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實時:個稅匯算來了,再說個人養(yǎng)老金值不值得參與....
2023-03-02 11:29:25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牛二十精選(TIAA026064)$$三足鼎立(TIAA026025)$
【資料圖】
最近不是可以辦理個人養(yǎng)老金退稅優(yōu)惠了嘛。
去年繳了個人養(yǎng)老金的小伙伴,馬上就可以第一次薅到退稅的羊毛了,最高省稅5000多。
沒趕上的沒關系,23年也可以上車。
不過我只建議高薪,有節(jié)稅需求的考慮哈。
問題來了,多高薪,才該交個人養(yǎng)老金呢?
關于個人養(yǎng)老金政策,我之前的看法還是不夠全面。
我敢保證,這篇算是全市場解析個人養(yǎng)老金最深入的文章了。
..........
首先很多人關注養(yǎng)老金,都只看能省多少稅。
卻忽略了另一個重要核心,就是什么時候繳劃算。
比如30歲開始繳,和50幾歲開始繳,都是同樣金額,但養(yǎng)老金的年化收益能差五十倍以上!
而且針對不同退休年齡,不同收入人群,這個適用性都完全不同。
這個決策可千萬不能做錯!
一旦開繳,每年1.2萬,30年也就是36萬。
砸進去了,取時就到中老年了。
所以,我先拋一下我對個人養(yǎng)老金的結論~
大家可以對號入座,省流。
1、 最適合臨近退休,月入2萬以上的50歲以上中年人薅羊毛,交幾年就取,穩(wěn)賺不賠。
2、 也適合稅前收入較高,能長期穩(wěn)定月入2萬以上的年輕人參與,主要目的是長期節(jié)稅。
3、 同樣適合月光族,存不下錢的年輕人強制儲蓄,用作補充養(yǎng)老。
1、早期參與,退出期超級長,靈活性差,損耗機會成本。
2、目前可選品種較少,基金只有FOF,其次保險、定存、理財產品性價比也較差。
3、制度有待完善,主要有兩方面。
首先能節(jié)稅的群體,基本是高收入群體,不需要這個錢來補充養(yǎng)老。
而需要補充養(yǎng)老的低收入群體,又很難達到抵稅的門檻。
其次是領取年齡取決于法定退休年齡,但法定退休年齡卻可以一直往后延。
比如最近延到65歲,不確定性很大。
可能還沒熬到取錢的年紀,人就沒了...
...........
接下來我們一個個拆開來詳細講,首先是抵稅。
如果你純粹是奔著抵稅的角度去配置個人養(yǎng)老金,沒個月入2萬基本不用看了。
算筆詳細的經濟賬吧。
就從兩塊分析。
首先計算自己的應納稅部分(全稱:應納稅所得額)處在哪個稅檔。
稅檔是分成3%、10%、20%、25%、30%、35%、45%的。
由于養(yǎng)老金提取時,還要再收取3%的所得稅。
因此假如你應稅所得在3%稅率這檔,這種情況剛好抵消,所以交個人養(yǎng)老金意義就不大了;
超過3%以上的檔位,才開始真正省錢。
比如10%的稅檔,需要應交稅部分在3.6萬以上。
ps:應納稅部分具體算法為:
應交稅部分=稅前年工資-6萬元(基礎扣除)-個人年交的五險一金-年專項扣除(老人贍養(yǎng)、子女贍養(yǎng)、房貸房租等六項)-年個人養(yǎng)老金抵扣-其他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比如王二麻子,稅前月入1.2萬元。
假設五險一金是每月1000,按年1.2萬。
假設專項扣除是每月2000,按年2.4萬。
個人養(yǎng)老金基金抵扣按年為1.2萬,沒有其他什么奇怪的收入。
那么應交稅部分是:
14.4萬(年薪)-6萬(基礎扣除)-1.2萬(五險一金)-2.4萬(專項扣除)-1.2萬(個人養(yǎng)老金)=3.6萬
應交稅金額3.6萬,剛好是3%的邊界,按3%稅率來算,由于提取養(yǎng)老金還要收取3%的稅,剛好相抵。
我們再換個例子。
如果稅前月入2萬元,五險一金每月2000,專項扣除假設每月2000。
那么應交稅部分是:
