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速讀:2024年50億EBITDA利潤,Uber畫的餅投資者能吃上嗎?
2023-07-04 10:39:36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本文僅作個人學習交流,不構成具體投資建議)
2009年,Uber在舊金山成立。作為“共享出行”模式的先行者,Uber在消費者眼中無疑是一家明星公司,畢竟,“Uber”在大多數語境中已經成為“網約車”的代名詞。
不過,在投資者眼中,縈繞這家公司商業模式的爭議則要大得多。
【資料圖】
與諸多互聯網平臺型公司不同,Uber并沒有讓太多二級市場投資者享受到成長期的紅利。當它終于和競爭對手Lyft前后腳在2019年完成上市IPO時,它已經擁有了1.11億的用戶、69億的年單量和超過650億美金的總預訂金額(Gross Bookings);但是它依然——不掙錢!
跟公司當時的基本面相比,IPO的定價與其說是公允合理,不如說是被多輪一級市場融資強行頂上去的結果——Uber的發行價為45美元,比4年后的此次此刻的股價都還要高上一些;以當時的股本計算,這對應著755億美金的估值。對于一家收入只有138.25億美元,虧損卻高達85.06億美元的公司而言,這個IPO定價很顯然是發貴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Uber上市首日達成了一項“成就”:上市當日即跌去7.6%,是美國IPO歷史上最大的首日虧損。
不僅如此,在此后長達四年的時間里,Uber的股價都一直處于破發的狀態;這或許多少能解釋Uber在二級市場投資者中不受待見的形象。甚至對于其商業模式本身,也不乏極度悲觀的投資者認為網約車永遠也不可能實現盈利。
起碼在2022年之前,公司的業績的確沒法向這類觀點提供有力反駁。
上市之后歷經3個完整會計年度,Uber的虧損情況無論是從凈利潤、經營性現金流還是EBITDA的角度都沒有任何上岸的跡象;誠然,這之中的確有疫情沖擊的因素,但隨著美聯儲加息、移動互聯網領域投資退潮,投資者亟需來自企業給予的自我造血能力信心。
對Uber而言,轉折的信號起于2022年初。當地時間2月10日,以Dara Khosrowshahi為首的Uber各業務線負責人召開了一場長達一整天的投資者開放日,詳細地介紹了各個業務線在IPO之后幾年取得的里程碑。
在大會最后,管理層給出了Gross Bookings CACR 22-25%的中期指引,并希望在2024年實現50億美金的EBITDA和可觀的自由現金流。
彼時,Uber剛剛發布了其2021Q4及全年的業績,他們首次在單季度實現了正向利潤:8.92億美元(盡管這來自于其他收益而非運營利潤)。
如果說,單個季度的表現不足以令投資者對改善趨勢形成信心,那么Uber在2022年的連續四個季度都在持續證明自己走向全面盈利的能力——
一方面,海外疫后復蘇帶動了公司打車業務的修復;另一方面,管理層降本增效的決心得到了較好的執行。2022年全年,Uber收入端實現了82%的增長;且每個季度的EBITDA利潤率都在創下新高,全年自由現金流也首次轉正。
這樣的可喜趨勢在2023Q1得以延續:Uber當季的EBITDA利潤達到7.61億美元,繼續創下歷史新高。
不過,隨著“疫后復蘇”紅利的逐步釋放,Uber打車+外賣兩大板塊的Gross Bookings增速也在逐步放緩。“2024年50億EBITDA”究竟是不是一個可以實現的目標?除了管理層信誓旦旦的畫餅外,這一判斷其實更需要我們對Uber商業模式的理解,重新回到Uber業務模式的經濟模型上。
1)共享出行(Mobility)
