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轉債分析-2023.06.11-天天播報
2023-06-12 08:15:52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先來看一下光伏行業產業鏈,讓大家對公司所在的位置、作用、分工有一定的了解:
再來看一下目前的光伏轉債:
關于光伏行業的分析,可以參考上次寫的行業分析,本次主要更新一下轉債的變化:
(相關資料圖)
行業專列1-光伏債整體分析
1.到期收益率(稅前,下同)為正,還有4年半,下次下修需要等到12月6日;時間還很長。
2.屬于光伏上游,主要產品為硅片、電池、組件,作為龍頭,我認為隆基活下去不成問題。
3.正股波動率一般,轉債占流通市值的3.3%,余額為70億,規模還是較大的,但是從占比來看,公司并不會放在眼里,從未下修,每次都是半年不下修,一個是占比小,公司并不會特別上心;另外一個是時間也很長。
4.從財報來看,公司的收入及利潤繼續增長,這是行業發展高峰期,但是行業面臨著極其嚴重的價格戰,競爭白熱化,公司不可能獨善其身,這點管理層比我們更加清楚。
5.公司擁有充足的資金,擁有超過480億的貨幣資金,而有息負債只有長期借款25.8億、轉債70億,完全可以覆蓋且沒有任何影響,所以轉債對公司來說只是錦上添花,而并非雪中送炭,只有雪中送炭才會讓人記著你的好,錦上添花過眼就忘掉,所以我喜歡解救那些落難的風塵女子,而不愿意花錢去煙花柳巷。
6.綜合上述,公司并不著急解決轉債問題,畢竟轉債對公司來說并沒有那么重要,可有可無的東西,完全可以放一邊,如果未來公司維持原有的競爭力,公司是不可能下修的,當然我認為3年之后,公司會有很大的回落,因為有大量的技術骨干被同行挖走了,現在的技術人員,大部分都是外行人員,我從不相信外行人能把專業的事做好,當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暫時來說,變化并不大,一切外在偉岸的形象終究會被歲月揭開真實的面紗,不是不顯原型,只是時候未到。
7.故此,我認為隆22轉債是一個雞肋,未來會長期維持在105-110元之間,就算光伏短期反彈,它的反彈也會是最弱的那個;綜合評價,全是肥肉,過于油膩,難以下咽。
1.到期收益率(稅前,下同)為1.58%,幾乎等同于貨幣基金收益,還有5年8個月,下次下修需要等到8月7日;有贖回價的保護,回撤會非常小,未來大概率不會跌破105元,回撤不會超過5%。
2.屬于光伏上游,主要產品為硅片、組件,作為組件龍頭,我認為天合活下去不成問題。
3.正股波動率極高,轉債占流通市值的17.7%,余額為88.6億,規模很大,占比較高,剛上市不到3個月;有人說三股東在減持,三股東是戰略投資者,減持是很正常的,畢竟戰略投資者賺錢了就會抽身離開,這并不會對轉債有太多影響;另外馬上就有超過26%的股份解禁了,其實這個對轉債也不會有太多影響。
4.從財報來看,公司的23年收入增速下降非常明顯,雖然凈利潤增長非常大,這是行業發展高峰期,但是行業面臨著極其嚴重的價格戰,競爭白熱化,這是行業問題,公司不可能獨善其身,這點管理層比我們更加清楚。
5.公司擁有充足的資金,貨幣資金達239億,但短期借款124億、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41億、其他流動負債(未終止確認應收票據)26億、長期借款52億、長期應付款11億、轉債余額89億,有息負債高達343億,貨幣資金無法覆蓋有息負債,說明公司資金還是比較緊張的,一旦解決了轉債問題,公司的資金將得到極大的改善;2016-2022年凈利潤合計89億,剛剛好覆蓋轉債余額,從這點來說,對于公司來說,這個轉債極其重要,畢竟辛辛苦苦搞了7年,也就是賺個轉債錢,只有傻子才會想著還這個錢,憑本事借來的為什么要還,用股份償還不香嗎,稀釋一點股份,然后把89億分了,何樂而不為。
6.很多人覺得公司還有大把現金,但是作為公司的生命線,能留住多少資金就留多少,不太可能愿意把102億(到期贖回價,還不包含利息,如果加上利息,需要108億)給出來,這一下子就要了公司的老命了,而資產負債率高達71%,有息負債率高達49%,利息費用劇增,急需改善負債情況。
7.大股東二股東持有30.74%的轉債,金額為27.25億,一旦提議下修,最起碼可以多賺2.7億,何樂而不為呢,為什么之前沒有下修呢,我認為現在距離解禁還有2個多月并不著急,而下次可以下修的日期是8月7日,剛剛好是解禁期前夕,你說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還是大股東經過精心計算后得出的結果呢,如果你是大股東,有何作想?
