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點!現在認定鋰礦是周期股的人,將錯失千載良機!
2023-02-02 23:32:29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當前,A股市場無論是機構還是散戶,都群體性的將天齊鋰業、贛鋒鋰業等鋰礦股與中遠海控、牧原股份等股票類比,認為天齊鋰業是第二個中遠海控,利潤見頂,周期見頂,股價無望!
個人認為:此觀點謬誤嚴重。
中遠海控的運價受疫情沖擊,需求暴漲和供應短暫跟不上,導致業績暴增容易理解。豬肉因為總體需求相對穩定,供應市場競爭充分,價格彈性大,很快就出現供需錯配,市場價格變動也容易理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但是,鋰礦從本質上來講,目前不能認定為周期股。
百度百科上面說:
周期股:指支付股息非常高(股價相對不會太高),并隨著經濟周期的盛衰而漲落的股票。這類股票多為投機性的股票。
這個定義極為牽強。根本經不起推敲。實際上本來也沒有嚴格意義上經得起推敲的定義。
既然如此,咱就拋開所謂的理論,不糾纏。
重點談談鋰礦和海運,豬肉等明星股票的本質差異。
現在,雪球上一堆大V,大聰明,開始事后諸葛亮,說是當前天齊鋰業股價腰斬,反映了市場對未來盈利預期的悲觀。因為,2020年至今,天齊鋰業股價已經漲了10倍,早就反映了預期收入的增加。
那么我就反問一句:2020年,有哪個機構和個人大聰明們,預見了鋰鹽價格和鋰礦價格2022年的巨大增幅?當年既然你們都不知道鋰礦鋰鹽去年可能漲10倍,那么你們為什么在天齊鋰業一直虧損的時候,活生生把天齊鋰業股價炒上天去的。啥支撐了你們的信心。就是預判未來的收益嗎?當時是不是預判收益也只有5萬一噸,計算的2022年盈利只有20億元。
結果,2022年真實利潤200億元后,卻都慫了,跑了,豈不搞笑!只能說當年,你們這些大聰明也不過是瞎吵吵而已,大概其而已!也沒有自己說的那么遠見和聰明。
鋰礦的長期生命周期遠比豬肉和海控長久,目前的繁榮才處于剛剛啟動期。
即便2023年初鋰鹽價格有所下滑,但也不改長期需求大增的趨勢 。
全球鋰鹽下游需求分布:74%電池,14%陶瓷及玻璃,3%潤滑脂,2%連鑄,2%聚合物,空調1%,其他4%。可見新能源動力電池是鋰礦資源目前最大的下游應用,但是鋰電池價格居高的鍋也不完全是碳酸鋰帶來的。未來,儲能電池需求,以及動力電池固態化,對鋰礦的翻倍需求,還將逐步顯現。
據業內人士估算,碳酸鋰僅占正極材料成本的15%左右,即便增加了碳酸鋰在電解液六氟磷酸鋰中的比例份額,其在電池電芯中的成本占比也僅為6%到10%。
鋰礦的稀缺是真實的。近年來,各大鋰礦公司的投產時間可能偏樂觀,實際進展可能低于預期。礦山資源審批流程、新工藝的工程化、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以及疫情等因素的影響,都將增加項目投產的不確定性。鋰提取方式主要有鹽湖提鋰、礦石提鋰、云母提鋰三種,不同鋰載體的產能不但受到資源稟賦的限制,還受提取工藝、提取周期、產地等因素的影響。
江特電機探轉采幾年無法落地,江西鋰云母提鋰環保污染導致永興材料等工廠短期停產,四川川能動力和雅化集團李家溝鋰礦一再延期,西藏茶卡鹽湖環評被自治區環保廳延期受理,金圓股份1萬噸鹽湖提鋰實際投產再度延期……每個企業都很努力,但是很多企業投產進度都低于預期。既然如此,憑什么對供應暴漲持樂觀態度?
各類礦山開采流程復雜,開采周期長,因此上游礦山的產能投放速度往往跟不上下游需求的快速增長。根據標準普爾全球市場財智 Paul Manalo的一篇文章,它對2010-2019年間35個世界最大礦山進行了梳理,發現至投產平均需要16.9年的時間,最短的6年,最長的32年。
而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放緩導致鋰元素需求減少,這一論證思路是具有缺陷的。電動車仍有更安全、續航更長的發展趨勢。而行業判斷最前沿技術莫過于固態電池。業界研究普遍認為固態電視是鋰電池的終極能量形態,性價比高,安全性好,能量密度大,根據雅寶投資者的公告,固態電池的耗鋰量將是現有鋰電池系統的兩倍。
儲能帶來的新需求也將改變鋰礦資源過于集中的應用問題。目前中國已有20多個省份提出新能源配儲要求,風光裝機量增長,且配儲比例、配儲時長提升,意味著大規模配建鋰電池儲能模塊是大勢所趨,短期還將快速釋放。今年伴隨光伏硅料降價,下游電廠利潤修復,預計2023年光伏、風電發電廠將更大規模投產,配套儲能電池組將更大需求擴張。預期2023年國內表前大儲需求量同比增長126%至27.9GWh。
總結來看,鋰礦供給端擴產周期長,需求端由于新技術新應用的發展遠遠沒有至頂。鋰礦的超級周期大概率將會在今年延續,甚至從未來20年看,2022年的需求爆發放量,僅僅是開始,而不是結束。雖然2023年,鋰礦股的業績利潤增幅平均很難超過40%,但是,絕對不是頂點萎縮的趨勢。
鋰價頂部時,市場給予鋰礦公司平均7倍左右的估值,目前價格跌了40%-50%,核心成長股估值反而更低,以天齊鋰業為例,目前已經跌到23年的5.99倍,港股估值更低。因此,強α的公司及行業存在估值的修復空間。
