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快訊:完蛋了,要和大家說再見了....
2023-04-13 12:27:31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近期由于Chat GPT爆火,所長現在收到的10份電話會紀要/錄音里,居然7、8份都與AI大模型相關,簡直讓人無語,不過,和資本市場因突發的新熱點躍躍欲試不同,現實生活中絕大多數人只是單純擔心自己會不會被AI搶飯碗。
甚至很多人在后臺為所長感到擔憂:完了,所長,擔心你會被chatgpt取代,要失業了!
說實話,所長覺得大家有些多慮了,甚至所長覺得,如果可以利用好AI,我們的生活只會變得更好。
(相關資料圖)
在討論AI是否會替代人類飯碗時,所長想讓大家先盤點一下自己平時的支出情況。
AI無法勝任的兩類工作
以所長自己為例,所長發現購買工業化產品的消費占整體支出的比例正越來越低(包括電子設備、服飾、超市里的生活所需等等),這些有包裝的工業產品,目前占所長日常支出估計也就20%-30%左右。
那剩下的70%-80%花到哪里去了呢?
答案是服務。
比如去健身房跟教練上課、去推拿店做按摩、去理發店洗頭、去餐廳吃美食......自己最大的消費都是花在買人類的服務上。
而且,人類的服務比工業產品的復購率高得多得多……
下圖是所長跟教練上課的續費情況,就是一直續費續著走的,哪怕他漲價。包括理發店的卡、按摩店的卡,基本都是用完就會充值,用一句話總結就是:一旦上車,終生復購……
而這些需要人類來服務的項目,幾乎不可能被AI所替代的。舉個例子,以所長平時最喜歡的娛樂項目推拿為例,雖然所長也因為一時沖動買過這樣那樣的按摩儀器,但他們最后的宿命就是在家里角落吃灰。
這些儀器雖然也有按摩的效果,但終歸不如按摩師用手指一點點為你按揉拿捏的體驗好,去線下讓按摩師按,按著按著就會睡著,但在家里用設備按,只會越按越焦慮。
這些由人類帶來的服務,是極難被AI所替代的。
AI再強大,在服務領域,無非就是一臺更好用的“按摩機”、一個更好的“健身視頻”……但終究無法替代真人。
隨著AI越來越多替代人類從事一些無聊繁瑣的事情,隨著未來經濟的不斷進步,所長相信,人類社會會創造出越來越多的服務崗,其實現在就已經出現了很多讓所長大感驚奇的服務職業,比如遺物整理師(為逝者整理遺物)、造型設計師(為人量身定制服飾、發型等,從而改變一個人的氣質)、試睡師(幫人試睡床墊)、時光裝裱師(將客戶的一些舊物按照故事進行排版、設計,最后粘貼裝裱)、陪診師(陪伴你去醫院看病)、自律監督員(叫醒服務、監督學習、強制健身打卡、監督減肥、閱讀打卡)……
除了極具人情味的服務崗AI無法勝任外,極具創新性的需要創造力的崗位其實AI也無法勝任。
這背后的道理也很簡單,AI歸根結底是靠一大堆數據喂出來的,數據驅動的bug就在于,對于沒什么數據的新事物,AI無法理解。
這就好比一句老話:夏蟲不可語冰,一輩子生活在夏天的蟲,你是無法讓他理解冬天的。這就是AI的局限性,他永遠都活在過去,活在過去的數據中,他無法理解也無法創造未來。
那可能有同學要反駁了,當下的AI無法理解未來,這并不意味著未來的AI也不能,隨著技術的進步,一切皆有可能。
AI的原理
因此,講到這里,所長覺得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AI的原理到底是什么。
現在市面上所有的AI能做的事情,其實都只是模擬了人類大腦的一個功能,即模式識別。
舉個例子,在一大群人中,我們能一眼認出來自己熟悉的人,但如果讓你說我們是如何認出來他的,他比起其他人有啥鮮明的特征,或者進一步,為什么那個人即便沒看到正臉穿了不同的衣服,在人群中我們還是可以準確辨認出他?
我們在一大群人中識別出自己熟悉的人,并非因為我們給自己熟悉的人下了定義,他長得高、長得帥、有胡子、眼睛有多大……而是我們看了他很多次,收集了很多關于他的數據,從而能一眼認出他就是他。
如果這還不是很能理解,那我們再換個場景。
我們去看那些有小孩的家長如何教小孩,基本就是指著一個東西告訴他,這是xxx,然后下次再指著另一個同類的東西告訴他,這是xxx,然后小孩就知道了,哦,xxx是xxx。
并非家長給小孩下一個定義,具備哪些特征的東西是xxx。
學明白了的小孩,以后不論看到黑貓白貓還是花貓,大貓小貓還是老貓,都可以很清楚地知道那玩意兒是貓。
這其實就是當下AI的原理,即拿一大堆數據告訴他,這是xxx,這不是xxx,因此,現在還有一個新興職業叫AI訓練師,就是專門人為幫AI標注數據從而訓練他。
一開始,科學家們想讓AI變得智能,方法就是給東西下定義,但很快他們就放棄了這個思路,因為很多東西他們無法用明確、清晰的語言來下定義。比如到底什么是貓,為啥黑貓白貓花貓都是貓?
