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高新2023年一季報淺析|全球熱聞
2023-04-19 08:22:33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4月17日傍晚長春高新發布了一季報,這份一季報看起來屬實是有點“觸目驚心”:
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7.78億元,同比下降6.6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8.57億元,同比下降24.71%。扣非歸母凈利潤8.54億元,同比下降23.93%。
這是繼20年一季度因疫情爆發負增長后,時隔三年再度取得單季度營收同比下降。更是自14年之后,時隔九年再度在一季度取得利潤同比下降。
(資料圖片)
這樣不堪的數據,使得一份本應簡簡單單的一季報背后疑云密布。呆子昨晚翻了一下財報也聽了一下業績說明會,今日還給長高證代打了個電話。
細看財務數據,資產負債表較年初基本沒太多變化:其他應收款微增3000萬、存貨大概增加5000萬、短期借款多了2100萬、長期借款沒變、合同負債微增5000萬。
現金流報表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9.37億,同比增加55.21%,大幅超過凈利潤數據。單季度凈現比大于1,上一次還是在21年的四季度。同時收現比也大于1,考慮到應收賬款余額下降5000萬左右,單季度的現金流是挺不錯的,這是財報中的亮點。
但單季度凈利潤率下降30.85%,大幅低于去年同期的37.75%,也低于22年年報的32.79%。利潤率一路向南不帶回頭,是值得探究的點。
四家主要子公司數據也都不太好。其中,子公司金賽藥業實現收入23.53億元,實現凈利潤8.95億元;子公司百克生物實現收入1.79億元,實現凈利潤0.18億元;子公司華康藥業實現收入1.65億元,實現凈利潤0.09億元;子公司高新地產實現收入0.71億元,實現凈利潤0.01億元。
子公司數據中,金賽藥業的營收下降了11.14%,百克略比去年同期好點,華康基本持平,而高新地產的收入少了一個億整。
這里得指責一下高新的財務,去年取得增長時各家子公司數據后都會附上同比變化數據。今年數據不太好看,他們就直接選擇了報喜不報憂。
造成利潤跌幅遠大于營收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老生常談的費用,另一個則是成本。
在三費中,銷售費用8.41億,比去年同期9.46億下降11.1%,基本和金賽的營收下降一致;管理費用微增,算是基本穩定。
研發費用繼續大增1億元,同比增長42.81%,這部分依然沒法深究,只能選擇先懷疑后相信吧。
在業績說明會上,金磊先生用了很長的篇幅講述了研發進展和并購進度,并對非生長激素產品的兒科領域、婦科輔助生殖領域、皮科醫美領域、腫瘤領域、成人內分泌都做了展望,感覺說得還是挺有明目的。
金磊先生稱要給行業展示:金賽的研發能力可以排進中國藥企前十。
另外一個原因則是營業成本同比增加 1.05 億元,增長45.76%。可以看到,如果把研發費用和營業成本增加的2個億還原,其實長高一季報的利潤并沒有下降多少。
對于營業成本大增,財報中的說法是:主要原因是高新地產本報告期扣除集團內部交易后的結算收入增加以及下屬制藥業公司工藝變更支出增加所致。
對于這兩個原因,呆子做了以下分析:
1)高新地產收入增加:高新地產目前為全資子公司,內部交易本來就不對外體現,報表結算收入就是對外部銷售數據。可是23Q1高新地產只賣了0.71億,而22年Q1則是1.71億,這哪里是增加嘞?
因此這種說法粗看是站不住腳的,莫非是由于其他會計操作導致。而且這個操作帶來的影響應該不小,否則無法解釋為何財務人員要把這條說法加上去。
2)下屬制藥業公司工藝變更:百克生物的營業成本只比去年增加1000萬左右,占比不到10%;而華康是傳統中藥,大概率沒啥可變更的。增加的大頭大概率是金賽藥業的工藝變更支出,但一季度銷售的這批藥有什么工藝支出要增加這么多成本呢?
