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迎: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要讓企業家能掌握自己命運
2023-06-06 17:11:49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資料圖】
在2022年12月19日的和訊網財經中國年會以及第20屆財經風云榜上,一場精彩的談話展開了。主角是《財經》雜志的總編輯王波明,他的對手則是知名經濟學家張維迎。兩人的對話主題圍繞著中國經濟的走向。以下是這次對話的精華,強烈建議你閱讀。王波明:張教授,你從三大支柱(消費、投資、貿易)的視角,對于我們明年的經濟增長預期有何高見?張維迎: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分為兩個部分。首先,我們談談對明年經濟的預期。我要說的可能有些悲觀。我們有那么多的聰明人,但他們卻都在預測明年、下半年、下個季度甚至是下個月的經濟走向,我認為這種做法過于短視。當我們的政策眼光只停留在下個季度或者下個月時,長遠來看,這樣的政策往往會帶來反效果。我們在這個問題上浪費了太多的時間。接下來,我想說一說我對“三駕馬車”理論的看法。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從總需求的角度看待經濟增長,但這并不能帶來經濟的持續增長。當經濟真正好起來的時候,大家應該更多的關注其他的問題。消費和投資只是事后的數據統計,如果我們把這兩個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驅動力,那就徹底顛倒了事實。我在這個問題上已經強調了十多年。消費本來就是生產的目的,如果我們為了保持生產而刻意提升消費,那消費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投資本來是為了改善我們的生活和促進未來的經濟發展,有好的投資才能帶來技術的提升和生活的改善。但現在,我們為了保持經濟增長而投資,投資的目標就變得無關緊要,只要能用錢創造出數據就行。再比如貿易,如果按照“三駕馬車”理論,只有出口大于進口,貿易才能帶來經濟增長。而如果進口大于出口,貿易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就會是負面的。在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年鑒中,有一個統計項目專門列出了三駕馬車對GDP的貢獻比例。當貿易對GDP的貢獻出現負數時,那就是貿易逆差的結果。按照這個理論,我們甚至可以取消所有的貿易,因為至少這樣不會導致經濟負增長。然而,貿易真正的好處在于讓每個國家的相對優勢和比較優勢得以發揮,進一步推動分工的深化,激發人們的創造力。所以,每次聽到人們用三駕馬車來分析中國經濟時,我都感到很不舒服。我們用數學公式、統計等式來倒推應該刺激多少消費、投資和貿易,這是一種荒謬的思維。我們似乎總是喜歡倒著想問題。王波明:我們預計今年全年GDP增長將在3%左右。如果我們想要激發經濟潛力,那必然離不開企業家的努力。但現在,企業家似乎缺乏信心,如何讓他們重新振作起來呢?張維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有時候,無論我們說多少漂亮的話,都無法真正鼓舞大家的信心。相反,如果我們實實在在做出一件事,那就可能讓人們信心大增。最重要的是如何創造一個環境,讓企業家覺得他們可以掌控自己的命運。我記得十多年前,我曾經給出過一個比喻。假設有兩個人,一個在牢里,他知道有人在策劃營救他;另一個人在牢外,雖然他是自由的,但他知道有很多人在追捕他。你認為哪個人會更有信心?顯然,即使第一個人現在的處境很艱難,他還是對未來充滿希望,所以他的心態會更好。我們現在需要意識到一個問題:即使我們付出再大的努力,中國的經濟增長也無法再像過去那樣達到9%、8%的水平。為什么我們以前能有那么高的增長率?原因很簡單,那是因為我們有很多套利型的企業家。他們只需要復制已經被證明成功的技術,然后在有這么多人口的中國推廣開來,就能賺錢,經濟也就隨之高速增長。然而,這種方法現在已經行不通了,我們已經復制了大部分可以復制的技術,下一步就必須依賴企業家的創新了,這就比較難了。沒有一個國家能僅靠創新經濟實現8%、9%的經濟增長,甚至達到3%以上都很難,英美的發展史都說明了這一點。因此,我們需要調整我們的心態。我個人認為,如果中國的經濟未來能保持3%的真實增長,那就已經很好了。王波明:中國的經濟如何重新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呢?張維迎:我們可以從過去學習。