8.投資,就要站在公司、大股東的立場上,公司上次發行的轉債1(天合轉債),八個月就順利強贖了,而半年多后再次發行轉債,說明了什么?我認為是公司吃到了肉,知道了轉債的香,有了第一次吃肉,肯定會想著第二次吃肉,又有誰會嫌棄肉多呢,畢竟沒有什么比錢更香,沒有什么比錢更實在,至于股份,沒有賣出之前都是賬面數字。
9.綜合上述,我認為公司8月初下修,下修大概率會到底,到底后合理價格為122元;有人說大股東二股東沒有投票權,只要大股東想,總會有辦法實現的,畢竟小股東的大腿沒有大股東的粗。
10.就目前的價格而言,買入后到公司提議下修,只有2個月,提議下修轉債合理價格為118元,有8元的價差,收益率為7.27%,年化收益率超43%,還是相當可以的;綜合評價,五花肉,肥而不膩,剛好下口。
1.到期收益率(稅前,下同)為1.32%,幾乎等同于貨幣基金收益,還有5年,下次下修需要等到7月14日;有贖回價的保護,回撤會非常小,未來大概率不會跌破108元,回撤不會超過4%。
2.屬于光伏中游,主要產品為膠膜,市場占有率13%,在國內排第三,我認為海優活下去不成問題。
3.正股波動率極高,轉債占流通市值的12.85%,余額為6.9億,規模較小,占比一般,剛上市不到1年。
4.從財報來看,公司的23年收入增速下降非常明顯,凈利潤更是大幅下降,這是行業發展高峰期,行業面臨著極其嚴重的價格戰,競爭白熱化,這是行業問題,公司不可能獨善其身,這點管理層比我們更加清楚。
5.公司貨幣資金僅6億,但短期借款26億、長期借款1.5億、轉債余額6.9億,有息負債高達34億,貨幣資金無法覆蓋有息負債,連轉債余額都無法覆蓋,說明公司資金極其緊張,一旦解決了轉債問題,公司的資金將得到一定的改善;2016-2022年凈利潤合計7億(這賺的還不是真金白銀,2012年至今,經營性現金流為-55億,也就是主業并沒有造血能力,全靠融資,應收達28億),剛剛好覆蓋轉債余額,從這點來說,對于公司來說,這個轉債極其重要,畢竟辛辛苦苦搞了7年,也就是賺個轉債錢,只有傻子才會想著還這個錢,憑本事借來的為什么要還,用股份償還不香嗎,稀釋一點股份,然后把7億分了,何樂而不為。
6.公司并沒有現金,且資金作為公司的生命線,能留住多少就留多少,不太可能愿意把8億(到期贖回價,還不包含利息)給出來,這一下子就要了公司的老命了,而資產負債率高達63%,有息負債率高達58%,利息費用劇增,2022年利息費用超過了凈利潤,也就是高額的資金利息吞噬了一半以上的凈利潤,急需改善負債和資金情況。
7.大股東二股東持有24.22%的轉債,金額為1.68億,一旦提議下修,最起碼可以多賺840萬,何樂而不為呢,為什么之前沒有下修呢,我認為大股東還想等等,看看會不會有反轉。
8.綜合上述,我認為公司會近期下修,下修大概率會到底,到底后合理價格為122元;有人說大股東二股東沒有投票權,只要大股東想,總會有辦法實現的,畢竟小股東的大腿沒有大股東的粗。
9.就目前的價格而言,買入后到公司提議下修,隨便一個反彈也許就能強贖了,還是值得持有的;綜合評價,五花肉,肥而不膩,剛好下口。
1.到期收益率(稅前,下同)為正,還有5年5個月,下次下修需要等到8月25日;到期時間還很長。
2.屬于光伏中游,主要產品為膠膜、背板、感光干膠,作為膠膜龍頭老大,市場占有率超過50%,我認為福斯特活下去不成問題。
3.正股波動率較高,轉債占流通市值的5.6%,余額為30億,規模還是較大的,但是從占比來看,公司并不會放在眼里,從未下修,一個是占比小,公司并不會特別上心;另外一個是時間也很長。
4.從財報來看,公司的收入及利潤繼續增長,這是行業發展高峰期,但是行業面臨著極其嚴重的價格戰,競爭白熱化,公司不可能獨善其身,這點管理層比我們更加清楚。
5.公司擁有充足的資金,擁有55億的貨幣資金,而有息負債只有短期借款16億、轉債30億,完全可以覆蓋且沒有任何影響,所以轉債對公司來說只是錦上添花,而并非雪中送炭,只有雪中送炭才會讓人記著你的好,錦上添花過眼就忘掉,所以我喜歡解救那些落難的風塵女子,而不愿意花錢去煙花柳巷。
