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思維》讀者交流會第六場會議摘要:天天快報
2023-03-24 17:25:29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說明:個人簡要速記,未經發言者本人核對,難免錯漏,僅供參考)
時間:2023年3月23日,19:00-21:40
分享人:高瞻遠行(讀者)
(相關資料圖)
內容:《交易思維》讀書筆記--《道德經》的智慧與啟示
PPT請參看雪球3月23日發文鏈接:
《交易思維》讀書筆記--《道德經》的智慧與啟示
主持人:職業股民60(作者)
Q:中國巨石的問題,2020年全力沖刺,可能掏空公司,從哪些指標可以發現?
A:謙和屋是第二個問巨石的。80%的時間在談財務,補知識。力量強的話打足球、籃球,有幫助,但未必就能得分,力量、速度都是基礎。大家不要忽視財務的知識。大家是否打印財報出來看呢?或者只用F10看呢?紅黑筆是專業投資者的風格。看PDF很影響效率,翻頁也不方便,標注也不方便,紙質版好翻頁、也好標注,方便與他人交流。只合并的三張表不夠,還有母公司的三張表,還有其他很多內容。只看F10會漏掉很多東西。
2020年的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46億元,比2018年多了近一倍,為什么?
營收增長沒那么明顯:
存貨也沒有明顯增加:
三費也沒有明顯增加:
周期性行業對于周期向上的時候可能會支付一部分,但未取貨。等在頂峰的時候再出貨(期貨思維)。2021Q1報表釋放出來(財報思維),2022年行業下行。龍頭企業把握大些,也有殺跌作用。
預付的一欄是空的,這部分變成資產隱藏起來了,可以有多種辦法。37-23=14億元增值了。
Q:合并報表和母公司報表,有何區別?是否可以直接看合并報表即可,忽略母公司報表可行嗎?
A:如父子(父女)、母子(母女)的關系,有的父母能干,有的子女能干。如伯克希爾哈撒維,總部就26人,會有多少資產。看合并報表再看母公司報表,就清楚關系了,有很多種情形。但如果只看F10,就只看到合并報表的結果。
Q:中國巨石的估值問題,比正常的高了一倍,如何判斷邏輯DNA還會演化,還是演化完了?
A:2021年一定會沖業績,半年報公布沒多久,投資者就出貨的過程。看懂財報,邏輯DNA就能看懂一半。
Q:華大基因持有2年多,沒賺錢,有幾次該走沒有。請說說邏輯,該買還是賣?
A:不說買賣,自己決策,只談看法。2015年就參與,當時覺得將成為國家的名片,還有一點點,與它有淵源。2018、2019年都買過,當時沒出書,那時問題多多還堪憂。如果沒有疫情,很難翻身。2020年7月近200元,在190元附近賣了,國內業務很難做起來,國外業務反而做得比較好。一半是國內做好再拓展到國外的。2021年12月從新進入華大基因,還加入到股東群。當時有兩點邏輯,硬實力擺在那里,可以以超低價拿業務,是第三大的基因測試公司,收購了美國的一家公司,具備了能力。賣方給的估值是400億元左右。我則逆向思維,他們太過于技術,忽略一些東西。華大的固步自封和自大,沒有市場份額就會邊緣化。國內盤子從2020年一直下滑,說不靠疫情,但實際上就是疫情拯救的。問題很大,認為技術好但要高毛利。把對手擠垮再保持高利率沒問題。但對手把市場搶下來了。2022年繼續下滑,如果流動性差些,則估值還下滑。回到400億元市值很難。2022年業績果然不達預期,大跌眼鏡。有的從100多元補到60元。
Q:見過號稱大牛的,還是舉覺60哥靠譜。慢慢做波段,減少損失,現在還略有浮虧。現在公司還減值處理,可能科學家類的人比較多,不接地氣。
