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快播:過去已去,未來已來(20230122周記《繼續漲!》節選)
2023-01-22 19:32:48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1、不用瞎操心中國銀行股。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平安銀行本周發布了2022年度的業績快報。
數據相當靚眼:不良貸款率1.05%,比去年略微提升0.03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290.28%,比去年提升1.86個百分點;營收1798.95億,同比增長6.20%;歸母凈利潤454.07億,同比增長25.30%。
看明白了嗎?
是在資產質量與去年基本持平的情況下,實現了歸母利潤25%以上的正增長。
有朋友吐槽:營收只增長了6%,為什么利潤增長了25%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給大家看看平安銀行的幾組數據,就明白了。
平安銀行最近10年的逾期貸款率,2015年中達到峰值,最高超過5%,而后一路下跌,現在只有1.6%上下。
平安銀行最近10年逾期90天貸款率,在2015年中創下了峰值(約為3.6%上下),而后一路下跌,目前處在0.75%上下。
與不良率不斷下降相反,平安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卻一路走高。
2015年中,在平安銀行的不良貸款率達到峰值時,也恰是其撥備覆蓋率最低的時候,大約為160%上下——最低值在2017年創下,為151%。
應該說,那兩年,才是平安銀行資產質量差、全靠犧牲撥備率來撐業績臺面的時候。此后一路上漲。目前大約在290%上下。
資產質量大幅好轉,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足夠高——不用計提更多的壞賬和撥備了,所以利潤就釋放出來了。
平安銀行、興業銀行、招商銀行,其實都大同小異。
這是我堅定看好中國銀行股的根本原因。
拍腦袋預測,2023年,平安銀行營收和利潤,都將實現兩位數增長。
增長質量,將比2022年更加靚眼、可靠。
每次聊銀行股,總會吸引一些所謂的銀行內部人士跳出來吐槽:騰騰爸,我就是銀行內部員工,你根本不知道銀行的真實情況。
這些人,通常只看到銀行內部一些具體的細節性問題,而沒有看到整體的大勢所在,所以形成了著名的“燈下黑”現象。
他們的很多說辭根本不值一駁。
最近還有人炒作城投債問題。
這類人更是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
中國的城投債,主要投向了城市基礎設施,比如廣場、綠地、公園、道路、橋梁、體育館、醫院、學校等。
都是利國利民的硬資產。
這跟國外借款消費有著本質的不同。
只要兜里有好東西,我們可以有一百種方法進行兌現。
與其說城投債綁架了銀行,不如說銀行綁架了城投債背后的大金主——各級政府。
不客氣地說,中國的城投債,是這世界上最優質的一塊資產。
二十幾年前,城投債只有幾萬億的時候,就有人危言聳聽,說這是一塊有毒資產。
現在城投債都四五十萬億了,這些人還在危言聳聽,繼續散布焦慮。
我告訴大家,等到中國城投債達到一百萬億、二百萬億的時候,這些人還看不到他們想看到的東西。
因為那時候中國可以為城投債背書的資產更多、更硬。
那時候中國的GDP規模不是超沒超過美國的問題,而是超過了幾倍的問題。
中國的銀行業表現不要太優秀,能跟得上GDP的增長,增幅就會相當漂亮。
看衰中國銀行股的朋友,這些年一直在被打臉,我認為,將來還會繼續不斷被打臉。
先把話撂在這,不信走著瞧!
2、騰訊控股還能買嗎?
騰訊股價200來元港幣的時候,大家問的最多的一句話是:騰訊啊會不會跌到120元港幣啊,要不要清空它呢?
現在騰訊漲到快400元港幣了,大家問的最多的一句話反而是:騰訊到底能漲到什么價格,現在還能買嗎?
太搞笑了!
