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資訊:投資不可輕信
2023-04-08 11:26:29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陳嘉禾 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資官
(資料圖)
說實話,作為一個入行快20年的、天天和信息打交道的金融從業者,在今天的這個新媒體時代,我還是有點懷念傳統媒體時代的一種特質的。這種特質的名字,就叫做“信源”。
所謂“信源”,意思就是“信息的來源”,就是說我們在做分析的時候,使用的任何一條數據、信息、基礎材料,都需要有明確的來源,質量要經得住檢驗。
從反面來說,我們不能隨手從哪里拿來一個資料,這個資料是誰寫的不清楚,內容對不對不知道,統計方法靠譜不靠譜沒人管,然后直接就用在自己的分析里。
在我早年在英國上大學的時候,學校要求論文里也特別要重視材料引用的出處管理。也就是說,在論文里引用的任何一條材料,都需要有明確的、可以論證的出處。因此,像網絡百科這樣不知道是誰編輯、質量好不好不清楚的資料,在當時是不允許用在正規論文中的。
但是,在今天的新媒體時代,事情似乎在發生變化。當各種資訊滿天飛的時候,人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開始變得越來越不重視“信源”了。
現在,不少投資者只要看到數據就相信,看到材料就分析,在微信里刷到一張圖就問怎么回事、打開一篇不知道誰寫的文章就問有沒有道理,卻根本不管這些數據和材料是哪里來的。而基于沒有明確信源做出的分析,能有多靠譜,就只有天知道了。
比如,今天有朋友來問我:“聽說長期持有股票,收益率不如在股票和債券之間不斷做平衡,是不是這樣?”我先沒有回答他這個問題,而是問他“你在哪里看到的這個分析?分析的數據驗算過程,你復核過了嗎?有沒有細節上的問題?”
“啊要看這么細致啊,我以為別人做的分析肯定就是靠譜的呢!”朋友這樣回答,真是讓我啼笑皆非。
又有一次,一位投資者跟我說,“你看這份研究報告說的,某某銀行從2018年到2023年都沒漲,這么長時間不漲的股票怎么能買?”我說等一下,你知道為什么報告里的數據,只從2018年開始嗎?是因為從2014年到2018年,這家銀行的股票漲了很多,不支持這份報告的觀點呀!這位投資者這才恍然大悟。
還有一次,一位投資者和我聊天,說是現在某某紅利指數PE是7倍,你看看值不值得投資?我說先等一下(這句話都快變成我的口頭禪了),你怎么知道這個指數的估值是7倍?我記得不是這個數,你說的這個估值會不會錯了?
聽了我的問話,這位投資者一臉茫然:“我在某某軟件上看到的數據啊,這估值數據都是專業機構算的,還能有錯?”
于是,我向這位投資者仔細解釋了股票指數的估值工作中,用不同權重方法可能帶來的差異。當一個股票指數的權重不等于其總市值權重、而計算者錯誤的用總市值加權法計算指數的估值時,指數的數據估值就會出現不小的偏差。
聽完我的話,這位投資者仔細動手算了一下指數的估值,結果發現,當時按照正確的實際股票權重法算出來的估值,大概是10倍PE,而軟件上標的則是7倍。從7倍到10倍,股票指數需要上漲50%才行:根據7倍估值和10倍估值做出的分析,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以上的這些例子,打一個比方,就好像軍隊作戰中,將軍拿著地圖排兵布陣:你們團占領這條河流,你們營打下這個高地。結果,等士兵們到實地一看,發現根本沒有河流和高地,將軍的地圖拿錯了。如此打仗,焉能不敗?
其實在投資中,凡事多想一想,思考細致一些,絕對是投資者生存下來的不二法門。有時候,即使是可以信賴的信源,也要考慮到出錯的可能。畢竟,在這個塵世之中,只要是人就有出錯的可能。一次都不出錯,只會在童話故事里出現。
在2020年4月20日的9點多,我早上起來打開電腦,發現股票指數暴跌了5%。我有點不敢相信,昨天沒發生什么事情啊?為什么市場突然跌了5%?打開手機看看行情,事情也是一樣:股票指數就是跌了5%。
現在,所有的行情系統都告訴我,股票指數跌了5%。這還能有錯?肯定是有什么突發事件吧?