2022年,Uber共享出行業務實現收入140.29億美元(yoy+101.76%),對應526.65億美元(yoy+43.8%)的平臺預訂額(Gross Bookings)和26.6%的貨幣化率(Take rate)。
對于普通的一單業務,公司會將扣減司機激勵與分成部分的凈收入確認為報表收入。在有超額激勵的情況下(給司機的激勵超過了乘客支付的總車費),差額直接抵減收入。
由于超額激勵訂單的存在會直接抵減收入,因此整體由收入/Gross Bookings計算的Take rate會低于實際抽傭水平。
過去3年以來,剔除掉會計收入變更帶來的收入口徑更替問題,網約車業務的Take Rate基本穩定在20%:
2)外賣業務(Uber Eats)
2022財年,Uber的外賣業務實現收入109.05億美元(yoy+30.36%),對應Gross Bookings為557.78億美元(yoy+8%)和19.5%的take rate。
外賣業務涉及到餐廳、配送方和消費者三方,較之網約車的雙邊模型略微復雜。
一般情況下,外賣配送業務僅確認(餐飲價格-餐廳收入)+(配送費收入-配送員收入)后的凈額作為報表經調整凈收入。
2021年起,外賣業務的Take rate持續抬升;除了真實抽傭水平的提升之外,也有部分地區市場會計處理的原因——在某些特定市場中,平臺被認定為配送服務的提供者,其相關服務費計入收入,而配送端要確認相關成本。
該類交易會拉高收入分子,使整體take rate計算下來偏高。目前,剔除該影響后的實際take rate在16%的水平。
3 貨運業務(Freight)及其他
Uber Freight是一個連接承運人和托運人的在線貨運經紀平臺,服務于貨與車的匹配。平臺根據其在交易中扮演的角色,收取中介費作為收入,或作為合同主承包方確認全額收入。全美卡車貨運市場高達8840億美元,但非標化程度較高、效率提升難度大。根據2023年初公司的規劃,公司的貨運業務有可能會剝離上市;因此再次不做過多分析。
綜上所述,Uber平臺收入端核心為平臺抽傭模式,是典型的輕資產互聯網平臺。既不負責給司機發工資,也不負責購置和提供車輛。
因此,從毛利率的角度來看,Uber想要盈利本該不難。由于Uber作為收入確認的已經是扣除司機分成后的凈額,其成本項僅包括為司機支付的保險費用、支付相關的銀行和信用卡手續費、數據中心和網絡費用(不包括折舊攤銷)。貨運板塊的收入成本還包含交通費、回購和信貸損失等。
2022年,公司整體毛利率較之前幾年50%的水平有所降低,這并非常態。主要原因有:1)由于商業模式認定及會計追溯的原因,英國地區的收入端調整達39億美元,成本端調整約28億;2)貨運板塊由2021Q4起收購的新子公司Transplace并表,成本端增加33億美元,該業務盈利水平顯著低于網約車及外賣。隨著公司后續在盈利無果的貨運板塊進行戰略性收縮,整體的毛利率水平無疑將逐步恢復至原先的高位。
輕資產、高毛利,費用端顯然才是公司無法實現GAAP利潤的罪魁禍首。扣除收入成本看,Uber2018-2022年的期間費用率分別為83%/120%/97%/68%/44%。隨著規模的上升,總部費用中較為固定的部分未來占收入比重將會持續走低。
我們一項一項來看——
運營及支持:主要是運營團隊的薪酬。年報展望絕對數額將增加,但占收入的比例會降低。
營銷費用:主要包括C端補貼、營銷獲客和相關銷售人員工資。邊際來看,隨著競爭態勢的緩和,消費者端的補貼絕對金額已經在減少,而營銷投放隨著獲客節奏的變化仍將有所波動。
研發和管理費用:主要是相關人員工資,年報明確指引占收入比例下降的是管理費用,研發費用仍具一定不確定性。
攤銷費用:未作明確指引,但基本可以確定隨著收入擴張占比降低。
綜上來看,在2022財年44%的期間費用率基礎上,降本增效持續推進后,中期費用率優化至37-38%左右,其實并不需要過于激進的假設;同時,2022財年的低毛利水平如上分析,并非是一個常態,中期能夠回到45%甚至更高(尤其是盈利能力較差的貨運剝離落地后)。
