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循環系列之一:經濟為什么離不開金融?|全球百事通
2023-03-31 10:22:47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經濟學里有一個薩伊定律,通常用一句“供給創造需求”就解釋完了。這里有必要追究一下原文的含義,才能明白這句話從宏觀角度是如何成立的。薩伊在著作《政治經濟學概論》第十五章中講述的是,有人新生產了一件商品拿到市場上去,形成一個新的供給,當他賣出去后,得到的錢會去購買其他人的商品,從而形成對其他商品的需求。這就是說,出現一個新供給A,會形成對B商品的需求。引申開來就是商品越多,市場越繁榮。比如說航海家從中國運了一船的茶葉到巴黎,船員們先將茶葉賣給巴黎本地的居民,拿到現金后,會就地大吃大喝,購置房產、馬車等商品,對于巴黎的相關商家來說,正是因為出現了茶葉這樣一個新的供給,才形成了對本地商家茶葉以外商品的需求。這種需求并不是因為貨幣增加了,而是因為增加了一船茶葉的供給,帶來了額外的新增需求。
(相關資料圖)
這樣的一個簡化模型,在談論宏觀總量的時候是沒有問題的。對市場中的微觀個體則不成立。比如再來第二船的茶葉,說不定就賣不出去了,這時無論對于船員還是本地商家,都沒有新需求出現了。
現在沿著這個模型在產業鏈上擴展一下。 假設開發商賣了一批房子,收到100億元,這筆錢會通過工資、稅收、采購原材料等形式,流向員工、政府、供應商。供應商比如水泥廠會繼續通過工資、稅收、采購原材料的形式,流向員工、政府、原料商。原料商拿到錢依然是流向員工、政府、小原料商……。政府收到的稅收,也會通過財政支出流向公務員和公共物品提供商……。無論經過多少個鏈條的流轉,最終,這100億元會分散到開發商員工、供應商員工、原料商員工、公務員等一個個居民個體手中,這些作為個體的居民拿到了錢,相當于培育了新的需求,他們會拿錢去買房、買車、買手機等。這可以理解是一個供給創造需求的過程,第一輪的供給為第二輪創造了需求,第二輪的供給為第三輪創造了需求。經濟活動就是這樣不斷循環著,老百姓從雇主那里拿到了多少錢,就會花出去多少錢,供給和需求剛好能夠匹配。
在最簡化的經濟模型中,經濟是可以這樣完美地循環下去,只要不斷有新的商品被發明、生產出來,經濟總量就會增加,因為供給和需求總是完美接續上了。如果將模型的前提條件里加入企業主的角色,完美的模型就會變得有缺陷了。
在最初始的100億元支出中,還有一大筆,比如有20億元以利潤的形式,被截留在開發商、供應商、原料商的企業主手里,也就是老板或股東手里。企業主多數時候早就實現了生活自由,手上突然多了20億資金,并不會刺激他們再買房買車,大概率就是存著不花。于是,需求的漏損就出現了。在第一個循環中,100億元的初始消費實現了100億元的交易,結果到第二輪的時候,需求只剩下80億元了,等到第三輪循環的時候,需求可能只剩下64億元了,再這么循環下去經濟就該停滯了。在貨幣以金銀等實物形式為主的經濟中,就表現為富人庫房里的金銀不斷增加,市場上流通的金銀實物不斷減少,結果就是貨幣層面表現為通貨緊縮,經濟層面表現為產能過剩。在以信用貨幣為主的經濟中,富人在銀行的存款不斷增加,如果銀行沒有將這些錢放貸出去,結果一樣是通貨緊縮和產能過剩。
為了彌補這個20億元的需求缺口,緩解產能過剩,就需要有人去找富人把錢借過來并且花出去。比如一批工薪族,通過按揭方式貸款20億元去買房,這樣在第二輪循環中,需求就可以恢復到100億元了。
