲悉,公司的惠州工廠向歐洲供應蓋板,殼體是在歐洲本土生產(德國、匈牙利、瑞典基地22年底已投產并小批量供貨)。公司的德國工廠是寧德時代德國工廠的定點,寧德時代德國工廠首期鋰電池產能14 Gwh,如23年滿產約需5億元結構件。公司瑞典工廠獨供Northvolt,公司匈牙利工廠專供匈牙利三星SDI,兩者合計也是5億元結構件,三者共計:10億元。
15.大圓柱進展和明年預期?
A:我們現在已經在出貨了,明年增長幅度很大因為基數低,多少數量就不便透露了。
解讀:最近一次機構調研紀要提到,23年公司4680大圓柱電池結構件約是4億元。
東北證券認為,除特斯拉外,包括寶馬等在內的其他車廠也存在對4680的潛在需求。預計2022-2025年全球4680電池裝機量將從11GWh增至255GWh,全球市場滲透率(占動力份額)將從2%漲至20%,圓柱電池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中的占比將出現明顯提升。未來4680增長空間巨大,將實現從“0-1-N”的快速增長。
也就是說,大圓柱電池量產已推遲到23年,當年產量約11 Gwh,對應結構件約4億元,那么,據此推算,結構件幾乎全都是由科達利提供,根據此文后面的描述,基本上也可以斷定如此。
澎湃新聞記者了解到,根據特斯拉的規劃,加藤路工廠的4680電池年生產能力將達到10GWh,大概可以滿足15萬輛電動汽車的需求;得州超級工廠的產能預計年內將建成60GWh。而目前特斯拉自身在建的4680電池產能中,還包括了特斯拉德國柏林的工廠,預計建成后達到20GWh,但產能要到2022年第4季度以后才開始釋放。
如果按照產能釋放比例分4年達產,即,23、24、25、26年特斯拉4680大圓柱電池產量10%、30%、70%、100%,即,10 Gwh、30 Gwh、70 Gwh、100 Gwh。未來4年科達利將從特斯拉獲得收入分別約為:4、12、28、40億元。
請看文中后面的描述:“新擴產品結構看主要還是方形的,但是4680明后年會投入的比較大,小圓柱之前投入之后目前產能會比較大。”
公司4680大圓柱鋰電池結構件是從23、24年才大量投資,說明以上分4年釋放產能存在合理性。
16.儲能的結構件毛利率和動力比?
A:差不多,我們有新增了很多儲能客戶比如遠景億緯等都在合作。
解讀:儲能電池結構件新增了2個非常優秀的儲能電池大戶:遠景能源(規劃300Gwh)和海辰公司(23年準備A股上市,目前B輪已融資20億元和引進戰略投資者7000萬美元)。遠景能源為寶馬美國建30Gwh的4680大圓柱電池。
其實,公司的鋰電池結構件早就用在儲能電池上,只是公司不宣傳。億緯鋰能一部分產品就是儲能電池,公司一直在與其合作。
在毛利率方面,儲能與動力電池結構件毛利率差不多。
也就是說,“動力+儲能”電池方面,公司均涉及。
已進入遠景、海辰等國內大客戶,近期新增客戶多。
目前,海辰儲能已在手訂單達到7 Gwh。
17.新基地擴建很多,我們跟客戶接觸到可以公告新基地這個過程有多久?
A:我們每個基地去投入都是非常謹慎的,我們沒有和客戶充分溝通戰略供應等等的話是不會去的,一定是各方面溝通交流之后才回去的。
客戶對我們的支持也是很大的,所以基本上現在每個基地周邊都有很不錯的客戶來支撐生產基地。
解讀:科達利生產基地都是為已談好的鋰電池企業配套、定點建廠。
18.北美產能有什么預期?
A:產能規劃都有,目前主要在歐洲,北美我們相信未來也會去,只是目前時機還不夠成熟。
解讀:關注寧德時代的北美動態,北美遲早會去建廠。
19.Q3比Q2份額上升但是毛利率下降,是不是出現了以價換量?
