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拐點,消費將死?
2023-06-01 17:19:49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人口話題是這幾年非常熱門的話題,相關數據我也研究半年多了。看過很多人口文章,發現不少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以下方面:
1 數據過時,主要是2010年后的新生兒數據。
(資料圖)
2 新生兒驟降的原因解讀片面。
3 各年齡段人口變化數據缺失或太粗,以及最關鍵的,消費股還能不能投資了?
針對以上問題,本文將一一列舉數據,并試圖進行分析。
人口是個大話題,涉及方面較多,這篇文章其實是三篇的第一篇,著重講中國人口的過去、現在、未來,第二篇講日本人口周期的啟示、與中國的差異(主要是知識紅利),第三篇講各省/區域的人口形勢差異。
各年出生人口
原始數據來源于統計局網站,涵蓋了1949年~2022年,采用年初、年末總人口、該年出生率,然后進行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查詢時發現,2010年后統計公報的新生兒數據,及很多媒體引用的,常與我算的數據出入很大。后來發現問題是:除了人口普查較準外,其他年份公布的年末人口,都是靠千分之一或百分之一抽樣調查推算的,那在此基礎上計算的當年出生人口自然不太準確,而且越往后誤差越大。最近的人口普查是2020年的七普,統計局公布后也順便修正了2011~2019年的數據,那再采用當年公布數字就很過時了。
所以如果你看到像下面這樣2010年新生兒變化很平滑的,就明顯錯了。
后面的出生高峰總比前面的高峰低,這種現象是否只是我們獨有呢?
東邊的日本生育形勢跟我們很像,甚至已經看不出戰后第三波生育高峰了。
美國的出生形勢看起來要好不少。但這是建立在移民大開放的基礎上的
根據《消費者行為學》(第12版、2015年撰寫)的描述:今天(美國)的出生率是1960年的一半;近一半的25~29歲女性尚未結婚,1986年該年齡組僅有1/4;40~44歲婦女20%沒有孩子,是30年前的2倍。
即,如果沒有大量的拉美新移民(且生育率高于白人至少20%),老美的出生率也會降低很多。
總體來說,教育年限提高、女性工作參與度提高(也是發展的必然結果),導致生育意愿降低,是各國生育率長期降低的普遍原因。
性別比
如下是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網站公布的性別比變化。
該網站注明,在沒有出生干預的情況下,性別比應該是103~107。原因大家都懂,只能一聲嘆息……
新生兒危機
上文說了,隨著國家發展、教育年限提高,生育率降低幾乎是必然現象。
但要知道,日本在1973年第二波生育高峰后,每10年生育數分別降低30%、20%、5%、9%。而我們最近6年,生育人數直接腰斬,這樣陡峭的降低速度正常嗎?降速會一直持續嗎?
要分析這一點,首先要排除生育政策變化帶來的出生人口加成。所以還是看結婚人數變化更合理。如下是近40年來初婚年齡的變化:
我們選擇2013~2019年進行分析,這是解放后第二波嬰兒高峰的適婚年齡開始,且排除了疫情干擾。根據平均初婚年齡,推算出他們出生年份、當年新生兒數量等,再對比結婚登記數。
可以看出,1987年到1991年出生的嬰兒,本來只下降了10%,可是等他們到適婚年齡時,結婚數卻下降了30%!他們的性別比從110上升到114,也只上升了3%,按理說,能結婚的對數減少也該不超過3%。
我看過很多文章,大部分只強調人口基數或性別比,現在這兩個因素分別只占1/3和1/10。另外一半以上的影響因素究竟是什么呢?
2009年下半年開始的一年半,很多城市的房價開始暴漲。2016、2017年又開始了第二波全國暴漲。初婚年齡的快速上升也是在2010年,之后10年推遲了4歲,從25到29歲,而之前基本比較穩定。為什么兩個階段大致能對應上?
眾所周知,婚姻市場一直有錯配現象,即女性一般習慣找比自己條件強一點的男性,好來依靠,最后剩下的就是大城市的女白領和農村的男光棍。那即使在男女比例完全相等的情況下,也不可能全部適齡男女都能成婚。更何況男性比女性多將近20%,那男性擇偶時的競爭就會加劇了。再加上房價的暴漲。成婚的門檻大幅提高。一些地方的農村,對彩禮要求一動(10萬以上合資車)不動(至少縣城的大房字)。很多離婚帶娃的女性,以前被嫌棄拖油瓶的,現在也供不應求,彩禮一點也不低。也正是失衡性別比、高房價高彩禮,導致很多姑娘找不到符合條件的同齡男性,于是只能找比自己大幾歲的男性,因為會多工作幾年,物質條件往往更好一些。同時也會有很多姑娘待價而沽,推遲了自己的結婚年齡。
還有大概2015年開始的外賣普及、90后的游戲成謎(業余時間話題幾乎完全圍繞游戲展開),用一些自媒體的話來說,外賣解決身體需求,游戲解決精神需求,年輕人都社交恐懼了,還結什么婚啊?
