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成為中國的英偉達?
2023-04-21 22:16:29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作者:市值觀察
由于訪問量過大,時下爆火的ChatGPT一度暫停注冊。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月5日,OpenAI暫停了ChatGPT Plus(20美元/月)的銷售,一天后又重新恢復,暫停注冊的原因就是——算力需求量超載。
▲來源:ChatGPT官網
此前,ChatGPT還出現了大規模封號,并禁止使用亞洲節點登錄。這都是因為批量注冊賬號,會出現API濫用,導致訪問量過大造成算力不足。
OpenAI踩下的這腳“剎車”,在大洋彼岸的A股市場掀起了巨浪,AI算力概念股瞬間成為熱炒的香餑餑。
因為,作為人工智能時代的底層基座,誰掌握了算力資源,誰就擁有了引領數字經濟發展的“終極武器”。
6年前,黃仁勛親自向OpenAI交付了第一臺搭載A100芯片的超級計算機,幫助后者創造了ChatGPT,成為AI時代的引領者。
而在3月22日召開的GTC大會上,黃仁勛又拿出了速度能快10倍的英偉達HGX A100,“可以將大語言模型的處理成本降低一個數量級。”
作為“當前唯一可以實際處理ChatGPT的GPU提供商”,英偉達是當之無愧的AI算力王者。AI大爆炸推動英偉達股價在今年上漲了84%,目前,其市值飆升到6678億美元(約合4.6萬億人民幣),是全球最大市值的芯片企業,已是傳統芯片霸主英特爾市值的近五倍。
作為英偉達性能最好的芯片,一顆A100售價1.5萬美元。TrendForce分析認為,要處理1800億參數的GPT-3.5大型模型,需要2萬顆GPU芯片,大模型商業化的GPT需要超過3萬顆。
▲GPT各版本參數量幾何式增長
資料來源:OpenAI 官網,安信證券
據報道,國內目前擁有超1萬枚GPU的企業不超過5家,擁有1萬枚英偉達A100芯片的最多可能只有一家。更多的中國公司都只能采購英偉達的中低端性能產品。
黃仁勛在大會上四次提到AI的“iPhone時刻”已經來臨,在這個歷史性的變革時刻,中國不能缺席。
2018年,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云泉首次提出“算力經濟”概念。2022年2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
張云泉還指出,未來國家很可能組建一家類似國家電網的機構,即國家算網,快則5年,慢則10年。
可以看出,AI算力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
據機構統計,2021年,我國以計算機為代表的算力產業規模,已經達到2.6萬億元,直接和間接分別帶動經濟總產值2.2萬億和8.2萬億元。
AI的長征之路已經開啟,但打開AI之門的金鑰匙,不能緊緊被他人掌控,中國企業正在奮起直追。
CPU帶領人類進入PC時代,移動芯片掀起移動互聯網浪潮,而AI芯片打破了AI產業此前長達數十年的算力瓶頸。
如今,算力經濟,橫空出世。針對AI算力的軍備競賽早已拉開。
A100和H100被禁止后,中國企業只能奢望它的替代品A800和H800。據稱,國內幾家頭部互聯網企業都向英偉達下了1.5萬~1.6萬左右的A800和H800訂單,涉及金額大概在十億美金左右。
但就算是最佳替代品A800,也只能說是A100的“閹割版”,傳輸速度和運算性能只有A100的七成功力。
據稱,百度文心一言的沖刺階段,“幾乎將整個集團所有的A100都調給了文心一言。”
在這場不能輸的AI戰爭中,國產替代潛力無窮,A股市場也不乏精兵強將。可以分為兩大層面。
AI超算中心可以看做AI的核心基礎設施。中科曙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早在1993年,曙光就突破國際封鎖,研發出高性能計算機“曙光一號”;自主研發的曙光1000-曙光6000幫助中國超算拿下了多個第一。
目前,我國運行著三臺百億億次(E級)運算能力的超算原型機,分別是神威E級原型機,天河E級原型機和曙光E級原型機,背后分別站著江南計算技術研究院、國防科大和中科曙光。
有分析認為,如果以最新的運算性能排座次,我國三大超級計算機可以位居全球前三名。而且在2015年美國芯片禁售令后,這三臺計算機都搭載了“中國芯”。
隨著頭部互聯網及科技企業紛紛推出大語言模型,國內對算力資源的需求將呈現井噴。算力云端租賃將成為算力供給的最優解。英偉達就推出了相關服務,月租價格36999美元起。
目前,中科曙光在全國部署了50多個云計算數據中心,掌握全國最大算力資源,今年還正式上線“算力交易平臺”,第三方可以接入算力資源池。而且,公司已經助力百度、紫東太初等大模型訓練,為其提供AI算力服務以及AI服務器等基礎設施。
AI芯片可以說是算力的心臟,是AI長征路上的“火種”。
站在中科曙光背后的海光信息,就是為算力資源提供動能的“中國芯”民族企業。
