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二次暴發可能性多大?疫苗還要打嗎?專家們這樣說_速看
2023-04-03 09:13:56 來源:央視網 小 中
在4月1日舉辦的首屆東方國際感染周上,新冠是否還會有新一輪的感染引發熱烈討論。
大多數與會專家認為,新冠仍會持續存在,但大規模暴發的幾率很小。
【資料圖】
仍有新冠散發病例,有抗病毒治療需求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病與病原生物中心主任牛俊奇在論壇上援引數據稱,自2022年12月9日以來,各省份報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數及陽性率呈現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截至今年3月16日,全國新冠核酸檢測陽性率為0.8%。
牛俊奇表示:“目前仍有散發新冠病例,有實際抗新冠病毒治療需求,國家政策建議醫療機構儲備新冠抗病毒藥物。”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曾于3月23日發表文章稱:“以這種微生物(新冠病毒)的特性,我們必須做好準備,如不做好準備,將付出巨大代價。”
對此,牛俊奇認為,從新冠再感染及突破性感染的特點來看,再感染后,中和抗體會迅速出現并升高,病程會縮短,并且會以無癥狀和輕癥為主。
北京地壇醫院副院長蔣榮猛表示:“新冠和流感的防控一定要有準備,要有監測,有非藥物性的干預措施;也要有抗病毒的藥物;要有多種形式的疫苗可用。”
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劉映霞教授援引《自然》雜志的觀點認為,病毒持續變異,仍然存在嚴重程度未知的新冠變異株的風險。
海南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寧毅教授在談到未來疫情影響因素時稱:“再次感染對于未來疫情發生至關重要。但目前關于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后對再次感染保護的研究較少,首次感染是否對奧密克戎二次感染有免疫也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寧毅披露了一項海南省的研究數據顯示,首次感染對再次感染的保護率約為77%,對重癥的保護率約為94.5%。但他強調,這些結果是動態變化的,目前可以用來預測3-4個月的感染情況。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也表示,再感染主要與變異株的突破性感染有關,這和人體內的抗體免疫水平有直接關系。
二次暴發可能性不大,高危人群仍需接種疫苗
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魯鳳民教授上個月在EMI(《新發微生物與感染》)雜志發表文章認為,去年12月國內的新冠感染高峰加上疫苗接種獲得的人群免疫,將會在6個月左右的時間內提供一定的針對新冠感染的保護力。魯鳳民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美國的數據來看,奧密克戎在去年出現大的感染波峰之后,最近的感染逐漸趨于平緩,我們認為國內出現第二波的大規模疫情暴發的可能性不大。”
重慶醫科大學校長黃愛龍教授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國短時間內迅速建立起來的免疫屏障應該可以在近期把一部分尚未感染的’幸存者’保護起來。”
另據南開大學公共衛生和健康研究院黃森忠的最新預測,假設沒有出現除BA.5.2和BF.7之外的新的變異株誘發的新感染潮,那么到2023年年底國內的新冠疫情將保持在“低流行”狀態。他認為,整體來講從7月底后,需要比較嚴密監測新冠感染者范圍是否有量上的較大增長。
本周,世界衛生組織調整了針對新冠疫苗接種的建議,認為未來疫苗接種工作將聚焦高危人群。對此,國內專家也表示,已經感染過新冠并且接種了全程新冠疫苗的健康成年人和兒童青少年暫時沒有必要接種新的加強針。
“原始的疫苗接種加上自然感染所取得的免疫保護力應該是比較高的,至少在半年左右的時間內再次感染的幾率不大。”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王新宇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另一方面,如果接種下一針加強疫苗,最好是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加強針。”
大部分專家都認為,雖然新冠群體免疫屏障已經建立,但局部、零星的散發感染仍會持續一段時間,因此對老年人等脆弱群體的疫苗接種仍然很有必要。
“我們還是需要制定好疫苗的接種計劃,尤其是要針對老年人等免疫系統低下的人群提供保護,這些人一旦感染新冠后,產生的繼發感染及合并癥會給治療帶來很大的挑戰。”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癥醫學科主任鐘鳴教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新冠疫情二次暴發可能性多大?疫苗還要打嗎?專家們這樣說_速看
- 中國軟件與長沙學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今日播報
- 科大訊飛集團總裁吳曉如:很快會發布大模型技術_今亮點
- 泰禾智能:“中國富硒大米”之鄉考察團到公司調研
- 天天訊息:外媒:挪威1.3萬億美元財富基金仍無法剝離其在俄資產
- 同是光伏股票 關心產業的和關心股價的
- 人工智能的歷史性機遇
- 科大訊飛集團總裁吳曉如:很快會發布大模型技術|全球熱議
- 三星引入ChatGPT不到20天 爆3件半導體機密數據外泄 環球熱議
- 每日訊息!康希諾新冠疫苗生產基地疑似停產 去年銷量已大跌
- 天降70億美元!一位全球頂級富豪或已悄然離世:環球新動態
- 理想汽車:3月交付2.08萬輛新車 同比增長88.7%-環球焦點
- 帶你認識迪士尼公主——海洋奇緣莫阿娜Moana|世界速遞
- 川儀股份:助力國家核電重大裝備自主可控 1E級磁浮子液位計模擬件鑒定試驗完成:天天訊息
- 環球快報:天降70億!一位全球頂級富豪,或已悄然離世
- 焦點速讀:荒野求生
- 這兩年腰斬的主觀多頭
- 世界快資訊丨66歲北汽集團原董事長徐和誼被查:掌舵北汽近14年
- 中信證券:央企投資建議聚焦新興科技與大安全主題
- 海南:民營企業成功發行上市給予500萬元獎勵
- 天弘基金多位高管變更,涉及風控、財務、副總經理等職位-天天視訊
- 報道:北約宣布禁止在其設備上使用TikTok-天天速遞
- 世界熱頭條丨中信證券:央企投資建議聚焦新興科技與大安全主題
- 打四折!一級債基成降費“主力軍”-環球今亮點
- 招商銀行2022年報分析
- 海控LBCT專用碼頭航次情況(2304)_當前視訊
- 我們如何想自己想不到的東西
- 簡訊:麗珠集團資金面點評
- 全球快播:最高補貼1萬元!廣州新能源汽車補貼新規來了
- F1澳大利亞大獎賽第3次練習賽:維斯塔潘圈速榜首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天天訊息:外媒:挪威1.3萬億美元財富基金仍無法剝離其在俄資產

同是光伏股票 關心產業的和關心股價的

人工智能的歷史性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