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快看:張裕B——多少希望多少愁
2023-04-19 21:21:53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往事不堪回首
(資料圖)
曾經最為看重的$張裕B(SZ200869)$ 像是一場噩夢。從2015年夏季24元港幣開始,越跌越買到2018年冬天。后面幾年雖然無力大舉增持,也一直股息再投。心態上,前期豪情萬丈、顧盼自雄,中期悵然若失、憤憤不平,如今心如死灰、束手無策。號稱“價投墳墓”的張裕B果然名副其實。
反思這一場豪賭,失敗緣由如下:
一是驕傲自滿。2015年從A股牛市退出后,雖然過早清倉了五糧液、招行和中國神華,但是仍然賺到了豐厚利潤。當年賺錢,是因為市場很牛、五糧液很牛,卻誤以為自己很牛,妄想在張裕B上重現輝煌。正如霍華德-馬克斯所言,成功是失敗之父。
二是眼光太差。商業洞察力是自己最缺的東西。當年30元上下清倉五糧液,看K線建倉趴在山腳的張裕B,把“拔掉鮮花、澆灌雜草”詮釋得淋漓盡致。沒眼光,不識貨,不是活該嗎?
三是價值誤判。當年對這家公司內在價值判斷不夠保守,尤其對于它內在價值的縮減更是沒有思想準備,對于行業的演變、競爭的慘烈、品牌的弱化都過于樂觀。
四是固執己見。8年來,對于張裕的質疑從未間斷,善意和其他用意的提醒不絕于耳,但是自己一直堅信公司能逐漸向好。沒想到如今每況愈下。
當下不堪言說
張裕2022年報,凈利潤下滑超過10%,第四季度單季虧損。業績總體上下滑了10余年,EPS從2011年的3.62跌到了2022年的0.63元人民幣,業績剩了個零頭;股價也講了個反向10倍股的故事:B股從100多港幣跌到了11港幣左右。長期投資張裕B的股東,一定對股市的風險有著更為刻骨銘心的感悟。
回首張裕業績下滑,經歷過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從2012年至2014年,原因跟茅臺、五糧液一樣。后來茅五們卷土重來、直上云霄,張裕卻一蹶不振、窮途末路。
第二個階段,從2014年至2019年,承受洋酒沖擊,就像是苦守一座孤城,敵軍從海上、空中、陸地,鋪天蓋地,漫山遍野,無窮無盡,瘋狂進攻。盡管左支右絀、狼狽不堪,卻依然守住了將近10億元的年凈利潤。“滄海橫流,英雄本色”,并未過譽。
第三個階段,疫情三年里,更是艱難困苦。連進口紅酒都不行了,下滑了,國產紅酒更是哀鴻遍野,除了張裕還在勉力支撐,本土行業幾乎是全軍覆沒。記得2022年12月,管控完全放開,群眾自發封城,街頭路斷人行,大家不是在感冒,就是在感冒路上,誰還顧上喝酒?張裕終于無力回天,報出了史上少有的單季虧損。
張裕之所以如此艱難,至少有四個方面原因:
一是洋酒沖擊。這方面影響是根本性、最關鍵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在3月份為全國兩會準備的一份建議中提到:2022年我國葡萄酒表觀消費量53.95萬千升,其中,國產葡萄酒僅占其中的39.61%,比2015年下降28個百分點,而進口葡萄酒在中國市場占比逐步增加,2022年進口量為32.58萬千升,市場占比從2015年的32.35%提高到2022年的60.39%。客觀上,外國紅酒有其文化優勢、成本優勢。主觀上,國民對國產紅酒信心不足。
二是疫情影響。這一段是我直接從雪球上抄來的:“張裕公司曾透露,國內的葡萄酒消費場景呈現“單腿走路”的態勢,社交場景的消費量占到90%,而家庭消費的比例只有10%。因此當疫情阻斷傳統聚飲消費場景,葡萄酒行業的問題就暴露出來。”2022年12月和2023年1月是疫情極為特殊的兩個月份,所以2022年第4季度和今年第1季度業績差幾乎是無可避免的。
三是行業衰退。國產紅酒衰退,是因為洋酒沖擊。整個紅酒市場萎縮,包括進口酒近幾年量價齊跌,跟疫情有關,跟經濟有關。我曾與一位頗有見識的至友討論,為什么紅酒如此萎靡不振?朋友認為:其一,紅酒功能偏重于休閑助興、養顏美容,白酒功能偏重于尋歡作樂、消愁解悶,日子過得苦,更容易選擇白酒,白酒來得快,迅速麻醉,逃避現實;其二,從買醉角度看,白酒性價比更高,無論低端、中端還是高端,同樣的錢,白酒醉得更快更久,所以房價越貴、大家越窮、經濟越衰,紅酒越不好賣;其三,紅酒的消費群體應該是喜歡小資情調的中產,最近這10多年,主要由于房價,中產被消滅太多,中產都變成了房奴,“小資”不起來。我覺得朋友的話很有道理。
四是他酒擠壓?這個說法可能是來自張裕管理層?我是從孫健總經理那兒聽來的。這一條我覺得是偽命題。啤酒沒注意過,整個白酒市場也是萎縮的。白酒比較好的,是高端品牌。前幾年大家都議論,一方面茅臺酒一瓶難求,另一方面拚多多廣受追捧。這意味著什么?似乎是啞鈴兩端越重了,而啞鈴中間更細了?紅酒的命運,維系于啞鈴中間的力量,其實與白酒、啤酒關系不大。我想,如果是橄欖型,紅酒不至于這么苦吧?
