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愛討論半夏李蓓,但這才是讀懂她的正確方式
2023-03-24 19:27:03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私募江湖里,很難有哪個基金經理像李蓓那樣得到如此高熱度的討論,很多人喜歡她,認為她觀點鮮明直言直語,尤其是在資本市場風起云涌時,李蓓總犀利地表達自己獨到的投資見解。有人認為她作為基金經理不應該如此高調,想法有時候和市場行情一樣變幻莫測;也有不少純八卦群眾只是為了吃瓜......
【資料圖】
人人都愛討論半夏李蓓,但真實的李蓓到底是什么樣的?文字能傳遞的信息有時候是不夠的,今天看完《方略—方丈對話半夏李蓓》這個45分鐘的完整長視頻,讓風云君看到了一個栩栩如生的李蓓:
作為方丈的北大師妹,談笑間透露出她柔美的一面;
作為宏觀的研究大咖,她對周期的理解刻在了骨子里;
作為對沖基金掌門人,她的擇時交易能力靠的是理性;
這是一個更真實立體的李蓓,作為私募投資者的我們,這或許才是讀懂李蓓的正確方式。
只看絕對收益,pure alpha的意思是不接受虧錢
整個訪談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對我來說從來沒有alpha,我是pure alpha,我只看絕對收益。假定某年股市大跌了30%,而我跌了10%,我并不覺得自己有20%的阿爾法,我看到的是我虧了10%,我們自己的衡量benchmark(基準)是0”。
這句話體現出李蓓是真正追求絕對收益的,知道吃到肚子里的才是自己的,這點讓風云君感觸很深。在去年這樣的極端行情下,指數跌了超過20%,很多管理人說我們只跌了15%,我們做得比指數好,但是投資者卻實實在在虧了15萬,誰投資是為了少虧錢,不都是為了賺錢嗎?
親歷十幾年市場波動的李蓓對此是感同身受的,所以她希望不管行情好壞自己都能賺到錢,這也是為什么她選擇宏觀對沖這條路的原因之一。
回看她過去的表現,也確實做到了每年都是正收益,這在兇險異常的A股市場顯得格外不容易,正如她在去年6月報中所說:“當前經濟和市場的復雜程度,即使放在過去一百年的維度,也是罕見且突出的”。A股市場環境的復雜度已經達到了歷史極值,行情越來越難把握,躺著贏得世界的黃金時代早已結束。
但絕對收益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中性策略靠犧牲掉大盤收益來做到,套利策略則靠高頻的低買高賣積少成多,那么李蓓是怎么做的呢?
回撤控制更前置,提高擇時的勝率,該認栽時就認栽
說起來就兩點:通過回撤控制把下限守住,利用主動擇時把握賺錢機會。
回撤是生命線,所以是第一位的。從技術手段來講,市場上主流的方法是分散配置,比如限制行業和單票的持倉上限,而半夏的回撤控制要更前置一些。比如說他們的產品有三個系列,而區分指標就是回撤目標,比如低波系列產品,他們是要求最大回撤不超過15%。根據風控目標來決定自己的倉位系數,也就是能加多少杠桿。同時,還會使用VAR(value at risk)來動態評估發生極端風險所造成的損失,而且在具體實行起來,他們會更加嚴格,主流的做法是假設持倉資產不相關,而半夏是假設資產相關的,所以他們風險忍耐性更低,有問題能夠及時砍倉不死扛。
這種硬風控約束力更強,能夠避免主觀判斷上的失誤。其實很多主觀管理人表面上說自己控回撤,但是打心底里是不希望被約束的,這種行為,難說是出于信念還是執拗,產品表現也可能會大開大合。但李蓓對市場是保有敬畏之心的,2008年的金融危機讓她知道,當系統性的風險來臨時,沒人能夠幸免,活著最重要。
通過回撤控制活下來只是第一步,是保證自己不犯大錯。絕對收益的另一個來源是主動擇時,通過擇時一方面可以逃頂離場,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另一方面又能夠創造收益,為回撤提供安全墊。市場上真正有擇時能力的私募基金經理是非常稀缺的,不超過7%。