A:我們還是保持了比較好的利潤率的,并且我們跟客戶在價格上的溝通交流都很充分,每個季度都做到了預期利潤率。
Q3主要是由于多基地在投入導致了費用支出使得擠壓了毛利率。
解讀:公司每個基地都是與鋰電池企業配套建廠、供貨,每個季度都能做到“預期利潤率”,不會以價換量。
20.庫存減值的政策都是按照季度做的嗎?
A:我們每個季度都會做減值測試,并且會根據庫齡做減值測試(超過一年的就全額計提),也就是我們在準則的基礎上還會更加謹慎的做測試。
21.Q2鋁價已經開始跌了,那么是不是Q2轉過來的庫存里鋁價是不是就要做減值了?
A:不是這樣的,因為鋁價要看做成產品之后會不會跌價,如果庫存是有訂單的只是延緩出貨的那么這時候就不會出現跌價。
我們會有少量的主動備庫存,因為有但是量不大。
解讀:是訂單的庫存產品就不會隨鋁價下跌而計提損失,也不會因鋁價上漲而使公司產品漲價。公司無訂單的產品較少,因大多是以銷定產。
22.各個基地的產能利用率?
新基地產能什么時候能滿產?
A:目前國內十三個基地看,惠州溧陽的基地都在滿產并且也在擴產引進設備,四川基地的增速也很快目前基本上產能也都用起來了,剩下的基地產能還沒滿。
解讀:目前,公司的產出主要來自于廣東惠州、江蘇溧陽,這2個基地都已擴至三、四期了,還在引進新設備、加緊擴產。四川宜賓基地一、二期已投產,產值約20億元,后面又追加了投資,共計產值約32億元。還有幾個基地,江門、山東、江西、福建、大連、西安、湖北等,要么尚未滿產,要么還在建設中。截止到23年1月,已公布的產值到2024年是285億元。
23.海外基地月度出貨?
盈利水平?
A:目前海外的都在虧。
24.明年海外基地貢獻產值多少?
配套哪些客戶?
A:十個億左右,配套歐洲前三大電池廠還有德國的寧德時代和韓國的客戶,歐洲的電池剛開始今年剛投入明年起步,后續的增量會比較大。
解讀:前面已點評。歐洲的3個基地:瑞典科達利獨供Northvolt(約40 Gwh,對應結構件約16億元);德國科達利是德國寧德時代的定點(約14 Gwh,對應結構件約5-6億元);匈牙利科達利專供匈牙利三星SDI(約10 Gwh,對應結構件約4億元)。目前,這3個基地都已投產、供貨。
25.4680單GWh殼體和蓋板的價值量?
毛利率比現有的方形電池會高一些嗎?
A:這個涉及到客戶的信息,只能大致講,這是新的東西我們也投入了一些研發,所以相對價值會高一些,但是利潤率多少不方便透露,后續的量會很大。
26.4680除了T之外還有哪些明年會供貨?
需求量多少?
A:需求多少GWh這個我沒有統計,目前最大的需求還是T。
解讀:4680大圓柱電池目前主要是供應T公司。從23年開始,億緯鋰能、寧德時代將逐步向寶馬供應46系大圓柱電池,結構件都是由科達利提供。25年全球大圓柱電池出貨量有望達到225Gwh,對應結構件約90億元,科達利與國內外4680大圓柱電池頭部企業都在聯合開發,如特斯拉、松下、LG化學、三星SDI、億緯鋰能、寧德時代等,因此,有望取得大部分紛額。
27.聽同行說她們如果采購到最新設備的話在效率上會有比較大的提升,你怎么看這個情況?
A:我們從98年開始已經做了25年的時間,我們基本上在設備良率材料工藝制造磨具等保持了行業領先,很多同行會講她們有新的東西等等但我們始終是保持了領先,我們也不會對外講我們領先了什么領先了多少,好公司是靠做出來而不是講出來。
制造業跟其他行業不一樣,還是要靠技術的積累才能更新迭代以及跟客戶的協同開發。
我們在這個領域一定會保持領先,請放心。
解讀:“很多同行會講她們有新的東西等等但我們始終是保持了領先,我們也不會對外講我們領先了什么領先了多少,好公司是靠做出來而不是講出來。”
這句話相當有意思。有些公司喜歡吹牛、忽悠,幾年了產品不是沒出來,就是收入和利潤少的可憐,而公司不說,埋頭實干,始終保持行業領先。
28.我們之前的投入產出比是1:2,最新的數據是多少?
