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無風雨也無晴 -萬華化學2022年年報透視
2023-03-22 20:23:51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2022年對于石化行業而言,是非常慘淡的一年。產品端由于需求銳減,多數化工產品價格暴跌。原料端,又由于能源危機,石油、天然氣價格暴漲。2022年的石化行業處在兩頭受氣的境地,企業境遇可想而知。于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2021年,2021年可能是石化行業有史以來整體景氣度最高的一年。因此,讀這樣一份年報,一定會很不爽。好在早有業績預告在先,有心理準備,拿著結果去檢視這份成績單,可以更理性更寬容更客觀地評價這份成績。
將無效的收入LPG貿易剝離,今年是644萬噸,按照每噸735美元均價,2022全年的平均匯率6.73計算,22年的LPG貿易額高達320億元。同樣的邏輯,19年、20年和21年的182萬噸、440萬噸和604萬噸分別對應55億、121億和250億的貿易額。這幾年LPG貿易占總營收的比例分別是8%、16.5%、17.2%和19.5%。這個“無效的”貿易規模越來越大,但22年的增速顯著降了下來。不知道是不是能源危機造成的影響,還是萬華做這個貿易的規模接近極限了。在我看來,這個貿易規模越大,耗費的資源越多,且對萬華而言沒有意義。唯一的好處就是非常容易增加營收規模。去年年報時我因為這個說過萬華的壞話。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我還說:“萬華在2019年11月所說的“三步曲”的第一步,兩年進前20,時間上看2021年已經到了,21年年報說排全球化工第29位。以往萬華吹過的牛鮮有實現不了的,這次夠嗆了。”但去年的29名是以20年的營收排的,22年年報顯示,以21年的營收排名,萬華排名升12位,來到全球第17名,排進前20。因此,21年的時候萬華已經是前20了,吹的牛再次實現。
剝離了LPG貿易的無效營收,22年的還原營收是1335億,相對2021年的1205億,增長10.88%。石化板塊的有效營收是376億,成本為350億左右,毛利為26億,毛利率為6.9%。而還原的2021年的毛利率高達29+%。21年大乙烯一期落地,貢獻產能。疊加了難得一遇的高景氣周期,石化板塊貢獻了104億的毛利,風光無限。22年則冰火兩重天,成了最大拖累。平心而論,年報公布之前,我一直“堅信”石化是賠錢的,實際情況比我想象的要好。22年算是一個極端的“黑天鵝”了,在這樣的年份,萬華的大石化能做到不賠,已經難能可貴。
(資料圖片)
聚氨酯板塊,毛利154億,比21年的212億減少58億,少了27.4%價格上MDI一整年處于單邊下跌的周期當中,從年初的21000左右一直跌到年末的14800。我大約平均了一下國內市場聚合MDI的均價,2022年全年是17500元左右,2021年是20182元,下跌2682元,降約14%。聚醚的價格趨勢和聚合MDI類似,2022年全年平均12100元左右,2021年聚醚均價14276元,降約15%。同時2022年萬華的MDI產能265萬噸,TDI產能65萬噸。12月份投產的福建40萬噸MDI貢獻不了產能,因此聚氨酯的增量只有25萬噸的聚醚。22年聚氨酯板塊營收629億,增加24億。銷量增加29萬噸,產能利用率92%,21年的產能利用率100%,由此可以推算,22年增加的銷量大部分為聚醚,保守估計35億。那么MDI和TDI的已有產能貢獻的收入僅僅微降11億,所以2022年萬華的MDI和TDI價格波動因素影響很小。關鍵還是在成本端,而22年的成本基本不可控。由此可見,聚氨酯的表現仍可圈可點。