這個需求的缺口,是因為富人的邊際消費傾向偏低,收入遠遠超出支出,結果是富人大部分收入退出了第二輪循環所導致的。薩伊在原文中,并沒有考慮到這一點,默認第一輪的收入會全部轉化為第二輪的需求。實際情況是,必須靠工薪族、企業主、政府在金融市場上,從富人手上把漏損出去的錢借過來,讓這筆錢重新回到需求側。這就是金融在經濟中解決需求側缺口的根本性作用,如果沒有金融來完成這種資金的融通,那需求的缺口可能就持續萎縮,第一輪100億元,第二輪80億元,第三輪64億元……,經濟就會運轉失靈,連簡單再生產都難以維持,更別說擴大再生產了。
需求缺口的存在,并不是現代市場經濟特有的現象。在古代,由于先天資源稟賦的差別,或者后天的努力程度差異,自然會存在收入上的貧富差距。在這種貨幣以實物為主的時代,富人們的財富多數是儲存在家里,隨著大戶人家囤的銀子越來越多,市面上的銀子自然會變少,這時如果缺乏有效借貸市場的情況下,富人的銀子無法通過借貸回歸商品市場,伴隨而來的就是通貨緊縮。這種情況下的缺口會怎么彌補呢?一個可能的路徑是富人多生孩子,然后家產平分,貧富差距縮小,甚至是家道沒落,之后銀子徹底回歸社會,缺口也就自動消失。即使這樣,仍然有些大戶家庭財富繼續增加,家里無法儲存這么多,那很可能是購買字畫等收藏品,或者建造豪華宅邸、城堡。如果購置的是土地,造成生產資料的進一步分配不均,那就會形成更大的缺口,后果反正很嚴重。
在經濟體中,富人越多,儲蓄越多,造成的需求缺口就越多,就越依賴金融手段來彌補這個缺口。因為在金融市場上,資金的供給來自于富人,需求其實也是因為富人的資金退出消費而衍生的,兩者的規模在理論上應該是剛好相等的。也就是富人退出消費形成了20億元的儲蓄,為了彌補這20億元的消費缺口也會形成20億元的借貸需求。因此,供給創造需求這句話,在金融市場上也是適用的。
需求缺口的規模大小,粗略計算可以看全社會企業的利潤,除此之外還有居民財產性收入也可能由于無法花掉而形成儲蓄,退出需求循環。比如居民將住宅、商鋪出租而得的租金收入,全國體量應該是幾萬億的規模。還有拆遷戶獲得得拆遷款,每年也是萬億計,這些收入明顯超過了居民的日常支出,剩余部分大多會存入銀行,退出需求循環而形成需求缺口。但租金和拆遷款數據很難有準確統計,這里先從企業利潤角度,了解大概情況。
2021年韓國企業所得稅為114萬億韓元,按照平均20%的企業所得稅率,可以倒算出韓國企業稅前利潤為所得稅額的4倍,即456萬億韓元。假設這456萬億利潤都存入銀行變成儲蓄,退出了下一輪需求,那下一輪循環的需求缺口就是456萬億。彌補這個需求缺口的辦法,就是貸款增加456萬億,可以剛剛好彌補需求缺口。至于借錢的主體,可以是企業借錢擴大產能,可以是居民按揭貸款買房,可以是地方政府借錢建設公路橋梁等基礎設施,也可以是中央政府發行國債,只要是能讓那456萬億韓元儲蓄轉化為消費或投資,經濟就可以循環下去。實際上韓國2021年M2增加了413萬億,考慮到缺口估算的誤差,可以認為缺口基本補齊了。
因為企業主對生產資料的占有,帶來了宏觀上的需求缺口,對于宏觀經濟的持續性來說,是一種內在基因缺陷。如果放任不管,經濟需求就會像地心引力下拉一樣地持續萎縮,那么如何對抗這種萎縮呢?只有馬克思開出過公有制這個治本的藥方。也有些國家通過房產稅、遺產稅等方式,能夠緩解這種需求萎縮。更多的藥方需要靠借錢,比如凱恩斯認為企業不借那就政府借,但無論是企業借、居民借、政府借,都只能對抗一時的供大于求,等不吃藥的時候,需求又會萎縮,典型的治標不治本。這就像是張無忌中了玄冥二老的寒冰掌,需要用內力去療傷,一旦棄療就會發作。因此,大致可以認為缺口是一種病,負債是一種治標的藥,不能停。只是這些治標的藥方,都有各自的副作用。
政府借錢過多的副作用是貨幣貶值,因為債務早晚要償還的一天,尤其是以外幣計價的外債,典型的是阿根廷、土耳其、斯里蘭卡等。