A:當時群里不歡迎機構做套利的,雖然套利是機構的本能,但歡迎做長線股東。公司每周還開銷售會,但是否有成果很難說。科學家、工程師是否要吃飯呢?投機型的股東不懂企業發展。如果企業好,都愿意雪中送碳。2023、23年可能會好轉,實力擺在那里。股東與管理層有裂痕不奇怪,但管理層能否聽進去呢?那個群的股東沒賺錢,事實證明我關于華大基因的判斷是正確的,商戰很殘酷的,你死我活,要瀟灑地競爭不符合交易思維。華大為世界第三,又不是第一,市場份額也就8%(全球)。相信他們有一天會變好,2023年會比2022年好,技術很強,大家都知道。現在公司醒過來了。公司戰略方向是否有些問題?希望搞出世界名片的東西出來。群主覺得會漲幾倍,雖受到圍攻,也能忍。
Q:書讀了1/3,還需消化。做一級市場,關于財報的問題。華東醫藥,財報現金流有差異,2021年現金流量表合并表,經營現金流30億,投資、籌資為負,合計增長4、5億元。但資產負債表現金40億,有5億元的差別。
A:財務出身,但光憑財報還不夠。增加的部分有可能債券等,很多公司都會或多或少地變化。
Q:申請的產品都被暫停了,有什么問題?商譽也還挺高的,也有些官司。比較好奇公司的狀況。某一產品的副作用是減肥的。
A:可能有些現金等價物,以年的形式披露了。華東醫藥推了很多產品,如存量的仿制藥等,現在有結構性的變化,差異化的BD發展。2024、2025年可能這些產品能貢獻收益。管理層在朝這方面做,投資者陪著它“豪賭”,有不確定性的風險。新藥的風險還是比較大的。投那么多產品、項目,肯定會有一些起來的,黃了就說不清了。很多學者對華東醫藥有很大爭議,這一定會存在,且長期存在,管理層也不知道。
A:去年底去過杭州同花順總部。人工智能暴漲。2022年12月買入同花順,橫盤之后去買了其他的。同花順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其在AI上的投入,不小的。問財也是很實用的工具。研究實力不用說,類比華大基因在國內的地位。其它的人工智能漲得很多,但同花順在橫盤,等流動性去覆蓋。從70到170元的過程,技術的流量變現產生了邏輯DNA變化,這5天有40%的收益。在很多時候,如果有研究,有潛伏,就可以變現,現在市值達900億元了。科大訊飛1300億元對標。同花順在900億元市值賣掉,按照1000億元打折,也擔心受到中特殊板塊影響。同花順在AI的投入是值得期待的,我們天天在用,覺得比WIND還好用,自然而然地會想到投資它。事實上,AI為桌面革命,流動性會覆蓋到。從熵的角度來說,橫盤跌不下去,說明有不少與我一樣虎視眈眈的人,懂這家公司的。
Q:港股宇華教育,曾停牌,可轉債還不夠,還了9億還差5億港元。港股小盤股,財務問題還是什么,四大做的審計。
A:這種小盤股怕出老千,與會計事務所本身沒有太多關系,財報真實并不妨礙出老千,例如可以縮股,侵害小股東權益。
Q:很懷疑是否必要出老千,他們以后還得做并購的。
A:再看看書里關于香香國際的部分。
Q:2019年買入北新建材,一直持有沒動。做技術,以工作為主。30%資產投入,浮盈50%左右。要以什么風格進入股市?坐了很多過山車。它有政府背景,與大量的公司通過政府有關聯,長遠來說,與市場化的東方雨虹競爭狀態如何?分公司的執行力度如何?
A:如果作為一個研究員,可以去看看。但市場是否關注其業績的變化,還是板塊的流動性?可以繼續追蹤,但要關注市場的流動性覆蓋,市場是否有偏見。
Q:可孚醫療。個人偏技術,從技術看,具備大的潛力。希望聽聽潛力。
A:可孚區別魚躍,上市募集了大量資金30億元,怎么花?招了大批人,打算全國開2000家店,自建渠道,有缺點有優點如京東自建物流要很多人。價格可以便宜些,現有銷量。在長沙建有生產基地,以招1000多銷售人員。董事長張敏花錢手比較緊。說了之后很多機構去可孚調研,包括高毅。是否相信它能再造一個可孚呢?在80億元的市值,非常優秀,但可孚有比肩魚躍的能力,市場可以容納2、3個魚躍這樣的公司,門檻比較低,市場起不來就沒有龍頭效應,現在沒有哪家明顯的龍頭。未來可孚有可能超越、比肩魚躍,再享受估值溢價。把銷售、利潤做上去了,估值就起來了。可孚財務也很健康,如果保持發展勁頭,應該不錯。有的產品價格很低。
Q:原來先做代理,再自己做。未來是否很難做代理?
