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太陽紙業交流紀要:全球球精選
2023-02-13 22:16:11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A:一季度肯定有壓力,因為年前臨近春節、工人都在陽性與陽康過程中,不具備開工條件。一季度要在元宵以后,才會出現物流恢復、下游復產。
【資料圖】
A:紙價并不一定漲:
第一,對文化紙來說,隨著學生基本16號返校,345月是教輔材料招標季,需求逐漸恢復,但價格不一定漲因為現在木漿成本價格在回落;
第二,新增產能太多,去年70多萬實際投產量,今年下半年還有新投產能;
第三,文化紙價并不是歷史最低點。6000是正常價格,7000下游不接受;大家虧錢的原因是成本高,木漿價高,一度800多美金,改善需要靠木漿降價、匯率變化。整個行業達到平均值大概能賺一兩百。
A:這個一會再說,先說文化紙。文化紙肯定不會大幅漲價,因為紙價提高,行業達到300以上盈利,小廠肯定要開。
A:對,就是高了300,當大廠盈利超過300,小廠覺得自己虧不了錢,就會開始開。所以今年一大主題就是文化紙通過對成本變化達到改善。另外,銅版今年彈性最好,因為銅版紙應用場景在過去三年疫情期間受影響最大,許多展會、博覽會都以為疫情風險臨時取消。今年供需格局好轉,并且動力來源于原來的產能,沒有新增產能影響。
A:對,要看關停時是不是做了一些維護保養。因為紙機平時使用時會加化工品,腐蝕性強,不保養會銹。其實小廠還是做一定維護的,但是這次由于疫情三年時間太長,所以關停較多。所以一定是紙價趨勢很好,小廠才會開;如果只是溫和上漲,木漿價格下降,小廠很難復產。
許多小廠復產不是廠的所有者,可能是租賃的,比如需求好時經銷商也可以租賃生產線(租賃成本很低)自己做直接賣,這樣成本低利潤高。
所以漲價過快沒有意義,不如慢慢長,漲到7000下游都不愿意,比如21漲價導致產業鏈矛盾。
A:大廠最不希望漲價,準確說不希望快速漲價,這樣對整個產業鏈沒有好處,就比如2021年短期賺很多錢,但是長期來說受害,并且大家關系也不融洽了,比如出版商和紙廠大幅矛盾。
A:是現在不希望,因為當時經歷過了那一次才知道那樣不行。文化紙基本是這樣,345月招標季可能會有低價,大家也都認可。
A:今年新增產能也很多,比如日照的亞太、聯盛,報的是100wt+,能不能投產還要再看,去年是70wt+,這個品種一共才1700wt供需。大廠不斷釋放新增產能其實就是替代小廠,集中度提升了。所以你看,漲得快跌得也快,漲得緩慢之后跌得也緩和。木漿價格之前就是緩慢漲上來,跌下去也會緩和。
因為新漿廠投產之前就公布了檢修計劃,檢修的量比投產的量更大,不可能再降價。另外經銷商手里也有高價的現貨漿,價格跌的過快他會有損失,不希望跌。還有就是國內漿廠很多,成本比海外高,國外在200-300美金,國內600美金,他也不希望降價。總之,漿價在下跌趨勢中,但是在3月底會維持在700美金。
A:木片大概1500人民幣,兩噸木片生產一噸漿就是3000人民幣,加上管理費用差不多4000多成本也就是600多美金,所以700美金價格維持。幾千塊錢的東西只賺兩三百。
A:就4000左右。國內做漿廠是沒有優勢,因為沒有自用林,木片價格是不能左右。比如農場主漲價,有林子的就可以不買,用自己的林子。林業資源是這個行業的瓶頸。
A:稍微便宜點,差不多1.2噸木片生產1噸漿,所以成本2000多。
A:楊木也很貴,北方楊木也1500多。巴西美國的木種便宜成本低。巴西當時降價到400多還能賺錢,就是出口多,成本低。
A:差不多,當時漿價跌到最低,現在競爭格局不同,原來的競爭對手合并了,沒有理由降價。并不是說中國做不了漿廠,而是以前可以在海外買到便宜的木漿,并且中國本身就缺少林業資源。
A:這不一樣,化機漿和化學漿摻雜比例不同,紙質不同。化機漿是把木片(纖維、半纖維和木素)放在水里電磨成漿狀,去除的東西很少,所以1.2噸木片就能生產1噸漿,沒有漂白。