不過,職業的習慣讓我對所有數據都喜歡刨根問底:尤其是那些我不太理解的數據。于是,我繼續在行情機里翻,想看看哪些股票跌了這么多,導致市場暴跌5%。
這一翻不要緊,我發現幾乎所有的權重股票,都沒怎么下跌。“一定是行情數據出錯了!”結果,半小時以后,交易所的公告出來了:股票指數因為技術原因出現異常。
靠譜的信息來源,也有時候會出錯。而真實拿到手的資產,也許你壓根用不上,甚至并不會一直屬于你。在房地產交易中,這種奇特的現象就被不少投資者所忽視。
比如,在《民法典》的法律框架中,有一條“買賣不破租賃”的原則。意思就是說,如果我買了一套房子,但是這套房子在我購買之前被租出去了,那么我在租約到期之前,不能把租客趕走、自己進去住,也就是說“購買行為不能破除現有租賃合同”。
而在《民法典》中,租賃的最長期限是20年。因此,如果投資者在買房之前沒有仔細考察房屋的出租情況、沒有要求賣家對出租情況做出承諾和擔保,是有可能吃大虧的:買到手的房子愣是住不進去,租也租不掉。
如果說以上的事情尚且情有可原,畢竟人家租賃在先,那么下面這件事聽起來就更加離譜。在不少海外的房地產市場,則有一個絕大多數中國人聞所未聞的“逆權侵占”的概念。
比如,在英國和西班牙的法律中,如果一間房子長期空置、被非房主的人破門而入占據、在一定年限以后(比如12年)房主仍然沒有意識到侵占的發生、也沒有做出實際行動驅趕占有者,那么房子就自動歸屬占有者所有。
自己的房子,別人非法占據,自己只是沒發現,結果過了幾年居然這房子就能成為別人的?搶房子偷房子的人不用坐牢,居然還就成了法律認可的房子主人?這樣真實存在、但是又違反我們國內常識的事情,告訴投資者:即使拿到手的資產,有時候如果不加照看,也會自己跑掉。
所以說,在投資中,最怕的就是自己一知半解,就輕易相信、輕易判斷、輕易決策。這個道理,在今天的金融市場如此,在歷史上也同樣適用。
在《曾國藩家書》,晚清大臣曾國藩說到用人時,與今天的投資有異曲同工之妙。曾國藩這樣寫道:“辦事不用外人,用人必先知人。知人之道,總需多見幾次,親加查看,方能得其大概。”
這話翻譯成今天的投資語錄,就是說:“投資不用投不了解的資產,資產一定要多看多研究、自己親自察看,才能大致了解。”看看,把看人和看資產這么一對比,是不是顯得非常恰當?
在唐代詩人白居易寫的《放言》詩中,也有這樣四句話:“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復誰知。”
詩的意思是說,周朝的國家棟梁周公,在輔佐幼小的周成王、大權獨攬時,全天下都說周公是個要篡位的壞人:直到后來周公把政權還給成年的周成王,人們才反應過來,錯怪周公了。
而漢朝的逆臣王莽,在篡逆之前、蓄積篡逆的力量之時,天下都說王莽是個真正的君子。直到后來王莽篡漢,天下人才如夢方醒。倘若這兩個人當時就因為意外而死,那么他們真正的實情,又有誰知道呢?
由此可見,投資這個世界上最難的工作之一(畢竟點點鼠標就能賺錢,這事兒簡單不了),真的很考驗我們觀察事物的細致、透徹,考驗思維的縝密、詳實。只有不輕信我們見到、聽到、學到、想到的東西,對事物再三核實與思考,才能讓我們在投資中立于不敗之地。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天天快資訊:投資不可輕信
- 天天快看點丨美媒:美商務部高官下周將訪北京上海 為商務部長可能訪華做準備
- 純堿
- 世界播報:雪球基金評審團招募!8只寬基指數基金邀你來測評
- 新能源股票的投資是一場馬拉松跑_看熱訊
- 天天快資訊:AI創業公司Minimax正在以超十億美金的價格進行新一輪融資
- 俄技集團:最新國產MS-21飛機計劃于2024年開始批量交付
- 請相信世上總有一些美好,值得我們全力以赴 焦點報道
- 焦點速遞!2023Q1持倉梳理--東阿阿膠
- 兩個展|全球時快訊
- 天天新資訊:IPv6流量首超IPv4 2025年用戶及流量規模劍指世界第一!
- 創造紀錄!中國造船巨頭拿下210億大單 A股公司要飛?
- 高喊4000點的美女分析師“揭丑”前同事:涉推接盤票、桃色事件
- 游戲“冬去春來” 版號發布趨穩 市場從下行回歸到增速放緩狀態-天天要聞
- 環球要聞:三亞將開展廢舊汽車專項治理
- 桶油平衡價格-環球熱資訊
- 《思考:快與慢》_全球今日訊
- 特斯拉美國再降價 最高降5000美元!中國市場暫未收到降價通知_環球熱推薦
- 每日焦點!券商定向“降準”了!結算備付金比例調降至15% 預計釋放200億流動性
- 康美實業破產 昔日800億造假主角馬興田或將徹底出局|全球觀察
- 繃緊風險防控這根弦 銀行業資產質量穩中向好|環球今頭條
- 8家A股煤炭公司去年預計負債陡增 側面反映煤炭行業環保投入持續提高
- 三門峽租房最新信息_三門峽租房
- 業內:中國玩具出海亟需好IP領軍
- 快看點丨北京二手房掛牌量井噴超11萬套
- 外企高管密集訪華 釋放這些信號
- 美國得州法官下令:全美范圍內 共和黨占主導地位的那些州禁止銷售墮胎藥|全球播報
- 【全球新視野】8家A股煤炭公司去年預計負債陡增 側面反映煤炭行業環保投入持續提高
- 多地掀起新一輪優化營商環境熱潮
- 天天觀點:白糖價格創近五年新高 相關上市公司業績獲提振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新能源股票的投資是一場馬拉松跑_看熱訊

天天快資訊:AI創業公司Minimax正在以超十億美金的價格進行新一輪融資

俄技集團:最新國產MS-21飛機計劃于2024年開始批量交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