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大麻煩!大通縮,來了
2023-04-11 22:17:20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作者:子非魚
01 |PPI與CPI增速雙雙跳水
4月11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3月份的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和消費者指數(CPI),這兩個指數是反映市場物價變化的指標,也是反饋市場通脹與通縮情況的關鍵指標。
先看CPI,CPI是物價指數,有人也將其視作窮人指數、生存指數,主要反映中低收入階層的生活成本壓力。如果超過3%,則中低收入人群會比較難受;如果長期低于2%、甚至1%,則可能意味著通縮。
從上圖走勢可以看到,2月份CPI同比增速已經降至1%,3月份直接低于1%,只有0.7%。環比下降了0.3%。
(資料圖)
這意味著短期物價在下降。
而物價下降,無外乎三個因素,要么供應增加,要么需求下降,要么兩者同時發生。
從PPI數據來看,顯然原因是第三個。
PPI指數反映的是工業生產品出廠價格,從上圖數據可以看到,這一指數同比從去年10月份開始轉跌,在2023年前后跌幅有所收窄,但到2月份跌幅開始擴大,到3月份跌幅進一步擴大。
第一,供應量大于需求量,導致競爭激烈,生產者不得不降低價格以吸引消費者購買。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生產者利潤下降,從而影響他們的經營和投資決策,進而影響整個經濟體系的運作。
第二,通縮趨勢已經形成,因為價格下降可能是貨幣政策和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如失業率上升或經濟衰退。
總之,CPI和PPI雙雙跳水背后,反映的是民眾消費積極性不夠,經濟復蘇仍存在不確定性,通縮已經到來。
02 |什么原因?
主要有兩個原因:
按理說,我們的印鈔機轟鳴聲響徹天穹,貨幣不斷增發,應該呈現出大通脹才是,為何反而通縮了呢?
要知道,央行披露的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高達275.52萬億元,同比增長12.9%,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個和3.7個百分點。
數據:央行
廣義貨幣是整個貨幣的供應量,而廣義貨幣的增速,一般被視作印鈔速度。
可見,為了推動經濟復蘇,央行開足了馬力。市場上的貨幣之水非常充足,供應非常充足。
既然貨幣如此充沛,為何還會通縮?顯然,貨幣沒有流入普通民眾的口袋,普通民眾的收入沒有起來,拿什么去積極消費。
錢主要被國企央企和城投借走,用于大基建和為地方城市賣地兜底。
這一點,從2月份的社融數據可以看到:
多增的1.95萬億 ,主要被兩個“人”貸走了,一個是實體經濟。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82萬億,同比多增了9241億元。其中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1.61萬億元。企(事)業單位主要是央企、國企和城投。
另一個是政府債券。政府債券凈融資8138億元,同比多增了5416億元。
這兩者合起來多增了14657億元,占社融多增1.95萬億的75%。
前兩個月我們的出口,以人民幣計價雖然增長了0.9%,但以美元計價仍下跌了6.8%。
而對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以及歐美地區的出口跌幅,更是觸目驚心。
內地對香港的出口大幅下降了23.5%,對美國、加拿大、意大利的出口,下降均超過了21%。對法國、中國臺灣的出口下降了接近20%;對德國、新西蘭、英國的出口,下降了14%到16%。
如果把歐盟國家綁在一起看,1到2月中國對歐盟出口同比下降了12.2%(美元值)。
內需沒有起來,外部需求又不足,造成工業生產品過剩,這是導致PPI持續下跌的主要原因。
而PPI價格持續下跌和出口疲軟,又反過來壓縮工業利潤。
2月份,我們的工業利潤已經出現了大跳水。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
03 |會帶來什么影響
通縮意味著,錢不怎么貶值,甚至還顯得購買力在上升。這時候大家就不會愿意投資或者消費,因為投資有風險,晚點消費購買力更強。通縮到來的時候,大家都會捂緊錢袋子,經濟的車輪會逐步放慢。
說白了,CPI和PPI下降引發的通縮會帶來連鎖反應,大家更不愿意消費,更不愿意投資,更愿意存款,捂緊自己的錢包。
這時候,官方需要采取措施,刺激消費。因為只有消費起來了,各類商品能賣得出去,才能推動工廠的運轉,才能提升工廠的利潤,才能推動就業和經濟復蘇。
所以,我們看到:
廣東、湖北、河南等多家銀行也開啟了存款降息模式,試圖引導民眾降低存款,把錢拿出來消費。
在近日召開的國常會上,官方明確表示:
后續必然會有針對性地推動出口的措施發布。
同時,對于樓市,各地可能會有更多促進成交的措施出臺。最近一個月廈門、沈陽、合肥、鄭州紛紛放松了限購力度,后續救市依舊會是主基調。
盡管我們的降息空間已經不大,但是面對通縮的壓力,不排除會動用降息工具的可能性。
總之,面對通縮帶來的壓力,未來的貨幣政策應該會更加寬松。
至于能否打破通縮預期,且行且看吧。
@今日話題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種種跡象已經表明,明天的市場將會改變,直接講重點_環球新資訊
- 【挖掘】思瑞P:服務器+存儲SSD+HW持股的模擬射頻最強賣水人|環球訊息
- 觀點:大麻煩!大通縮,來了
- 大禹節水:預中標2.72億元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_天天快消息
-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將鎳的保證金從6100美元/噸下調至5700美元/噸
- 商務部:中國消費市場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
- 天天熱文:單機容量最大、關鍵部件自主,中國華能海上風電機組有望于2024年整機下線
- 網紅“金元順安元啟”的替代基有哪些?
- 環球看點!林園最新閉門私享:醫藥股的投資機會是永恒的
- 逆周期夯實技術優勢,順勢拓展新市場——萬華收購巨力點評_環球熱推薦
- 糖酒會見聞-與君周末談20230411
- 再論茅臺和五糧液估值
- 大禹節水:預中標2023年科右前旗EPC+O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 實時:雅創電子:2022年凈利同比增長67% 擬10派5元
- 國內期貨夜盤開盤多數上漲,滬銅漲近0.5%:環球頭條
- 胡錫進:中國對生成式AI工具亮出有序通行的關鍵綠燈
- 富春股份:子公司已將AIGC工具應用在游戲研發的美術等方面
- 標準晚報:西漢姆有意用菲利普斯或加拉格爾取代可能離隊的賴斯
- 環球熱議:奇安信回應AI監管規定: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成為AIGC發展前提和關鍵
- 環球新動態:億聯網絡:一季度凈利預降11%-16%
- 思特威:受經濟大環境及地緣摩擦所導致的消費需求疲軟等因素影響
- 訊息:華晨汽車:作為華晨雷諾重整的一部分
- 東部戰區海軍艦艇臺島周邊常態戰巡_焦點
- 環球精選!吉宏股份:2022年凈利潤1.84億元 擁抱新技術加強信息化建設
- “三桶油”的中特估行情,為啥只有中國海油吊車尾?逆轉機會又在哪里?-每日焦點
- 天天熱議:央行金融數據-2023年3月
- 環球視點!「電池制造迎風起,“電池鏈”空間有多大」征文活動收官!
- 早上笑嘻嘻;下午mmp(3個15%大肉回撤)要做鴨子了。_全球快看
- 用雙五看國有大型銀行
- 科大訊飛:將于5月6日發布訊飛預訓練大模型的詳細信息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將鎳的保證金從6100美元/噸下調至5700美元/噸

商務部:中國消費市場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依然不變

天天熱文:單機容量最大、關鍵部件自主,中國華能海上風電機組有望于2024年整機下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