6.綜合上述,公司并不著急解決轉債問題,畢竟轉債對公司來說并沒有那么重要,可有可無的東西,完全可以放一邊,如果未來公司維持原有的競爭力,公司是不可能下修的;但是考慮大股東還有61.89%的轉債,肯定會想高價賣出,只有下修才能高價,只是目前轉債價格并不算太低,所以也很可能不下修,一旦大股東賣出轉債,很大程度上代表未來會長期不下修,而在大股東沒有賣出轉債之時,轉債投資者的利益還是跟大股東一致的。
7.故此,我認為福22轉債很可能是一個雞肋,未來會長期維持在105-115元之間,就算光伏短期反彈,它的反彈也不會強到哪里去,標的可以列入觀察池,但持有的話,還不算是很好的標的;綜合評價,全是肥肉,過于油膩,難以下咽。
1.到期收益率(稅前,下同)為正,還有4年11個月,下次下修需要等到7月13日,而上次提議下修被否決了;到期時間還很長。
2.屬于光伏中游,主要產品為光伏玻璃,作為光伏玻璃龍頭老二,市場占有率超過25%,我認為福萊特活下去不成問題。
3.正股波動率較高,轉債占流通市值的7.8%,余額為40億,規模還是較大的,但是從占比來看,公司并不會放在眼里,上次提議下修并否決,一個是占比小,公司并不會特別上心,尤其是其他非持有轉債的股東;另外一個是時間也很長。
4.從財報來看,公司的收入繼續增長,但利潤并沒有同步增加,這是因為成本在上漲,收入增長是因為行業處于發展高峰期,但是行業面臨著極其嚴重的價格戰,競爭白熱化,公司不可能獨善其身,這點管理層比我們更加清楚。
5.公司擁有33億的貨幣資金,而有息負債有短期借款37.7億、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8.3億、長期借款48.7億、長期應付款1.3億、轉債40億,有息負債高達136億,貨幣資金無法覆蓋有息負債,資產負債率為57%,有息負債率高達47%,按理來說公司是有意解決轉債問題的,但是上次提議下修被否,說明還有很多股東不愿意割肉,這個要看大股東的做法了,而大股東只有減持之后才有投票權,所以在大股東未減持完畢之前,不看好下修。
6.綜合上述,部分股東并不著急解決轉債問題,畢竟轉債對公司來說并沒有那么重要,可有可無的東西,完全可以放一邊,如果未來公司維持原有的競爭力,公司是不可能下修的;但是考慮大股東還有55.86%的轉債,肯定會想高價賣出,只是很可能上次被否決了,所以我認為一年內大概率不會提議下修了,一旦大股東賣出轉債,很大程度上代表未來會長期不下修,而在大股東沒有賣出轉債之時,轉債投資者的利益還是跟大股東一致的,只是看上次被否,很大程度上代表大股東的控制程度還不夠,內部之間還是有較大的利益分歧。
7.故此,我認為福萊轉債很可能是一個雞肋,未來會長期維持在110-120元之間,就算光伏短期反彈,它的反彈也不會強到哪里去,標的可以列入觀察池,但持有的話,還不算是很好的標的;綜合評價,全是肥肉,過于油膩,難以下咽。
1.到期收益率(稅前,下同)接近為正,還有5年1個月,下次下修需要等到7月14日;到期時間還很長。
2.屬于光伏上游,主要產品為切割設備(可以分為光伏行業、半導體行業,雙行業運用),作為光伏晶硅加工裝備產品龍頭老大,我認為高測活下去不成問題。
3.正股波動率較高,轉債占流通市值的4.8%,余額為4.8億,規模很小(是所有光伏債中最小的),但是從占比來看,公司并不會放在眼里,不急于下修,一個是占比小,公司并不會特別上心;另外一個是時間也很長。
4.從財報來看,公司的收入和利潤繼續增長,行業處于發展高峰期,但是行業面臨著極其嚴重的價格戰,競爭白熱化,公司不可能獨善其身,這點管理層比我們更加清楚。
5.公司有7.5億的貨幣資金,而有息負債只有轉債4.8億,貨幣資金完全可以覆蓋有息負債,資產負債率為61%,有息負債率只有16%,所以公司并不著急解決轉債問題,不看好下修。
6.綜合上述,公司暫時不會下修,只是轉債溢價率并不算特別離譜,且公司還在繼續高速發展,所以我認為未來的發展空間還是非常大的,而PEG(動態市盈率)僅為10倍,我認為略有低估,當然市場在擔心行業競爭加劇,但公司的毛利率并沒有下降趨勢,我認為這是行業情緒帶崩了它,存在錯殺的可能,另外很多時候,行業鏈中并沒有它的位置,這是很多投資者、投研機構忽略了它的存在。
