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和醫療要反轉了?
2023-03-28 16:21:25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金牛指數精選(TIAA026047)$$金牛主動精選(TIAA026049)$
今天,成長板塊出現了一些變化。
(資料圖)
這幾個板塊我前不久都分析過。總結起來就2點:
(1)三個板塊估值都不高。
(2)新能源和醫療勝在估值消化明顯,甚至部分低估,但短期景氣度較差。TMT勝在短期景氣度較好,有人工智能概念加持。算是各有千秋。
至于接下來的短期走勢,那我也預測不來。
只能說,既然估值都不高,甚至偏低,那就可以都配置上。在此基礎上,還可以通過優選基金經理來提升收益率。
實際上,我們定投的四足鼎立基金組合,就是一個囊括了消費、醫藥、科技和海外成長的成長基金組合。
我們也可以看一下,這些成長板塊組合起來之后的收益情況。
最近兩年,消費、醫藥、科技和海外成長股的收益率分別為:
-24%、-32%、3%和-47%。
(以上分別對應消費50指數、300醫藥指數、科技100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下同。)
4個成長板塊,平均下來收益率為-24%。
A股也有專門編制的成長股指數,比如300成長指數就是滬深300里成長股的集合。300成長指數過去2年的收益率為-27%。
這個收益確實很糟糕。關鍵是,兩年前的2021年正是成長板塊最鼎盛的時候。
很多基民是被「長坡厚雪」、「久久為功」、「萬億賽道」這類名詞忽悠進來的。買的都是消費、醫藥和科技等成長股,辛辛苦苦滾了2年雪球,結果被深套,屬實很慘。
再看最近一年。消費、醫藥、科技和海外成長股的收益率分別為:
2%、-14%、0%和-8%。
4個成長板塊,平均下來收益率為-5%。而300成長指數的收益率為-11%。
同期,四足鼎立組合的收益率為+1%,再次強于成長板塊整體-11%~-5%的收益。
雖然四足鼎立組合是個成長基組合,但在過去一年里是少配新能源基金的。原因就在于新能源估值偏高。
事實上,過去一年新能源指數和新能源基普遍大跌了20%以上。組合反而上漲了1%,就是因為沒有盲目追高新能源。
現在來講,新能源行業經過持續調整,估值泡沫被消化,愈發合理。
雖然不知道新能源什么時候才能見底,但此時逐步增加新能源基金的配置,大概率是合理的。
如何去配置,那就是第二個點了。
二、調入了新能源基金前海開源新經濟。
該基金的基金經理是崔宸龍。很多朋友對他的印象還停留在2021年冠軍基金經理上,認為是曇花一現,甚至有冠軍魔咒。
但在我看來,他的實力較強。
下圖藍線是他的基金凈值。黃線是新能源指數。綠色代表了他的超額收益。
很明顯,他的超額收益持續向上,是非常穩定的。每年能跑贏新能源指數6~8%的收益率。這個水平要超過大部分新能源基金經理。
而且隨著新能源的下跌,基民的割肉離場,他的管理規模(下圖黃柱)有所下降。這也有利于他進一步創造超額收益。
三、調入了信息產業基金中歐電子信息。
相較于信息產業指數,該基金也有持續且穩定的超額收益(下圖綠色)。
具體而言,平均每年能跑贏信息產業指數10%以上的收益。
特別是今年,由于信創和人工智能概念爆發,信息產業指數單邊大漲23%。很多信息類基金都跑輸了指數。而該基金取得了24%的收益率,依然能跑贏指數,難能可貴。
關鍵是他的持倉股是有基本面的,至少有一定邏輯。
不像某位Cai經理,雖然今年業績第一,但他持有的HWJ公司,從營收到庫存到 利潤再到應收賬款全面拉胯。也談不上什么邏輯,純屬妖股瞎漲,屬實讓人看不懂啊
總之,四足鼎立組合主要就做了兩點,一是逆向投資,堅決不追高。二是重視基金經理的業績,但不唯業績,尋找的是有邏輯的業績。
大家不買基金組合,自己去買基金,也盡可能注意這些點吧。千萬不要盲目亂投。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新能源和醫療要反轉了?
- 陳達,一個神秘的大v,一個你想托付終生的人
- 達利歐再談硅谷銀行危機:全世界都借錢投資,所有人都賠錢
- zever白蕓豆酵素果凍保質期多長時間?
- 科技部:統籌推進氫能科技創新,重點強化氫能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
- 【全球速看料】生態環境部:鋼鐵超低排放改造進展順利 今年1-3月有約4000萬噸完成改造
- 新能源“綠牌”或在2年內取消?乘聯會回應:建議同車同權
- 世界信息:中汽協:1-2月銷量排名前十位的轎車生產企業中長安汽車增速最為顯著
- 農業農村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豬肉平均價格為20.26元/公斤,比昨天上升0.6% 熱資訊
- 迷你基輪盤gambling玩法-每日快看
- 新能源“綠牌”或在2年內取消?多地已有所行動!網友:太丑了 建議取消
- 聯合國安理會未通過“北溪”管道問題決議草案,中方:表示遺憾|全球今頭條
- 環球短訊!科技部問斌:我國已初步打通氫能“制-儲-輸-用”全產業鏈
- 最新快訊!什么是網格交易法?該策略有何優勢?有何劣勢?【文末打賞】
- 十問全市場選股|如何化解量化多頭的選擇焦慮?
- 對本金一、二萬元股民的忠告!
- 一起教育科技財報:2022財年數字化轉型業務收入實現8.5倍增長
- 全球觀焦點:國家智慧教育讀書平臺正式上線
- 天天最資訊丨民航復蘇態勢顯著,上周執行客運航班同比增長300%
- 生態環境部:空氣質量改善形勢較為嚴峻,大氣污染防治仍艱巨:焦點日報
- 世界熱推薦:光刻膠板塊盤中弱勢探底
- 中國科大首次實現基于碳化硅中硅空位色心的高壓原位磁探測
- 百事通!上海徐匯:力爭到2025年底新增上市(掛牌)企業20家 儲備數量達到500家
- 首條直飛清邁航線恢復,預計價格將下降!
- 被風嫌棄:全球觀天下
- 世界觀點:小米 2022年度財報解讀-真實盈利能力堪憂
- 光威復材:2022年營收同比跌3.69%,擬10轉6派7元,碳纖維、碳梁、預浸料業務貢獻營收比例占93.48%
- 火爆行情被潑涼水!高位AI股密集減持,軟件、IT、芯片占比高,這8股減持比例超3%
- 東航回應航班取消后旅客跪求起飛:業務部門已按流程規定處置
- 第二十六話 成長股還是價值股?原來不是選擇題!_天天熱頭條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科技部:統籌推進氫能科技創新,重點強化氫能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

【全球速看料】生態環境部:鋼鐵超低排放改造進展順利 今年1-3月有約4000萬噸完成改造

新能源“綠牌”或在2年內取消?乘聯會回應:建議同車同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