我個人還是看好騰訊。
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它有龐大的商業帝國。
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它自己本身就有粘性很強、普及率最高的業務范圍,自成生態;它投資的1000多家創新型公司還有很強的噴發力。
我以前在分析騰訊的財報時,反復強調過:這些年,騰訊經營性現金流進入多少,它對外投資就有多少。
可以說把賺來的錢,又全部投資出去。
而且它重金投資的這些公司主要集中在TMT行業,幾乎全是騰騰爸最喜歡的輕資產運作、技術密集型公司。
它們的成長壯大,就是騰訊的成長壯大。
二是它還有很廣闊的增長前景。
這些年騰訊一直強調的產業互聯網,很多人沒往心里放,但騰騰爸一直對這一塊非常感興趣。
我個人認為,互聯網的上半場,是個人業務的擴張和普及,而下半場,則一定是產業互聯網的擴張和普及。
小程序、視頻號、產業云,都是騰訊的突圍方向。
產業互聯網的業務,可能才剛剛開始。
三是它目前估值非常低。
市場一旦發現它還能繼續攻城拔寨,還能繼續成長,悲觀情緒可能完全發生逆轉。
雙擊效應可能會愈演愈烈。
我還是堅持之前的價值判斷:500港元下的騰訊控股,是市場在給大家送錢。
我繼續堅定看好騰訊控股。
在泡沫產生前,騰騰爸會堅定持有。
3、最好的投資品種,還是股票。
有網友發帖,“哭訴”一段自己的真實經歷:16年前花三四千塊錢買了一枚鉆戒,10年花1.4萬元又買了一枚,兩枚鉆戒總投入1.8萬元左右,持有至少10年以上,平時視若至寶,現在想賣掉換點錢花,沒想到回收的商家居然總共報價180元。
如果把買鉆戒當成投資,這1.8萬元的投資,十幾年貶值了99%。
鉆石并不稀缺。
人造鉆石和天然鉆石并沒有什么本質的區別。
鉆石的這兩個基本特性決定了,鉆石并不是好的投資品。
從總體上講,這世上的投資品,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有孳息的,一類是沒有孳息的。
像土地、房產、股票、債券這類,都屬于有孳息的。
像字畫、郵票、黃金、古玩這類,都屬于沒有孳息的。
有孳息的投資資產,回報來源兩原個:本體的保值增值+持有存續期間的孳息。
而沒有孳息的這類,回報來源只有一個:低買高賣后的資本利得。
也就是人稱的“賺差價”。
鉆石在持有期間,產生不了任何孳息。
不僅如此,本體還在不斷貶值。
虧損自然難以避免。
跟股價短期的上下起伏不同,這類貶值無法挽回,屬于資本的永久性損失。
現代社會,最好的投資品種是股票,其次房產,其次債券。
特別有能力的,自己創業。
4、機會來了,操作一定得狠一點。
2018年10月,我和同事在武夷山旅游。
正在爬山的時候,看到貴州茅臺跌停,500來元的價格。
賬戶里沒有錢了,只有一堆股票。
這意味著我想買茅臺,必須賣掉賬戶里其他的股票。
這些股票也都是我精挑細選出來的,大多數已經持有經年,按照我的估值方法衡量,也都還在絕對的低估區。
所以頗費了一番思量。
同事問我:你干嘛呢,這么心事重重!
我答:我想買點茅臺,又沒錢,正為賣掉哪只股票犯愁。
同事答:500多元的茅臺你也敢買,太貴了吧?
我笑,股票貴不貴,哪能這樣單純看股價?
反復思量后,我清空了賬戶內持有三年的一只水電股和部分銀行股,買了一部分茅臺。
同事直搖頭,對我說:今天跌停,估計明天還會繼續跌,搞不好會繼續跌停。
我說沒事,我還沒買夠,如果明天大跌或繼續跌停,我會繼續買入。
第二天一開盤,茅臺繼續大跌,我印象中跌幅有7%-8%的樣子。
茅臺股價差點跌破500元。
我賣了跟前一天差不多同等倉位的其他股票,繼續加倉茅臺。
后來茅臺股價企穩了,我倉位也買夠了,這才如釋重負,開開心心地跟同事游玩起來。
這事兒給了同事很深的印象。
后來隨著茅臺股價的節節攀升,我這段逆勢買茅臺的經歷,被同事廣為傳誦。
單位里很多同事都知道我買了茅臺,并且從500元一直持有到了2000來元。
迄今我已經三次操作茅臺,每次都是在股價大跌中逆勢加倉,然后在泡沫生成期間減倉兌現。
用我自己的話說就是:機會來了,一定要學得狠一點。
好股票,通常不會輕易跌,但真要因為市場的非理性因素跌得爹媽不認了,那就是最好的加倉良機。
這樣的機會,可遇不可求。
碰到了,一定得狠狠地抓住。
2021年以來騰訊控股不斷下跌。
最大跌幅大約70%。
在這個過程中,我判斷騰訊的基本盤并沒有發生什么根本性的變化,影響股價下跌的因素,都是短期因素,不是長期因素,所以也果斷地進行了加倉操作。
從700元港幣一直加到200元港幣。
而且高位時的態度相對保守,跌得越多,態度越堅決,操作越大膽。
所以這番加倉,總成本控制在了300港幣以下。
總共加了多少呢?