7.故此,我認為高測轉債很可能是被錯殺的,一旦低于114元(到期收益為正),完全值得重倉,一方面是規模小有炒作的可能;一方面是公司業績可期,估值不高存在錯殺,后期有修復的可能;綜合評價,五花肉,肥而不膩,剛好下口。
1.到期收益率(稅前,下同)-1%,還有4年8個月,從未觸發下修條件;到期時間還很長。
2.公司以農業、新能源雙主業為核心,布局光伏上中下游,光伏板塊主要是產品為高純晶硅生產、中游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到終端光伏電站建設與運營,農業主要是水產飼料、重要的畜禽飼料,是雙行業的龍頭,作為光伏板塊新崛起龍頭,我認為通威活下去不成問題。
3.正股波動率一般,轉債占流通市值的8.4%,余額為120億,規模很大(是所有光伏債中最大的),但是從占比來看,公司并不會放在眼里,不急于下修(目前不滿足下修條件),一個是占比小,公司并不會特別上心;另外一個是時間也很長。
4.從財報來看,公司的收入和利潤繼續增長,行業處于發展高峰期,但是行業面臨著極其嚴重的價格戰,競爭白熱化,公司不可能獨善其身,這點管理層比我們更加清楚,當然公司是給硅片客戶省成本,這點來說對客戶極為重要,因為成本是活下來的重要保障。
5.公司擁有420億的貨幣資金(應收款項融資131億,說明公司還是相對缺錢的,因為把應收抵押出去是需要利息的),而有息負債有短期借款2億、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15.5億、長期借款222億、長期應付款9.6億、轉債120億,有息負債合計369億,貨幣資金完全可以覆蓋有息負債,資產負債率為48%,有息負債率31%,但考慮公司的利息費用較大,后期觸發下修還是可能下修的。
6.綜合上述,公司暫時不滿足下修,只是轉債溢價率只有33%,較低,且公司還在繼續高速發展,而市盈率僅為5倍,我認為略有低估。作為飼料行業,同行禾豐股份市盈率13倍、金新農市盈率69倍、海大集團市盈率25倍,就按最低的13倍,禾豐的費用率約5%、海大的費用率約6%,通威按6%計算,則22年飼料凈利潤為6億,飼料板塊合理估值78億;光伏板塊,就按公司的22.73%計算,凈利潤為250億(兩者合計利潤與22年一致),作為光伏行業龍頭,隆基市盈率13倍、晶科能源市盈率30倍、天合市盈率17倍、晶澳科技市盈率17倍,福斯特市盈率34倍、福萊特30倍,按隆基13倍計算,光伏板塊合理估值3250億,合計合理估值3338億,目前實際市值1432億,為合理估值的43%不到,也就是市場給打了5.7折,僅僅是因為人家出身于飼料行業,這有點像出身貧民的尚書被出身貴族豪門的侍郎看不起,始終低人一等。
7.當然市場在擔心行業競爭加劇,但公司的毛利率并沒有下降趨勢,我認為這是行業情緒帶崩了它,存在錯殺的可能,另外很多時候,光伏行業不認為它是正宗光伏企業,而飼料行業也不認為它的主業是飼料,兩頭不討好,就像老鼠進風箱一樣,也許作為行業的攪局者,始終被人看衰。
8.公司也非常努力,從同行里挖了很多技術骨干,高薪養才,這無疑會給未來帶來核心競爭力,產品不是未來的競爭力,只有人才是公司未來立足的根本,沒有人才企業就是無水之源,必然衰竭的那天。
9.故此,我認為通22轉債很可能是被錯殺的,一旦低于112元(到期收益為正),完全值得重倉,一方面是后期有下修的可能;一方面是公司業績可期,估值不高存在錯殺,后期有修復的可能;綜合評價,五花肉,肥而不膩,剛好下口。
1.到期收益率(稅前,下同)為-1.13%,還有5年10個月,剛上市,目前暫不滿足下修條件;回撤會較小,未來大概率不會跌破110元,回撤不會超過10%。
2.屬于光伏上游,主要產品為硅片、組件、電池,作為組件龍頭,我認為晶科活下去不成問題。
3.正股波動率極高,轉債占流通市值的40.4%,余額為100億,規模很大,占比極高,剛上市不到1個月。
