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滾動:發動機正式停轉
2023-04-07 10:28:58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2015年,碧桂園一位區域總裁提出辭職。
按照碧桂園的同心共享計劃,區域內新開一個項目,區域總就得強制跟投80萬。這位30多歲的區域總不像明星劉森峰,還沒搞到過多少錢,一個項目接一個項目地刷卡,都快揭不開鍋了。
(資料圖片)
在順德碧桂園大道1號,莫斌和楊惠妍特意挽留了他。碧桂園的2號和3號人物你一言我一語,勸這位靚仔別走。
年輕的區域總心動了,決定回家再想想。剛回到家,他手機又彈出一封公司的新郵件:親,又有新項目開盤,按照同心共享計劃:
一切都發軔于2012年10月。楊國強想到了能讓自己名垂青史的主意——成就共享計劃。項目一年內實現現金流回正,高層和操盤團隊就能拿到項目稅后20%的利潤。
為了讓共享計劃落地,他創造性地提出了:
這就是后來成為金科玉律的高周轉法則。對于中國房地產來說,這項發明不亞于發動機加上了渦輪增壓。
一年多后,碧桂園大約三分之一的項目滿足了條件,第一批六個項目發放了成就共享獎金——8028萬。
大家都眼紅了,后來一天賣一個億的江蘇區域總劉森峰說,2013年,所有人都拼了命。
2014年,碧桂園又在成就共享的基礎上,設計了同心共享計劃。項目會拿出15%的股權,由集團到區域的高層強制跟投,現金流回正后結算。碧桂園前CFO吳建斌說:
2019年,碧桂園公布的權益銷售額為5522億。有人說,那年鳳廠全口徑銷售額其實突破了一萬億。
一萬億是個什么概念?當今世界GDP不到一萬億人民幣的國家,還有130多個。
參與雙享計劃設計的吳建斌曾說過,這個機制的隱患受“環境”影響極大。(如果)環境不好,仍按照環境好時的計劃來鋪排工作,就會造成大面積實現不了“成就共享”的慘痛局面——存貨增加,現金流緊張。
現在,這個“十分可怕的未來”,真的來了。
3月30日,碧桂園召開了2022年業績會。
這次年報,碧桂園罕見地沒有公布毛利潤率。2019年到2021年,碧桂園的毛利率從26%,一路下降到了17%。
去年碧桂園為了抓回款,基本放棄利潤,打折賣房子。在收入下降17%的情況下,毛利潤跌了三分之二。碧桂園的朋友估算,有8成區域虧損,再降價,碧桂園就有點承受不起了。
這也就是莫斌在業績會上說的:
今年一開始,碧桂園集團就把利潤放到了考核指標的一位,為了防止資產負債表也付出巨大代價,一項重要的權力被收歸集團:
去年,碧桂園公司核心凈利潤26億,股東應占利潤,則虧損了60億。
從盈利26億到虧損60億,其中大部分差距就是項目計提的減值。從這一點來看,三四線的房子是真的不值錢了。
碧桂園也在努力轉型一二線城市。但內部很多人確實也對轉型沒什么信心。
包叔有位朋友在碧桂園一個比較優質的區域當領導,他說,按照目前全區域的現金流看,2023年能完成保交樓就不錯了。至于一二線拿地,碧桂園產品力真的不夠。
但二小姐自己對轉型很懂,她說碧桂園有兩大核心競爭力:
這是可以說的嗎?