22年聚氨酯取得的成績,年報里著重說了聚醚。“聚醚業務年銷量首次突破百萬噸,改性產品緊扣客戶需求,實現多個細分行業的市場份額第一。”“在聚醚業務領域已經發展成為家電、家居、汽車、涂料等下游行業的核心供應商,成為客戶信賴的差異化解決方案提供商,成為中國市場領先、世界一流的聚醚多元醇供應商。”在我一貫的認識中,聚醚嚴重產能過剩,萬華做聚醚是要完善他的聚氨酯產業鏈,自用為主。今天以后,我對聚醚的刻板印象要改變了。萬華大力發展聚醚,絕沒有那么簡單,他是志存高遠的。他不是要在產能過剩的低端市場刨食,他瞄準的是改性產品的高端市場。這些年,萬華的聚醚做的風生水起,有目共睹,到如今可以自信的說已是世界一流。四、相比之下,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無疑是靚點。收入從155億增到201億,毛利從33億增到55億,毛利率從21.25%上升到27.63%。毛利占比從21年的8.65%猛增到20%。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自從2015年誕生7年后,開始顯現出舉足輕重的地位。
萬華將產業鏈向高附加值方向延伸是戰略,是一直都在孜孜以求的大方向。并且近年來四面出擊,遍地開花,增長迅速。年報中強調的2022年的重大成果,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板塊最多,ADI、TPU、水性樹脂、硅共聚PC經多年耕耘后均具有了顯著地位。醫療和光學級PMMA、膜材料、尼龍-12開始嶄露頭角。檸檬醛和POE正在實現產業化的過程中。經過七年的臥薪嘗膽,萬華的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初見規模,并且布局清晰可見。高端聚烯烴、高性能工程塑料、高性能膜材料、可降解塑料、電子化學幾大方向齊頭并進。我越來越深刻的認識到,萬華要么不做,要么爭取做到最好的可貴品質。這在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板塊這幾年的發展中體現的淋漓盡致。萬華所布局的是一盤大棋,需要足夠的戰略定力。我們需要擁有全局的長遠眼光,認識到萬華的這種品質,才能看清楚萬華下的這盤棋。幾年前,我對萬華的未來給出了這樣的前瞻:“聚氨酯和高端聚烯烴雙輪驅動,各種精細化工和新材料遍地開花(都是小花,成不了氣候)”。到了今天,我收回“都是小花,成不了氣候”的判斷。只能承認,我當時的眼界和格局都比萬華的高層差了一截。萬華對精細化工和新材料所涉及的各領域都要朝著高端,朝著世界第一去做的。他根本沒想過最后會成小花還是大樹,每件事盡力做到最好,擁有突變的基因,不斷突變出新的天地,是樸素的進化法則。無數卓越企業的偉大產品,都不是源自周密的計劃,而僅僅是基因突變。這是我在分析22年年報時突然醒悟的。萬華的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涉及面之廣,看似沒有重點,實則是突變基因容忍不斷產生突變的結果。萬華涉及的這些領域,不能說發展空間不大。比如鋰電池材料,萬華搭建了電池回收及鹽湖提鋰的技術平臺,產品包括三元正極材料、磷酸鐵鋰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溶劑,電池材料及電池化學品全產業鏈同步推進。可降解塑料、半導體領域的CMP、食用香精和維生素也一樣,這些空間未來還不夠自由發揮的嗎?未來萬華在這些領域會做成什么樣?我現在沒法回答。但從聚醚、ADI、水性樹脂、PC的發展歷程和結果上看,未來再長出幾個參天大樹是必然的。我們需要的只是定力和遠見。
總的來說,這份年報清淡寡味,沒多少值得說的。所有的問題都集中在原料成本,而原料成本在22年不可控,也就不是問題了。剩下的按部就班發展,按部就班建設,按部就班投產。產銷量沒受影響,繼續擴大,開工率保持高負荷,側面印證了市占率繼續擴大。
展望下2023年,23年是萬華新增產能的大年,福建的40萬噸MDI已投產,年報的在建工程列表里顯示,寧波的60萬噸MDI技改進度已完成95.18%,投產在即。這100萬噸MDI的增量使23年的業績增長有充分保障。能增多少,關鍵要看成本端和價格端的情況。進入23年,國際原油價格回落到80美元一線,這個價格對石化行業是最為有利的價格,不高不低。純苯和LPG價格和原油價格高度正相關,純苯已回落到7000元一線。成本端2023年大概率回歸常態。價格端需看經濟復蘇情況,不確定性很大。但總體不會比去年差,這是基本的定性。僅依靠成本端的改善,2023年也會上升一個數量級。大體保守猜一下三大板塊的毛利,270+60+80=410億,其他40億,凈利潤450*0.6=270億。在中性的情況下,這67%的增長可以確保。