化學漿是用化學制劑提取纖維,(纖維)含量70%以上是化學漿;
(纖維)90%以上才是溶解漿,所以2~3噸木片才能做1噸溶解漿。
并且木片距離越近成本越低,因為來回運費也很貴,遠洋一噸400,近洋也要350-400。
A:關鍵就在于林木資源。因為這和漿不一樣,漿可以自己建廠,但是木片自己去種樹要5年以上,時間成本太高。而且世界上沒有那么多合適種樹的地方,已經被別人種完了。
A:木片價格2022年比2021年同比上漲30%多,2023年應該還是震蕩向上。因為23年國內還有一些漿線投產,會促進木片采購量增加。因為需求增加供給沒增加。
A:我們在老撾種的速生林不到7萬公頃種植面積,5萬公頃左右輪伐面積,但是完全成為自己的木片還要5年以上。
A:這個沒法算,7w只有5w進入輪伐(可以滿足30wt漿),自有林子主要是用來平抑價格,如果漲價就可以多采自己。對于農場主來說,種了5-6年林子是一定要伐,否則5-6年沒有收益,并且也有火災風險,加上繼續長,時間越久纖維含量越低,品質越差。所以對沒有林子的企業可能會漲價,有林子的企業就會有一些優惠。
A:對,漲價時用自己,這樣話語權多一些。主要還是買越南、韓國、老撾的,貴一點的會買澳洲的,廣西的也會收購一些。
A:國內有林子的不太多,APP在印尼有林子,他們買的(木片)和自己林子成本差一倍,這種情況漿賺1000,紙虧800,總體上賺。但是如果漿紙一體化,沒有林子,成本就高了。
A:那不好說,他漿價高時候多買一點看不出來。而咱們基本上都是集團買上市公司的漿,跌價時候不跟,漲價時候跟。漲價的時候都漲(賣給集團也漲),但是跌的時候經銷商要求讓利,肯定是降價,在降價過程中,不到一定程度,(集團)不會去調價格。
A:主要還是集團占比比較大。
A:其他沒有。中國沒辦法,一畝地2000塊,老撾一公頃才不到10美金。而且在中國樹種上,到伐時老百姓不愿意,政府肯定向著老百姓。
A:一年租金。即使在廣西貧瘠的地方200以下也租不到地。
A:沒有,就是買。而且當林子和糧食造成糾紛的時候,肯定是看重糧食。
A:對。所以我說全世界都沒有太多適合種植的地方,印尼基本上種的都是中國的,老撾是美國加拿大的。
A:俄羅斯也有,但是政治因素復雜。
A:可以用,現在也有。但是我們去投資不合適,投進去錢賺了錢拿不回來,外匯管制太厲害。雖然便宜,但是政治因素復雜不是一個企業能處理的。
A:原來適合種樹的地方早就被別人種了,能夠新開發的不多。比如老撾批給我們的,從開始使用50-70年,別的企業再去基本就沒有適合的土地了。
A:30wt溶解漿,40wt廢紙漿和80wt箱板紙。
A:08年開始種樹,交了三年學費,因為在11年我們發現當地樹種不合適,生長周期過長。后來12年找了各科研院所專家組培,做素苗,做苗圃的培育。現在基本上是五年,種一茬能收兩到三茬,也就是十四五年之內只需要種一次。
A:真正開始種是13年,一年不足2000-3000公頃。2021年差不多9700多公頃,22年過10000,今年目標是1.2w;隨著技術成熟苗圃也在不斷地擴張它的產能,并且老撾百姓積極性很高,適合種樹。
A:這個數據還沒有,但基本是滿產滿銷。比如像溶解漿產量去年超過80wt,老撾生產線突破設計產能,一般產能達到70-80%算是滿產滿銷。
A:這個不一樣原因是客戶需求不同。金融危機之后幾年我們想的是生產世界上最好的紙,但是客戶并不需要性能那么好。所以后來經過工藝調整做成客戶最喜歡的,最適應客戶需求的,這樣成本也能下來。另外就是公司針對成本價格的應對,比如針葉漿貴就多加闊葉漿,但是不能影響品質。另外現在漿的品種比較多,比如化機漿,關鍵是怎么把化機漿成分提高的同時又不影響客戶使用。
A:我們給總監定任務,以去年最好的三個月的均值作為下一年的基數,每年取得進步,來倒逼生產部門。
A:不一定,都不一樣,這是考核的問題了。