未來迷茫難知
持有8年,關于張裕,想過太多。思來想去,始終想不明白太多問題:
以國外論,美洲和澳洲都曾經完全沒有紅酒行業,對這兩大洲而言,紅酒也曾是劣勢產業,并無文化優勢、風土優勢,但是兩大洲克服劣勢,發展起了新世界紅酒產業,而且似乎越來越強。那么,為什么亞洲就不能步其后塵?
以本國論,張裕之前完全沒有紅酒行業,從零做起,逐漸做大,2012年之前曾經風生水起。歷史證明國內也可以發展起紅酒行業。十年低谷,強身健體,負重前行,張裕有無可能重新崛起?
很多外來文化,我們最后贏了,如香煙、啤酒、汽車、電器、運動服裝等等。也有些我們一直輸,如足球、股票指數。那么,張裕最后會是贏家還是輸家?
大約10年前,行業低谷期,進口煤炭量多價低,國產煤企苦不堪言。記得當年神華因為成本低,一直穩定盈利,是少數幾家經得起逆境考驗的煤炭公司。這10年,尤其最近3年里的張裕,不是有點像當年的神華嗎?
在行業冰凍期,張裕這幾年里市場占有率逐年提升,年凈利潤占國內行業利潤總額超過100%。正如網友所言,張裕一定是做對了什么,才有這樣的競爭力和表現。那么,張裕有什么優勢?做對了什么?
都說治理有問題,品牌不歸公司,大股東吸血。但是$貴州茅臺(SH600519)$ 和$五糧液(SZ000858)$ 品牌不也是歸大股東所有嗎?多年連續分紅,在行業低迷、盈利下滑時,為了堅持回饋股東,將分紅率提升到70%。在國內證券市場,能找得出幾家這樣的公司?
都說管理層無能。那么,在行業冰凍期,一直穩健經營、穩定盈利、持續分紅,幾乎成為行業內唯一盈利的公司。做到這樣很容易嗎?哪里去找行的管理層,去戰勝很不行的大形勢?
張裕紅酒品質到底如何?說不行吧,為什么在國際上獲獎無數?而且按孫健總經理所言,如今每年獲獎獎項數量大約是過去的10倍。這些獎項都是花錢買來的?說行吧?為什么太多人都說國產紅酒不行,張裕不行?
作為一個行業、一個產業,國產紅酒最終將如何演繹?
作為行業龍頭,以B股計算的市值為70億元RMB,低迷期年銷售額40億元左右。在13億人口的國度,在歷史長河,這樣一個市值意味著什么?是歷史、行業、企業的宿命,還是僅為一個特定時期的暫時現象?
這些問題,我要是知道答案就好了。最終,答案由時間和事實給出,成敗由市場評判。過去很輝煌,現實很艱難,未來很迷茫,這就是張裕。
何去何從,命由己造。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焦點熱聞】“窮人思維”的威力有多可怕?買入大量4元低價股,6年后會怎樣?
- 當前快看:張裕B——多少希望多少愁
- 全球快看:誰出一款飛利浦茅臺酒一定大銷,賣空調還是榜格力更靈
- ST鵬博士回應被擔保方償債能力:算力網絡將帶動實現盈利
- 天津市發文支持企業上市,最高獎勵600萬元
- 【獨家】算力資源統一調度!上海部署九大任務 算力投資邁入黃金期
- 天天觀熱點:四維圖新:公司與多家車企在自動駕駛相關領域展開合作
- 視點!中證協發布一季度券商債券承銷業務專項統計 行業承銷綠色債361.85億元
- 金奧博:與北方特種能源集團有限公司在民爆、智能裝備、原輔材料、出口業務等領域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 國科微:固態存儲控制器芯片GK23系列已獲市場認可:天天時訊
- 京東科技與中化學冷鏈物流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天天報道
- 世界簡訊:長虹美菱:一季度凈利1.23億元 同比增長2280.51%
- 熱資訊!奧來德:2022年凈利同比降16.93% 擬10轉4派10元
- 統聯精密:2022年凈利同比增98.9% 擬10轉4派2.6元:精選
- ST鵬博士回應被擔保方償債能力:算力網絡將帶動實現盈利_全球快消息
- 中科信息:公司研發的技術與產品與當前的通用語言大模型、ChatGpt不存在直接聯系 世界看熱訊
- PICO 4 Pro正式發售,支持開啟VR眼動/面部追蹤:熱頭條
- 今日關注:華東醫藥:擬不超2.65億元控股動保公司南農動藥
- 國際醫學(七):2023一季度經營情況
- 【1006章】2023.04.19 收評 上證50和新能源兩個泥腿子已經軟了 就看中字頭和數字經濟兩位大佬啥時候賞飯吃
- 自動網格交易日記:第339天 播報
- 今日看點:“寧王”車展出大招!“新王牌”凝聚態電池可比固態電池更早量產?
- 世界觀察:特斯拉回應中國內地市場降價傳聞:假消息
- 香港金管局:資金流出港元體系并不一定代表離開香港金融市場
- 世界速看:民航局局長宋志勇會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運輸與物流局局長林世雄一行
- 天天最新:中消協養老消費調查:適老化消費環境仍需提升
- 在黃河之畔的美術館,聽聞藝術里的“水之回響”|視點
- 順豐控股:3月速運物流業務營收同比增長25.62%_時快訊
- 沃森生物:獲得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mRNA疫苗Ⅲ期效力臨床試驗期中分析主要結果
- 英集芯:股東及公司董事擬合計減持不超5.11%股份_頭條焦點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天津市發文支持企業上市,最高獎勵600萬元

【獨家】算力資源統一調度!上海部署九大任務 算力投資邁入黃金期

天天觀熱點:四維圖新:公司與多家車企在自動駕駛相關領域展開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