A:現在穩態生產之后投入產出比是1:2.5左右吧。
29.大圓柱目前的情況介紹一下?
公司內部各產品的盈利排序如何?
A:目前方形有用在汽車和儲能,圓柱的全部都在汽車上,圓柱主要終端客戶是T,大小圓柱的需求都很大。
還有其他客戶的定點我們都有,但是現在還不方便披露,近一兩年還是T吧。
幾個產品盈利都差不多,因為我們跟客戶的合作交流也很愉快,目前大圓柱會略高一些。
解讀:公司的方形鋰電池結構件主要是用在汽車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上,大、小圓柱鋰電池結構件只用在汽車動力電池上,近1-2年還是T公司用得多。公司已收到來自于T公司等多家公司的4680大圓柱電池生產定點,如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特斯拉、松下、LG化學等。
30.大圓柱我們是直供還是通過他的電池客戶供貨?
A:兩種方式都有的。
31.18650 、21700、4680型號的電池殼體和蓋板單價大概在多少?
A:這個很難描述,因為不同客戶不同設計對應的結構和售價都不一樣的,他是有個性化的設計(比如壁厚)導致了價格不同。
32.大圓柱結構件的價值量在車的角度看相比小圓柱是提升了嗎?
A:提升了,他的降本主要來自電池的制造工藝以及容量方面降本。
33.大圓柱公司已經給T供貨了嗎?.
是獨家嗎?
A:是的。
是否獨家不方便透露。
解讀:大圓柱電池的價值量有所提升。最近一次機構調研紀要中提到約0.4億元/ Gwh。公司的產品是直供T公司和通過日本松下、韓國LG化學間接供給T公司。22年12月份小批量供貨,價值量約0.5億元/ gwh,大批量供貨后,價值量變為0.4億元/ Gwh。
34.預鍍鎳這個供應商是誰?
A:目前都是用海外材料。
解讀:最近一次機構調研紀要中提到,預鍍鎳企業是由鋰電池企業指定,并由鋰電池企業與科達利“雙認證”。目前,國內有幾家(東方熱電、廣東、湖南幾家)已通過認證或正在認證,但公司預鍍鎳主要還是從日韓進口。
35.小圓柱鋼殼的競爭格局是什么樣的?
A:小圓柱我們主要外銷的,90%多都是給日韓的動力客戶,都是車載客戶(我們份額最大)沒有3C客戶。
國內的競爭格局我不了解。
解讀:參考資料:
1,22年,特斯拉全球產銷量約150萬輛,其中:上海占50%,約75萬輛;美國+歐洲德國約75萬輛,其中:美國產約65萬輛,對應鋰電池約:0.7*65=46 Gwh,這些鋰電池大部分由美國松下、韓國LG化學供應,少部分由寧德時代出口供應。
因此,在海外巿場方面,除去歐洲德國的特斯拉,聚焦美國特斯拉中的日韓企業松下、LG化學,科達利向他們供應21700小圓柱鋰電池結構件。
2,21年科達利購買了80臺小圓柱鋰電池結構件設備。根據公司四川宜賓工廠70臺設備可貢獻15億產值,故推測這80臺小圓柱結構件設備大概對應15億元的產值。
3,美國特斯拉65萬輛約需46 Gwh鋰電池,對應結構件約:0.4*46=18.40億元。
再來審視文中后述的兩句話:“份額最大”、“小圓柱之前投入之后目前產能會比較大”。
假設:科達利占比40%,那么,作為公司小圓柱新設備投產第一年、23年科達利從美國市場取得21700小圓柱鋰電池結構件收入約:18.40*40%=7.40億元(注:假設:目前產能利用率50%,24、25年將滿產15億元)。
另一份機構調研紀要中提到,23年公司的4680大圓柱電池結構件收入約4億元。大、小圓柱鋰電池結構件合計:約11.40億元。
36.Q3資本開支很多,那么今年年末和明年的產能預期有沒有變化?
