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播資訊】科倫藥業:曾經吹過的牛,現在實現了
2023-01-27 16:16:34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搜了一下之前的文章,我們第一篇科倫的推文是2016年的《從一個紅海到另一個紅海,科倫能不能殺出一片天》。看了眼自己的持倉,第一次買入科倫藥業是在2015年12月9日,買入價17.7,中間加倉7次,2017年有過一次減倉,最近一次買入是22年5月16日,買入價17.9。
一只股票,拿了7年,股價還在原點晃悠,我居然還在加倉,估計也是沒誰了吧。現在科倫的股價28塊左右,有望重上30。一個持有7年的股票,最終的漲幅卻只在半年時間。
我做投資的樂趣不在交易,而在基本面研究,看公司,看行業、政府政策、甚至國際關系,很有意思,如果你有心,能夠看到一出出精彩紛呈的大戲。你看著科倫藥業這幾年的發展,就有點像在看一部年代戲。所謂真實的歷史往往比小說更精彩。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通過公司的財報,我們能看到公司發展的主體骨架,再加上一些公開的媒體報道,可以填充上部分血肉,但是,我們從財報看到的更多是當下的現象,是過去的結果,做好投資,還需要我們透過現象去琢磨問題,有什么因素起了作用?什么原因導致了現在的結果?未來會如何?雖然,我們終究看不到一個真實的全貌,但是,其實沒人能看到絕對的真實和完整,就算身在其中,往往反倒被更多的細節所累,失去了客觀,所以,大家經常都不看好自己所在的公司。
說回科倫藥業,公司成立于1996年,抓住了2000年醫院關閉輸液制劑室的市場機遇,大舉擴張,坐上了大輸液老大。2010年在深圳中小板上市,募資50億,其中超募35億,即使放在今天,這也不是一筆小數目,科倫上市趕上了好日子。
劉老板意氣風發,為公司制定了“三發驅動“的發展戰略,所謂三發,也就是三個發動機,一是基本盤大輸液,二是抗生素原料藥,三是高技術內涵藥(高端仿制和原研創新)。要知道,大輸液在醫藥行業就是個沒啥技術含量的藍領螻蟻,抗生素原料藥算是進了醫藥工業的大門,但也還在屌絲之列,從仿制藥到創新藥,那就是一步步走入上流社會的高富帥了,所以,科倫立下flag的時候,大家都當老劉在吹牛,十多年過去了,竟然基本都落地了。
科倫的抗生素項目一期為4800噸硫紅,預計投資19億并于12年底完工;二期項目為3000噸GCLE、3000噸7-ADCA和3000噸7-ACA,預計將投資21億并于14年底完工。由于環保為問題,中間被各種折騰,一再延期,直到2018年才算正式形成產能。
抗生素原料藥和大輸液一樣,都屬于產能過剩行業,拼的是成本和效率,科倫本來是想在抗生素復制自己的大輸液輝煌。但是,從利潤貢獻上來看,我認為并不及預期,只在2018年拿到6個億,其他年份好點也才2個億,22年前三季度,主要產品價格都創了近年新高的情況下,川寧利潤也才3.3億元,相對于大輸液基本盤一年10億來說,抗生素這個發動機馬力有點小。
去年科倫把川寧生物獨立上市,募資6個億,其中4億還債,相對于37億的有息負債,這點錢有點杯水車薪,另外2億用于探索發展新業務,畢竟募資不能都去還債,要給投資人新希望。不過,就估值而言,川寧現在的市盈率TTM72倍,而母公司科倫卻只有24倍,這或許就是新股光環的力量,也可能是無知的力量。
科倫的高技術之路開始于2012年,劉老板從齊魯藥業高薪挖來了其研發帶頭大哥王晶翼,事實證明,高薪沒白給,王晶翼一手搭建了科倫的仿制藥、創新藥和轉化醫學三大功能體系、技術平臺,建設了2000余人研發團隊,建立了做高端仿制和改良創新的科倫藥物研究院和蘇州研究院,還有專注創新研究的博泰生物和美國KLUS。
十來年過去了,科倫砸進去了上百億研發資金,新獲批的仿制藥銷售額由2018 年的7億元增長至 2021 年33億元,4年復合增速達 47%。
