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人口數據,來看房地產
2022-12-26 18:11:46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開篇先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
如果一個是城市/地區,人口已經持續負增長20年,也就是從2002年開始一人口負增長(雖然負增長比例不大),這個地區,最近20年的經濟會如何?房價是如何走?這是國內一個城市的數據,并不是我杜撰或虛擬的一個城市。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其次大家猜一下,日本房地產/土地泡沫破裂以后,日本不動產占GDP的比重下滑到多少?(未做特別說明,截圖數據均來自日本統計局的“日本統計年鑒”截圖)
1995年,房地產占GDP的比重為10.3%,2020年則是在12.2%,而從最近10年,基本上,穩定在12%左右。
日本的高城市化率、高老齡化等大背景下,房地產行業,依然占據這么高的比重,我相信是出乎很多人的直接認知的。
上從圖我們可以看出,1990年,日本人口1.255億,到2010年人口1.280億,20多年,人口凈增加是300萬不到,實際上聊勝于無了。
我之前在多篇文章里,都提及過,除了其他因素,對房子需求的另外一個因素不是人口數量,而是家庭戶數,也有很大影響,甚至重要影響。
1990年,日本大概有4067萬戶家庭;2020年有5570萬戶。在人口總量沒有太多變化的情況下, 家庭戶數增加了37%,也就是家庭規模變小了導致了相同數量的人口,家庭總數增加,也會導致有新的購房需求。
上面這個圖,我們可以看出,1990年,1人戶的家庭,大概占比23%,而到2020年,則是達到38%,遠遠超過1/3;而4(含)人以上的家庭,從38.3%,驟降到18%左右。
nuclear-family通常是說只有父母和子女的家庭。日本家庭規模也是受制于低生育率,目前家庭人口規模由二戰后的5+,下降為現在的2.2人/戶左右。日本的數據統計,的確是比咱們做得精細,甚至把家庭統計,從1人戶一直到10人+。
家庭規模變小,除了我們熟知的老齡化、少子(低生育率)化等因素外,另外兩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就是:離異和不婚。
通常認為一個人如果50歲還不結婚(不是離異,是一直不結婚),就是終身不婚了。日本女性在50-54歲中間,有15%左右的女性未婚,這個年齡段,每7個女性,就有一個一輩子未婚;同年齡段的女性,10.5%的女性離異,兩個加起來就是,(該年齡段)超過1/4的女性是非婚狀態。
而且,日本45-65歲,超過10%的女性,要么喪夫,要么離異。這個比例是非常高的了。
在我們印象里,日本可能是一個非常傳統、保守的國家,但是,工業化社會,還是瓦解了一些傳統的東西,比如婚姻和生育。
可以想象一下,未來我們國家不論男女,未婚、離異的比例一定會大大提高,而這些實際上都會滋生購房需求。注意,我不是說所有離異或單身的人都有獨立的居住需求/買房子的需求,但是,同樣是200萬人,如果是100萬對夫婦VS200萬單身人群,后者對房子/居住的需求一定是大于已婚夫婦,雖然未必是2x數量。
日本1983年以來新房套數,忽略2022年數據,因為才到7月份。 差不多幾乎30年,中間有過三次半大暴跌。 第一次,是90年初日本地產泡沫破裂,1991年比90年跌幅20%左右,過后,開始逐步上漲,但是,再也沒有回到高峰的170萬套。 第二次,98年比96年暴跌27%,這是因為發生了97年亞洲金融危機,跟91年一樣,市場并沒有持續下跌,而是經歷了97/98年的兩年累計下跌27%之后,開始逐步提升,但是,也是沒有回到96年的數據。 第三次,08年比07年暴跌28%,原因是發生了全球性經濟危機,市場也是并沒有持續下跌,而是回到正常的數據。
另外半次,就是covid疫情沖擊。
簡單說,1990年到2019年,日本城鎮化飽和、老齡化、少子化、人口持續減少(從2005年開始日本人口就凈減少),這些原因疊加導致日本(全國看)新建房屋減少是必然的事情。 但是,中間的數據,并不是一路不停下滑。 1990年,日本城市化率77%,2010年,城市化率達到90%。哪怕到了90%,人口負增長,我們看2010年之后的新房,也不是一路減少的。
我們用整體來敘事的時候,雙眼很容易被蓋住了。比如,我們以年線來看,上證A或滬深300,跟07年高點比,頂多在半山腰,我們能說,這15幾年,所有股票的回報率,哪怕是06年已經上市的,07年至今是虧的?每一年都是虧?
