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于輪到它!被忽視的人工智能龍頭,比360更純正_焦點熱文
2023-03-29 23:17:50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在前一篇恒生電子的文章中,我們對其進行了大致的介紹,簡單說,恒生就是中國金融行業背后的賣水人,人家賣的還不是技術含量極低的普通水(即靠勞動力紅利賺取一丟丟成本差價),而是由工程師紅利鑄就的圣水(即IT系統),因此,恒生的客戶黏性極強,毛利極高,營銷費用極低,員工構成中,銷售人員人數還不如管理人員多。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所以,所長說看好中國資產證券化的未來,看好中國金融市場未來的發展,就該看好恒生電子。
聰明的馬云早在2014年就將恒生收入囊中,成為其實際控制人,雖然因種種原因馬云不能再直接擔任實際控制人,但這個位置也讓給了螞蟻集團,依然讓他屬于阿里系。
今天,我們主要就恒生電子未來可能的增長空間進行探討。
各行各業,不論從事什么的,可能的增長都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量,一個則是價。
由于恒生也是賣水人,我們先以同樣作為賣水人的其他企業舉例子。
當下國內CXO為啥增長這么快?原因就在于海外藥企的產能紛紛向中國轉移,一方面客戶數量多了一大堆,另一方面同一個客戶砸的訂單數量也在增多,即便價格不動,業績也自然漲得飛快。當下全球創新藥產能往中國轉移才剛剛開始,國內的CXO可以說正處于業績快速提升的黃金時期,我們看看下圖藥明生物的業績情況,近些年完全可以說是一年一個新臺階。
回過頭來我們看一下紡織行業,紡織行業在中國可以說已經非常成熟了。似申洲國際這樣的服裝代工廠,在十余年前就已經是阿迪、耐克、優衣庫等核心玩家的主要供應商,承接了他們很多訂單,甚至針對這些核心客戶還有專門的獨家工廠,很多年前就是全球紡織代工老大。所以,訂單數量方面已經很難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更多則是隨著經濟增長下游消費升級,想辦法讓同一筆訂單的價格往上漲,從而帶動整體收入往上漲。
我們看申洲國際的業績情況,剔除2020年后的疫情影響,整體的業績增長速度基本在10%-20%間波動,雖然不如CXO快,但整體還是比較穩健。
CXO和紡織業,基本就是當下最典型的以量驅動和以價驅動的邏輯。
如果放在產品企業身上,高端白酒現在就是靠價驅動,而新能源汽車則是靠量驅動。當然啦,最好最好的邏輯是量價齊升,但擁有這類邏輯的行業或者企業非常非常少。
回到恒生電子身上,作為國內金融IT行業的賣水寡頭,他的客戶幾乎已經囊括了國內整個金融圈,再想從客戶數量方面取得增長,是比較困難的,畢竟金融IT系統關乎國家命脈,這種東西很難出海(當然,海外的也很難進來)。
不過,客戶數量雖然碰到天花板,但單獨客戶的業務量或者說價格卻可以提高,而且這個可以提高的空間比申洲國際所處的紡織業要大得多得多。
畢竟服裝行業已經非常成熟,翻不出太大的花來,可當下中國的金融業整體還處于較早期,尤其是恒生最主要的業績來源——證券業。近些年,盡管券商和基金企業受牛熊周期影響較大,但他們的整體營收情況都是不斷向上走的,尤其是資管市場,這從近期公募、私募基金數量及其管理規模的增長情況就可以看出,不斷膨脹的資管規模以及不斷增加的交易量,必然會催生相關公司對IT系統的新需求。
這就好比手機,我們一開始內存用8G就覺得夠夠的,但隨著app的不斷增加,功能的不斷豐富,到現在,256G都不見得夠用。
當然,單純這樣說還是比較抽象,畢竟這是IT系統,不像藥企、紡織企業一樣,有清晰明確的訂單、滲透率可以追蹤,那我們該如何推演恒生單個客戶大概還能有多大的可挖掘空間呢?