李蓓的擇時能力,不僅體現為代表產品在2020、2021年牛市的情況下創造出大幅超額,更體現在2018和2022熊市的行情中仍然可以逆勢取得正收益。2022年是其擇時風格最為鮮明,且表現堪稱精彩的一年。22年半夏的收益主要來源于權益,可以用逃過一劫,抓住兩次反彈來概括。一劫是22年的3-4月,半夏的權益類凈倉大部分時間平均小于 0,躲過了全年最大的下跌;兩次反彈一次發生在4月底,李蓓將多頭凈倉提高到 30%多,5月初進一步提高到最高 65%,吃到了一波反彈后在月底減倉;還有一次發生在9月末,利用結構化產品左側抄底權益,將權益類的凈多倉逐漸提高到40%,10月末,進一步提升到近50%,11月初進一步提升,并創出歷史凈值新高。年中還有一次把握住了7月商品的做空機會。
當然,擇時是一把雙刃劍,對的時候很爽,但有時也會錯。比如2019年,李蓓就因為一次做空和一次踏空,使得全年沒有跑贏滬深300指數。踏空是因為當時未緊密跟蹤外資流向和美國利率的變化,也沒有預估到機構的抱團對市場的拉動,所以錯過了A股的普漲行情,這種情況下,李蓓會認栽,“按照巴菲特的說法是越跌越低估越加倉,但是按照我的體系就不行,就必須得認栽、止損。是會有點憋屈,但是能保住我活下來”。認栽是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背后都能體現對pure alpha的追求。
如果在市場上做到60%的勝率就很好了,那么李蓓覺得自己能夠做到70%,她說“我覺得我還不錯”。雖然她追求的是絕對收益,但最終的結果是要遠高于市場平均水平的,甚至收益吊打主觀多頭。這背后的來源是什么呢?
如果李蓓的觀點跟主流觀點一致,這樣在對的情況下會獲得平均收益,在錯的情況下會獲得平均虧損。那么很顯然,只有李蓓的觀點跟主流觀點不一致,對的時候才能夠創造超額收益,當然錯的時候會虧錢(但是因為前面所說的風險控制,也不會虧太多)。
所以本質上李蓓是市場情緒的逆向投資者,這是她創造超額收益的核心原因。而逆向的背后,是對周期的把握和對市場情緒的洞察,這些都是宏觀對沖的真功夫。
半夏宏觀對沖的超額收益,源自對周期理解深度理解上的擇時能力
1997年,金融巨鱷索羅斯靠做空港元和泰銖一戰成名,成為主觀宏觀對沖的鼻祖。索羅斯的宏觀對沖,是通過主觀判斷捕捉機會,運用杠桿放大收益,這種策略持倉集中,波動大風險也大,收益和風險都沒有上限。
國際上以橋水為代表的另外一派的全天候策略,則是基于風險評價理論,根據經濟增長、通貨膨脹把經濟分為四個周期,每個周期在股票、商品、債券、現金之間進行配置。這種情況則是同時限制住了收益和風險的上限。
而李蓓的宏觀對沖結合主觀宏觀和全天候兩種做法,不會all in單個標的,對各類資產均設置了持有上限。不會控制基金上漲的波動,但是會控制基金下行的波動和回撤。此外,當有一個具體的宏觀觀點誕生時,會盡量在股票、商品、債券之間分散配置,進一步降低風險。
李蓓做宏觀對沖的理念聽起來很簡單,就是順應天時,組合配置。所謂天時就是周期,他們通過自上而下對宏觀經濟和資產價格驅動因子(利率、企業盈利、風險偏好)的分析,判斷各大類資產價格的趨勢,從而在股、債、商三大類資產之間進行多空雙向配置。
其實宏觀對沖實現起來是非常難的,李蓓曾經坦言:自己每周看100個數據,跟蹤10個供需平衡表;每年看100個模型,跟蹤10個國家宏觀經濟演變;既要關心央行和財政部互懟,還要關心Trump和Powell罵戰;既要時刻跟蹤唐山限產比例,還要持續跟蹤伊朗石油出口數量;明明知道A股要跌,也害怕被當成反動派不敢開股指空倉;累得跟狗一樣,卻并沒有多少人能懂、能認可。
聽起來是費力不討好的工作,那她為什么還要堅持呢?經歷帶來感受,感受形成知識,進而讓我們形成對事物的主觀看法。李蓓選擇宏觀對沖正是她過往經歷和性格使然,同時是她主觀意愿與自身能力的體現。
李蓓是北大的金融本碩,畢業以后先去交銀做了3年研究員,她與周期的緣分就是從那時開始。當時負責研究的方向就包括煤炭、電力、旅游、消費等板塊。后來給公司推了兩只票,漲的特別好,但是沒過多久就迎來2008年金融危機,股票下跌了70%,雖然當時的基金經理及時操作將虧損控制住了,但投資者卻遭受了巨大損失,叫苦不迭,這件事情對她觸動很大。
