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新消息丨從明陽智能談談我的投資邏輯
2023-04-17 08:29:53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從去年10月開始做明陽以來,陸陸續續在這里寫了一些文章。很多文章都是我在小區散步的時候想起來一些東西,就用手機記錄下來,然后整理后發了出來,所以很多東西都是零散的。最近有朋友說想要一個更完整的投資邏輯,所以今天就寫了這個。這次是用電腦寫的,所以可以多說一些。
另外還有一些原因。其一明陽基本上沒有太多東西可以挖掘,剩下的就是等待市場反饋了;其二是需要尋找其他機會;最后是接下來有一些工作要做,時間上面就不太多了,所以今天就把明陽做一個總結,順便也為自己的投資邏輯做個總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我是在21年做通威時候,開始調整自己的投資邏輯,更追求確定性和長期性。然后到去年做明陽時候,把很多東西都固定下來。這套東西,還需要經歷一次完整的牛熊周期,才能最終確定其可行性和嚴謹性。
我的投資邏輯上,我是做價值投資,但是偏向于成長價值。我的投資都是基于產業發展和公司發展的考慮,只關注企業利潤的實現,以及未來發展路徑。喜歡以當前的低估,去買入未來的高增長。
做股票本質上和做買賣一樣,都是低買高賣。比如我想收購一個商店,我需要知道這個商店多少年可以回本,每年可以賺多少錢,然后未來能賣多少錢才有人接盤。
股票也是,所謂價值,就是可以實現的交易價格。而且這個交易對象不能是特定的,應該是普遍的。比如你不能指望現在買貴了,將來等一個傻子會來接盤。
你可能因為賣家著急出售而撿漏,買了以后很快轉手賺錢,這樣雖然是短線,但是也是價值投資。更多則是你看好其未來的發展,希望可以好好經營,這樣可以穩定賺錢的同時,未來還能賣一個更好的價格,這個就是成長價值的思路。
我的選股思路,簡單講就是尋找距離天花板還比較遠,未來可以穩定成長的公司,如果股價漲幅還是落后于公司利潤增長的,則更好。
對于投資成長股更大的風險是買貴了。因為市場往往給與成長股更高的估值,以反應其未來的成長能力。所以成長股更好的買入時機是在熊市,在熊市基本不給成長價值,所以可以買到便宜貨,甚至是打折貨。
從指標上,我挑選的標的必須符合:第一,未來三年凈利潤復合增長>25%;第二當前估值<20X;第三,公司成長增速必須超過行業平價增速,即必須是某一領域的龍頭企業。
對于25%成長預期的股票來說,20X并不貴,即使估值不提高,也可以賺取利潤增長的錢,所以安全性比較高。
明陽智能,就是按照上面的思路選出來的,下面說說明陽智能的投資邏輯。
明陽智能是做風機的,雖然同屬于新能源,但是風電并沒有像新能源車和光伏那樣股價大幅上漲而透支業績。這是因為風電和光伏分屬于不同的產業,產業周期也完全不同。即便是風電行業內部,陸上風電和海上風電也是不同的產業周期。
所謂周期,基本都是供應與需求的錯配。需求往往跟隨經濟發展或政策的推動可以快速爆發,而供應則不一定能快速跟上。需求大增而供應不及,則產品價格大增,公司盈利能力也大幅提高。然后賺錢的企業就會擴大生產提高供給,而需求則不可能持續高增,所以就會出現產品競爭加劇,價格下降,公司盈利下降。這就是周期。
所以看每一個行業的周期,就是分析其供應和需求的關系。
作為新能源,風電等表層邏輯是基于全球的雙碳目標,但是更核心的則是我國能源革命的需要。作為一個貧油的國家,需要降低對石油的依賴,所以推動了電動車的發展;而電動車的發展則增加了電力的需求;而且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對電力的需求更會越來越強烈。所以新能源的方向是不可逆的,只是在新能源里面會有細分領域,目前看光伏和風電是占比最大的產業,這保證了風電的長期發展可持續性和需求問題。
風電行業分為兩個板塊,陸上風電和海上風電。雖然同屬一個行業,但是兩者是完全不同的發展階段,所以也是不同的投資邏輯。