對此,我們可以換個思路,即拿我國金融機構對IT方面的投入與海外做對比,因為長期看,我們的金融IT投入應當和國際同行處在同一水平,畢竟大家遲早是要同臺競技的。
在證券行業,2020年海外Top 10投行平均IT投入金額為營業收入的6.6%,而國內10大頭部券商的IT投入僅為營業收入的3.3%,更別提海外投行的營收是國內幾十倍,詳情見下圖……
這......只能說,國內的證券行業對比海外目前還只是個嬰兒,那么,在嬰兒背后賣鏟子的恒生,其實也同樣是個嬰兒。
雖然國內的銀行業IT投入同海外差距已不算特別大(大約是海外的三分之一),但恒生目前的業績來源更多來自證券業(目前營收70%都來自大零售、大資管IT,主要為證券業服務),因此,整體而言,談天花板還為時尚早。
更何況,隨著未來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等新技術的進步及落地,必然會催生出更多的新興金融IT應用,這都是新的業績增長來源。
在前一篇恒生的文章中我們有講,目前恒生在FinTech100全球金融科技百強榜單中排名第24,那么,我們也可以用排名前幾的同行對比一下恒生未來可能達到的一個高度。
排名第三的SS&C和恒生非常類似,也是一家為金融業提供軟件和服務的企業(排名1、2的服務銀行居多,和恒生不太具備可比性),2021年SS&C營收約為348.44億人民幣,而同期恒生為54.97億,只是前者的七分之一左右,最重要的是,前者營收體量已經這么大了,近15年還保持著約22.6%的年均復合增長率,所以,恒生電子還大有可為。
聲明:文章僅記錄作者思想,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巨大風險,需謹慎謹慎再謹慎,希望大家像對待裝修房子一樣對待自己的投資,不要讓挑公司的時間還不如你挑家具的時間來得多,你對待小錢能反復權衡,怎么對待大錢反而如此草率?
@今日話題 @雪球達人秀 @雪球征文 @新能源大爆炸 #財報云調研,投資大煉金#
$恒生電子(SH600570)$$阿里巴巴-SW(09988)$
一鍵獲取各種牛逼基金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精彩看點:恒生科技、創業板,總算等來了行情!
- 終于輪到它!被忽視的人工智能龍頭,比360更純正_焦點熱文
- 當前快播:贛鋒鋰業2022年報點評,這是一種帶著淳樸的平平無奇
- 沃森22年報:今年沖擊100億營收-環球快資訊
- 泡泡瑪特2022年業績快報簡讀:當前短訊
- 【世界速看料】歐洲STOXX 600指數初步收漲1.19%
- docker鏡像多階段構建的原理以及好處
- 東陽光:合資公司擬投建桐梓縣鋁多金屬礦資源開發項目:全球快播
- 迪士尼控股的流媒體巨頭Hulu將在北京裁員逾90% 焦點熱文
- 美國能源部:上周美國EIA原油庫存意外銳減將近750萬桶 當前熱訊
- 歐盟達成里程碑協議,批準2035年起禁售化石燃料新車
- 今日播報!空倉看一天
- 中海油2022年業績總結
- 中海油的業績解析與展望|全球百事通
- 綻開春光無限 放飛凌云之志:成都心意溫暖五洲賓朋
- 凱龍股份:擬定增募資不超過8.5億元
- 金山云:預計一季度總收入18.5億元-20.5億元_快消息
- 凱普生物與華大智造戰略合作 拓展基因測序國際市場 環球聚焦
- 天天觀點:中國石油:2022年歸母凈利1493.8億元 同比增長62.1%
- 要聞:廣汽集團:2022年凈利同比增10% 擬10派1.8元
- 中海油2023年-季度油氣產量
- 怎樣才算股票投資的高手? 全球看點
- 德賽西威:2022年凈利同比增長42.13% 擬10派5.5元:天天信息
- 今日關注:大降價!治療甲流的磷酸奧司他韋平均降價83%!
- 天天消息![快訊]聯泓新科公布年報
- 中華企業:2022年凈利潤2305.45萬元 同比降97.14%
- 江蘇將對蘇州機場、宿遷機場等重大儲備項目深化前期研究
- 融捷股份:收到甘孜州經信局《關于康瀘產業集中區總體規劃環評進展和鴛鴦壩綠色鋰產業園項目投資及建設的復函》
- 淮北礦業:下屬公司陶忽圖煤礦取得采礦許可證
- 唐山港:2022年扣非凈利同比降4.25% 擬10派2元-世界微速訊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泡泡瑪特2022年業績快報簡讀:當前短訊

【世界速看料】歐洲STOXX 600指數初步收漲1.19%

docker鏡像多階段構建的原理以及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