在經過研究后,她發現歷史上極端風險發生的概率遠大于人們的直覺,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符合肥尾分布,所以需要選擇一種投資策略,它跟中國當前的環境、當前的現實是匹配的,跟股票市場相關性沒那么高,在極端風險到來的時候,也能很好的應對。正好2009年期貨可以開始交易了,她就自己開了個賬戶交易期貨,沒想到2年賺到了6倍,這件事給了她自信與方向,讓她找到了一條適合在中國市場走下去的道路。
當然這條路不是誰都能走的,宏觀對沖有一定的技術壁壘,除了對宏觀政策和利率的理解,更為重要的是要做到資產類型全覆蓋,對經濟各個部門有完整的認知,這樣能夠拼湊出完整的經濟圖景,同時結合中觀,了解結構性的變化和來源。
經歷催生想法,興趣、稟賦使她堅持了下去。李蓓骨子里是個喜歡鉆研與思辨的人,她平時喜歡讀歷史、讀哲學。宏觀對沖投資其實是要探索宏觀經濟和市場波動的規律,去抓住它的拐點。這個過程像是一場沒有終點的無限游戲,她享受發現規律、把握規律、驗證規律的過程。做選股并不能帶來滿足感和成就感,而宏觀對沖可以,仿佛每天都活在變化當中,就像學芭蕾課、學跆拳道一樣,給她帶來全新的體驗。
她和方丈都欣賞陶朱公(范蠡),因為陶朱公不是聽天命,也不是賭國運,而是以一個更加超然的角度去俯瞰,然后判斷,還非常謙虛和知進退,而且還掌握了一些客觀規律。這跟李蓓做的事是一樣的——貴出如糞土,賤取如珠玉。
《方略》的訪談中無不體現出她對周期的理解和判斷,比如她用中美經濟周期錯位來解釋為什么她認為當下消費復蘇乏力,需要等待真正的復蘇,現在是震蕩慢牛。隨后她又從財富分配周期的角度展開,認為未來財富在居民、銀行間的分配會減少,政府稅收保持穩定,財富在私人企業上的分配會顯著提升,實際上就是股東會分到更多。未來5-10年是中國和中國股市的白天。
而具體到產業周期,她認為互聯網目前是結構性的變化,不再是一個新興產業了。中國的經濟增長(股市這塊餅的做大),一方面靠制造業在新興市場國家的投資,另一方面靠出口帶動相關企業每股盈利的增長。互聯網企業損失的市值可能都轉移到制造業上去了,所以制造業企業家的信心爆棚。
我們看到的是觀點和結論,這背后是數據的觀察、測算和推理,其實是數學的美感和周期的藝術。
做市場情緒的逆向投資者
最近關于李蓓最主要的分歧點在于她在去年11月發聲,稱市場處于新一輪牛市的起點,但是在今年1月又說目前經濟是強預期弱現實,并清倉了自己的權益資產倉位。大家認為她觀點變得太快了。方丈也指出了這點,對此她回應到“我的觀點其實沒有變,只是大家自己眼睛里看到的東西不一樣了,大家在非常悲觀的時候看到我說牛市的起點,并沒有看到我說未來半年是“見龍在田”。“我的觀點其實都是完整的,不同的市場環境下大家關注了不同的部分。”
言外之意,她沒有變,是人們只看到他們想看到的。我又回看了一下她去年11月發的文章,確實明確的說明今年2季度可能迎來“見龍在田”,而見龍在田的前提是經濟和盈利的企穩,但去年11月以來,市場更多是風險偏好的修復,僅僅用了2個月就進入了一個小平臺,所以她1月暫時空倉也是準備在后續經濟、盈利企穩以后再進行布局。長周期看好,短周期看空,人們忽略了她是一個周期“玩家”,忽略了宏觀對沖里面擇時的要義。
對于市場共識的感知李蓓有一整套的客觀情緒指標體系,比如看大家的倉位、擁擠度、趨同性等指標,以測出市場整體的水溫是冰點還是沸點。另外,還會看行業的相對表現,以及行業的相對熱度,也會主觀的跟別人聊。
通過這期方略,我們可以這么理解李蓓的投資策略和投資理念:她鮮明的觀點和她的投資之間是有關系的。她對行業周期的認識可以認為是她認知的中樞,當市場的共識比較嚴重的偏離她的認知中樞的時候,她可能就會采取跟市場認知相反的交易策略。
李蓓在對市場共識,市場情緒的感知方面有一定的優勢,所以她把自己認知和感知的優勢結合起來,這個就是她投資的方法論。她的投資方法和她自己的稟賦是匹配的。
如何更好地挖掘私募投資機會?風云君推薦厚雪長坡俱樂部!感到心動且是私募合格投資人,那就點擊下方鏈接加入厚雪長坡俱樂部,開啟嶄新的私募投資之旅。
點擊加入!