A:不光是激勵,還包括整個的人員技術水平。如果人員跟不上,技術隊伍跟不上也很難。2019年文化紙接單很滿,生產有缺口,我們當時從動力轉文化。10天實現從動力到出紙就十天時間,技術隊伍要跟上。
A:因為自制漿比例提高,成本下降就增加生產了。化機漿2000元+,化學漿3000-4000,購買要5000-6000元,少用一噸成本就下降幾千。
A:當然不能影響品質,要客戶滿意,所以要求技術隊伍跟上,不能影響質量。品質不一定要求是最高,但是要最穩。要求客戶在印刷,使用的過程中,不需要過多得去調整各種參數。有一個參數直接用到底,這說明紙張最穩了。我們之前也犯過錯誤,非要做世界上最好的,客戶根本不需要那么好。
A:差不多,也有一些是高端的,比同行高50-100元,高的時候100元、200元。
A:不是固定。漿在文化紙里大概70%,涂布(銅板紙)得大概在50%,因為剩下20%是碳酸鈣。為什么逐步國外競爭不過國內就是因為國外都全部漿,再便宜也得也得4000-5000人民幣,國內這種碳酸鈣最貴也就1000多塊錢。
A:國內大概是160wt箱板產能,大概有110wt是替代漿,剩下50wt左右是國廢;替代漿就是老撾40wt廢紙漿,40wt纖維原料,20wt針葉本色,10wt木屑漿。這些都是用木片做,成本基本上比較穩定。當然這兩年也有點上漲,相對來說比較穩定。因為是替代漿,國廢價格越高,盈利空間越大。現在國廢都很便宜,就沒大影響,替代漿比國廢的還高一點,那現在就可以用原料多樣化做一些高端的產品。
第一、海外文化紙市場絕對會需求減少,所以要么就是關停,要么就把文化紙轉型白卡、箱板。
第二、國內企業在國外有新建,并購,去生產,都是用廢紙做的紙張;現在關稅為零,這些紙張又是相對來說中高端,會回到國內。
第三、國內替代漿,今年也會有一些投產,也會增加中高端的油卡用品。
而且過去一年,大半年時間都是屬于比較弱,所以今年大概率會往上,但多好不一定。因為它是比較散,cr10概就占60%,比其他差多了,具有區域性,投資門檻不高。收個小廠千把萬,然后弄個國廢就能生產,只要這方圓幾百公里,沒有大廠布局就能存活。
A:我們上項目沒有說要把哪個紙種做成最大,就是自身和自身比,成本降價也好,有其他優勢發揮。
比如現在廣西文化紙,生產一噸成本比山東要便宜300-400人民幣,為什么不做呢?如果2022沒有廣西投產,目標根本滿足不了,80wt漿,將近生產100wt,都超額完成,盈利要靠漿。
而且我們根據市場變化會做應對措施,比如從9月底開始,基本外采漿都停了。那個時候因為下游各種原因發不出去貨,那我就把它(溶解漿)轉成化學漿,使得漿產線不至于停產,又可以滿足生產需要,又可以少買點高價漿;太陽賺錢就靠這樣調整結構。
A:有外售,還是按80wt,那是超預期,明年不一定,生產安排就是賺錢就多做些,不賺錢就少做或者不接單。
A:只有在生產運營過程中才知道有哪些短板。比如一開始是在廣西北海制作箱板,后來玖龍也去,北海這里發現沒有任何優勢,后來就轉戰到南寧園區,南寧園區就避開原料沖突、物流影響,而且南寧離客戶更近一點,周邊還有很多竹子資源,獲取資源更容易。
A:原來玖龍做白板,沒有外廢,所以就是轉了一些白卡。
白板和白卡玖龍是兩個不同銷售體系,生產出來品質不穩定,客戶他肯定要有試錯成本,所以只能通過降價讓他接受這種成本,直接就賣4000人民幣就帶動了白卡價格下跌,所以白卡就到5000以下。充分競爭,所以集中度高還能虧。
A:充分市場競爭,要是需求好了都心急,因為現在都虧錢。那么好的(白卡)紙賣4000-5000人民幣,算上木漿和人力,肯定是虧錢。
A:今年最弱應該就是白卡,當然也可能會超預期。因為今年新產能基本上都大,新增需求不能滿足新增產能。沒有疫情可能會慢慢消化產能,但是疫情需求縮減就激化了矛盾,也有可能龍頭企業帶頭限產保價。