24萬-6萬-2.4萬-2.4萬-1.2萬=12萬。
對應是10%的稅率這一檔,參與個人養(yǎng)老金能省稅。
交1.2萬養(yǎng)老金,可以先節(jié)省1200元/年的稅。
再舉個案例。
如果稅前年工資是48萬元,五險一金每月4000,專項扣除每月2000。
那么年應納稅所得額是:
48萬-6萬-4.8萬-2.4萬-1.2萬=33.6萬。
對應是25%的稅率這一檔。
參與個人養(yǎng)老金可以先節(jié)省1.2萬×25%=3000元/年的稅。
不過注意,我這里專項扣除和五險一金都是假設數字哈。
每個人的專項扣除額,五險一金繳納,都各有不同。
比如你有孩子老人,每個月能多抵幾千稅基,那么稅負壓力很小,那么用處就不大。
再比如他單身貴族,沒什么專項抵扣,稅負壓力大,那么個人養(yǎng)老金作用就來了。
所以具體的,需要自己掏出計算器算一下,看看自己應納稅部分是多少,對應在哪個稅檔。
.............
那么,能省稅就一定要參與個人養(yǎng)老金嗎?
也不是這樣,因為為了省一點點稅,卻要鎖定幾十年的流動性。
中間不能取出,得等到退休年齡,機會成本太大,容易得不償失。
舉個例子,你是10%的稅檔,交了個人養(yǎng)老金,最后退出來的時候還要扣掉3%的所得稅,所以實際節(jié)稅的收益率也就7%。
等于你投資1.2萬,獲得了7%,也就是840元稅收優(yōu)惠。
但你為此卻把本金鎖定了幾十年,中途不能拿出來,值得這么干嗎?
不值得,我找了幾只目前市場上正在交易的折價封閉式基金,折價率高的都在5%左右,而且它們不到2年就到期了。
這也就意味著你選個臨近的封基,本身也能提供一個5%左右的額外收益。
養(yǎng)老金需要封閉二三十年,賺個7%,封基只需要封閉兩年,就能賺5%,你選前者還是后者?
所以如果稅檔太低,且退休時間又太長,其實個人養(yǎng)老金在節(jié)稅這塊也是不具備吸引力的。
...............
所以我們再說第二個關注點,投個人養(yǎng)老金,考慮時間價值,能獲得的【年化收益率】。
首先要明白,距離退休年限越接近,投個人養(yǎng)老金是越劃算的。
為什么呢?
30歲男性,交個人養(yǎng)老金,抵30%稅,但投入的個人養(yǎng)老金要等60歲甚至65歲才能領取,中間鎖定期長達三十多年。
我們折算到每年的話,就是1.3開30次根號,結果為年化0.9%。
因為退休期長,損失了很多的機會成本。
而58歲男性,交個人養(yǎng)老金,抵30%稅,只需要兩年后退休就可以全部領取。
折算到年,1.3開二次根號,年化是15%。
只要等兩年,期間隨便買一個短期的債券型養(yǎng)老基金,就可以提出來了。
從投資效率上來說,肯定是越晚買個人養(yǎng)老金,性價比越高。
所以這里我要引入一個養(yǎng)老金投資年化IRR的概念。
就是除了收益,再結合時間,投個人養(yǎng)老金能獲得的一個額外年化收益。
不同稅檔和不同年齡,數據都不同,所以我做了兩份節(jié)稅年化收益測算表,如下:
為簡化計算,男性暫且統(tǒng)一按60歲退休,女性按55歲退休:
比如男性,年齡30歲,60歲退休,稅前月入2萬,所處稅檔是20%,那么他當年投資個人養(yǎng)老金,能獲得的優(yōu)惠年化收益是每年0.6%。
0.6%這個年化收益其實吸引力不強,畢竟FOF本身相比普遍基金的額外收費【管理費+托管費】,也要0.5%以上了。
自己要好好掂量一下是否參與。
再比如已經53歲,即將于55歲退休的女性,稅檔處于30%。
那么這時她投資個人養(yǎng)老金,能獲得的優(yōu)惠年化收益是每年14%。
這個年化收益率遠高于銀行理財。
再加上選個穩(wěn)健點的債券型個人養(yǎng)老金,還有3-5%的年化,可以說是無風險薅羊毛。
具體收益方面,12000×30%/年+12000×3%/年=3960元。
因此這種是很值得去參與的。
我個人覺得,長期看,這個增強年化收益至少1%以上,才比較劃算,否則吸引力就不大了。
.........................
