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發展2022年報掃描
2023-04-07 10:36:20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1、營業收入連續2年退步,這可能真和疫情是有關的。不過,無論如何,前面沒疫情,也不驚艷。
2、分紅55億,比萬華化學還多5億,戰斗力很強;
3、ROE,25%,連續10年20%以上。比肩萬華化學。
(資料圖片)
4、分紅比例98.6%。利潤即分紅。雙匯發展利潤的真實性A股第一。
5、利潤增速,去年-22%,今年15%,看上去增速不錯,但是去年的坑還沒填上,顯然不是啥高增長。
6、毛利率16%、凈利潤率9%,符合火腿腸的特點。
7、負債率39%,看上去挺高,但是雙匯總負債142億,應付賬款39億,合同負債31億,去掉的話,負債率<20%。
6、現金流連續3年大幅高于凈利潤,不操心了。
這份數據,符合雙匯的特點,不需要多操心了。
讀一下“管理層討論與分析”章節,看看管理層怎么說:
附:近10年數據圖表
雙匯發展-10年數據可視化
#流浪行星2022年報掃描系列#
指標含義:營業收入代表公司生意規模,營業收入擴大還是萎縮至關重要,務必重視
指標含義:分紅是股票的終極意義,是上市公司給股東的回報,分紅降低了投資者確認上市公司凈利潤真實性的難度,分紅是散戶的守護神
指標含義:分紅比例模糊的映射了上市公司回報股東的意愿和能力
指標含義:ROE代表公司凈資產的戰斗力,一般來說ROE持續高位(>15%)的資產是優質資產
指標含義:利潤增速代表公司成長性,這個指標虛虛實實,要看多年數據,規避周期的干擾
指標含義:1-毛利率=公司賺錢的辛苦程度,如果是非周期因素導致的毛利率下滑,很可能是公司競爭力下降,務必搞清楚原因
指標含義:營業收入凈利率代表公司的獲利效率
指標含義:負債率代表公司的經營杠桿,一般越低越好
圖表含義:現金流和凈利潤差不多,就放心了,如果現金流持續低于凈利潤,需要警惕,建議看看合并資產負債表,幾個應收是不是在上升
圖表含義:凈利潤是營業收入的一部分,現金分紅金額是凈利潤的一部分,三者比較可以毛估估公司生意的特點、以及回報股東的能力及意愿
圖表含義:營收增速、利潤增速、分紅增速,步調一致比較好,如果出現增收不增利、增利不增收、分紅不同步增長,最好琢磨一下,弄清楚原因
圖表含義:一般來說,毛利潤和凈利潤隔了稅和費,毛利率和凈利率越是接近,表明公司的管理效率高、業務簡明
圖表含義:一般來說,固定資產越低,表明公司是輕資產模式,自由現金會更好
指標含義:總股本變動,一般是送轉(無意義)、增發、發行可轉債、回購造成的,觀察股本變動,可以發現公司資本運作的痕跡
指標含義:我喜歡分紅不斷增長的公司,單列一項
《價值投資進階:選股核心指標ROE》
生成時間
2023-04-05
$雙匯發展(SZ000895)$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快訊:【打新必讀】北方長龍估值分析,軍用車輛非金屬復合材料內飾(創業板)
- 雙匯發展2022年報掃描
- 世界滾動:發動機正式停轉
- 關停潮上演!樓市,大變局來了
- 硅料價格:會崩盤嗎?_觀察
- 外匯局:推進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 防范外部金融市場沖擊風險
- 【全球新視野】又一批央企指數有望問世
- 家電板塊震蕩走高 惠而浦大漲8%|天天看熱訊
- 通訊!下游需求持續高漲 IGBT面臨著前所未有緊缺局面
- 商務部美大司負責人就澳大利亞政府禁止在聯邦公共部門設備上使用TikTok事答記者問
- 要聞:收房好像“開盲盒”,京能電建·洺悅灣新房質量令人大跌眼鏡
- 男子在廣州南站強行按倒擊打女子 到底什么仇什么怨??
- 男生生日買什么小禮物|環球快資訊
- 兩市融資余額增加81.10億元-每日熱聞
- 廣弘食品與吉星冷鏈舉行合作經營簽約儀式:天天熱推薦
- 光熱發電概念股開盤領漲
- 生物醫藥板塊開盤活躍 天天速看
- 天天新動態:廣立微:預計軟件業務比重將穩步拉升 公司整體毛利率水平有望逐步回升
- 世界快報:A股周末2大博弈預期,明天就是最后潛伏時機,深夜提醒所有股民!
- 熱點追蹤 | 中藥ETF(560080)規模首超20億元大關!后續行情怎么看?
- 當前速訊:兩市融資余額增加81.1億元
- 市場早報:滬深兩市首份一季報出爐!“季報行情”要來了?|環球快資訊
- 復活節休市提醒:港股4月7日和10日休市 美股4月7日休市
- 光熱發電板塊開盤大漲 首航節能一字漲停
- 減持公告頻出 ChatGPT概念還能火多久?
- 熱點在線丨華泰證券:目前銀行板塊處于較低估值水平
- 銀河證券:家電消費有望逐步復蘇 建議關注三條投資主線|天天熱門
- 人民日報:智能算力提供發展新動力 供給模式不斷更新迭代_天天最資訊
- 三月電影淡季是“真淡” 三月票房與觀影人次雙遇冷
- 華泰證券:預計今年大圓柱電池將量產放量 帶動相關電池企業受益_環球觀速訊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硅料價格:會崩盤嗎?_觀察

外匯局:推進跨境貿易和投融資便利化 防范外部金融市場沖擊風險

【全球新視野】又一批央企指數有望問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