陸上風電并不是新行業,已經發展了10多年,但是直到21年才實現了平價,進入了市場化階段。而海上風電直到今年還沒有實現全面平價,但是一些平價示范項目開始建設,全面平價不遠了。
經過多年的發展,陸上風電因為受制于土地,發展的空間已經不大了,所以單純看陸上風電,是沒有太大投資價值的,當然階段性投資價值是有的。
而海上風電則是剛剛起步,未來十倍至百倍的發展空間,這才是藍海。
所以風電行業的投資價值主要在于海上風電。
一、怎么看風電行業未來的發展。
1、陸上風電:中短期市場增量所在
陸上風電陸上風電市場主要來自四部分,
第一,風光大基地。第一批總計9705萬千瓦,風光規模4:6,目前已全面開工建設。第二批風光大基地項目建設也已經啟動,第二批風光大基地項目規模則超過450GW。
風電按照40%的規劃計算,第二批大基地項目中,風電規劃大概180G,年均40-50GW。
第二、以大代小改建項目
截至2021年底,我國風電累計裝機達到3億千瓦,裝機15年以上的機組容量達到近300萬千瓦。2025年將有595臺風機運行到期,此后退役呈現逐年遞增態勢;到2030年,將攀升至12904臺。
通過以大代小改建,原有1-2M的風機可以使用5-7M的風機代替,將獲得4-5倍的發電量。因此這塊市場將由目前每年3G市場逐步增加到90G左右。
第三,風電下鄉-分散式風電
在《“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中已經明確實施“千鄉萬村馭風行動”,以縣域為單位大力推動鄉村風電建設,推動100個左右的縣、10000個左右的新行政村鄉村風電開發,既為風電下鄉提供了政策支持,也明確了實施路徑。
根據中國風能協會的測算,目前我國約有69萬個行政村,假如其中有10萬個村莊可以在田間地頭、村前屋后、鄉間路等零散土地上找出200平方米用于安裝2臺5兆瓦風電機組,全國就可實現10億千瓦的風電裝機。
因此在這個市場下,陸上風電可以新增1000G的市場,而這部分市場可能是未來十年內的主力市場。
第四,風電出口。這部分從今年開始明顯開始放量。遠景、金風、三一等都拿到了很多國外訂單。
所以我們預估下陸上風電市場:
去年風電總招標量為102GW,到2030時候,大基地不確定是否有新規劃,假定沒有;以大代小,有90GW需求;分散式風電需求為190GW;海外出口為90GW。則風電總量為370GW,復合增速為21%。這是最樂觀估計。
如果按照保守估計,2023-2025年,年均10%的增速是可以保障的,增量主要來自風光大基地和分散式風電。
所以未來陸上風電的增速基本在10%-20%之間。
這就說明了陸上風電為什么競爭如此慘烈的原因了。市場空間已經可以看到天花板,而且同質化競爭,只能比拼價格了,只有把更多的競爭者趕下場,勝利者才能分食未來的市場。
2、海上風電:新的產業周期
海上風電目前已經有很多平價項目在建設,所以樂觀的話明年或后年就可以實現全面平價,那么海上風電的市場將完全打開。
1、為什么國際和我國都在大力發展海上風電
沿海區域基本都是各國經濟發達地區。而海風項目靠近沿海消納中心,可以實現就地消納,減少損耗,更不需要耗費巨資建設特高壓線路以實現遠距離輸送,海上風電是解決沿海發達城市用電需求的最佳路徑。
2、發展空間
國外歐洲四國(丹麥、德國、比利時、荷蘭)在“北海海上風電峰會”共同 簽署聯合聲明文件,四國承諾到 2030 年海上風電裝 機總量將達到 65GW。到 2050 年將四國的海上風電裝機增加 10 倍,從目前的 16GW 提高至 150GW。
美國計劃到 2030 年海上風電裝機容量需達到 30GW,以實現 CO2 減排 7800 萬噸,并計劃 到 2050 年達到 110GW 的海上風電裝機容量。