$半夏宏觀對沖(P001447)$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環球熱聞】年內第一!去年8月安利的基金,賺了40%+了
- 人人都愛討論半夏李蓓,但這才是讀懂她的正確方式
- 【989章】2023.03.24 收評 下周腥風血雨 做好補缺3190深v的預期準備 風云變幻主要看下周四和五 都別跑
- 天天速看:【視頻】連云港海事聯合教育部門開展水上交通安全暨防溺水知識宣傳活動
- 芯原股份:2022年凈利潤7381.4萬元
- 大北農:公司控股及參股公司生豬銷售數量當月合計為49.07萬頭
- 【環球時快訊】國投資本:2022年凈利潤同比下降38.63% 擬10派0.92元
- 正邦科技:2月銷售生豬67.40萬頭(其中仔豬46.70萬頭
- 廣電運通:預中標農業銀行超級柜臺項目_世界熱聞
- 環球今亮點!正邦科技:2月銷售收入環比下降3.58%
- 天天觀天下!中國銀行內蒙古自治區分行原黨委委員、副行長高宗勝接受審查調查
- 全球看點:德銀將贖回15億美元2028年到期的次級二級資本票據
- OpenAI公司在中國申請GPT-4商標
- 廣東制造,向上突圍!廣東制造業大市紛紛“放大招”:世界今熱點
- 格林美:簽署在韓國投資合資公司建設新一代超高鎳多元前驅體工廠與配套鎳鈷錳原料體系備忘錄_焦點觀察
- 全球微速訊:天壕環境:與中國油氣控股就重組事宜達成初步意向
- 熱點!發改委產業司組織召開優質高效服務業新體系專家座談會
- 熱頭條丨中證協:規范證券公司APP“一鍵打新”功能,要以書面形式訂立開通“預約申購”協議
- 海馬汽車:與豐田汽車(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簽署《關于在氫燃料電池汽車研發與產業化領域開展戰略合作的框架協議》
- 【天天聚看點】珍寶島:全資子公司獲得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藥品注冊證書
- 北向資金今日凈賣出2.34億元
- 曾毓群:已研發成功4680、4695等大圓柱電池,性能遠超國內外友商 全球熱點評
- 初識張濟民,聊聊投顧經。_今日熱文
- 《交易思維》讀者交流會第六場會議摘要:天天快報
- 環球熱文:TMT的瘋狂炒作即將結束
- “專業選手”買基的四大標準|焦點簡訊
- 奔馳中國召回部分進口及國產汽車|世界視訊
- 中國五礦董事長翁祖亮會見力拓集團首席執行官石道成
- 當前速訊:天壕環境:擬參與中國油氣控股有限公司重組交易暨簽署重組意向條款清單
- 中證協:規范證券公司APP“一鍵打新”功能 要以書面形式訂立開通“預約申購”協議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芯原股份:2022年凈利潤7381.4萬元

大北農:公司控股及參股公司生豬銷售數量當月合計為49.07萬頭

【環球時快訊】國投資本:2022年凈利潤同比下降38.63% 擬10派0.92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