到目前為止,雖然還沒有創新藥上市,但是,已經有了多筆授權交易,特別是22年,接連和默沙東完成了3筆授權交易,尤其年底簽的第三筆,直接把ADC一鍋端,這是來自真金白銀的認可。
2018年8月,科倫和上海和鉑醫藥(Harbor BioMed)公司簽訂獨家戰略合作協議,在大中華以外地區開發并商業化PD-L1抗體藥物 KL-A167。首付款4500萬美元,上市里程碑費用共1.07億美元,其后銷售里程碑費用共2.05億美元。
2022年5月,科倫與默沙東簽訂合作協議,在全球范圍研發并商業化SKB264(TROP-2 ADC),首付款4700萬美元,里程碑付款累計不超過 13.63 億美元;2022年7月,科倫又與默沙東簽訂合作協議,在全球范圍研發并商業化SKB315(猜測),首付款3500萬美元,其后里程碑付款最高9億美元。
2022年12月,科倫和默沙東再次簽訂合作協議,將七種不同在研臨床前 ADC授權給默沙東,首付款1.75億美元,其后里程碑付款最高93億美元。
在與默沙東進行創新項目合作的同時,科倫博泰亦獲得默沙東入股。2022年12月底,科倫博泰將注冊資本增加至1.93億元。其中,科倫藥業合計認購科倫博泰新增注冊資本5125.57萬元。剩余新增注冊資本2607.62萬元由IDG資本、默沙東、信達資管等13個投資方以人民幣13.48億元(或等值美元)認購。認購后科倫藥業及各投資方將合計持有科倫博泰新增股份7733.19萬股。根據本次預案,科倫藥業持有科倫博泰59.75%股權,而默沙東則以6.95%的股權比例位居科倫博泰的第二大股東。
看上去,科倫的創新藥已經上路了,前途一片光明。如果打個比方,科倫的三發戰略,好比三個出身寒門的窮哈哈,老大靠在工地搬磚把兩個弟弟拉扯大,省吃儉用給老二買了輛車在城里開滴滴,老三一直上學考上了211的本科,接著又考上了985的研究生,還沒畢業就已經有大廠拋來了橄欖枝,寒門子弟一步步叩開了城市的大門。
可就在這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科倫的研發帶頭大哥王晶翼走了,先是20年他帶來的小弟,曾任科倫博泰總經理的薛彤彤離職創業,然后是王本人也在22年初辭職。
從待遇上來說,不論是現金,還是科倫的股票、博泰的股票,劉老板沒有虧待王博士,從業務上來說,王博士也沒有辜負劉老板,這本應成一段佳話,誰知道卻突然戛然而止,內幕咱們就不知道了,從年齡來看,王晶翼也已經60多歲,倒有可能是準備退休了,反正錢也夠花了,如果博泰再上市,上億的身價也是有的。
只是走了領軍人物的科倫博泰,后勁還不夠,這要打個大大的問號。到底是人重要,還是平臺重要,我們繼續看科倫這出大戲。
最后再說回科倫的基本盤——大輸液。疫情三年,對大輸液業務影響比較負面,收入基本處于下滑狀態。
毛利率也有下降,但仍是行業老大,并且,就算下降也還是高達66%,雖然不是什么高端行業,但是中小玩家出局,大boss們聯合坐莊,誰也不做損人不利己的事,大家控好盤,保證都有錢賺。
科倫本身就是行業老大,加上參股石四藥和辰欣,科倫牢牢地把握住了大輸液這塊基本盤,為新業務提供穩定的現金流。隨著疫情解封,醫院開始恢復常態,大輸液的收入應該也會有所回升,并且,23Q1這波感染高峰,可能還會對大輸液有額外貢獻。
回頭來看,科倫走的每一步都不容易,但是,每一步又是幸運的。上市趕上了一個好的窗口期,大幅超募資金,為后面的大發展打下了基礎;從大輸液到抗生素,本以為順理成章的事,結果環保問題差點要了半條命,但是,反過來,環保能力又為公司筑起了能力壁壘;發力仿制藥,國家開始集采,靠仿制藥發大財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但是,反過來集采傷害的是已有大品種在售的老牌大廠,對科倫這種后來光腳的,倒是帶來了更多機會;搞創新藥,本來以為最難了,沒想到這么快就已有開花結果之勢。在戰術層面似乎經歷了很多波折,但是,從戰略層面看,公司已經足夠順風順水了。
