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時訊:2023年宏觀展望及投資思考
2023-02-20 09:17:43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之前二馬表達過對2023年的投資策略思考,我的看法是謹慎樂觀。我的整體操作會圍繞這四個字進行。
(資料圖)
先說,2023年我為什么會謹慎一點。原因很多。
1、地產問題
如下是克而瑞1月份的地產數據通報。
受樓市低迷、市場需求及購買力不足,疊加春節期間房企推盤積極性普遍不高,1月的市場總體表現仍難挽去年來的頹勢。1月,TOP100房企僅實現銷售操盤金額3542.9億元,單月業績規模同比降低32.5%,環比降低48.6%,較2022年2月的降幅也達11.8%。預計短期內,市場的供求和成交不會出現明顯轉暖的跡象,整體銷售將保持低位運行。
我之前對于2023年的地產數據并不樂觀。我認為導致地產低迷的核心原因并沒有變化,即需求不足。但是我的初步預估是2023年的地產數據會和2022年持平,即保持低水平運行。但是23年1月份數據對比22年2月份數據下降11.8%。這還是稍微出乎我的預料一點。
不過大致的原因不難想清楚,即三年疫情對于經濟、消費能力及消費信心的沖擊。恢復不會一蹴而就。
因此指望地產小幅復蘇帶動相關產業鏈增長并不容易。地產產業鏈是一個龐大的鏈條。因此經濟的復蘇很難指望地產產業鏈出多大的力氣。
2、城投債務問題
城投是地方政府的融資平臺,22年城投債務總額約為61萬億。2022年前10月,全國31省份的財政支出缺口為11.7萬億。
地方政府的財政的收入的兩個大塊是稅收和賣地。自2021年開始,地方政府的賣地收入已經明顯下降。即使這個已經下降的賣地收入,其中相當部分來自城投的貢獻。說白了就是地方政府通過城投向銀行借款了。
后續土地財政將難以為繼。土地財政的本質是超前消費。過去20年房價只漲不跌,導致大量的投資性需求進入了房地產市場。土地出讓及地產銷售數據都大于實際住房需求。這種情況持續了多年,自2017年開始尤為明顯。
當人口結構逆轉,當地產不再是一個投資品種時,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收入將大幅下降。特別是最近3年。我們通過主要地產公司的報表就可以明顯看出,地產公司因為之前房價上漲而囤積土地,截至目前不少地產公司即使一塊地都不拿,手里的土儲可以開發3-4年左右。這種情況下,最近幾年內,地方政府的財政收入如何保證。又如何通過地產財政投資去拉動經濟。
3、出口
由于主要經濟體加息導致經濟衰退趨勢。23年出口基本上很難指望。
4、消費
提到消費,我們看下面一組數據。
2022 年 1-12 月,居民部門累計新增存款 17.8 萬億元,同比增加 79,400 億元 (+80.2%)。
2022 年 1-12 月新增人民幣貸款 21.3 萬億元,同比增加 6.8%(2021 年全年 +1.6%)。其中企業部門累計新增 17.1 萬億元,同比增加 42.2%(2021 年全年 -1.2%),占比約 80.2%(2021 年全年占比 60.3%);居民部門累計新增 3.8 萬億元,同比減少 51.6%(2021 年全年+0.6%),占比 18.0%(2021 年全年占 比 39.7%)。
2022年居民貸款小幅增加,同比21年數據下降50%。居民存款同比增加80%。居民的意愿很明顯。降低杠桿,增加儲蓄。自22年開始,房貸住戶選擇提前還款,這導致23年房貸還款市場出現了擠兌。銀行并不希望貸款者提前還款。有些地方開始通過一些手段限制居民提前還貸。
關于居民部門的一些數據說明了什么問題呢?