中科曙光為海光信息第一大股東,背靠中科院,海光擁有深厚的研發實力,同時中科曙光作為大股東和大客戶,海光不愁銷路。
2021年開始,公司業績呈現爆發式增長。根據業績快報,2022年,海光信息營收51.25億元,同比增長超1.2倍;歸母凈利潤8.02億元,同比大增145.18%。
未來,公司CPU產品受益于國產替代,在政府、金融等企業采購中將持續獲益;而DCU產業,由于AI產業的爆發,將成為快速崛起的新增長點。
海光信息就是A股稀缺的國產CPU+DCU(加速計算芯片)領軍企業。一般而言,算力可分為三大部分,即基礎算力、智能算力和超算算力,而AI大模型需要的就是智能算力。
DCU作為專注通用計算、單純提供人工智能算力的產品,海光信息已經有所斬獲。目前,國內唯一能支持FP64雙精度浮點運算的,只有海光的DCU深算一號。
▲來源:海光信息招股書、平安證券研究所
對標英偉達A100產品,海光深算一號基本能發揮出其70%的性能水平。據投資者互動平臺信息,海光深算二號正處于研發階段,各項工作進展順利。
寒武紀產品矩陣涉及云端產品、邊緣產品和IP授權及軟件,前兩者對標英偉達、AMD,IP授權則對應英國的ARM。
而云端芯片就是目前大語言模型最為需要的動能來源,在該領域,英偉達A100/H100系列占據金字塔頂尖位置。
作為追趕者,寒武紀推出思元系列,思元290、思元370等已經進入浪潮、聯想、阿里云等多家頭部客戶。自思元220自發布以來,累計銷量也已突破百萬片。
2022年3月,寒武紀正式發布新款訓練加速卡“MLU370-X8”,配備了思元370,主要面向AI訓練任務。
最新的思元590芯片正在快速迭代中,該芯片浮點運算能力較290有較大提升,公司的云端產品性能有望進一步提升。
但寒武紀的最大問題還是持續虧損,2022年業績快報顯示,該年度虧損11.66億元,同比繼續下滑41%,虧損面進一步擴大。這也是公司股價此前巨幅下跌的核心原因。
公司復雜計算芯片需要持續大量的研發投入,僅2022年上半年,寒武紀研發費用就高達6.3億元,同比增長51.45%。
在ChatGPT帶來的AI熱潮中,寒武紀于2023年以來股價已經暴漲了近3倍,而公司2022年業績快報顯示年度營收7.29億元,同比增長僅有1.11%。倘若未來其AI芯片仍未真正實現業績爆發,股價暴漲過后,也會出現殺跌的風險。
繼百度之后,360、阿里、華為、騰訊、商湯等企業均表示將推出自己的大語言模型,作為行業“賣水人”和基礎設施提供者,底層的算力企業無疑受益匪淺。
在這場AI的征途中,中國算力企業萬象競逐的畫面才剛剛開始。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中國股市真正厲害的一種人:耐心比什么都重要,此文無價句句珠璣
- 誰能成為中國的英偉達?
- 實盤日志20230421
- 東方電氣(600875.SH):目前正在開展燃氣輪機摻氫技術研究,暫無相關項目落地 全球時快訊
- 當前速讀:dnf副職業控偶師制作圖_dnf副職業控偶師
- 杭銀理財因理財產品信披及銷售管理不規范被罰45萬
- 房地產開發商新城控股據悉計劃發行20億元人民幣債券
- 天天視訊!智能電動踏板_對于智能電動踏板簡單介紹
- 內江百齡京菊整形醫院怎么樣?背景簡介、薛明醫生資料及點評大揭秘_世界微頭條
- 4月22日8時起,海南進島客貨車輛全預約購票過海 熱文
- 當前熱點-保利發展:一季度凈利27.21億元 同比增7.52%
- 航盛與高通戰略合作 攜手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創新-當前快訊
- ST鵬博士去年虧損收窄至4.53億元 內控缺陷整改完成
- 東方日升:擬84.65億投建源網荷儲一體化及10GW拉晶項目
- 全球信息:成長和保本
- 符合預期,下周開工!_焦點快看
- 俞敏洪建議董宇輝出國留學:這是人生的一個必經之路
- 9.5億,王健林減持萬達電影,“缺錢”了?-焦點熱門
- 工信部:開展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綠色建材下鄉等活動
- 北京市成立“4·18”火災事故調查組 每日動態
- 工傷賠償和交通賠償的區別
- 全球觀點:消防云課堂|高樓發生火災,應該如何逃生?
- 焦點信息:龔正:鼓勵龍頭企業發揮“鏈主”作用,帶動產業鏈邁向高端
- 三六零:2023年一季度凈虧損1.86億元|速訊
- 順威股份:一季度凈利1211.24萬元 同比下降29.24%
- 科興制藥:2022年營業收入13.16億元 海外收入創新高 每日時訊
- 龐大集團:下修業績預期 2022年預虧13億元-15億元 當前滾動
- 五年十倍:巴菲特早期投資|世界消息
- 焦點播報:投資周記:四月第三周,股災3.0?今年真的還有牛市嗎
- “芯”動不如行動,這只基金是否有點“芯”動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當前速讀:dnf副職業控偶師制作圖_dnf副職業控偶師

杭銀理財因理財產品信披及銷售管理不規范被罰45萬

房地產開發商新城控股據悉計劃發行20億元人民幣債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