A:會一致,溫和小幅。充分市場里漲價可能分很多。一種是在跌過程中,成本跌不動了,大家都各退一步;第二、跌了后需求來了,其實需求量是穩定的,但是在跌過程中,每家客戶都會少買一點,因為覺得明天可能買的更便宜,但是一定程度就會穩價,如果還是正常需要,就會然后慢慢多買一點。如果經濟恢復或者需求恢復很好,那可能就是漲比較快。但價格漲到一定程度(白卡過萬)大家都害怕了,下游不買了,上游企業就又做私自讓步,又開始降價。從呵護產業鏈角度(文化、白卡)會溫和小幅地漲,這樣產能能釋放,下游也能接受,文化白卡都會從呵護產業鏈考慮。
A:對,紙價也在漲,所以說紙價并沒有說是最低價格。
A:還是看需求,比如說文化紙二月份估計就有。市場說了不算,買家說了算。
A:已經是最困難最低位置。不會因為漿價回調就再跌,虧錢也有個限度。而且需求現在預期都是恢復的,所以大概率是不會繼續跌。
A:原來生產需要認證。2006年跟國際企業合作就是因為已經具備了生產的條件,但是我們當時沒有認證,認證需要時間,國際企業就有現成的這種渠道,合作了之后就解決了這個問題。
A:相對價格來說穩定,像煙包、酒包、液包,相對來說價格不會隨著社會卡波動。社會卡4000-5000,但這些還是維持6000,一年簽一次長期,價格都按年初定了,主要是這些包裝袋成本對他產品來說并不是微不足道。統計過的結果就是跟著波動的和不波動的,對于公司長期盈利來說影響不大。所以我們集團白卡70%,社會卡30%,所以價格波動影響小一點。
A:從9月到現在都沒有,估計2月底價格報價,不到700美金就會采購。
A:北海就是80wt+,外采合適時候也也會買,針葉漿也會買。因為但是針葉漿現在因為我們有南寧那個漿線可以生產出漿,部分產品可以部分替代加入,生活用紙、包括一些辦公用紙就可以用竹漿,效果還會更好,也可以節減成本。
A:不會,成本有一定影響,但價格不取決于成本,最終取決于供需關系(成本只是影響),而現在需求恢復,有新增產能,也要一并考慮。紙需求好了也會帶動木漿需求,木漿集中度比較好,而且都是國外企業,控制相對比較好。如果說國內和和歐美和日本差不多,就那么幾家,也會很穩定,成本高時就停提價,成本低時就讓讓利。盈利基本上都一直在8到10個點,就沒有什么大大的變化;它不出現虧錢,也不出現暴利。
A:和城鎮化有關,城鎮化變高會提高,但是現在比例已經比較高,所以基本上穩定在1.1~1.3億左右,沒有太多增長。同時這個行業和GDP還是有點關聯的,基本上這個增速和GDP差不多。數據差距主要在于紙張使用習慣差距,比如國外用得比較浪費,國外紙也便宜。
文化可能基本上沒有大變化,它并不學生減少100w就不印了,支付印刷成本的不是學生,是政府、學校、家長來承擔,所以基本上比較比較穩定,但海外電子設備介入減少了很多紙張需求,每年小幅1~2個點下跌;國內還有像包裝這種需求,出口多了肯定很多高端箱板需求。而且很多都跟著產品都出去就回不來了。現在紙回收率大概在50%+,還缺就是因為都跟著產品走出去。
A:木漿一直都是1個月,木片庫存相對多一些,因為現在相對來說,我們木片價格看法是上漲一些。這個價格是先進先出,木漿漲價、降價成本基本延續到3個月后了,生產1個月,運輸1個多月,到公司再使用就3個多月了。
A:肯定會停,要控制一下成本。漿價高時就要考慮漿價低時怎么辦,漿價低就把漿轉換成紙賣出去,但是等到低時候再轉化就來不及了,所以會提前準備。
A:銅板反彈比較好,文化比較平穩,3~5月小旺季,然后下半年9~11月,然后夏天暑假,冬天寒假。往下就是生活用紙,但是競爭格局太差,APP博匯再上生活紙產能,基本就是漿轉化,不指望生活用紙賺錢。箱板太分散,但是如果需求確實也能好轉很多,應該還是可以盈利,因為本身絕對值不是特別大。
A:廣州這邊就鹽店,興隆都搬過來了。
A:增長能做到,增幅 不好說,盈利也很難判斷。
A:賣到6000人民幣紙賺了400-600人民幣是正常的,8-10%凈利率,這是最理想狀態。
A:不低,就是做加工的少一些。做加工占比大概在10%、20%以內,然后做原紙賣給小企業。生活用紙毛利30%,大廠但是營銷費用高,而小企業營銷費用低,實際上生活用紙盈利水平不比大廠。這是固定的銷售渠道,固定的模式,我只需要生產一個月,然后剩下十一個月我就干別的,然后這些紙就放在這幾個固定的賣點。如果賣完了,打電話立馬再生產送過去。
