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頭條丨業績爆表,2023全年高增長確定無疑,卻腰斬了,足夠便宜了
2023-06-02 13:20:55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雖然不像藥明、博騰、凱萊英2022年有新冠大訂單加持,但昭衍新藥依然在當年實現業績新高,或者換句話說,“爆表了”。
(相關資料圖)
2022 年昭衍實現營業收入 22.68 億,同比增長 49.54%,扣非歸母凈利潤 10.19 億,同比增長 92.27%。即便是又陽又過年的2023Q1(藥石、藥明等成績單都很一般),昭衍依然實現營收3.69億,同比增長36.32%,扣非凈利潤1.85億,同比增長39.56%的好成績。
2022全年,昭衍訂單爆棚,新簽訂單38 億,同比增長35%。其中, CGT 訂單同比增長50%,國內承接海外訂單同比增長60%。
不同于藥明、康龍、泰格、藥石都在想方設法搞端到端一體化,從前端藥物發現甚至分子砌塊要一直做到后端CDMO的商業化生產。
昭衍就是個老老實實做CRO的,至少到2023年還是如此。
當下昭衍的主營業務主要是臨床前研究、臨床CRO以及實驗模型服務,但主要的營收來源還是臨床前研究(超95%),這里面最主要的收入來源是安全性評價(昭衍的安全性評價業務市占率全國第二,僅次于藥明康德,可惜2020Q3后,公司再沒有單獨披露其安全性評價業務的占比情況)。
而安評業務,并不是誰想做就能做的,必須擁有GLP資質,昭衍當下擁有最全面的國際化資質,包括中國 NMPA、美國 FDA、歐洲 OECD、韓國MFDS、日本PMDA頒發的五類 GLP 認證,國內當下同時具備中美歐三地GLP資質的CRO僅有六家而已。
這就對國內做創新藥想出海以及海外有創新藥想來國內發展的企業而言,擁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其實講到這里,所長覺得都已經足以說明昭衍未來的增長可能性了。即便剔除其余的業務,只要國內創新藥行業在發展,有越來越多的創新藥被立項,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產品想出海,海外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想殺入中國市場,昭衍新藥就會一直增長下去。
當下的幾家頭部CRO中,昭衍是唯一一家國內業務占絕大多數的,截至2022年,其國內業務占總營收的83.11%,他和國內的創新藥產業捆綁得更緊密(不似藥明、康龍,同海外產業更緊密,國內業務幾乎無法對他們的業績產生什么影響)。
而國內的創新藥產業發展,歸根結底,現在才剛剛開始。
下圖為國內某機構對創新藥行業占比的測算情況,2022年,國內創新藥占整體藥物市場的比例僅10%左右,預計到2035年這個數字將增加到30%,而發達國家如美國這一比例高達80%。考慮到國內醫藥市場大盤整體是永續性增長的,再考慮到創新藥對中藥、仿制藥等的擠壓,未來十多年,國內的創新藥終端市場至少能擴容10倍,市值由當下勉強過千億到未來至少萬億。
在國內創新藥產業鏈蓬勃發展的過程中,作為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的安評環節龍頭(極少的擁有全球五大GLP資質的企業),昭衍一定會充分受益于這個過程,而且由于CXO頭部集中的特性,昭衍的增速必將遠超創新藥行業整體的擴容增速。
如果對此還不是很能理解,我們可以回頭看看昭衍近兩年的新簽訂單數據,再同國內醫藥行業整體做個對比。
對醫療行業稍有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自2021年下半年起,國內的醫藥產業就開始呈現擠泡沫的情況,2022年國內生物醫藥領域的投融資金額對比2021年是腰斬還多的狀態,無數企業裁員、砍管線、宣布破產。
但昭衍的新簽訂單金額依然呈現高速增長的趨勢,一直到2023年才被打斷,但也并沒有同國內融資額一樣出現斷崖式下跌,只是略微比2022年差,2023年也過了一半,也許再用不了幾個月,公司手里積攢的訂單還沒做完,國內創新藥投融資金額就又起來了,昭衍又開始接新一波訂單。
畢竟按道理來講,似昭衍這樣的CRO的訂單金額,大趨勢是逐年增加的,因為醫藥行業從早期的小分子時代到如今的大分子時代,再到未來的CGT時代,生產、研發成本整體是不斷往上走的,帶動上游CXO為首的生命科學服務業不斷擴容。
2022年,昭衍的CGT訂單就有同比50%的增長。
跟著國內創新藥行業的整體擴容而增長,是昭衍的第一增長點。
國內業務是一個前景巨大的藍海市場,海外的天空則更是開闊,相比海外,國內擁有無可匹敵的工程紅利,因此成本優勢非常明顯,昭衍還可以同其他同行(如藥明、康龍等)一樣往海外進軍。其實近幾年,昭衍的海外業績是非常不錯的,海外業務占比已經從幾年前的幾乎為零到2022年占了總營收的20%左右,2023年,昭衍直說國內新簽訂單會下降,但卻非常有信心地給出海外訂單增長超50%的指引。