年報中,還有兩個問題需要提一下。一是貨幣資金大降152億,44.5%,只剩190億。年報中情況說明解釋的原因,是說主要為償還有息債務所致。但現金流量表籌資活動,借款和發債收到現金是1099億,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是1162億,凈償債63億。剩下89億花在哪? 經營輸血363億,投資花了343億,留下20億,連同保險柜里取的89億,分配股利和償付利息去了。所以,2022年萬華開始收縮帶息負債規模了。今年這僅剩的190億夠不夠花?分析在建工程明細,我算了下現有在建的工程到完工還需要320億。當然這不代表今年會全部完工,也不代表還未開工的工程今年不會投入建設。如今萬華處在一個密集建設期,今年投資力度很大可能不會低于22年的348億。經營造血能力應該不會比22年差。用經營現金流來支撐投資綽綽有余。這190億貨幣資金要支付50多億分紅,剩不到140億,償付利息沒有問題,能不能繼續還債,就要看經營造血的表現了。表現好還會繼續收縮債務規模。資金問題,2023年萬華的壓力不大。
說到了經營造血,第二個問題就是經營現金流。相比于21年,22年的經營現金流很漂亮。我曾經加總過2011年-2020年萬華10年的經營現金流,發現經營現金流平均是凈利潤的1.7倍左右。以這個結論為參照,2021年279億的經營現金流對250億的凈利潤,無疑是利潤大年經營現金流的小年。現金流和利潤都是期間的概念,一年的數據說明不了多少問題。因此,我去年沒有重視。今年,我有意比較一下22年的經營現金流是如何改善的。卻在現金流量表補充資料上,發現了明顯的問題。
這兩個經營性應收應付的增減數據太扎眼,明顯跟資產負債表對不上號。研究了很長時間也不知道從何而來。詢問董辦,得到的答復也相當硬付,驢唇不對馬嘴。由此我對21年的經營現金流產生了懷疑,我暫且認定為重大差錯。不是22年的現金流漂亮了,而是21年的太不漂亮了。希望萬華官方看到此文,給出正面回應。像董辦的處事態度是令人失望的。當然,這也有一個好處,其實今年的經營造血壓力也沒那么大。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也無風雨也無晴 -萬華化學2022年年報透視
- 環球快資訊:企業踏青
- 中國移動再vs中國電信_世界熱文
- 世界今亮點!湖南首單知識產權證券化項目在深交所發行
- 海南離島免稅購物“即提”新規來了!4月起實施,有望打開市場增量空間 全球百事通
- 哪吒汽車創始人方運舟:未來新能源汽車是一個移動能源載體
- 外資行回應歐美千億儲蓄涌入香港:“沒感覺特別多”,銀行間反而錢緊
- 今年以來最強沙塵天氣來襲 最近沙塵天氣是否偏多?_熱點評
- 新資訊:萬華化學的走向
- 我差點被阿sir帶走了
- 是否有大量資金遷移香港?香港金管局回應
- 香港金管局就債權人處置順序回應傳媒查詢
- 中國電信總經理邵廣祿:公司初步具備了為千億級參數大模型提供算力的能力
- 當前熱議!中國電信:今年天翼云目標收入達千億元
- 瀘州老窖旗下貸款平臺推出涉酒貸 當前短訊
- 豆粕價格單月跌幅超500元/噸 部分飼料企業降價促銷
- 網紅“美七777”,疑似在泰國被控制,神情恍惚,發出求救信號…-全球新動態
- 怎樣檢測自己的電腦硬件健康狀態
- 騰訊2022年營收凈利雙跌,Q4凈利增19%,釋放了哪些信號?:環球時快訊
- 熱資訊!雪球精選基金第7期——6只行業指數基金入選,來看看有沒有你的中意基!
- 華潤今年正式步入高增長:熱議
- 關注:為何中國足球水平不升反降?專家稱缺少踢球的人
- 愛康科技:1-2月凈利潤同比增長130%:全球新資訊
- 全球快看:四川公布人口數據:去年常住人口增加2萬人
- 腰疼如何緩解_腰酸如何緩解_當前快訊
- 多家企業在京集中簽約成立國內海外投資平臺公司
- 中字頭個股震蕩走低|焦點訊息
- 蔚來汽車CFO:價格戰說明中國車企太多了,但蔚來沒有收購計劃 每日看點
- 智飛生物:將優先推動PCV15、MCV4、流感疫苗、雙價痢疾疫苗等重要產品早日上市-實時
- 第七屆世界智能大會將于5月18日在天津舉辦 全球新消息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海南離島免稅購物“即提”新規來了!4月起實施,有望打開市場增量空間 全球百事通

哪吒汽車創始人方運舟:未來新能源汽車是一個移動能源載體

外資行回應歐美千億儲蓄涌入香港:“沒感覺特別多”,銀行間反而錢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