目前的持倉量大約是下跌前的10余倍。
也就是說,加了9倍多。
我自己都覺得,我夠狠。
我知道,聊到這里,肯定又有朋友吐槽:沒有多少人,可以像你那樣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流用來加倉。
我有兩點可以回應這質疑。
一是我后期對騰訊的加倉,也跟當年武夷山加倉茅臺一樣,用的是調倉換股大法。
這些操作,在公眾號文章里,我都有明確的記錄和說明。
二是有數據表明,市場中的絕大多數股民,持倉市值是不足10萬元人民幣的。
也就是說,絕大多數朋友,其實是微型散戶。
騰騰爸攢了四年錢,不停買買買了兩年,新加倉部分才占原來賬戶凈值的50%左右。
市值不足10萬元的散戶,加5萬元,新加倉部分就基本上與騰騰爸兩三年的努力持平了。
所以我一再說,絕大多數朋友不是沒有我這樣的加倉能力,而是股價下跌太狠,不敢了。
有經歷、成熟的投資者,在機會來臨時,才會變得又兇又狠,看起來好像無所顧忌一樣。
2022年底,我還在茅臺1360元附近時,通過調倉換股買回了一年多前在2100元、2300元、2600元賣掉的倉位。
這樣說吧,我認為我在2021年、2022年所有的逆向加倉操作,都有這么一股“不手軟”的狠勁。
我看到網上有很多朋友猜測2023年會不會有大牛市,2023年之后會不會有大牛市,不禁莞爾。
找到好企業,看到它股價便宜了,就狠狠地買。
牛市來了賺錢,牛市不來利用后續現金流繼續買買買。
牛市來不來,有多大關系呢?
后續現金流越豐沛的人,越不希望牛市來得太早。
這話,能聽明白嗎?
5、外資一直在不斷買買買,內資應該盡快跟上。
開年三周,截至本周五收盤,北向資金通過滬深港通凈流入A股已經超過千億,而2022年全年北向資金通過滬深港通凈流入A股才900億。
這波外資來勢,真是又急又猛。
這組數據可以給我們帶來兩點啟示:
一是去年是隱形股災演繹得最厲害的一年,外資對A股的投資也是凈流入的。
由此說明,去年有關外資在加速逃離A股的說法,是錯的。
二是今年外資對A股更為看好。
因此才會有開年三周這樣又急又猛地加倉。
再看看通過港股通流入港股的南向資金,今年以來總計392億,每天也就二三十億的樣子,跟北向資金相比,正好砍半。
想起兩年前,隱形股災發生之前,國內那些機構大喊著要到港股搶奪定價權的情形,真是笑掉大牙。
就這追漲殺跌的格局,好像只有被收割的命運,哪能搶到什么定價權?
一個字評價:呸!
現在外資通過滬深股通對A股的持股市值已近2.5萬億元人民幣。
而A股流通市值總共約70.1億元在人民幣。
北向資金持股市值對A股流通市值占比已經接近3.6%。
還不算高,但已經稱得上是一支很重要的有生力量了。
前幾年美股大漲時,國內大佬看著節節攀升的中概股股價,總是忍不住感嘆:錢全讓外國人賺去了。
其實,感嘆錯了。
眼光向內,此番A股股價低迷,外資不斷買買買,方向還全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優質核心資產,這才是真正的“錢全讓外國人賺去了”呢。
短期的股價上漲,只是一種虛幻。
廉價的優質股權被人家抄底買去了,這才是真正的財富流失。
又想到了更久之前,滬深港通未通之前,每到市場低迷時,A股市場的管理層就會放行一批合格境外投資者進入。
當時的理由是:引外資抬市。
現在再看那理由,簡直荒誕至極。
把好東西低價賣給人家了,還自鳴得意,真是蠢到姥姥家了。
唉,上到達官貴人,下到升斗小民,什么時候才能聽進騰騰爸一句話,真正把優質股權當成錢呢?
6、兔年我們還可以賺到什么樣的錢?
昨天是除夕,今天就是初一。
就這么快,腳踏兩年。
在這個萬家團圓的日子,特別感謝各位朋友在過去的一年里不離不棄地相守,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投資順利。
我能給朋友們送去的最好的新年祝福,就是我對市場最真誠的分析和判斷。
目前的市場到底處在什么樣的位置?
我的判斷是:最低估的階段已經過去,現在是相對低估階段。
相對低估階段,股票還不貴,市場還沒有泡沫,還具有很好地投資價值,長線、定投,還可以繼續搞。
但是最低估的階段已經過去了——這句話一定要記到心里去。
市場繼續往上漲,或者再往下回調,都完全有可能。
市場越漲投資價值越小,最近三個月的反彈,已經讓市場的投資價值在迅速地縮小。
當然,我只是說在迅速地縮小,它還依然有很好的投資價值。
這一點,我們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
接下來,我們有可能掙到什么樣的錢呢?