好,最后說說,具體選哪只養(yǎng)老基金最合適。(保險、存款、銀行理財也可選,這里就不拿出來分析了)
我們就選對應養(yǎng)老期限的基金就好。
舉個例子:XX養(yǎng)老2050三年,這個【2050】指的就是針對2050年退休人群制定的養(yǎng)老基金,基金經理會根據你的退休年齡做相應的資產配置。
比如現在距離2050還有27年,基金經理在前十幾年會加大權益類資產配置的比例。
然后在后面臨近退休的年限里,逐漸縮小權益類配置,加大債權類配置的比例。
后面的【三年】呢,指的是基金的封閉期,每三年開放一次。雖然是2050年目標退休,但如果中途你對基金不滿意,也可以趁著開放期來換基~
一般對應2050、2040不同,就決定了基金的股債配比不同。
如果搞不清楚也可以直接看基金的業(yè)績基準。業(yè)績基準是隔幾年會變的,但你也能大致看出它會采取啥策略。
比如目標養(yǎng)老期,像2030左右的,大多是40%滬深300/中證800+60%中證綜合債。
像2040左右的,大多是50%滬深300/中證800+50%中證綜合債。
像2050左右的,大多是70%滬深300/中證800+30%中證綜合債,這種股基占比最多,風險大波動大。
還有那種名字里無具體期限,只有XX穩(wěn)健養(yǎng)老的。
比如:XX穩(wěn)健養(yǎng)老一年
這種,業(yè)績基準就是20%滬深300/中證800+80%中證綜合債
就更適合臨近退休的中老年人了,因為基本都是持倉債基,波動很小。
對于5年內退休的,可以統(tǒng)一考慮選一年期的穩(wěn)健養(yǎng)老基金。
總之目標養(yǎng)老期距離越長,通常基金的波動風險就越大。
ps:如果你搞不清楚自己買的基金的風險系數,就看業(yè)績基準就完事,至于業(yè)績基準怎么查,在基金招募說明書里邊可以看。
........................
最后還有一個小點需要做補充。
以上的分析都是基于經濟性來考慮,但個人養(yǎng)老金還是有一些其他優(yōu)點的。
我再列舉幾個哈:
因為個人養(yǎng)老金里邊,Y類品種,費用比其他A類、C類要低一半,比如基金的【管理費+托管費】是1%,那么打對折后,每年能省0.5%左右的【管理費+托管費】。
雖然數字不大,但注意這玩意是累積的,每年都省0.5%。
積累三四十年,成本能省十幾個點,資金量大的話,比稅省的多,適合基金長線投資者。
畢竟原本是月光族的你,有了這個之后,搞不好發(fā)現還能存下不少錢了呢…
當然,優(yōu)點說了不少,其缺點也是非常明顯。
按照目前的算法,基本上至少是處在20%個人所得稅稅檔的人群,才會去考慮。
20%稅檔,對應年應稅收入14.4萬以上,加上還有一大堆專項抵扣,基本年入20萬才有這個需求。
其次,目前個人養(yǎng)老基金的可選品種真的很少,只有100多只FOF可選,逃不開雙重收費的問題,要知道整個市場基金可是有1.7萬只。
最后就是退出制度問題。
目前延遲退休到65歲,實在太長了,萬一再延遲一波,心態(tài)直接炸裂。
建議搞個退出機制,可以設置高點的門檻,比如提前退出,雙倍還抵扣的稅,再比如扣除高額手續(xù)費啥的。
但也別只有出國,殘了或者掛了這種極端條件才能取啊
其次一個是,個人養(yǎng)老金是收入越高省的錢越多。
但實際上真到了45%稅收這一檔都是年入百萬起步了,這時1.2萬的每年的個人養(yǎng)老金基本是雞肋。