考慮到Uber收入端仍有15%+的增速,只要如下保守假設:1)毛利率回升到40%;2)期間費用絕對額保持穩定或微增(而事實上,從管理層的舉措和裁員相關報道來看,公司仍在持續地降本增效),Uber就能實現20億美元級別的凈利潤。
而公司的EBITDA口徑和公允會計準則利潤的差異大頭來自于:
1)因投資收益波動產生的other income,去年是虧損的70.29億美元;
2)折舊與攤銷,去年是9.47億美元;
3)利息費用5.65億美元;
4)與法律訴訟相關的費用7.32億美元。
由此,刨除非經常性的other income干擾,Uber的EBITDA口徑利潤一般會比GAAP利潤多出15-20億美元。因而,“2024年50億EBITDA”,對于當下的Uber絕對不算一個完成難度很大的目標。規模效益凸顯下,2025年后的毛利增加帶來的都幾乎會是純利潤,那么,即便是實打實的GAAP凈利潤,達到50-60億級別也不會太困難。
$優步(UBER)$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焦點速讀:2024年50億EBITDA利潤,Uber畫的餅投資者能吃上嗎?
- 炒房客斷供
- 低位買入優秀的企業&持有-前沿熱點
- 字節要造機器人 團隊計劃擴充到百人-天天速看料
- 汽車零部件板塊持續走高 圣龍股份3連板_世界觀天下
- 立訊精密回應蘋果頭顯減產傳聞:有保密協議 對具體客戶事項不便透露 當前聚焦
- 短訊!CPO板塊快速走高 東田微大漲9%
- 微信支付上線2000元、1000元大額提現免費券
- 拒絕買單!只因被叫一聲“阿姨”,還要索賠1000元?-環球新資訊
- 當前播報:戰高溫保供電 應對今夏用電高峰
- 中國最"火"球市:工作日4萬人!開票秒售罄!外地球迷沒票蹲場外聽聲音
- 中國男籃世界杯實力榜列第21 即將赴歐拉練備戰|世界熱消息
- 每日動態!阿爾茨海默病能后天人為干預嗎?
- 寶坻區菱角沽小學組織開展耕讀主題教育實踐 田間扶犁耕種 地頭聽講讀書
- 國債逆回購交易時間和規則是什么 詳解解釋如下
- 中國第2000萬輛新能源汽車在穗下線 環球信息
- 當前訊息:一個板栗相當于幾個雞蛋?
- itunes怎么下載到電腦_itunes怎么下載到電腦上_全球簡訊
- 天天快資訊:惠倫晶體7月4日快速反彈
- 世界快資訊丨鞏義農商銀行:開展《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宣傳活動
- 滴水貸催款打通訊錄可以嗎?催款短信內容真的嗎?|環球微頭條
- 全球最資訊丨聯動科技:公司大規模數字集成電路測試系統尚未量產
- 【當前獨家】國內商品期貨開盤漲多跌少 豆二、生豬等漲超1%
- 映翰通:智能配電網狀態監測系統已在馬來西亞等國家正式出貨|當前視訊
- 業績預增股繼續受追捧 全球熱消息
- 【天天時快訊】國家統計局:6月下旬液化天然氣價格同比上漲4.3%
- 新能源車產業鏈繼續活躍-全球動態
- 熱消息:凱眾股份:全年營收增長預計與去年持平 利潤有所改善
- 復合集流體概念股繼續走強|焦點精選
- 上半年炒概念,下半年看訂單。寒王今年目標1000能到嗎?你們覺得呢?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汽車零部件板塊持續走高 圣龍股份3連板_世界觀天下

立訊精密回應蘋果頭顯減產傳聞:有保密協議 對具體客戶事項不便透露 當前聚焦

短訊!CPO板塊快速走高 東田微大漲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