兩個方面。
一是業績增長,可以帶來價值重估。
我們有理由相信,2023年的中國經濟,會得到很大的恢復和反彈。
在此背景下,上市企業的整體業績可能會有較好的表現。
業績增長,會軟殺一部分估值,從而推動股市和股票進行價值重估。
所以現在還不貴、新的一年業績又會有很好增長的股票,能在接下來的行情演繹中給我們帶來價值重估的收益。
二是情緒燃燒,可以帶來股價上行。
2021-2022年的隱形股災,重創了市場的人氣。
隨著經濟的好轉、股市的回暖、各項刺激政策的出臺,可能讓市場風險偏好上升,重新激發出市場的人氣,從而推動股市、股價繼續上行。
也就是所謂的賺市場人氣的錢。
不論怎么說,站在今天的時點,面對眼前的市場,我們應該保持開放與樂觀的心態來應對接下來的行情演繹。
所謂開放,就是做好兩手準備,歡迎漲、不怕跌。
所謂樂觀,就是看好我們的國家、看好我們的經濟、看好我們的股市、看好我們的投資。
以最開放的心態,爭取最樂觀的結果。
過去已去,未來已來。
無論你以前做得多么成功或者多么失敗,都已經成為過去式,真正能決定你未來收益的,還是你現在的操作與未來的狀態。
價值投資并不必然是長線投資,但長線投資需要價值投資。
想長久地生存于這個市場、想長久地從市場中獲利,我們必須堅持價值投資、長線投資。
虎年雖衰,卻是最好的播種時節。
兔年已來,希望大家都能得到一個好的收成。
投資就是這樣,永遠向前看,永不停歇腳步。
其實不僅投資,工作、生活、人生,都是如此。
我們要從過去吸取營養、汲取力量,開創和追求更好的未來。
相關文章
- 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鋰鹽有60萬元一噸的昨天,也可能有10萬元一噸的明天” 環球滾動
- 參加私人銀行客戶路演的大鄉里經歷
- 每日快播:汽車價格戰背后的最大贏家
- 俄羅斯貿易結算格局大改:美元歐元加速退場 人民幣占比顯著抬升
- 蘇州一樓盤可“0首付”購房?置業顧問:通過申請裝修貸抵首付-即時
-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秘書長|視點
- 華安證券:數據安全建設將在近兩年進入放量周期
- 聚焦稀有金屬采礦、冶煉等領域優質個股,工銀稀有金屬ETF基金(159671)今日正式上市!
- 可轉債動態管理
- 汽車服務概念股開盤沖高 中國中期開盤漲停|天天視點
- 海水提鋰概念股繼續走強 津膜科技沖擊2連板:天天信息
- 李大霄:華爾街銀行賣股求生引發恐慌 中資銀行價廉物美是中流砥柱
- 消費電子板塊異動拉升 光弘科技大漲超15%
- 視點!最強AI再次進化 ChatGPT下周升級GPT-4:支持視頻了
- 【全球聚看點】分紅61億、營收破3000億,寧德時代的年報還有哪些看點?
- 離譜...吃個大瓜-當前速遞
- 環球今亮點!核心CPI環比跌幅創11年新高,3月以小盤價值抵御調整壓力——2023年2月物價點評
- 今日報丨甘肅首條“建養一體化”旅游公路通過竣工驗收
- 風口轉向(3月9日)
- 焦點快播:股權拍賣st
- 這是一輪異常復雜的豬周期
- 天天最新:U兄、董寶珍的災難與林園的只研究未來
- 粗淺聊聊今年的思路
- 早間公告:光弘科技擬收購快板電子100%股權:全球快播
- 正開著車方向盤掉了!超12萬輛Model Y被調查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2000億元:天天熱文
- 微動態丨“疑似流感”難確診?多家公司:新冠、甲/乙流聯檢產品上市可期
- 全球頭條:市場早報:3000億+!“寧王”業績大曝光 驚現20%折價大宗交易
- 多地出臺新政買房就能落戶:為促進樓市更為了“搶人”|環球快看點
- 晚飯做什么飯簡單好吃要清淡_晚飯做什么飯簡單好吃
- 中信證券:看好國內激光雷達市場和產業鏈各環節的發展|報道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蘇州一樓盤可“0首付”購房?置業顧問:通過申請裝修貸抵首付-即時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秘書長|視點

華安證券:數據安全建設將在近兩年進入放量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