綜上可知,新生兒快速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基數、失衡性別比、 高房價高彩禮、年輕人社交恐懼,且后三點也是初婚年齡推遲的主要原因。
那么問題來了,后續的新生兒會怎么樣?還是得從以上內因分析。
目前的初婚年齡大約是29歲,加上1年左右的備孕+懷孕期,對應新生兒年份是1993年。大約從這一點開始,新生兒出生數平穩了5年。之后5年又快速下降累計25%,然后又穩定了8年。而1993年~2010生人,性別比一直在接近118的高位,變化基本不大。高房價事關高地價,而土地財政是各地方政府的命根子,所以房子一賣不動,各種刺激政策就蠢蠢欲動了,不像限房限貸經常得住建部點名。高彩禮能少?看看各大網站的男女爭論,哪個姑娘愿意少要彩禮了,這已經成為她們價值的體現。連我老婆當初沒要彩禮,現在也理直氣壯地說,就該要彩禮。而外賣+游戲沉迷上的社交恐懼,一樣看不到改善的跡象。
所以在不加外部刺激、且房價也沒有崩的前提下,我估計新生兒數據最多能穩定5年左右,在下一個5年累計減少至少25%。大致推算2023~2027年上限是900萬左右,2033~2040年上限是670萬左右。
可加上外部刺激因素呢,比如
1 降低法定結婚年齡。咱們是男性>=22歲,女性>=20歲,很多國家是18歲左右。不過現在大專以上學歷畢業的人數,已占相應新生兒的63%以上了,估計改善不大。
2 生育刺激。目前聽說的最大生育刺激,基本就是二孩月均補貼最多500,補貼到3歲,這個力度……
3 非婚生子合法化。據說歐美非婚生子比例很大,保障了他們的生育率,不過東亞普遍沒有這種文化,效果如何不好說。
4 移民大開放。但是看看歐洲難民危機、美國愈演愈烈的種族沖突及衍生毒品、槍支問題,以及更加黑暗的印尼屠華、五胡亂華、安史之亂(之前都有異族大量引入)……
壽命與總人口的未來
很多人都很關心,既然人口拐點已至,未來中國會有多少人。
2025年時55歲以上人口無法估算,這是因為缺乏解放前出生人口數據。而在2022年之前,可以通過總人口減去其他年齡段之和,進行估算。
以下是我能想到的各年齡段危險年份及影響賽道:
@今日話題
$中國飛鶴(06186)$$農夫山泉(09633)$$良品鋪子(SH603719)$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人口拐點,消費將死?
- 天禾股份:中山中科擬減持不超1.46%股份 熱門看點
- 蘇州公積金新政:余額可提取作為首付款 不影響后續貸款額度_天天時快訊
- 環球焦點!國際航協:4月全球航空貨運需求同比下降6.6%
- 環球熱議:央行:5月開展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共1250億元
- 藝考包括哪些科目,要如何選擇 重點聚焦
- 陜西省旬陽市:動員和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夏收”一線|當前快看
- 從五月天到蘇打綠,網易云音樂如何玩轉“回憶殺”?
- 《王者之心2》新手攻略詳解,讓你快速成為大神!
- 煤鋼行業市場研討會:煤鋼焦市場處于明顯下行趨勢-環球觀天下
- 國際識局:美債危機暴露政府執政缺陷,惡性循環何時休?|環球熱文
- 天天通訊!甬金股份:終止投資印尼項目
- 會暢通訊:股東羅德英擬減持不超2%股份 頭條焦點
- 天天觀點: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組織召開煤鋼行業市場研討會:煤鋼焦市場處于明顯下行趨勢
- 福萊新材:控股子公司投資建設煙臺富利新型新材料(一期)項目部分投產
- 云海金屬:合資公司安徽寶鎂取得采礦許可證|全球今亮點
- 全球訊息:廣汽埃安5月銷量45003輛 同比增長114%
- 鈣鈦礦/晶硅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新紀錄誕生|快看點
- 龍建股份:中標6.97億元國道土建工程項目
- 中國核電:控股子公司中核匯能擬與三一重能簽訂股權轉讓協議
- 世界今日訊!央行:5月對金融機構開展常備借貸便利操作共5.32億元
- 增強科倫發展動能,提點小建議!
- 全球簡訊:美正考慮限制投資和技術流向中國半導體等領域 外交部:密切關注
- 東方買賣提日常記錄:今日單日盈利98550元。這個六一兒童節,我很快樂。但多即是空,空即是多,多空循環。_當前資訊
- 商務部:半導體是中美會談時中方提出的重點問題
- 天娛數科:為亞鉀國際打造化肥行業首個具有品牌特色與個性魅力的虛擬數字人形象 “小鉀” 環球時快訊
- 快播:中國煤炭運銷協會:當前鋼鐵生產企業下游用戶需求不足 鋼鐵行業出現大面積虧損
- 香港金管局推動香港與阿聯酋的金融合作_天天簡訊
- 全球快報:棗莊煤礦一覽表_棗莊有那些煤礦
- 金屬氣切套管選幾號合適?全喉還是半喉?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環球熱議:央行:5月開展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共1250億元

藝考包括哪些科目,要如何選擇 重點聚焦

陜西省旬陽市:動員和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夏收”一線|當前快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