新擴產能里具體產品結構如何?
A:我們要保持客戶高速增長和保持穩定供應,行業在快速增長,所以我們需要不停投入,當然現在基數大我們的增速也快,所以投入就很大。
明年我們會維持快速增長,所以各基地會快速投產,但是這么大的投入一定是有大的產出,產值規劃看我們主要是根據客戶的需求指引做投入。
規劃產能還是比較大,具體設備我們會跟客戶溝通協商結果持續進設備。
年底產能會做到十幾億大概。
新擴產品結構看主要還是方形的,但是4680明后年會投入的比較大,小圓柱之前投入之后目前產能會比較大。
解讀:“明年我們(產能、營收和利潤)會維持快速增長”。為配合下游鋰電池客戶擴產,公司需要不斷投入,不斷擴產。
37.圓柱里面21700和4680各個產品產線設備是共線的還是單線?
A:4680和小圓柱的設備不通用的,4680我們是和全球高端的設備供應商合作開發的專用設備。
解讀:大、小圓柱電池結構件設備不共線。“4680我們是和全球高端的設備供應商合作開發的專用設備。”
思考一下:那些自稱為能生產大圓柱鋰電池結構件企業設備從哪來?
38.研發費用提升里,特定項目定制開發占多少?
A:我們的研發費用包括新工藝以及客戶要求開發的以及針對設備工藝都有,具體針對哪些項目我們內部有的,種類很多,我們要從輕量化能量密度安全性儲能專用等等方面都有。
解讀:22年前3季度公司為了適應不同客戶、不同的電池形態需求,研發費用大幅提升,約3億元,主要是46系大圓柱電池;麒麟電池;龍鱗甲電池;刀片電池等。
39.新產品跟我們現在的產品的共性,客戶關系是不是共用?
A:我們主要是圍繞新能源車里的新項目在開發包括連接件等,用到了我們開發的材料以及工藝可以做一些延伸,這樣導入就比較快。
另外在車的項目里客戶還提出了新的需求,我們也滿足她們的開發要求(減少連接件數量降本提高性能)每個項目每個車廠都有需求,我們也都有計劃表。
新產品里非電池的產品明年會在5%左右占比。
解讀:公司是目前行業內唯一一家擁有“電池結構件和汽車結構件”雙認證的單位。公司的延伸產品可以來自于終端車企的需求,再結合公司的產線共線能力,已開發出如汽車連接器、busbar等產品。
“新產品里非電池的產品明年(23年)會在5%左右占比。”如果23年營收是160億元,那么非電池產品收入約8億元。
40.我們在除了寧德以外的客戶中有沒有看到其他的競爭者進入?
A:我們的客戶很多,行業有其他的競爭也很正常,但我們是保持絕對領先的。
海外客戶我們很多都簽了長期獨供的協議。
解讀:任何行業都有競爭,結構件行業也不例外。在鋰電池五大功能性材料中(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電解液、結構件),唯有結構件全球競爭格局最好,產業擴張難度大,有效產能少,高端結構件更是稀缺,行業壁壘和護城河高、寬,且近幾年鋰電池的變化更多地是結構件變化,如寧德時代CTP3.0麒麟電池、比亞迪刀片電池/六棱柱電池、特斯拉/寶馬/億緯鋰能46系電池、蜂巢能源龍鱗甲電池/短刀片電池、廣汽彈夾電池等。這些新型鋰電池都是與科達利聯合開發結構件。
41.Q4以及明年的產能利用率展望?
