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深套超30%還有救嗎?一文讀懂光伏邏輯變化!
2023-03-31 19:21:01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此前,每當光伏裝機速度不及“預期”引發光伏板塊大跌,各路機構總會出來解釋原因:“上游硅料價格大漲,下游組件廠含淚漲價,電站裝機動力不足;來年硅料價格下行,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長期看好“。
現在硅料價格回落趨勢已定,1-2月光伏裝機增速創歷史新高,然而光伏產業指數卻一路向下,光伏ETF從去年8月高點跌近30%,這是為何?
其實光伏實現全面平價之后,影響光伏裝機的核心因素就已不再是組件價格,而是地方諸侯的模糊政策和儲能,限于篇幅后面再分享,大家可以先關注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天就跟先大家分享下:光伏行業的投資邏輯、近期下跌的原因、歐盟限制進口中國光伏產品的影響,以及有沒有必要止盈或止損。
聊新能源車的時候,我跟大家分享過產業投資的分析框架,就是化繁為簡,找到行業的利潤源頭和利潤消耗主體,算出行業利潤增速變化即可知道投資景氣度。
即就像你去餐廳花XXXX元點了一個菌菇宴(利潤源頭),不管菌菇做成了哪些菜,利潤有哪些區別,這桌菜的成本只有菌菇和廚子工資(利潤消耗主體),對于老板(投資者)而言,他核心只關注成本和售價,即利潤。
支撐股價上漲:要么靠利潤增長,如2020年口罩炒作;要么靠估值中樞提升,比如最近炒作的“中特估”;大家最喜歡的,就是業績和估值中樞同時提升,這就是所謂的戴維斯雙擊。
我們看,光伏產業鏈包括多晶硅、鑄錠(拉棒)、切片、電池片、光伏組件、應用系統等6個環節。上游為多晶硅、硅片環節;中游為電池片、光伏組件環節;下游為應用系統環節。
按照我們上述的邏輯,光伏的利潤源頭是組件、利潤消耗主體是砂子、人力等對吧~其實,這樣看是有一定邏輯缺陷的,或者說是邏輯不嚴謹的。
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2022年國內裝機(組件)87GW;光伏組件153.6GW,硅片約36.3GW,電池片約23.8GW。
由此可見,光伏產業鏈的利潤大頭來源于出口,出口的產品中不只有組件,還主要有硅片和電池片,它們貢獻的利潤不容忽視,因此光伏產業鏈的利潤源頭有:硅片、電池片、組件。
而構成光伏產業鏈利潤消耗主體的主要為:砂子、設備、人力成本。在短期內容,生產技術和國內通脹水平不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光伏的制造成本可以近似看成是恒定的。
因此,投資光伏產業鏈,判斷光伏行業投資景氣度,只要盯緊硅片、電池片、組件的價格變化或者是毛利率變化即可。
聊光伏產業最近為啥大跌?很多人給出的答案是:
1、被星辰大海的TMT(傳媒、通信、計算機)板塊抽血。
2、歐盟出臺政策限制進口中國光伏產品。
最近光伏板塊下跌,有上述的兩方面原因,但核心原因還是要從光伏的投資預期-現實和基本面找問題!
2021年、2022年硅料價格高企,即使組件企業替客戶承擔一部分成本,但組件價格仍較2020年初上漲超40%,電站投資回報率快速下滑,壓制了行業需求。
未來(2023年)新建硅料產能投產,硅料價格下跌,組件價格略降(但組件企業利潤率會大幅修復),電站投資回報率回升,被壓制的需求爆發。
去年硅料價格大漲,組件價格最高達2元/W,似乎并沒有壓制到下游裝機需求。國內裝機同比增長59%,組件、硅片、電池片出口分別同比增長55.8%、60.8%、130.7%。量增價升,格局打開~
根據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數據,去年截止11月,全國光伏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1260小時,全年利用小時應該穩穩超過1300小時。
2元/瓦、1300小時是啥概念?我們根據根據長江證券做的光伏電站IRR(內部投資收益率)測算表知,在這樣的情況下,光伏電站的理論投資收益有7.28%,而5年期以上LPR只有4.3%。
如果是貸款投資(空手套白狼),都有3%的年化收益,這哪個老板不眼饞吶~不過這個也只是紙面測算,折舊率不同對IRR影響還是蠻大。
去年10月,硅料價格如期閃崩,硅片、電池片、組件按照市場預期運行。我們看下圖紅色框里面,真的是硅料跌倒,中下游吃飽。只有硅料毛利在降,其它全部回升,尤為是苦硅料已久矣的組件。$通威股份(SH600438)$
但到了今年一月,光伏產業鏈全環節產品都開始降價,光伏全產業鏈利潤率也是快速下滑,其中像電池價格跌到了微利。價格下滑靠量補齊利潤了嗎?