企業借錢過多的副作用是產能過剩、債務危機,典型的是1929年大蕭條。企業借錢的主要目的是擴大規模,擴張的產能需要靠最終的居民消費需求或出口來消化。如果本已產能過剩的經濟體,依靠企業借錢來彌補缺口,這就是典型的飲鴆止渴,最終演變成企業債務危機。1929年之后凱恩斯發現不能再靠企業借了,才提出政府借錢來彌補需求缺口的建議。
居民借錢過多的副作用是房地產泡沫,典型的是日本,地產泡沫破滅后的長期資產負債表衰退,其實就是吃藥過多造成的泡沫。等泡沫破滅后,不吃藥了,需求持續萎縮,衰退自然來了。所以房地產對于經濟的作用,不是汽車、手機、家電等耐用品可以相提并論的,因為后者的購買通常是不借錢的,對于彌補需求缺口幫不上忙。
政府花錢反映在基建投資上,企業花錢反映為制造業產能投資,居民借錢反映為房地產投資上。看得出,GDP里的投資部分,主要作用就是彌補需求缺口,依靠的則是金融。所以,現代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金融市場,否則自動陷入通貨緊縮甚至經濟危機。可是,錢借多了,副作用發作,又可能發生貨幣貶值、債務危機、地產泡沫等各式各樣的金融危機。
最后還有一個藥方,是貿易順差,看起來沒什么副作用,留到下一節分析。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經濟循環系列之一:經濟為什么離不開金融?|全球百事通
- 貴州茅臺2022——明牌打游戲 環球百事通
- 天天時訊:麗珠集團2022年報點評
- 貴州茅臺2022年年報數據解讀
- 人工智能:AI+產業投資機會梳理
- 豬肉股集體高開 巨星農牧漲超7%
- VR/AR板塊震蕩走弱 多股跌超5%_全球消息
- 特朗普被起訴后競選團隊喊話粉絲打錢:捐47美元 免費獲應援T恤
- 復合集流體概念股震蕩反彈 寶明科技漲停
- 黃金板塊震蕩走強 盛達資源大漲7%|世界觀焦點
- 蘋果手機變色彩屏怎么調回來 蘋果手機怎么變彩色了-全球動態
- 馬駿:未來人民銀行可以設立“轉型金融支持工具”,為轉型活動提供低成本融資
- 全球微頭條丨大連重工研制的海工平臺升降齒輪箱量產下線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支持在軌組裝的大型多任務高軌衛星平臺技術”項目啟動
- 豬肉板塊開盤領漲_焦點播報
- 焦點關注:業績增長股受追捧
- 國家統計局:3月份各規模企業制造業PMI保持擴張
- 環球視點!中藥板塊開盤拉升
- 經銷商變革:貴州茅臺2022年年報解讀
- 投資忌傲慢與偏見,宜好奇和開放
- 建行2022年年報點評_世界資訊
- 環球速遞!解讀陽光保險上市后的首份財報:穩中有進,少年老成
- 每日熱聞!港股就是一步到位!
- 天馬科技集團與湖南省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區現代農業產業融合項目正式簽約:天天速看
- 天天快看:兩市融資余額增加9.09億元
- 兩大豬企同時爆雷!時隔兩月業績大幅下修 機構:豬肉板塊處于低位 或是布局好時機|每日消息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支持在軌組裝的大型多任務高軌衛星平臺技術”項目啟動 全球熱點
- 銀行業動蕩未能轉變美聯儲“鷹聲” 今晚2月PCE物價指數備受矚目
- 怎么送1到24女生禮物
- 全面注冊制納新!滬深主板迎首批新申報企業:新亞電纜、金盛海洋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人工智能:AI+產業投資機會梳理

豬肉股集體高開 巨星農牧漲超7%

VR/AR板塊震蕩走弱 多股跌超5%_全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