在2022年,英國公布的能源規劃中,到2030年,英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的目標從之前的40 GW,提高到50 GW。2021年,英國海上風電裝機為11 GW。2021年底,德國新政府設定了到2030年安裝3000萬千瓦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的目標,同時還承諾到2035年安裝4000萬千瓦、2045年安裝7000萬千瓦的海上風電裝機容量。日本政府制定了到 2030 年生產 10 GW 和到 2040 年生產 30 GW 至 45 GW 的目標。法國政府已承諾到 2035 年建設18GW的海上風電,到 2050 年建設 40GW的海上風電。意大利2019年制定了“國家綜合能源和氣候計劃”,計劃到2030年底安裝風電18.4GW,其中海上風電900MW。根據最新消息,七國集團(G7)聲明指出,到2030年,G7海上風電總裝機將達到1.5億千瓦,相當于2021年7倍水平。
我國也把海上風電定為戰略發展方向。
根據世界銀行集團能源部門報告,我國海上風電潛在可供開發資源接近3000GW,其中50米水深以內的固定式海風資源1400GW,漂浮式海風資源1582GW。截至2021年末,我國海上風電累計裝機26.4GW,占可供開發資源的比例不到1%,未來還有充足的成長空間。
不考慮國外市場,只考慮國內市場,海上風電產業都值得投資了。
因此相對于陸上風電,風電行業真正的發展空間在海上風電領域。另外目前海上風電還可以向氫能領域擴展,實現風氫儲氨一體化,這樣其戰略意義就更為重要。
對于這樣一個剛起步,對經濟有重大意義,同時具有廣闊發展空間的產業,沒有不參與的道理。所以接下來就是選擇其中的優勝者就可以了。
二、風電行業看海風,中國海風看明陽
在海上風電領域,明陽是當之無愧的王者。海上風電不像陸上風電一樣,還是技術驅動型產業。明陽在海上風機領域具有遙遙領先的優勢,無論是18M大風機,還是漂浮式風機的開發和運營,都領先同行至少兩到三年的時間。
放到風電整個行業,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優點,但是如果從海上風電出發,就比較清楚了,只能選擇明陽智能。
明陽抓住了風電搶裝的機會,前幾年獲得了快速發展。從2018年4.26億凈利潤,到2021年的31億。2022年可能實現37-40億利潤,再有兩周就披露年報了。另外去年底做的股權激勵計劃,未來三年保持30%的復合增長。
從價值投資的角度,當前的工作就是去判斷,這個股權激勵是否可以實現,以及如何實現。
因為去年的特殊性,今年風電行業的高增長是必然的,所以今年明陽完成30%的增長目標是沒有疑問的。問題是明年和后年是否可以完成,這就需要拆解明陽的業務情況。
明陽智能的業務,目前主要是三個方面:風機銷售、電站收入和運維收入。
運維收入占比很小,可以不考慮。所以重點是風機銷售和電站電費收入。
明陽截止2022年Q3,持有訂單為26GW,其中20GW陸上風電,6GW的海上風電。
去年四季度至少完成了2-2.5GW的銷售,全年完成了8-8.5GW。預計2023年最少會完成14GW的銷售,因為去年底就有19GW的陸上風電訂單需要在今年完成,考慮到股權激勵的需要,可能會推遲部分訂單到明年釋放,那么保守估計,今年完成11GW的陸上風電和3GW的海上風電訂單,就可以實現350億的風機銷售收入。
加上30億的電站收入和運維收入,整體收入可達到380億,凈利潤在50億左右,差異部分主要看公司電站出售情況。增速最高的是電站收入,今年電站增量來自陸上電站,明后年則主要來自青州四和海南東方項目。
市場上面對明陽做自營電站是有爭議的。但是事實證明,進入自營電站是很好的經營模式。相對風機業務的激烈競爭,電站目前的收益是不錯的,陸上電站很多可以獲得10%以上收益。而且經過幾年發展后,還可以通過出售電站收回投資。公司的最新機型也可以在自用電站上面使用,這樣更容易獲得市場數據,驗證機型的安全性。
當然自營電站的缺點就是占用資金比較大,會造成公司現金流的緊張。不過我認為公司經營的目的是為了賺錢,而不是為了規模而規模。如果風機利潤很好,當然應該多做風機生意。但是當風機變得雞肋的時候,有機會做電站也是更好的選擇。
當前社會最大的問題的投資不足,因此大量資金在尋找出口,資金成本比較低。因此明陽現在多拿電站資源是好的選擇,用4%的資金成本,做10%利潤的生意,我覺得沒什么問題。更何況電站還是現金流很好的產業,出售也并不困難。
市場對明陽還有一個擔憂,就是去年的現金流首次變凈流出。
從財務數據上看,這肯定是不好的,但是企業經常不是靜態的,必須結合市場情況來看,才能看明白公司為什么這么做,以及是否存在風險。