后來,科學家們參考人類大腦識別東西的能力(神經網絡計算)來訓練AI,于是才有了現在的AI。
所以,懂了么,當下AI的本質,其實就是將人腦的一個功能發揮到極致,但人腦并非只有模式識別這一個功能。
模式識別,知道山是山水是水,但不知道為什么,換句話說,就是不知道因果關系,比如你問AI一件事,AI可以基于大數據告訴你答案,但你繼續追問AI為啥,AI說:不知道。
正是基于此,當下的AI在創造領域只能成為人類的輔助,人類可以借鑒AI給出的一些答案,但絕不可能完全讓AI幫忙做決策。當下的AI輔助藥物發現就是如此,AI可以幫助給出一些可能的結果,但最終還是需要人類工程師用人類那一套來驗證,可以幫助縮短一些藥物發現的時間,但始終無法取代藥物發現工程師的作用。
而且AI還有一個Bug,AI的數據都是人為選擇后喂給他的,但只要人為一選擇,其實就下意識地帶了很多人為的偏見,這個所長不詳細解釋了,不然又需要好幾篇文章,需要大家自己悟。
因此,AI絕不可能替代最尖端的一些人類的工作,當下的AI再強大也只是給人類打輔助,把人類從一些繁瑣的事情中解脫出來。
要想AI真正地超越人類,替代人類的一切,那首先我們要破譯人類的大腦,只有了解人類自己,才有可能做出超越他的東西,但在可見的未來,人類的大腦都是宇宙中最神奇的東西,沒有之一。
不然,小小一個阿爾茲海默癥,也不至于無藥可治了。
寫在最后
其實,現在歐美的情況在所長看來,和AI大量普及也差不了多少了。歐美的工作大體分為兩類,一類就是前文所長提到的服務類工作,另一類便是靠腦力吃飯的創意類工作,那些重復的體力勞動比如制造等,早早就外包給了我們以及其他的東南亞國家。
因此,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就形成了如下的格局:一少部分金字塔尖的人群靠腦力勞動,做創新突破,在高精尖領域做出好東西銷往全世界賺錢,再通過國家稅收轉移支付給部分普通人,絕大多數普通人從事服務業工作,同時能享受到不錯的國家轉移支付紅利(當然也會有少數懶漢啥也不做,躺著領福利金)。
由于AI難以取代服務業以及最尖端的腦力勞動人群,未來的格局無非就是,當下歐美情況的進一步兩極化。
聲明:文章僅記錄作者思想,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巨大風險,需謹慎謹慎再謹慎,希望大家像對待裝修房子一樣對待自己的投資,不要讓挑公司的時間還不如你挑家具的時間來得多,你對待小錢能反復權衡,怎么對待大錢反而如此草率?
@今日話題 @雪球達人秀 @雪球征文 @新能源大爆炸 #財報云調研,投資大煉金#
$科大訊飛(SZ002230)$$云從科技-UW(SH688327)$
一鍵獲取各種牛逼基金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當前快訊:完蛋了,要和大家說再見了....
- 當前焦點!深度|人口、經濟與白酒消費、投資
- 天天熱推薦:為什么騰訊從400跌回360
- 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會見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天天快看點
- 以美元計價 中國3月出口同比增長14.8%|全球微動態
- A股午評:指數早盤震蕩整理 電商、傳媒股漲幅居前-天天最新
- 全球速看:特色中國美食_特色中國
- 海關總署:3月份出口集裝箱重箱同比增加10.5%
- 陜煤運銷集團一季度煤炭銷售運輸實現雙增長
- 大業股份:公司半導體業務目前尚處在市場調研初期_熱點
- 國家郵政局:3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307.7 同比提升22.5%-環球最資訊
- 李家超:將投入超過7億港元加快發展數碼經濟
- 中國3月出口同比增長14.8%:天天滾動
- 第二十八話 從身邊的生意開始研究!小超市老板竟是隱藏大佬
- 天天熱議:成達礦業陶忽圖煤礦煤質分析
- 通縮來了,股市居然會漲
- (轉)巴菲特最新日本行訪談
- 光大證券投資機會參考4月13日【注意風險降低倉位】
- 全球今日報丨上海電影快速跳水觸及跌停
- 每日看點!熱點吐槽:專家語出驚人“子女是長周期的消費品” 網友怒懟“建議專家多生少說”
- 馬斯克:運營推特很痛苦 犯了不少錯 若有合適人選將出售
- 波媒:消息人士稱 法國正阻止歐盟出資20億歐元為烏供應彈藥決定|天天新資訊
- 【世界播資訊】重慶設立中小微商貿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 單戶企業最高可貸300萬元
- 《都市大亨物語》建造豪華都市 體驗大亨生活!_每日速訊
- 教育股集體拉升 榮信文化大漲15% 科德教育漲超6%
- 中字頭個股繼續走強_全球資訊
- 世界關注:華錦股份于遼寧參設石油能源儲備公司 注冊資本5.86億
- 海關總署:一季度中西部地區外貿規模創歷史同期新高-天天觀速訊
- 海關總署:外貿向好勢頭有望進一步延續
- 雙杰電氣等1億元設新公司 經營范圍含集中式快速充電站 每日熱文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以美元計價 中國3月出口同比增長14.8%|全球微動態

A股午評:指數早盤震蕩整理 電商、傳媒股漲幅居前-天天最新

全球速看:特色中國美食_特色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