A:我們的利用率一直很滿的,我們的設備是在逐步投入逐步到位逐步產出的,和客戶的產線爬坡的節奏符合。
我們不會買一堆設備回來然后等訂單,明年的產能利用率很樂觀。
領導總結:公司近幾年每個季度都是按照既定目標去完成并保持了很好的環比季度增長,未來我們還會有持續穩定的表現,希望投資者繼續支持。
解讀:公司的產能利用率與下游鋰電池客戶的利用率直接相關,產能與下游客戶逐季、逐年爬坡。23年產能利用率很樂觀。“未來我們還會有持續穩定的表現”。
附:機構會議紀要
網頁鏈接
第二部分 23年營利預測
從已知的幾家鋰電池企業與恩捷股份簽訂的隔膜采購協議,大致推算出科達利23年的營收和凈利
1,中創新航與恩捷的戰略協議:23年暫無透露采購數量,但22年中創新航鋰電池出貨量約為34 Gwh,它給KDL的結構件23年采購指引是翻倍,即是68Gwh,保守取值:68*80%=50 Gwh,對應KDL結構件約為:0.36*50*90%=16.00億元(占比90%)。
2,蜂巢能源與恩捷的采購協議:采購19億元隔膜,對應鋰電池約50 Gwh,保守取值:50*80%=40Gwh,對應KDL結構件約:0.36*40*80%=11.50億元(占比80%)。
3,瑞浦蘭鈞:22年鋰電池出貨量約10 Gwh,23年預計產能是70 Gwh,按照保守預計30%的產能利用率,23年鋰電池出貨量約20 Gwh,對應KDL結構件約:0.36*20*80%=5.80億元(占比80%)。
4,億緯鋰能:23年硬殼電池約50 Gwh,對應KDL結構件約:0.36*50*70%=12.60億元(占比70%)。
注:機構調研紀要中提到,全年硬殼+軟包約60+ Gwh。
5,LG化學:上海特斯拉2023年預計100萬輛,對應鋰電池約0.70*100=70Gwh。假設LG化學供貨占比20%,其余80%給寧德時代供應,即,對應KDL結構件約:0.36*70*20%=5.00億元。
6,松下(大連)、力神、海辰儲能、遠景儲能:約:4+(5+3+4)*60%=11.00億元(注:占比60%)。
說明:
1),科達利大連:擬投資5億元,產值約8-10億元(對應20 Gwh),供貨松下、比亞迪、LG等。經過3年多的建設、投產、產能爬坡,估計23年收入約4億元(產能利用率50%)。
2),力神:目前,力神電池的收入來源于:天津聚元和蘇州力神。天津聚元202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8.41億元,凈利潤為6302.29萬元;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4.82億元,凈利潤為357.65萬元。(主要銷售的產品包括聚合物鋰離子電池和消費類方型鋰離子電池)。
蘇州力神主要聚焦于圓柱型鋰離子電池的生產,下游客戶主要為電動工具、智能家居等領域知名生產商。202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8.18億元,凈利潤為1.11億元;2022年上半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6.17億元,凈利潤為8400.69萬元。可見,天津聚元和蘇州力神都擁有不錯的盈利能力。
已宣布3個百億元投資項目,預計投建鋰電池72 Gwh(2024年投產)。
(引自“多次沖擊IPO未果 天津力神擬重組美利云”,新浪財經,2022-11-15 04:28)
解讀:估計2022年營收:上半年(14.82+16.17)=31億元,下半年:31*(1+40%)=43億元,22年合計:74億元,其中:動力+儲能電池營收約:74*85%=63億元,對應鋰電池約:63/7=9Gwh(目前鋰電池出貨量),對應結構件約3億元,23年估計約5億元。
注:一般而言,鋰電池企業下半年比上半年出貨多40-60%;汽車動力+儲能電池占比約85%,消費電池占15%。
3),海辰儲能:近年來,基于產業發展強大優勢,海辰儲能鋰電項目相繼落子同安區。今年9月,海辰儲能廈門總部大樓、新研發大樓和鋰電二期M3智慧工廠正式封頂。當前,海辰項目一期年產15GWh的M1智慧工廠已全面投產,鋰電二期項目規劃年產能30GWh,也將于2023年全面建設完成、陸續釋放產能,二期項目的建設將成為海辰儲能推進“年產能超過100GWh”目標的重要支撐。