去年明陽做了很多投資:陸上風電建設了包頭生產基地、張家口生產基地,擴建了信陽基地產能;海上風電建設了海南東方基地、山東生產基地、廣西生產基地,把陸上風電的產能提高到20GW,海上風電產能也提高到了10GW。
另外還投資了光伏產業和氫能產業等。
所以去年明陽都是在布局。陸上風電是為了應對價格戰,因此全國做了布局,以提高規模、降低生產成本和運輸成本。包頭基地的投產才有了最近低價搶單的動作。
海上風電的投資一方面是為了擴產能,更主要是為了以投資換市場,比如海南投資就拿到了1.5GW的東方項目,接下來廣西和福建可能也會因此拿到海風資源。
明陽投資的信陽基地除了解決了中部的產能問題,還拿到了信陽淮濱縣整縣風電下鄉示范性項目,這個項目對明陽意義重大。
在完成陸上風電的生產布局后,明陽未來的陸上風電目標就是風電下鄉(分散式風電),也就是千山萬鄉馭風行動,這個市場是未來十年陸上風電的主戰場。同時,也是因為風電下鄉的市場,才使得明陽進入光伏更具有了合理性。明陽進入光伏也是為了分布式光伏市場。而分散式風電和分布式光伏都是和基層政府打交道,兩者具有很強的關聯性,可以協同發展。
明陽的大規模投資,陸上風電接近尾聲,而海上風電布局也基本完成,在完成青州四和東方項目后,資金緊張的情況就會緩解。光伏項目雖然規模比較大,但是分期投入的,風險可以可控。因此估計明陽的現金流,最晚明年可以轉正。
目前的市場比較考驗明陽的平衡能力,很多項目需要融資,因此從公司角度,明陽是沒有太大動力壓制利潤的。只有釋放利潤,才能做大資產,獲得更多的融資能力。所以對于去年的利潤無須過于悲觀。
總結一下明陽的發展預期:
1、海上風電,通過技術領先獲得市場,今年可能會推出20MW風機,把14MW風機商用,明年實現16MW商用,以大型化領先同行。對于明陽來說,海外市場更為重要,這代表了明陽未來高度,所以英國的產業落地、美國建廠、意大利日本韓國等其他國家的海風訂單都可能是催化劑。
2、陸上風電,解決產能問題,參與競爭。一方面改為雙饋路線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全國布局,一體化發展。以產能論,未來明陽陸上風電要拿的訂單不會少于20MW,所以國內市場是無法滿足的,需要拓展國外市場。
明陽對陸上風電的重點可能放在了分散式風電上面。分散式風機價格比集中式高,也可以利用明陽的全國布局。同時協同發展分布式光伏項目,對明陽來說一舉多得,更有戰略意義,否則明陽是沒有參與陸上風電競爭的必要的。
3、在風電穩定發展的前提下,穩步發展分布式光伏。
明陽進入光伏的路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首先進入了電池片和組件。進組件比較好理解,組件面對終端市場,這是明陽必爭之地。而進入電池片,則是因為今年的電池片環節是光伏里面競爭格局最好的,同時具有技術差異性,可以幫助明陽實現彎道超車的目的。基于技術的原因,明陽選擇了HJT,因為HJT才是未來,如果選擇了Topcon,很容易在明后年成為落后的產能。所以去年到今年,很多新人進入光伏,都選擇了HJT,就是因為目前大家的起跑線差不多,安全性更高。所以明陽是比較謹慎的,在得到市場驗證之前,明陽也不會擴大產能,因此風險沒有想象的那么大。上月明陽參與了一個光伏投標,明陽是第二順位,就說明明陽的產品是有一定競爭力的。今年明陽在光伏上面更多是市場探索,建立終端網絡。更大的投入和發展,會在明年和后年。當然基于安全性,目前不能把光伏產業納入未來利潤來源,起碼需要等待今年年報出來,能判斷明陽光伏產業的市場競爭能力后才可以。
4、明陽的青州四和東方項目,都提到了海水制氫,在廣西、海南的產業里面也預留了氫能產業,所以最快明年應該可以看到明陽在氫能上面的落地情況,目前先不考慮。
明陽的利潤來源,未來三年主要是風電和電站,再往后就要看光伏和氫能的發展了。風電產業可以支持明陽到2000-3000億的規模,而光伏和氫能則可以支持到5000億以上。
2023年50億的利潤目標完成問題不大;明年的利潤應該也可以完成,因為有電站出售可以調節,但是我更希望是風機業務來完成,所以今年明陽拿訂單的情況會決定明年的利潤實現方式。