4.從財報來看,公司的23年收入和利潤大增,這是行業發展高峰期,但是行業面臨著極其嚴重的價格戰,競爭白熱化,這是行業問題,公司不可能獨善其身,這點管理層比我們更加清楚。
5.公司擁有充足的資金,貨幣資金達276億(加上轉債余額),但短期借款126億、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12億、其他流動負債(未終止確認應收票據)39億、長期借款45.7億、長期應付款111億、轉債余額100億,有息負債高達434億,貨幣資金無法覆蓋有息負債,說明公司資金還是比較緊張的,一旦解決了轉債問題,公司的資金將得到極大的改善;2013-2022年凈利潤合計102億,剛剛好覆蓋轉債余額,從這點來說,對于公司來說,這個轉債極其重要,畢竟辛辛苦苦搞了8年,也就是賺個轉債錢,只有傻子才會想著還這個錢,憑本事借來的為什么要還,用股份償還不香嗎,稀釋一點股份,然后把100億分了,何樂而不為。
6.很多人覺得公司還有大把現金,但是作為公司的生命線,能留住多少資金就留多少,不太可能愿意把108億(到期贖回價,還不包含利息,如果加上利息,需要113億)給出來,這一下子就要了公司的老命了,而資產負債率高達76%,有息負債率高達47%,利息費用劇增,急需改善負債情況。
7.大股東持有55%的轉債,金額為55億,后期觸發下修條件,一旦提議下修,最起碼可以多賺3億,何樂而不為呢,當然就算馬上觸發下修條件,也不會馬上下修,我認為現在距離解禁還有2個多月并不著急,很可能會3個月內不下修,然后到時剛剛好是解禁期前夕,一切都在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8.投資,就要站在公司、大股東的立場上,大概率不會吃虧。
9.綜合上述,我認為公司暫不下修(當然目前也沒有觸發),就目前的價格而言,還是偏貴了,只有低于113元才是好的價格;綜合評價,全是肥肉,過于油膩,難以下咽。
1.到期收益率(稅前,下同)接近為正,還有4年1個月,下次下修需要等到12月8日;距離時間還很長,未來很難跌破115元,回撤大概率不會超過7%。
2.屬于光伏中游,主要產品為激光設備(可以分為光伏行業、半導體行業,雙行業運用),作為光伏激光加工裝備龍頭老大,我認為帝爾活下去不成問題。
3.正股波動率很高,轉債占流通市值的8.3%,余額為8.3億,規模較小,但是從占比來看,公司并不會放在眼里,不急于下修,一個是占比小,公司并不會特別上心;另外一個是時間也很長。
4.從財報來看,公司的收入和利潤增速下降,行業處于發展高峰期,但是行業面臨著極其嚴重的價格戰,競爭白熱化,公司不可能獨善其身,這點管理層比我們更加清楚,當然公司是給硅片客戶省成本,這點來說對客戶極為重要,因為成本是活下來的重要保障。
5.公司有22億的貨幣資金(其中大額存單19億),而有息負債只有轉債8.3億,貨幣資金完全可以覆蓋有息負債,資產負債率僅為43%,有息負債率只有21%,所以公司并不著急解決轉債問題,不看好下修。
6.綜合上述,公司暫時不會下修,只是轉債溢價率并不算特別離譜,且公司還在繼續高速發展,這跟其他光伏行業不同,因為公司是為客戶提供省成本的設備,是保持競爭力的利器,要知道以前是沒有這類公司的,所以我認為未來的發展空間還是非常大的,而PEG(動態市盈率)僅為44倍,我認為略有低估,當然市場在擔心行業競爭加劇,但公司的毛利率并沒有下降趨勢,我認為這是行業情緒帶崩了它,存在錯殺的可能,另外很多時候,行業鏈中并沒有它的位置,這是很多投資者、投研機構忽略了它的存在。
7.正股波動性極好,轉債波動性極好,非常適合做差價。
8.故此,我認為帝爾轉債很可能是被錯殺的,一旦低于115元(到期收益為正),完全值得重倉,一方面是公司業績可期,估值不高存在錯殺,后期有修復的可能;綜合評價,五花肉,肥而不膩,剛好下口。
優先順序:115的帝爾轉債>114的高測轉債>110的天23轉債>112的海優轉債>112的通22轉債>105的福22轉債>113的晶能轉債>110的福萊轉債>105的隆基轉債。