A:很難量化,只能說實驗室里沒有問題,中試沒有問題,但是在在量產上就會有問題。然后呢,就是如果溶解漿賺錢的時候,大家都不愿意去研究,溶解漿不賺錢的時候才關注。因為它本身就是溶解漿的水解液里提取的。這么多年也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一個是結構,一個是結晶的問題。就是糖分還要把它做成晶狀,它現在是粉末狀,做成晶狀的問題現在沒有解決。
A:還屬于中試階段。包括醋酸纖維,天絲纖維。這些都是比溶液漿更環保的纖維。試產出效果還得一段時間。現在的下游客戶已經在旁邊開始建廠了,利用我們的醋酸纖維做藥用物品。
以上觀點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感謝關注!
$太陽紙業(SZ002078)$$博匯紙業(SH600966)$$晨鳴紙業(SZ000488)$
相關文章
- 環球速看:普京暫停美俄核協議,“給我點面子,否則下一步是退出”
- 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鋰鹽有60萬元一噸的昨天,也可能有10萬元一噸的明天” 環球滾動
- 參加私人銀行客戶路演的大鄉里經歷
- 每日快播:汽車價格戰背后的最大贏家
- 俄羅斯貿易結算格局大改:美元歐元加速退場 人民幣占比顯著抬升
- 蘇州一樓盤可“0首付”購房?置業顧問:通過申請裝修貸抵首付-即時
-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秘書長|視點
- 華安證券:數據安全建設將在近兩年進入放量周期
- 聚焦稀有金屬采礦、冶煉等領域優質個股,工銀稀有金屬ETF基金(159671)今日正式上市!
- 可轉債動態管理
- 汽車服務概念股開盤沖高 中國中期開盤漲停|天天視點
- 海水提鋰概念股繼續走強 津膜科技沖擊2連板:天天信息
- 李大霄:華爾街銀行賣股求生引發恐慌 中資銀行價廉物美是中流砥柱
- 消費電子板塊異動拉升 光弘科技大漲超15%
- 視點!最強AI再次進化 ChatGPT下周升級GPT-4:支持視頻了
- 【全球聚看點】分紅61億、營收破3000億,寧德時代的年報還有哪些看點?
- 離譜...吃個大瓜-當前速遞
- 環球今亮點!核心CPI環比跌幅創11年新高,3月以小盤價值抵御調整壓力——2023年2月物價點評
- 今日報丨甘肅首條“建養一體化”旅游公路通過竣工驗收
- 風口轉向(3月9日)
- 焦點快播:股權拍賣st
- 這是一輪異常復雜的豬周期
- 天天最新:U兄、董寶珍的災難與林園的只研究未來
- 粗淺聊聊今年的思路
- 早間公告:光弘科技擬收購快板電子100%股權:全球快播
- 正開著車方向盤掉了!超12萬輛Model Y被調查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2000億元:天天熱文
- 微動態丨“疑似流感”難確診?多家公司:新冠、甲/乙流聯檢產品上市可期
- 全球頭條:市場早報:3000億+!“寧王”業績大曝光 驚現20%折價大宗交易
- 多地出臺新政買房就能落戶:為促進樓市更為了“搶人”|環球快看點
- 晚飯做什么飯簡單好吃要清淡_晚飯做什么飯簡單好吃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俄羅斯貿易結算格局大改:美元歐元加速退場 人民幣占比顯著抬升

蘇州一樓盤可“0首付”購房?置業顧問:通過申請裝修貸抵首付-即時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秘書長|視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