從中長期逆全球化的角度看,歐美國家將把鋰資源視為戰略資源,從政治、經濟、技術上方方面面對我國進行卡脖子。圍繞中美大國博弈,屈從于美國的淫威,很多國家特別是袋鼠國,將來可能對我國發難。國內鋰資源僅僅占全球6.9%,比亞迪等新能源在彎道超車后,迅速占領了市場,內資需求持續增長。在地緣政治緊張的背景下,鋰仍可能面臨與銅一樣的海外資源約束。
因此,單純的供需邏輯首先不是長遠態勢,2023年是否供過于求是不確定的,其次,即使2023年鋰礦供過于求,2024-2030年也不可能持續供過于求。
簡單供需邏輯也不完全適用于當前政治經濟錯位的發展階段,國內鋰價中期或難以跌至市場預期20萬-25萬元/噸的水平,大概率是維持在35萬每噸以上。即使鋰礦鋰鹽價格跌破30萬元,天齊鋰業、中礦資源等龍頭企業的市盈率也會在10倍以下,也是具有充分安全邊際的。
就在我們日復一日的討論著“鋰的價格會有多高,鈉電會很快取代鋰電”的時候,其他國家卻開始這樣做:歐美正在構建區域性的新能源汽車供應鏈,而澳洲、加拿大等鋰礦資源國則在整合鋰鹽產能,日本也在建設碳酸鋰苛化產能。
由此來看,目前以鋰礦為代表的產業鏈公司的估值完全沒有考量到逆全球化趨勢下,資源自主可控的重要性。為何巴菲特這幾年來偏向于投資上游石油等資源類公司?這主要的原因就在于類滯脹的宏觀背景下,持有資源是穿越周期最好的選擇之一
三、市場早晚會認識到今天的恐慌和猶豫,會被證明為一種偏見和錯估
如果鋰鹽2023年大幅度跌價,天齊鋰業、贛鋒鋰業等很多龍頭公司一定會主動放緩開發鋰礦投資節奏。不會愚蠢到自己砸盤。轉而將發展重心瞄向上下游產業鏈一體化發展,直接進軍鋰電池研發制造。
贛鋒鋰業研發固態電池,第一代固態電池在東風E70裝機運行,第一個大規模固態電池生產基地在重慶開工建設,直接入股嵐圖汽車。天齊鋰業入股衛藍新能源,研發固態電池,與廣汽研究院合作研發,都是明確的發展路徑。
投資鋰礦龍頭,必然是未來10年集聚成長性的決定。
在國內資源布局比較完善的企業,融捷股份、永興材料、江特電機、鹽湖股份、西藏礦業、藏格礦業、西藏城投、川能動力;資源體量大、一體化發展的贛鋒鋰業;資源自給率高的天齊鋰業和資源成長性好的中礦資源是重點標的。
$天齊鋰業(SZ002466)$$贛鋒鋰業(SZ002460)$$中礦資源(SZ002738)$
相關文章
- 環球速看:普京暫停美俄核協議,“給我點面子,否則下一步是退出”
- 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鋰鹽有60萬元一噸的昨天,也可能有10萬元一噸的明天” 環球滾動
- 參加私人銀行客戶路演的大鄉里經歷
- 每日快播:汽車價格戰背后的最大贏家
- 俄羅斯貿易結算格局大改:美元歐元加速退場 人民幣占比顯著抬升
- 蘇州一樓盤可“0首付”購房?置業顧問:通過申請裝修貸抵首付-即時
-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秘書長|視點
- 華安證券:數據安全建設將在近兩年進入放量周期
- 聚焦稀有金屬采礦、冶煉等領域優質個股,工銀稀有金屬ETF基金(159671)今日正式上市!
- 可轉債動態管理
- 汽車服務概念股開盤沖高 中國中期開盤漲停|天天視點
- 海水提鋰概念股繼續走強 津膜科技沖擊2連板:天天信息
- 李大霄:華爾街銀行賣股求生引發恐慌 中資銀行價廉物美是中流砥柱
- 消費電子板塊異動拉升 光弘科技大漲超15%
- 視點!最強AI再次進化 ChatGPT下周升級GPT-4:支持視頻了
- 【全球聚看點】分紅61億、營收破3000億,寧德時代的年報還有哪些看點?
- 離譜...吃個大瓜-當前速遞
- 環球今亮點!核心CPI環比跌幅創11年新高,3月以小盤價值抵御調整壓力——2023年2月物價點評
- 今日報丨甘肅首條“建養一體化”旅游公路通過竣工驗收
- 風口轉向(3月9日)
- 焦點快播:股權拍賣st
- 這是一輪異常復雜的豬周期
- 天天最新:U兄、董寶珍的災難與林園的只研究未來
- 粗淺聊聊今年的思路
- 早間公告:光弘科技擬收購快板電子100%股權:全球快播
- 正開著車方向盤掉了!超12萬輛Model Y被調查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2000億元:天天熱文
- 微動態丨“疑似流感”難確診?多家公司:新冠、甲/乙流聯檢產品上市可期
- 全球頭條:市場早報:3000億+!“寧王”業績大曝光 驚現20%折價大宗交易
- 多地出臺新政買房就能落戶:為促進樓市更為了“搶人”|環球快看點
- 晚飯做什么飯簡單好吃要清淡_晚飯做什么飯簡單好吃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俄羅斯貿易結算格局大改:美元歐元加速退場 人民幣占比顯著抬升

蘇州一樓盤可“0首付”購房?置業顧問:通過申請裝修貸抵首付-即時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秘書長|視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