居民部門對于未來收入缺乏樂觀預期。這種情況下,消費意愿是不高的;
存量房貸和目前的貸款存在明顯的剪刀差,居民通過提前還貸減少支出本來是一個合理的行為。但是這個通道并不通暢。這會進一步加劇居民的悲觀預期及消費能力。
以上是我對于23年經濟發展并不樂觀的原因。
下面我們看一些樂觀因素。
在我遍歷了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因子后,我認為新基建是一個重要支撐點。新基建也符合我國長期經濟發展趨勢。
以上是二馬對于經濟層面的看法。總體上看,23年經濟增長不會太快。另外,經濟和股市有關,但是并不是強相關。我對于23年的股市更樂觀一點。這種樂觀來自如下幾個方面。
1、經歷了22年的大熊市,23年整體股票估值不高。向上的動力更強;
2、雖然23年經濟增長數據未必高,但是23年的主基調是發展經濟,那么就一定會出臺各種支持經濟發展的政策。這里面最為關鍵的幾個和股市強相關的政策就是放水和降息。我們前面看到的種種問題,其實目前缺乏更好的解決手段。相對而言,放水和降息是更好的策略。
經濟要發展,需要居民消費。居民選擇了把錢存起來。降息在一定程度上會促使資本從儲蓄轉為消費。降息后,包括城投在內的各種債務成本也會下降。我們前面提到了新基建,降息也有利于相關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推動新基建。下面我們看一組數據。
1 月新增貸款 4.9 萬億元, 創單月歷史最高記錄。其中對公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 1.4 萬億元,同比多增規 模也創歷史新高。對公中長期貸款高增,零售端居民需求恢復仍偏弱,1 月居民貸款同比少增 5858 億元。
社融數據和我們前面的判斷是一致的。為什么企業中長期貸款增長快?這里面新基建是重要的抓手。一些企業通過長期貸款鎖定成本,確保取得合理的利潤。
23年,我是比較看空人民幣匯率的。一方面,美聯儲加息即將結束,從這個角度看,人民幣匯率會得到一定的支撐。但是疲軟的外貿數據及中國的降息及放水,這些因素都會促使人民幣貶值。
對于23年的股市,我并不悲觀。估值是一個重要的支撐,同時,流動性寬松可能會導致一輪水牛。當然我并不確認這輪牛市能走多高,畢竟經濟數據的支撐力不夠。
二馬投資專輯推薦:
1.白酒企業分析專輯
2.有色金融專輯
3.銀行股專輯
4.保險股專輯
5.月度投資總結
6.投資體系專輯
相關文章
- 環球速看:普京暫停美俄核協議,“給我點面子,否則下一步是退出”
- 贛鋒鋰業董事長李良彬:“鋰鹽有60萬元一噸的昨天,也可能有10萬元一噸的明天” 環球滾動
- 參加私人銀行客戶路演的大鄉里經歷
- 每日快播:汽車價格戰背后的最大贏家
- 俄羅斯貿易結算格局大改:美元歐元加速退場 人民幣占比顯著抬升
- 蘇州一樓盤可“0首付”購房?置業顧問:通過申請裝修貸抵首付-即時
-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秘書長|視點
- 華安證券:數據安全建設將在近兩年進入放量周期
- 聚焦稀有金屬采礦、冶煉等領域優質個股,工銀稀有金屬ETF基金(159671)今日正式上市!
- 可轉債動態管理
- 汽車服務概念股開盤沖高 中國中期開盤漲停|天天視點
- 海水提鋰概念股繼續走強 津膜科技沖擊2連板:天天信息
- 李大霄:華爾街銀行賣股求生引發恐慌 中資銀行價廉物美是中流砥柱
- 消費電子板塊異動拉升 光弘科技大漲超15%
- 視點!最強AI再次進化 ChatGPT下周升級GPT-4:支持視頻了
- 【全球聚看點】分紅61億、營收破3000億,寧德時代的年報還有哪些看點?
- 離譜...吃個大瓜-當前速遞
- 環球今亮點!核心CPI環比跌幅創11年新高,3月以小盤價值抵御調整壓力——2023年2月物價點評
- 今日報丨甘肅首條“建養一體化”旅游公路通過竣工驗收
- 風口轉向(3月9日)
- 焦點快播:股權拍賣st
- 這是一輪異常復雜的豬周期
- 天天最新:U兄、董寶珍的災難與林園的只研究未來
- 粗淺聊聊今年的思路
- 早間公告:光弘科技擬收購快板電子100%股權:全球快播
- 正開著車方向盤掉了!超12萬輛Model Y被調查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2000億元:天天熱文
- 微動態丨“疑似流感”難確診?多家公司:新冠、甲/乙流聯檢產品上市可期
- 全球頭條:市場早報:3000億+!“寧王”業績大曝光 驚現20%折價大宗交易
- 多地出臺新政買房就能落戶:為促進樓市更為了“搶人”|環球快看點
- 晚飯做什么飯簡單好吃要清淡_晚飯做什么飯簡單好吃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俄羅斯貿易結算格局大改:美元歐元加速退場 人民幣占比顯著抬升

蘇州一樓盤可“0首付”購房?置業顧問:通過申請裝修貸抵首付-即時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秘書長|視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