而且45%的抵稅對于他們財富影響也是微乎其微,他們參與個人養(yǎng)老金意義不大。
反倒是真正想多省點錢,月入幾千的普通老百姓,按現有規(guī)則,參與沒啥福利,除了強制儲蓄外,基本就沒了。
就說這些。
覺得有用,別忘記點贊,轉發(fā)咯。
@今日話題@蛋姐@雪球基金@雪球創(chuàng)作者中心
關鍵詞: 五險一金 養(yǎng)老基金
相關文章
- 環(huán)球速看:普京暫停美俄核協議,“給我點面子,否則下一步是退出”
- 贛鋒鋰業(yè)董事長李良彬:“鋰鹽有60萬元一噸的昨天,也可能有10萬元一噸的明天” 環(huán)球滾動
- 參加私人銀行客戶路演的大鄉(xiāng)里經歷
- 每日快播:汽車價格戰(zhàn)背后的最大贏家
- 俄羅斯貿易結算格局大改:美元歐元加速退場 人民幣占比顯著抬升
- 蘇州一樓盤可“0首付”購房?置業(yè)顧問:通過申請裝修貸抵首付-即時
-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秘書長|視點
- 華安證券:數據安全建設將在近兩年進入放量周期
- 聚焦稀有金屬采礦、冶煉等領域優(yōu)質個股,工銀稀有金屬ETF基金(159671)今日正式上市!
- 可轉債動態(tài)管理
- 汽車服務概念股開盤沖高 中國中期開盤漲停|天天視點
- 海水提鋰概念股繼續(xù)走強 津膜科技沖擊2連板:天天信息
- 李大霄:華爾街銀行賣股求生引發(fā)恐慌 中資銀行價廉物美是中流砥柱
- 消費電子板塊異動拉升 光弘科技大漲超15%
- 視點!最強AI再次進化 ChatGPT下周升級GPT-4:支持視頻了
- 【全球聚看點】分紅61億、營收破3000億,寧德時代的年報還有哪些看點?
- 離譜...吃個大瓜-當前速遞
- 環(huán)球今亮點!核心CPI環(huán)比跌幅創(chuàng)11年新高,3月以小盤價值抵御調整壓力——2023年2月物價點評
- 今日報丨甘肅首條“建養(yǎng)一體化”旅游公路通過竣工驗收
- 風口轉向(3月9日)
- 焦點快播:股權拍賣st
- 這是一輪異常復雜的豬周期
- 天天最新:U兄、董寶珍的災難與林園的只研究未來
- 粗淺聊聊今年的思路
- 早間公告:光弘科技擬收購快板電子100%股權:全球快播
- 正開著車方向盤掉了!超12萬輛Model Y被調查 特斯拉市值一夜蒸發(fā)2000億元:天天熱文
- 微動態(tài)丨“疑似流感”難確診?多家公司:新冠、甲/乙流聯檢產品上市可期
- 全球頭條:市場早報:3000億+!“寧王”業(yè)績大曝光 驚現20%折價大宗交易
- 多地出臺新政買房就能落戶:為促進樓市更為了“搶人”|環(huán)球快看點
- 晚飯做什么飯簡單好吃要清淡_晚飯做什么飯簡單好吃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俄羅斯貿易結算格局大改:美元歐元加速退場 人民幣占比顯著抬升

蘇州一樓盤可“0首付”購房?置業(yè)顧問:通過申請裝修貸抵首付-即時

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選舉產生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秘書長|視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