我們做個測算:2022年組件出貨均價按照1.9元/W、電池片價格按照1.3元測算。目前主流組件價格為1.73元/W,電池片價格1元以下。
去年國內+國外組件出貨量240.6GW。如果保證組件出貨收入不下滑,組件的出貨量增速需要達到多少呢?全年平均增速至少要達到11.2%以上,去年價格=價差X(1+X),X=11.2%。
其他環節價格更低,降價更厲害,根據上述公式,那需要更高的增速。然而1-2月國內組件的出貨增速僅為2.93%,大幅低于理論增速啊。
3月15號,又傳出歐盟準備起草的一份歐洲自主制造光伏的草案、其中就表明歐洲75%以上的光伏組件將會由當地生產,這要是落地,國內光伏產能過剩2/3。
綜上所述,就是光伏最近大跌的原因:價格下跌超市場預期卻無法通過量補齊產業鏈利潤增速,歐盟自主可控草案的情緒殺。
直接回答:只有短期的情緒擾動,不會改變全球光伏競爭格局。
首先,光伏行業不是有錢就能搞的產業,是一個技術高度密集且管理內卷的行業,只有擁有先進技術且管理能力超強的企業才能活下去,再然后獲得更多利潤。
所以大家也不要線性思維而低估了光伏龍頭的護城河,而去投資一些阿貓阿狗,他們對龍頭不構成威脅。下圖是目前電池片單瓦利潤率,大家看下小數點之后有幾個0。
看似我們出口的是組件、電池片、硅片,實則是我們出口的是固態電+廉價勞動力!歐洲電價、人力成本是國內的好多倍,那注定光伏產品生產成本高企。$隆基綠能(SH601012)$
其次,即使歐盟鐵了心要封鎖中國光伏(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國內光伏產業還可以搬遷產業鏈到東南亞、印度等地,那邊現在的生產成本更低,國內光伏企業做資本和技術出口。
最后,歐能的財政能補貼多久?這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每個人的風險偏好、投資風格、資金用途不同,故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我賬戶目前還有23%的利潤,目前沒有止盈的計劃。
因為如果說市場是有效的,公司每天的股價也都是被充分定價過的,那全年還有比當前更悲觀的時候嗎?
對于一個飛速成長的行業,大家都喜歡看市盈率,但當他失去成長的故事時,就不再適合看市盈率了,而用市凈率更適合一點。因為市盈率很可能會因為業績增速下滑和股價下滑不同步,出現越跌越貴的情況。
目前光伏指數的動態PB-MRQ(市凈率)4倍左右,大概回到了2020年底的樣子,雖然談不上有多便宜,但是已到開啟左側定投區間。
前兩個月組件出口增速為2.39%,大幅低于11.2%,但是全年保持11%以上的增速還是有比較大的可能性,券商預計歐洲都是40%以上的增速;國內的話,10%以上就是閉著眼睛都能實現的增速。$石英股份(SH603688)$
如果后市需求走擴,中下游利潤率回升,大家又回過來看光伏,一波干20%~30%的利潤不輕輕松松的事嘛~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個人觀點和看法,喜歡可以幫忙轉發給身邊炒基的朋友或交流群。
關注我,不迷路,玩股買基金,多少讓你懂一點~
#你被賽道股套住了嗎##基金大幅回撤怎么辦##光伏#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光伏深套超30%還有救嗎?一文讀懂光伏邏輯變化!
- 怎么理解矛盾的經濟數據 全球熱聞
- 2023晨星基金獎獲獎名單出爐!你最中意哪一只?-環球速看料
- 當前觀察:歐元區3月CPI同比漲6.9%低于預期,能源價格同比漲幅轉負
- 證監會發布修訂后的《期貨交易所管理辦法》|焦點
- 中青旅:2022年凈利虧損3.34億元 同比轉虧_世界快報
- 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推進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高精度地圖試點
- 安恒信息:擬攜手賽意信息、三維通信參設CVC聯合體
- OpenCloudOS首個社區全自研版本發布:天天動態
- 陜西省政府投資引導基金84億元將投向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
- 中手游:董事長兼CEO肖健單日增持234.4萬股 持股比例升至27.82%
- 證監會就《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資訊推薦
- 投資唯一秘訣就是一直持有最好的
- 剛剛!地產再添重大利好!我國將全面推進房產帶押過戶_環球熱點評
- 2023.3.31 CCFI和SCFI,小荷才露尖尖角 觀速訊
- 在電動汽車的轉型過程中,新興市場處于什么位置?
- 報道:【直播精華回顧】ChatGPT, 熱門提問大回顧!
- 泛海控股:目前剩余未償還債務金額為2.72億元|熱門看點
- 定邊縣氣象臺發布大風藍色預警【Ⅳ級/一般】【2023-03-31】
- 粵水電:東南粵水電擬在湛江經開區管委會管轄境內建設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海島150MW漁光項目
- 交建股份:擬合資設立控股子公司 拓展江浙滬地區市場:環球熱資訊
- 邁威生物:地舒單抗注射液上市申請獲批:環球新資訊
- 中航電測:截至本公告披露日 本次重組擬聘請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航證券有限公司、北京市嘉源律師事務所、大華會計師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北京國融興華資產評估有
- 法拉電子:2022年凈利同比增21.21% 擬投建南海路廠區項目
- 泛海控股:目前剩余未償還債務金額為2.72億元 新資訊
- 今亮點!新城控股2022年歸母凈利潤13.94億 商管毛利占比提升至28.95%
- 每日速看!【板塊預言家第二季收官】三連中、五連中的球友們快來領取額外現金紅包獎勵!
- 2023.03.30 復盤
- 天天快看點丨貴州茅臺的幾張牌
- 2022全球集運12巨頭的EBIT約為2080億美金 環球看熱訊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證監會發布修訂后的《期貨交易所管理辦法》|焦點

中青旅:2022年凈利虧損3.34億元 同比轉虧_世界快報

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推進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高精度地圖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