后來我打電話問了證代李總,給到的說法是長效的成本比短水多10%(不確定是否包含PEG材料成本,大概率包含),同時粉針降價也造成毛利率下降。
金賽這兩年營業利潤率一直在下降,從21年H1的58%降到21年底的54%,然后22年H1降到52%,到22年底已經只剩下48%。
上述理由固然有可信度,結合年報中各個產品的營收結構,然后根據不同產品的年花費未必無法細算,但似乎沒有這個必要了。
財報中最令人感到反常的數據并非受成本和費用影響的利潤,而是營收的下降(高新降6.63%,金賽降11.14%)。
畢竟這與年報說明會上時給的新患入組15%增長數據的直觀感受差異較大,很有避重就輕的嫌疑。
一季報說明會上給的說法是去年Q1因為疫情緊急備貨6億,因此去年同期收入虛高,實際上今年Q1剔除掉超額發貨外還有10%的增長。這里呆子嘗試分拆還原一下:
假設緊急備貨6億都是超額發貨,還原后22Q1是23.75億,和10%增長的口徑對不上,因此這樣還原顯然不太準確。
如果按照10%增長的口徑來考慮,22年Q1應該是25.25億,則虛高的部分為29.75-25.25=4.5億。也就是說,緊急備貨6億中,1.5億是Q1原有的節奏,而4.5億是超額發貨。
這部分4.5億的超額部分,對于季度營收超過20億的長高來說(或是占比大頭的金賽)應該至少大部分是要分攤在Q2的才對。
如果把這部分全部還原到Q2,22年Q1是25.25億(同比21Q1增長10.7%),22年Q2是33.07億,22年Q3是38.15億,22年Q4是29.80億。
用這個數據對比前幾年的單季度數據,看起來就相對比較正常了。
后來我打電話問了證代李總,他說去年3月10日長春就開始封城,因此部分緊急發貨是歸入Q1的,而超額部分確實要全部歸入Q2。
不過這里還是有必要譴責一下管理層,畢竟去年Q1財報發布時并沒有說明這個情況,直到現在Q1營收和凈利潤雙降的業績出來后才說出來亡羊補牢。
關于22年Q4和23年Q1的營收,由于Q4只是略超股權激勵目標,所以還無法完全排除往前堆營收的可能性。由于這次交流沒有聊到這個內容,未來需要觀察會不會有類似說辭。
而關于Q1的營收,年末年初發病影響新患入組是確定的,已經反映到Q4和1月的新患數據上。但對于網上有些投資者聊到的新冠和交流導致舊患停針的影響大小我認為可能有待商榷,畢竟停針只有幾天,不至于影響這么大。另外,如果這是比較大的影響因子,公司包括金總交流的時候應該會單獨提起。
當然呆子個人研究和關注長春高新是基于生長激素產品本身的優異性和市場份額,以及對集采政策的判斷,短期營收的波動在我看來并非是什么大問題。
展望年中和全年,金磊先生在說明會的說法是:疫情后2月份快速回復、3月份新患20%增長,現在整體全面恢復,二季度比一季度會有15%的環比增長。
全年新患入組保底40%的增長,4月份已經超過40%的同比增長(吐槽一下,這會兒才4月中旬呢……),對今年整個生長激素的收入增長有信心。
這次電話會有個比較重要的數據,關于生長激素去年平均用藥時長是9個月。去年從3月份開始一直到11月持續封控,再從12月到1月的爆發期,影響非常嚴峻。
到三季度新患勉強還有10%左右增長,到四季度增長已經不到10%,去年只有1月份和8月份是比較好的情況。說明從22年Q4到23年1月,新患入組是低增長或負增長。
由于生長激素用藥時長的原因,當期營收是由往期舊患和當期入組新患共同決定。
明顯23年Q1生長激素營收取決于當期和前幾個月的新患入組情況,那么22年Q4到2023年1月期間不樂觀的新患入組,對2023年Q2的業績仍然會有影響。
考慮以上因素影響,呆子毛估估長春高新2023年中報的營收和利潤增長會落在5-10%之間,取得15%增長則略奢侈。倒是期待下半年在暑假和超長中秋國慶假期的加持下,取得不錯的增長。