當然,歷史不代表未來,但是未來大概率會遵循歷史的軌跡,因為人性依然在,韭菜依然在,貪念和欲望依然在。
文章所述的可轉債,均為案例使用,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場需謹慎,請獨立思考。 $隆基轉債(SH113015)$$晶能轉債(SH118034)$$通22轉債(SH110085)$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歡迎喜歡的朋友轉發分享。
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的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
祝投資愉快。#可轉債大餅##可轉債##光伏#@今日話題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光伏行業轉債分析-2023.06.11-天天播報
- 快消息!成交量回歸,AI大票重回主流
- 中信建投:預計2023年下半年國內診療量將會持續復蘇
- 全球訊息:現場直擊2023動力電池大會!寶馬直降10萬、奧迪直降7萬 顧客直呼:“不可思議!”
- 俄第二大銀行CEO:美元主導地位將終結 正討論用人民幣與第三國結算
- 特斯拉股價連漲 11 天,空頭損失超 60 億美元-天天最新
- 去年結婚人數創37年來新低 近9年結婚人數下降49.3%|熱消息
- 全球資訊:經濟日報:理性看待黃金價格上漲
- 公募"一拖多",一人能管25只基金,首尾業績相差120%
- 中疾控:XBB及其亞分支占比增長到92.4%,疫情呈下降趨勢
- AI主題行情依舊火熱,創投機構青睞智能汽車賽道-每日快報
- 個人養老金“開戶熱繳存冷”待解-環球報資訊
- 天天熱議:產銷兩旺 新能源車消費涌熱潮
- 上海電氣首獲壓縮空氣儲能透平發電機組訂單|環球看點
- 大灣區首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項目完成首臺風機吊裝|全球消息
- 今日熱文:銀華中證有色金屬ETF凈值上漲1.05% 請保持關注
- 華夏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ETF(QDII)凈值上漲1.05% 請保持關注 天天看熱訊
- 申萬菱信中證研發創新100ETF凈值上漲1.09% 請保持關注_世界即時看
- 從“有沒有”向“好不好” 房地產業邁向品質提升
- 原騰訊QQ空間負責人,T13專家,黃希彤被爆近期被裁員,裁員原因令人唏噓。。_當前播報
- 成績超李娜!37歲老將拿5座大滿貫閃耀網壇,網友:亞洲第一人 天天短訊
- 世界實時:雪上加霜損失大!女網鄭欽文法網后又迎壞消息,網友:怪不得別人
- 千年遺址煥發新生 統萬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正式開園-世界訊息
- 快資訊丨中移動5G基站集采落地 多家廠商“雨露均沾”
- 央行規范銀行間債市債券估值業務
- 即時:中海油維持性資本支出和自由現金流
- 熱消息:A股公司們真像后宮佳麗五千
- 【世界熱聞】heartcatchprecure磁力_heartcatch
- 名家中秋散文推薦(名家中秋散文)
- 電瓶車牌子有哪些_電瓶車什么牌子好 電瓶車品牌十大排行榜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俄第二大銀行CEO:美元主導地位將終結 正討論用人民幣與第三國結算

特斯拉股價連漲 11 天,空頭損失超 60 億美元-天天最新

去年結婚人數創37年來新低 近9年結婚人數下降49.3%|熱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