從今年一季度的數據來看,宇宙房企行業老大的位置,今年應該是保不住了。當然,楊老板一直也沒那么想做老大。但更難受的,是這家長期專注于三四線城市,收割棚改和城鎮化政策紅利的房企,已經失去了它的主要市場。
有頭部房企最近發了個研究,說中國的一線城市和三四線城市正在“九一分化”。
綜合實力排名前10%的城市,占掉了全國60%的房地產市場,而且這個比例仍在不斷提升。
剩余 90%的地級市,占了中國60%的經濟、70%的人口,但房地產市場規模只占 40% 左右了。
這點在土地市場會有明確反饋。2019年,一線城市住宅用地成交額只占百城總額的12%,到了2022年劇增為22%。三四線城市占比,則在不斷下降。
重倉三四線城市的碧桂園,迎來2014年以來第一次虧損。
很多人好奇,碧桂園是怎么活下來的。財報里有個數字,是重要的原因。
財報里說,到2022年底,碧桂園的各類應付款為4373億,除了1916億的應付賬款,還有應付給各類合資公司的其他股東款項和股權收購款等,高達:
萬科應付合作方的股權和往來款也不低,為558億,但比碧桂園就差遠了。碧桂園還在下面標注,這些應付股權款主要是免息、無抵押和根據合同條款的歸還。
到底是什么應付未付還不要利息,有個案例可以管窺一二。
2022年,河南商丘一名為御景花卉的民營企業,以套騙股權等由,將碧桂園告上法庭,幾次庭審結果都宣判碧桂園敗訴。
河南御景董事長梁艷,通過招拍掛在睢縣拿下多塊土地。2017年底,碧桂園投資部的蔡理杰找她合作共同開發。梁艷多次拒絕,蔡理杰還是三顧茅廬,最終打動了她。
河南碧桂園與御景花卉簽訂合同,并約定經過股權轉讓后,碧桂園將持有項目公司51%的股權。開發所需的資金由碧桂園先行投入2688萬元,雙方的投入達到持股比例后,雙方再按照合同約定投入。
但實際上,兩三年過去,碧桂園只投入了1200多萬。按合同來說,根本不應該持有目標公司51%的股份。
更猛的還在后面。共同開發的土地中,有幾個項目屬于學區房。2018年幾個項目開盤后大賣,御景花卉開盤即收入2個多億。
按照合同約定應該“按股權比例回籠資金”,但梁艷并沒收到這筆回籠資金,碧桂園獨占了銷售款。
御景花卉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梁艷說她在維權時才發現,商丘有很多跟他一樣被騙的開發商。初步估算,碧桂園僅在商丘一地就圈錢30多億元。
包叔前段時間寫過,碧桂園在三四線活下去的底氣,是投資大多是合作方出了,但碧桂園不給對方返本:
但這么干對碧桂園來說是竭澤而漁,三四線城市的拓展,很多時候都要靠地方老板的人脈。碧桂園就算能活過這一輪,在很多地方的口碑,也消耗殆盡。
去年碧桂園在北方的一個項目,銀行在國慶節前批下了開發貸。按常規,項目幾家合作方應該同比例置換回前期的投入資金,但碧桂園把這筆都悄悄打回了集團。
沒多久,這種小動作就被合作方發現,碧桂園只好乖乖全部打回去。
遇到困難,將風險轉移到合作方身上,似乎是碧桂園的慣例。
2018年前后,碧桂園因為工地頻發事故,集團開始縮減投資。北京區域的昌平通達中心,霸州芳城麗舍等多個項目合作方,便被碧桂園以相同的“存在未披露債務”為由,要求賠償違約金或解除合作協議。
其中一家合作方的董事長告訴包叔,碧桂園拿出的核心證據,竟然是一封自己公司發給碧桂園的函告,內容大概是:
在拿出那份神奇的證據前,碧桂園曾想通過談判解除合作,但不想付違約金,他拒絕后不久,就被反告違約。
碧桂園拿出的函告內容是,項目公司欠總包方四千多萬停工損失工程款,實際上整個項目完成工程的款項都不到這個數字,總包甚至出庭作證,證明所欠款項只有數百萬。但碧桂園最后還是獲勝了。
最后這些項目公司的結局大多是破產清算,樓盤爛尾。碧桂園全身而退。
這位合作方老板說,碧桂園在北京區域的大多數的合作,都是碧桂園當大股東,也不怎么出錢,憑大股東身份將項目抵押出去貸款;銷售款也不分配,都歸結到碧桂園集團資金中心。
他在碧桂園高層口中得知,北京公司大概有28個這樣的糾紛項目。他南方的一位朋友也曾和碧桂園合作了幾個項目,有約8個億銷售額遲遲不給,最終是一路找關系到了楊惠妍那里,才打折結算了6個億。
前前后后,花了幾年時間。
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碧桂園區域總裁,后來收到繼續跟投的新郵件,成為壓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他最終還是選擇辭職。
他花了很長時間,才拿回他所有的本金。
同心共享計劃號稱同股同權。但這些收益是不是真的共享了,越來越要打個問號。一個項目的收益剛拿到,就要投入到下一個項目。比如碧桂園第一批發放的8000萬成就共享獎金,一大半是股票,剩下的是:
第一個拿到億元年終獎的區域總劉森峰,2019年離職后,因為頭上的明星光環和強勢,兌現了大部分支票。但其他人就說不好了。
有媒體算了筆帳,如果一個項目成就共享獎金是5000多萬,區域總一般能分到2300萬。2300萬不是現金,一半會在交樓后才結算,剩下1200萬,70%要拿出來買碧桂園的股票,鎖定五年。