海辰儲能鋰電研發及智能制造項目是福建省和廈門市雙重點建設項目,一、二期項目齊頭并進,為新能源產業注入強勁動能。海辰產業園也將成為廈門市新能源儲能產業重要的規模化生產基地,為同安區的新能源產業強鏈補鏈。(引自“廈門同安:蓄勢打造新能源產業千億集群2022-12-27 14:43 ”)
海辰儲能西南智能制造中心及研發中心是重慶銅梁簽約落戶的重大招商項目,計劃總投資130億元,用地面積1200畝。預計項目建成后,具備年產50GWh儲能鋰電池及18GWh儲能模組的新一代儲能鋰電池生產基地和研發中心。目前,重慶基地一期一階段項目已于2022年11月初正式開工,預計今年3月底所有建設單體主體封頂,今年12月陸續實現投產運營。按照產能釋放規劃,海辰儲能將于2024年實現年產能突破100GWh,在2025年全面達成年產能135GWh目標(引自“20億元!海辰儲能廈門鋰電二期項目銀團貸款順利簽約,中國能源報,2023年1月5日18:30北京中國能源報)
解讀:23年預計鋰電池出貨量約:1+2期:15*50%=8Gwh,對應結構件約3億元。
4),遠景能源:松本昌一此前曾表態稱,遠景動力將躋身全球前三定為目標,并計劃將市場份額提高到20%。
根據遠景動力披露的數據,其已在中國、日本、美國等地布局了七座電池生產基地,預計到2025年將實現超過200 GWh的電池產能。
去年,遠景動力先后宣布將在法國、英國等地新建超級電池工廠,用于為雷諾汽車和日產汽車提供動力電池。
本月初,遠景動力位于江蘇無錫的電池制造基地二期項目開工,其規劃產能超過15 GWh,計劃于2023年建成投產。無錫電池工廠的一期項目于去年實現量產,產能為5 Gwh。
根據韓國市場研究機構SNE的統計,2021年,遠景動力的動力電池裝機量為4.2 GWh,排名全球第九。
解讀:估計鋰電池出貨量21、22、23年分別為5 、8和12 Gwh,對應結構件約:2、3、4億元。
7,三星SDI(匈牙利)、瑞典Northvolt 約:6 Gwh,對應KDL結構件:0.40*6=2.40億元。
8,美國特斯拉、美國松下(4680+2170大、小圓柱電池)約:大圓柱11Gwh,對應KDL結構件約:0.40*11=4.00億元。
供給松下、LG化學小圓柱電池結構件約:15*50%=7.50億元。
小計:11.50億元。
注:特斯拉4680大圓柱電池預計產量為11Gwh。KDL公司采購了80臺小圓柱電池結構件設備,估計配上其它輔助設備,可以裝備70-80條生產線,而據目前四川宜賓的70條方形鋰電池生產線,產值約15億元,那么,KDL該小圓柱電池的產值約15億元,產品90%供出口(估計是美國松下)。假設:23年小圓柱電池結構件產能利用率50%。
9,欣旺達:23年預計鋰電池產銷量約30 Gwh。對應KDL結構件約:0.36*30*80%=8.60億元(占 比80%)。
10,比亞迪:作為第一年供貨,約3億元。
11,蘋果手表、耳機鋰電池結構件,以及汽車結構件、軟連接、Busbar等約:8.00億元。
12,寧德時代:寧王給KDL的23年采購指引是翻倍。 KDL與寧王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達成全面合作:海內外;麒麟電池+鈉離子電池等,份額不低于40%。
23年保守預計寧王增長50%,即,300*150%=450Gwh。
對應KDL結構件約:0.32*450*45%=65.00億元(占比45%)。
再思考一下:
1),22年寧王315 Gwh鋰電池,對應結構件約0.35*300=105億元。根據21年科達利占寧王的結構件約36%,22年半年報、三季報該比例一直在提升,若22年占比提升至38%至105*38%=40億元。
若按翻倍指引,23年寧王將向 KDL貢獻收入約40*200%=80億元,大約占比:80/(0.32*450)*100%=56%。