如果以今年50億的利潤目標看,現在明陽估值是10X。所以只考慮未來三年風電產業的發展,明陽目前也是低估的。20X是合理估值,如果今年發展良好,那么明年估值提升到30X也是正常的。
明陽的風險不在于風電產業,而在于其他產業投資失控,造成損失拖累風電產業的發展。所以后期需要跟蹤明陽在光伏的產業投入和市場開拓情況。
總體而言,從企業發展角度,目前明陽發展是良性的。
我自己做了一個公司評分系統,百分制,明陽的評分是83分。雖然是百分制,但目前我還沒有找到90分以上的股票,最高的是五糧液,87分,和山西汾酒并列第一。80分以上大部分是白酒公司,今世緣是85,瀘州老窖是84,酒鬼酒是83,茅臺是82。
所以白酒公司,我的投資目標就是瀘州老窖、山西汾酒、酒鬼酒和今世緣。五糧液的問題在于管理,這個問題無法判斷是否可以短期改善,因此不在我的投資目標里面。
風電行業只有明陽和東方電纜在80分以上。通威因為成長性不夠,也只有80分。
評價一個公司是否值得投資肯定是多維度的,只有長期發展無限(天花板高)、中期利潤可期(利潤目標可兌現)、當前風險可控(財務穩健)、買入估值較低(買的夠便宜),這樣的股票才是好標的。五年能找出來一個這樣的標的就可以了。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全球新消息丨從明陽智能談談我的投資邏輯
- 所在城市龍頭乳企降維打擊已開始,其它乳企跟嗎?|世界百事通
- 【天天時快訊】高瓴最新持倉;有牛市
- 今日快訊:但斌深夜發聲回應言行不一:不干預旗下基金經理選擇投資標的
- 多地聚焦“數商興農” 政企合力助推鄉村振興
- 注冊制改革全面落地首周:市場運行平穩,制度優勢漸顯
- 天天快消息!廣發證券:AI投資會有一段時間調整期,下一階段依靠兩方面外界因素
- 國際油價攀高,國內成品油零售價將迎今年來最大漲幅|每日聚焦
- 天天熱點評!商務部:正推動內地香港澳門共建單一自貿區
- 布局財富管理市場 保險機構瞄準基金銷售牌照|全球報道
- 汽車智能化競速賽開啟 產業鏈加強合作
- 注冊制改革全面落地首周:市場運行平穩,制度優勢漸顯
- 世界百事通!我自研兆瓦級PEM制氫裝備性能進階
- 多地聚焦“數商興農” 政企合力助推鄉村振興
- 科研人員發現治療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潛在新藥
- 經濟日報:把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放在突出位置,要穩定公共崗位規模-環球訊息
- 全球速看:埃安旗下首款純電超跑Hyper GT開啟預售
- 文旅局長“卷”上天 出游數據狂飆_全球報資訊
- 世界滾動:但斌再度高調力挺茅臺
- 從年報透視A股公司“動力源”:研發大手筆,創新加速度|今熱點
- 自由港、淡水河谷、英美資源等礦業巨頭都在評估收購Teck Resources Ltd.基礎金屬業務的可能性
- 世界今日報丨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見李尚福
- 全球今熱點:經濟日報:確保電力平穩迎峰度夏
- 經濟日報:多渠道拓展國產大豆消費|全球滾動
- 天天熱訊:國內成品油零售價將迎今年來最大漲幅,92號汽油每升上漲0.4元左右
- 【環球新視野】產業趨勢投資中,如何賺“認知差”的錢?
- 全球觀熱點:寫給所有散戶的一封信:換手率大于7%意味著什么?看懂少走彎路!
- 上海誼眾紫杉醇聚合物膠束新增適應癥臨床獲批
- 機構開始覆蓋光庫_觀點
- 30年期國債期貨即將上市 首批3個合約將于4月21日交易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多地聚焦“數商興農” 政企合力助推鄉村振興

注冊制改革全面落地首周:市場運行平穩,制度優勢漸顯

天天快消息!廣發證券:AI投資會有一段時間調整期,下一階段依靠兩方面外界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