回想一下,是什么讓中國的經濟在80年代和90年代從破產的邊緣恢復過來的?我們做了什么?我們解放了思想,實事求是,給了普通民眾更多的自由,讓他們覺得有追求的目標,覺得自己的命運可以掌控。如果我的命運主要由我自己來掌握,即使出現錯誤,我也只會責怪自己,而不是別人,那我就會有信心。我記得在1993年,有這么一句流行語:有些年輕人夏天穿著印著“點背不能怪社會”的背心。這就是說,社會已經給你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如果你沒能做好,那就應該責怪自己。這就是那種精神。而現在,我們一旦遇到不愉快的事,就會去責怪別人,而且只能責怪別人!為什么會變成這樣?我們應該好好思考一下。所以,讓每個人都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只要這些事經過市場檢驗,能為別人創造價值,那么經濟就會自然而然地好起來,增長起來。3%的增長率就已經非常好了,每個人都能從中受益。未來的經濟需要依靠企業家的創新,而創新需要有長遠的眼光,需要對未來有穩定的預期。這就要求我們必須真正地夯實體制的基礎。從國家的角度來看,我們應該考慮的是,明年的體制是否會比今年的更好,是否更有利于企業家精神的發揮。過去的四十多年里,中國從一個貧窮和落后的國家,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無疑得益于"市場"的力量。然而,在市場被詆毀、貶低,甚至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的時候,我們是否真正理解了市場的力量呢?這不僅關乎我們的財富,更關乎我們未來的命運。在這個時刻,我們更需要捍衛市場經濟,因為沒有任何時候,比現在更需要理解和堅守市場經濟的原則。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張維迎: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要讓企業家能掌握自己命運
- WTO審議歐盟貿易政策 中方:CBAM等措施令人遺憾
- Snap挖谷歌前工程師來擔任新的工程負責人 環球最新
- 光大同創(301387.SZ):今年蘋果發布的MR產品公司暫無供應
- 因高考期間交通管控管制 濱州市區部分公交線路臨時繞行 全球報資訊
- 諾思蘭德(430047)6月6日主力資金凈賣出589.36萬元
- 貝萊德增持三生制藥(01530.HK)約1767.38萬股 每股作價約7.92港元
- 支付寶怎么申請退款流程(蘋果自動續費支付寶怎么申請退款) 當前熱聞
- 環球最資訊丨為什么工行信用卡被拒絕交易?為什么工行信用卡被拒絕
- 蘋果發布2.5萬元“天價”頭顯,庫克稱未來十年內取代iPhone,外媒:太貴,為何要在臉上戴一臺電腦?
- 常熟風范電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中標國家電網項目
- 病蟲害防治為水稻豐收“護航”
- 天天信息:阿拉爾公租房的申請條件和管理辦法
- 寧夏永寧:市場監管亮“利劍” 校園食品得安全
- 視訊!6月6日訊,據Wind數據,6月6日進口大豆壓榨利潤如下:
- 直播預告|華師大文學教授做客極目新聞直播間,第一時間點評2023高考作文|世界熱訊
- 每日短訊:RCEP“朋友圈”擴容 我市經貿合作潛力巨大
- IPO研究|技術人才開始向軟件行業傾斜,預計2025年信創產業規模將突破2萬億_環球快資訊
- 國信證券:復蘇趨勢未改變,房產板塊性價比凸顯 世界即時
- 世界要聞:new zealand哪個國家_netherlands哪個國家
- 溫氏股份:5月肉豬銷售收入36.64億元 同比增長46.44%
- 全球微動態丨東風汽車:5月汽車合計銷量10026輛
- 當前快看:貝肯能源:控股股東減持計劃期限屆滿 未減持股份
- 世界速看:建工修復:擬定增募資不超2.25億元 用于修復EPC項目
- ?廣州港:5月預計完成貨物吞吐量4716.2萬噸 同比增長4.6%
- 利德曼:取得兩項醫療器械注冊證|每日消息
- 凱龍股份:部分董事及高管擬減持不超0.32%股份
- 海馬汽車:5月份銷量同比增長4.08%
- 2023.6.6 A賬戶實盤 366
- 鴻博股份今日漲0.31% 三機構凈買入1.04億元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因高考期間交通管控管制 濱州市區部分公交線路臨時繞行 全球報資訊

諾思蘭德(430047)6月6日主力資金凈賣出589.36萬元

貝萊德增持三生制藥(01530.HK)約1767.38萬股 每股作價約7.92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