2),根據目前已知的信息,其它鋰電池企業23年鋰電池計劃出貨量大都是翻倍。難道寧王23年增長才50%?可它為什么給KDL結構件采購是翻番指引?因此,寧王23年大概率增長50%以上。若如此,那它向KDL貢獻的收入就不止65億元了,可能會接近80億元。
營收合計:95.40+65.00=160.40億元。
增長約73%(注:22年預計營收約93.10億元)。
假設:凈利率10.00%,則凈利潤約:16.00億元。增長約72%(注:22年預計凈利潤約9.30億元)。
對應每股收益約:5.60元(注:假設公司可轉債(0.10億)+股權激勵(0.086億)+定增募資(0.36億),增大股本0.54億股,總股本至2.88億股)。
合理股價(pe取25-35倍):140-196元。
熊市極端:Pe20倍以下,股價低于110元。
牛市極端: Pe40倍以上,股價高于220元。
說明:假設23年國內結構件降價10%,海外的不變,即,寧王從0.35億元/ Gwh降為0.32億元/ Gwh。其它從0.40億元/ Gwh降為0.36億元/ Gwh。
申明:以上分析及研判僅供參考,不做擇股之用。以上預估可能與實際情況存在較大誤差。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風險提示:公司存在產能、產量不達預期;產品降價、原料漲價,利潤受損、不達預期;新能源汽車減速、鋰電池需求減少等。
2023/01/12
相關文章
- 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鋰鹽有60萬元一噸的昨天,也可能有10萬元一噸的明天” 環球滾動
- 參加私人銀行客戶路演的大鄉里經歷
- 每日快播:汽車價格戰背后的最大贏家
- 俄羅斯貿易結算格局大改:美元歐元加速退場 人民幣占比顯著抬升
- 蘇州一樓盤可“0首付”購房?置業顧問:通過申請裝修貸抵首付-即時
-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秘書長|視點
- 華安證券:數據安全建設將在近兩年進入放量周期
- 聚焦稀有金屬采礦、冶煉等領域優質個股,工銀稀有金屬ETF基金(159671)今日正式上市!
- 可轉債動態管理
- 汽車服務概念股開盤沖高 中國中期開盤漲停|天天視點
- 海水提鋰概念股繼續走強 津膜科技沖擊2連板:天天信息
- 李大霄:華爾街銀行賣股求生引發恐慌 中資銀行價廉物美是中流砥柱
- 消費電子板塊異動拉升 光弘科技大漲超15%
- 視點!最強AI再次進化 ChatGPT下周升級GPT-4:支持視頻了
- 【全球聚看點】分紅61億、營收破3000億,寧德時代的年報還有哪些看點?
- 離譜...吃個大瓜-當前速遞
- 環球今亮點!核心CPI環比跌幅創11年新高,3月以小盤價值抵御調整壓力——2023年2月物價點評
- 今日報丨甘肅首條“建養一體化”旅游公路通過竣工驗收
- 風口轉向(3月9日)
- 焦點快播:股權拍賣st
- 這是一輪異常復雜的豬周期
- 天天最新:U兄、董寶珍的災難與林園的只研究未來
- 粗淺聊聊今年的思路
- 早間公告:光弘科技擬收購快板電子100%股權:全球快播
- 正開著車方向盤掉了!超12萬輛Model Y被調查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2000億元:天天熱文
- 微動態丨“疑似流感”難確診?多家公司:新冠、甲/乙流聯檢產品上市可期
- 全球頭條:市場早報:3000億+!“寧王”業績大曝光 驚現20%折價大宗交易
- 多地出臺新政買房就能落戶:為促進樓市更為了“搶人”|環球快看點
- 晚飯做什么飯簡單好吃要清淡_晚飯做什么飯簡單好吃
- 中信證券:看好國內激光雷達市場和產業鏈各環節的發展|報道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蘇州一樓盤可“0首付”購房?置業顧問:通過申請裝修貸抵首付-即時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秘書長|視點

華安證券:數據安全建設將在近兩年進入放量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