A:做過調研,是一個品類一個品類去做。1月份有買,橫盤賣掉,2月份又買回來。3.21為什么沒有放量?因為沒有多少賣盤。長沙的同行喜歡買,也容易去調研。
Q:上海第一批交易員。也關注可孚,感覺行業不錯,小的器械,大的護理床,老年化有發展,性價比高。市場流動性差些,但股票沒怎么參與,成長性有待觀察。次新股的定位也要有一段時間才清楚。
A:可孚很像寧德時代60元的時候,當時上市也沒多久,也如益豐藥房也在長沙。次新股拿了錢,背靠背打市場。論精細管理,老百姓比不上益豐藥房,益豐后來漲了好幾倍。他們苦過來的,喜歡打肉搏,有清晰的目標。我們有工程師紅利、人口紅利,是長線的邏輯,可以與國外競爭。
Q:關于熵與焓,熵對于市場價格的波動,看不清確定性的方向為熵增;如果沿著一個方向則熵減;焓對于交易活躍度。這個理解是否對?
A:熵焓是為邏輯DNA服務的,強調賣方思維,投資者為生意人。如進猴子,希望是活潑亂跳的。長期基本功缺失就會罵人。
Q:如何去訓練交易能力,如盤口觀察?
A:與上面的問題一脈相承的。哪個邏輯DNA衍生快慢由熵焓決定,什么時候火、有多火。提高交易能力,就是研究過程,要有生意人思維,什么貨在什么時候好賣、能賣多少,如果只看盤面,就可能被繞混了。如書中講的釉色的碗。
@職業股民60$滬深300ETF(SH510300)$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交易思維》讀者交流會第六場會議摘要:天天快報
- 環球熱文:TMT的瘋狂炒作即將結束
- “專業選手”買基的四大標準|焦點簡訊
- 奔馳中國召回部分進口及國產汽車|世界視訊
- 中國五礦董事長翁祖亮會見力拓集團首席執行官石道成
- 當前速訊:天壕環境:擬參與中國油氣控股有限公司重組交易暨簽署重組意向條款清單
- 中證協:規范證券公司APP“一鍵打新”功能 要以書面形式訂立開通“預約申購”協議
- 全球資訊:證監會對東方財富增加上市證券做市交易業務資格申請文件提出反饋意見
- 世界觀察:新亞電子:IPO募投項目建成后 廠房空間充裕 會在新廠增加汽車電子線材產線安排
- 昌紅科技:擬簽署建設工程施工合同
- 監管擬進一步強化信托公司互聯網合作貸款業務規范整改 當前要聞
- 今日播報!北部灣港業績快報:2022年凈利潤10.31億元 同比增1.01%
- 曾毓群:寧德時代的鈉電對鋰價波動不敏感
- 白羽肉雞一季度均價創近十年同期新高
- 上海技術交易所國際交易中心正式揭牌 焦點關注
- 今日要聞!寧德時代曾毓群回應燃油車促銷:短期對新能源車電動化率略有影響
- 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
- 淮河能源:控股股東為解決同業競爭問題向公司出具《資產收購通知》
- 每日熱訊!股價暴漲400%的美圖,離“中國Adobe”還有多遠?
- 焦點消息!投資絮語(89)聊聊某方的問詢函
- 【點擊報名】雪球調研團走進百度,親身了解大型語言模型,感受百度技術實力:觀速訊
- TikTok首席執行官出席美國會聽證會 外交部回應 焦點
- 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在有條件的小區增設共享新能源機動車充電樁|每日速遞
- 環球看點!為與日本對手競爭 現代汽車成立泰國分公司
- 泓博醫藥:將持續加大對AI藥物設計技術的投入
- 前沿熱點:市場監管總局發布四部反壟斷法配套規章
- 工信部組織召開國家新材料重點平臺工作會:環球時快訊
- 天天看點:曾毓群:寧德時代不會去造車
- 全球速讀:上海房管局:房地產開發投資實現增幅力爭在5%左右,約5230億元
- 傳媒和通信真的該漲嗎?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中國五礦董事長翁祖亮會見力拓集團首席執行官石道成

當前速訊:天壕環境:擬參與中國油氣控股有限公司重組交易暨簽署重組意向條款清單

中證協:規范證券公司APP“一鍵打新”功能 要以書面形式訂立開通“預約申購”協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