出海搶海外的單子,這是昭衍的第二增長點。
在之前的文章中所長反復提及,不想做一體化的CXO不是好CXO,昭衍這些年其實也在默默往一體化發力,雖然速度很慢,但確實是在一步步這么走。由前文可知,在2018年的時候,公司90%以上的業務還來自安評,但到2020年,安評業務的占比就降低到60%左右,雖然上市后公司沒再具體披露各項細分業務占營收比的情況,但所長估計,如今安評業務占比應該不足50%了。不過,昭衍的一體化如今更聚焦于CRO中的臨床前試驗室業務板塊,也就是藥明康德的WuXi Biology+WuXi Testing中的實驗室分析與測試。
2022年,藥明康德的這兩項業務營收合計為66.2億,是昭衍當下總營收的三倍。
一體化發展,是其未來第三個增長看點。
至于備受大家期待的CDMO,昭衍體外雖有大分子CDMO昭衍生物在孵化,且實力不俗,按其近期的一輪融資,投后估值已達10.5億美元,但上市公司昭衍新藥持股比例過低(僅不到9%),考慮到CDMO的“燒錢”屬性,后續估計也很難裝進上市公司體內,所以,幾乎可以忽略了,或許未來昭衍生物同昭衍新藥的關系,會變成如藥明康德和藥明生物一般。
站在這個角度看,還是康龍化成對股東好,大分子/CGT子公司雖也在融資,但終歸在上市公司體內,未來上市公司也會控股并表。
當下國內創新藥產業剛剛萌芽,連一哥恒瑞當下的營收也還有60%來源于仿制藥,在國內創新藥產業鏈剛剛開始,由千億迅速向萬億市值擴容的大趨勢中,輕言國內頭部CXO不行是目光短淺的表現。
國內創新藥產業崛起只是時代大勢中的一個,國內頭部CXO除了這個時代大勢外還至少擁有兩個時代大勢。一是創新藥開始進入入胞時代,由小分子到大分子到CGT,整個研發、生產成本呈指數級上漲,從而帶動上游配套產業鏈大漲;另一個是中國憑借完善的產業鏈和工程師紅利,讓全球CXO產業開始往中國遷移。
有這三大時代大勢在,只要國內頭部CXO不自己作死,未來就是越來越好的。
聲明:文章僅記錄作者思想,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巨大風險,需謹慎謹慎再謹慎,希望大家像對待裝修房子一樣對待自己的投資,不要讓挑公司的時間還不如你挑家具的時間來得多,你對待小錢能反復權衡,怎么對待大錢反而如此草率?
@今日話題 @雪球達人秀 @雪球征文 @新能源大爆炸 #財報云調研,投資大煉金#
$昭衍新藥(SH603127)$$藥明康德(SH603259)$
一鍵獲取各種牛逼基金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微頭條丨業績爆表,2023全年高增長確定無疑,卻腰斬了,足夠便宜了
- 山西受損防洪工程修復量達92% 世界視點
- 世界熱資訊!家居家裝股震蕩走強 志邦家居午后漲停
- 上海經信委副主任:上海將加強全市算力資源統籌、調度和共享
- 環球簡訊:房地產板塊午后繼續活躍 中交地產沖擊漲停
- 世糧署官員:未來幾個月 蘇丹約四成人口將面臨糧食短缺|天天滾動
- AI時代到來! 生成式AI市場無比廣闊,有望十年間翻32倍
- 焦點速看:冰山冷熱:公司目前在手訂單較多,市場拓展有序進行中
- 港澳臺簡訊:超7000名港澳同胞在廣州繳存住房公積金
- 3月亳州市汽車銷量數據統計 海豚排名第一(2023年)
- 美暢股份:金剛線生產線目前產能利用率在較高水平
- 波音CEO最新表態:C919是一架好飛機,不該對全球有3家供應商生畏 要聞
- 當前最新:玲瓏輪胎:與特斯拉已經進行商務對接和技術交流
- 每日熱文:專家:現在已經不是要不要救經濟了,而是怎么救,怎么盡快、大力度救,建議不救經濟的都是不學無術
- 環球快看點丨午評:創業板指高開高走漲超1% 新能源賽道股集體反彈
- 圖靈看市6.2-黃金上漲突出重圍,將考驗最后一道壓制-今日熱門
- 最新:白山專業遺產房屋繼承糾紛請律師打官司收費多少
- 全球百事通!人民幣匯率破7.1關口,會有何影響?
- 美國信用卡債務觸及1萬億美元大關:全美家庭需耗時8年還款2萬億
- 大亞灣“檢愛同行,共護花開”檢察開放日活動舉行
- 天天亮點!漲停雷達:鋰電池個股異動 眾源新材觸及漲停
- 裝修建材板塊震蕩走強
- 世界速遞!正海生物:未來種植牙市場需求空間廣闊,但具體過程可能曲折反復
- 當前速遞!復合集流體概念股震蕩走高
- 全球首次海上風電無淡化海水原位直接電解制氫海試成功 天天新要聞
- 阿維塔:5月訂單2366輛
- 鋰電池板塊持續大漲_天天時快訊
- 中國電信臨港算力公共服務平臺暨國產GPU創新聯合基地正式發布
- 通訊!追高游戲ETF,推薦一個止損指標
- 這位擅長新能源與計算機的績優新銳基金經理,是如何做成長股投資的? 環球播報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環球簡訊:房地產板塊午后繼續活躍 中交地產沖擊漲停

世糧署官員:未來幾個月 蘇丹約四成人口將面臨糧食短缺|天天滾動

AI時代到來! 生成式AI市場無比廣闊,有望十年間翻32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