23年1月抗疫解封,醫院輸液逐漸回歸常態,加上新冠感染帶來的輸液需求增加,都會增厚公司大輸液板塊業績;創新藥板塊預計上半年可以確認默沙東的1.75億美元預付款,業績可以有較大增長,順勢完成科倫博泰的獨立上市;最不省心的應該是抗生素板塊,只要不出啥驚嚇就好,總體凈利潤有可能沖上20億,如果繼續維持現在的估值水平,市值差不多可以沖上500億,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或許也是老劉要給小劉交棒的時間了,
在操作上,暫時我會繼續持有,500億以上會考慮分批退出,但是,也要看博泰在后王晶翼時代,還能不能重新上路,只有仿制藥和創新藥的空間打開,科倫的估值才能上得去,畢竟大輸液只能守住基本盤,川寧生物也指望不上,老大老二只能幫科倫守住底線,向上,還要看正青春的三弟博泰。
題外話:大家也可以從科倫藥業合集里面,回看下我們之前的文章,可以體會下我們的成長。@今日話題
$科倫藥業(SZ002422)$
#雪球星計劃#
相關文章
- 環球速看:普京暫停美俄核協議,“給我點面子,否則下一步是退出”
- 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鋰鹽有60萬元一噸的昨天,也可能有10萬元一噸的明天” 環球滾動
- 參加私人銀行客戶路演的大鄉里經歷
- 每日快播:汽車價格戰背后的最大贏家
- 俄羅斯貿易結算格局大改:美元歐元加速退場 人民幣占比顯著抬升
- 蘇州一樓盤可“0首付”購房?置業顧問:通過申請裝修貸抵首付-即時
-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秘書長|視點
- 華安證券:數據安全建設將在近兩年進入放量周期
- 聚焦稀有金屬采礦、冶煉等領域優質個股,工銀稀有金屬ETF基金(159671)今日正式上市!
- 可轉債動態管理
- 汽車服務概念股開盤沖高 中國中期開盤漲停|天天視點
- 海水提鋰概念股繼續走強 津膜科技沖擊2連板:天天信息
- 李大霄:華爾街銀行賣股求生引發恐慌 中資銀行價廉物美是中流砥柱
- 消費電子板塊異動拉升 光弘科技大漲超15%
- 視點!最強AI再次進化 ChatGPT下周升級GPT-4:支持視頻了
- 【全球聚看點】分紅61億、營收破3000億,寧德時代的年報還有哪些看點?
- 離譜...吃個大瓜-當前速遞
- 環球今亮點!核心CPI環比跌幅創11年新高,3月以小盤價值抵御調整壓力——2023年2月物價點評
- 今日報丨甘肅首條“建養一體化”旅游公路通過竣工驗收
- 風口轉向(3月9日)
- 焦點快播:股權拍賣st
- 這是一輪異常復雜的豬周期
- 天天最新:U兄、董寶珍的災難與林園的只研究未來
- 粗淺聊聊今年的思路
- 早間公告:光弘科技擬收購快板電子100%股權:全球快播
- 正開著車方向盤掉了!超12萬輛Model Y被調查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2000億元:天天熱文
- 微動態丨“疑似流感”難確診?多家公司:新冠、甲/乙流聯檢產品上市可期
- 全球頭條:市場早報:3000億+!“寧王”業績大曝光 驚現20%折價大宗交易
- 多地出臺新政買房就能落戶:為促進樓市更為了“搶人”|環球快看點
- 晚飯做什么飯簡單好吃要清淡_晚飯做什么飯簡單好吃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俄羅斯貿易結算格局大改:美元歐元加速退場 人民幣占比顯著抬升

蘇州一樓盤可“0首付”購房?置業顧問:通過申請裝修貸抵首付-即時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秘書長|視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