五年后能不能真正行權先不說,剩下的30%碧桂園扣完稅剩200多萬了。而成就共享結算一個項目的周期要三年。
這三年里,區域總每個項目都要投八十萬。如果他忍不住提出離職,那跟投收益就等于放棄。
2019年,應該是碧桂園最后不差錢的一年。
在那之后,虧損的項目越來越多,領導也越來越難當了。一些碧桂園員工本來能做項目總,但看了看自己的家底,寧愿不晉升不做項目。有的能升片區總,也因為強投金額更高放棄了。
包叔拿到的一份碧桂園跟投文件顯示,同心共享計劃返本前提,除了滿足現金流為正,還增加了一條——且持續為正。如果想要獲得分紅,除前兩條外,還要求項目去化超過80%。
文件最后還注明,員工自愿承擔投資風險,包括但不限于收回本金時間長,且承擔投資虧損的風險。跟投人還要在文件最后親筆寫上:
到了去年,就算項目不虧損達到分享收益的條件,碧桂園財務中心也不太愿意給大家走流程了。即便離職,也大概率拿不到本金。
熬過2022年,一位碧桂園區域總關起門來算了算收入,工資加跟投回報:
在困難時,才看到一家公司的底色。
碧桂園最近幾年一拿地,高管就開始借錢。碧桂園看到了商機,特意設計了借款方案,年息十個點。不少人不得已,只好去銀行借五個點的消費貸。抵押房子甚至也是常事。
同時,員工跟投的富余資金,被碧桂園拿走做了理財,收益只有三個點。
包叔看了下給碧桂園做理財的金融公司,都在碧桂園體系外。一家叫碧有信,大股東法人代表叫朱月榮,朱月榮的前任是碧桂園助理總裁羅勁榮。
另一家叫帕拉丁,一位和帕拉丁打過交道的朋友說,這家公司資金大部分來自于楊氏家族,主要投資碧桂園項目,他們為碧桂園項目合作方提供墊資資金,年化至少13%。一旦合作方無法償還,碧桂園就會收回相應股份。
帕拉丁也投資一些碧桂園精挑細選過的優質項目。楊家人早已經悄悄成為雙享計劃最大的獲益者,但雙享計劃崩潰時,他們也難逃傷害。
包叔看了下,帕拉丁對外投資的17家投資公司,已經注銷了16家,僅剩的一家在去年10月,被深圳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十年前,碧桂園憑借成就共享計劃,成了中國千億房企俱樂部里第一家民營企業。楊國強開始出現一種錯覺,如果沒有供貨量限制,自己能和太陽肩并肩。一天,楊國強在家里讀《讀者文摘》,默默摘錄了其中很應景的一句:
3月1日,68歲的楊國強退休了,兩周后,碧桂園發布公告:
這臺助力中國房地產行業一飛沖天的發動機,在運轉十年后,正式停轉了。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世界滾動:發動機正式停轉
- 關停潮上演!樓市,大變局來了
- 硅料價格:會崩盤嗎?_觀察
- 外匯局:推進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 防范外部金融市場沖擊風險
- 【全球新視野】又一批央企指數有望問世
- 家電板塊震蕩走高 惠而浦大漲8%|天天看熱訊
- 通訊!下游需求持續高漲 IGBT面臨著前所未有緊缺局面
- 商務部美大司負責人就澳大利亞政府禁止在聯邦公共部門設備上使用TikTok事答記者問
- 要聞:收房好像“開盲盒”,京能電建·洺悅灣新房質量令人大跌眼鏡
- 男子在廣州南站強行按倒擊打女子 到底什么仇什么怨??
- 男生生日買什么小禮物|環球快資訊
- 兩市融資余額增加81.10億元-每日熱聞
- 廣弘食品與吉星冷鏈舉行合作經營簽約儀式:天天熱推薦
- 光熱發電概念股開盤領漲
- 生物醫藥板塊開盤活躍 天天速看
- 天天新動態:廣立微:預計軟件業務比重將穩步拉升 公司整體毛利率水平有望逐步回升
- 世界快報:A股周末2大博弈預期,明天就是最后潛伏時機,深夜提醒所有股民!
- 熱點追蹤 | 中藥ETF(560080)規模首超20億元大關!后續行情怎么看?
- 當前速訊:兩市融資余額增加81.1億元
- 市場早報:滬深兩市首份一季報出爐!“季報行情”要來了?|環球快資訊
- 復活節休市提醒:港股4月7日和10日休市 美股4月7日休市
- 光熱發電板塊開盤大漲 首航節能一字漲停
- 減持公告頻出 ChatGPT概念還能火多久?
- 熱點在線丨華泰證券:目前銀行板塊處于較低估值水平
- 銀河證券:家電消費有望逐步復蘇 建議關注三條投資主線|天天熱門
- 人民日報:智能算力提供發展新動力 供給模式不斷更新迭代_天天最資訊
- 三月電影淡季是“真淡” 三月票房與觀影人次雙遇冷
- 華泰證券:預計今年大圓柱電池將量產放量 帶動相關電池企業受益_環球觀速訊
- 漢威科技:已組建專門的汽車事業部 陸續取得部分定點協議
- 全球首例!澳洲一市長或起訴ChatGPT誹謗 Open AI麻煩不斷|動態焦點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全球新視野】又一批央企指數有望問世

家電板塊震蕩走高 惠而浦大漲8%|天天看熱訊

通訊!下游需求持續高漲 IGBT面臨著前所未有緊缺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