顯然不能這么認為。
房子也是這個問題。日本的房價也是分化的。都市圈與都市圈不同,新一點的房子,跟年代久遠。
而今年年初更是有日本網站報到,日本東京有些地區的公寓(不是傳統的木質房屋)價格超過1990年的記錄。
所謂日本人,在地產泡沫以后,不買房,是徹底的謠言。1993年,日本一共有大概5000萬戶住宅,到2018年大概是6421萬,超過日本家庭總數。日本空置率大概是13.6%,而自由住房比例基本上維系在62%左右。
媒體或大V,經常容易混淆的就是能力和意愿,長期和短期。
我們先說長期和短期,比如時下緊缺的退燒藥、咳嗽藥、抗原檢測盒子,我們不用說太遙遠的將來,最遲到到明年清明先后,幾乎就過剩了;但是,是不是一個理性的人,眼下就不該去搶夠呢?
類似的,春節回家的火車票也是如此。大年初一的火車上,特別空;我有個朋友,就喜歡大年初一坐高鐵回家,不用著急,也不用搶。
而能力和意愿,最簡單的比喻就是,每個人都能有錢買下100個饅頭/天,但是,每個人都不會每天買100個饅頭。
不少人也想擁有自己的私人飛機、游艇,但是,能力不足。
因此一個產品的價格/價值,就在意愿和能力,長期和短期等交織在一起,有些時候,我們都不清楚,我們在談論什么。
哪怕是同一個人,年齡和周圍環境不同,可能需求有不同。
整體說,45歲+的人,對買房子的需求,遠遠不如25-40歲的人更加強烈,哪怕45歲+的人有支付能力,也未必真會去買一套房子,特別已經有一套或多套房子的情況下。
別說房子了,哪怕現在的開車人,我估計40+的開車人,可能開著開著,換車的時間會越來越長,甚至最后都不會在買一輛車了,哪怕他不管是經濟上,還是身體上,依然可能跟支付的起一輛新車,一輛價值不菲的車。
另外一個問題,比如學區房。
比如南京2021年新生兒數量大幅度回落到5.2萬,而就在2017年,還有高達9萬人,下滑超過40%。
家長們要不要搶學區房呢?
需要的人,依然搶破頭;不需要的人,始終難以理解學區房的意義是什么。
回到開篇提到的城市,這個城市就是江蘇南通。江蘇南通從1998年人口達到巔峰后,最近20多年人口不斷下滑。
而南通,并不是一個孤立,江蘇好幾個地級市,實際上人口增長都不容樂觀。但是,江蘇這幾年的房價,可以都不便宜。
相關文章
- 風口轉向(3月9日)
- 焦點快播:股權拍賣st
- 這是一輪異常復雜的豬周期
- 天天最新:U兄、董寶珍的災難與林園的只研究未來
- 粗淺聊聊今年的思路
- 早間公告:光弘科技擬收購快板電子100%股權:全球快播
- 正開著車方向盤掉了!超12萬輛Model Y被調查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2000億元:天天熱文
- 微動態丨“疑似流感”難確診?多家公司:新冠、甲/乙流聯檢產品上市可期
- 全球頭條:市場早報:3000億+!“寧王”業績大曝光 驚現20%折價大宗交易
- 多地出臺新政買房就能落戶:為促進樓市更為了“搶人”|環球快看點
- 晚飯做什么飯簡單好吃要清淡_晚飯做什么飯簡單好吃
- 中信證券:看好國內激光雷達市場和產業鏈各環節的發展|報道
- 寒潮藍色預警:內蒙古、華北、黃淮、江淮東部等地氣溫下降12℃ 局部超過16℃|環球新要聞
- 溫州新能源電池材料產業園項目簽約 總投資約80億元
- 年報披露機構動向:外資UBS AG押注大消費
- 比亞迪變相降價!兩大主力車型最多減8800元 汽車“降價潮”來了?
- 舞臺劇《西安千古情》改版復演:天天速看
- 明天將會迎來變盤?來不及啰嗦,不然明天恐怕后悔都來不及
- 20CM掀起漲停潮,光刻膠繼續走強。
- 通訊!明天有沒有機會?
- 天天熱點!一劍封喉,明天大盤將長陽拉起
- 環球微動態丨是不是弄錯了
- 我不喜歡你了[重生]_重生之再開始
- 碳化硅和凱龍高科的爆炸超預期 全球熱頭條
- 每天漲跌和過去連續漲跌的有關系嗎?
- 再聊中字頭
- 廣譽遠為何拿安宮開路?
- 天天熱點評!本公司財務說明_財務說明
- 招商蛇口:2月簽約銷售金額225.43億元 同比增124%:環球快資訊
- 環球即時看!萬科:本公司已于3月9日以每股H股13.05港元的配售價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粗淺聊聊今年的思路

早間公告:光弘科技擬收購快板電子100%股權:全球快播

正開著車方向盤掉了!超12萬輛Model Y被調查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2000億元:天天熱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