展望全年,另一件呆子期待的事,便是地產剝離帶來的積極影響(無論是企業經營還是財報數據)。
從出售高新地產的關聯交易公告來看,高新地產評估凈資產23.91億,本來預計要打折出售,結果作價24.20億,基本按照賬面價值1PB售賣。推進的時間據董秘介紹,大概率會在今年第三季度。
對比去年寫的《長春高新2022年一季報淺析》,呆子對這個商業模式依然看法不變。具體估值略有調整,詳見《長春高新2022年年報簡析》。
同時隨著地產剝離,地產業務降低現金流占用問題以及金賽藥業的現金流好轉、企業利潤含金量提高也已然曙光乍現。
$長春高新(SZ000661)$#2023投資煉金季##雪球星計劃#@雪球創作者中心 @今日話題@投資煉金季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中信建投:將全年GDP增速的預期由5.1%上調0.5個百分點至5.6%
- 全球簡訊:巴菲特: ChatGPT是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科技進步,就像1945年的原子彈一樣
- 長春高新2023年一季報淺析|全球熱聞
- 通縮了么 頭條
- 天天新消息丨財政部:一季度證券交易印花稅504億元 同比下降52.8%
- 中東主權基金A股掃貨 外資一季度持倉亮點多
- 銀河證券:A股市場短期預計將保持區間震蕩,有結構性機會的趨勢
- 中信建投:電影板塊回暖趨勢明顯 相關優質公司股價有望迎來反彈 當前觀點
- “五一”返程火車票今起開售 這些線路車票或緊張_聚焦
- 北京發布森林火險橙色預警
- 美銀全球調查:股債配置比創2009來最低,做多中國股票躋身熱門交易
- “第三支箭”加快顯效 房企融資暖意濃
- 多位基金經理加倉新能源賽道:聚看點
- 險企負債端回暖 資金力挺保險股:今日熱聞
- 經濟日報金觀平:鞏固拓展經濟恢復向好態勢
- 滬錫昨日盤中觸及23萬元/噸關口 國泰君安等17席位逆向減持多頭頭寸|環球速看料
- 世界快報:中信建投:電影板塊回暖趨勢明顯 相關優質公司股價有望迎來反彈
- 五香花生米怎么煮最好吃_五香花生米怎么煮-天天播資訊
- 今日觀點!凈現值的優點包括_凈現值的優點
- 怎么用紙折皮卡丘 怎么用紙折皮卡丘?
- 芝加哥小麥期貨脫離兩個月高位,俄羅斯產量預期上升,投資者關注黑海糧食運輸通道協議能否得到續簽:每日訊息
- 環球視訊!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初步大致收平
- 奈飛一季度流媒體付費用戶凈增加175萬-今日要聞
- 險企年報顯露全面數字化轉型動向
- 微速訊:美國4月14日當周API原油庫存減少267.5萬桶
- 天天快報!2023年“潑水節” 西雙版納旅游總收入超21億元
- 經濟日報:牽住消費提質的“牛鼻子”
- 英偉達料將在5月份發布桌面顯卡GeForce RTX 4060 Ti(techpowerup)|環球通訊
- 國際油價18日微漲 當前關注
- 炒股從2萬賺到2000萬,中國散戶第一人的傳奇人生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天天新消息丨財政部:一季度證券交易印花稅504億元 同比下降52.8%

中東主權基金A股掃貨 外資一季度持倉亮點多

銀河證券:A股市場短期預計將保持區間震蕩,有結構性機會的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