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有道Q2財報聊聊垂類大模型 “多快好省”的商業模式
2023-08-28 18:33:23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前幾年,在很多投資人眼里,提到教育類的AI公司,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學而思、猿輔導這些公司。今年有家公司我覺得特別值得重點關注一下,這家公司就是網易有道。
上周發布了最新的財報,Q2的整體數據不錯,凈收入有12.1億元,同比增長26.2%。主營業務“三板斧”學習服務凈收入6.9億元,智能硬件凈收入2.2億元,在線營銷服務凈收入3.0億元,其中學習服務和在線營銷增速都不錯。我注意到在這次財報中網易有道宣布在去年11月宣布回購至多2000萬美元股份的基礎上,在原來的期限內又追加了2000萬美元,公司領導層對其業務的長期發展表達了充分信心。
自從ChatGPT為代表的大模型誕生以來,可以說在教育行業當中網易有道是國內公司反應比較迅速的一家,幾個月的時間推出發布了國內首個教育領域垂直大模型“子曰”,并發布了基于“子曰”大模型研發的六大創新應用:“LLM翻譯”、“虛擬人口語教練”、“AI作文指導”、“語法精講”、“AI Box”以及“文檔問答”,等等。這次財報發布之后,管理層還透露說下半年有了“子曰”大模型,公司在產品上還有更多的探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當然,今年行業里的公司像猿輔導在上半年也基于自己的AI能力推出了小猿學練機;學而思官宣數學大模型MathGPT的研發,科大訊飛是基于星火認知大模型推出的AI學習機。作業幫也正在內測基于中國市場的教育大模型,涉及工具類App、智能硬件、圖書等業務。
我覺得網易有道是AI能力,和商業化布局和落地能力比較平衡的公司。原因有二。第一,網易有道的垂直大模型“子曰”在教育領域有最多應用場景,跟用戶有最多觸點的;第二,這家公司懂得怎么花錢,這個后面我具體分析。
總之,投資這件事,很重要的一點,一定要站在未來看現在。盤一下現在的公開信息,網易有道這家公司還是挺稀缺的一個投資標的,在教育領域自有特色、獨樹一幟。網易有道的智能硬件、有道翻譯這些很多人了解得比較多了,但是很少人關注到它怎么能夠那么快就把AI能力部署實施到具體產品上,用產品來帶動用戶增長和活躍,最關鍵的是還能控費控得住。值得好好分析一下。
大模型火起來之后,人工智能已經從“名義上”把所有行業“重塑”了一遍。尤其是的國內的業界大佬,不斷重復同樣一句話:AI 大模型時代,每個行業的應用都值得重新做一遍。這使得大家普遍相信,等著被“重構”,是每個行業的宿命。
然而,預期會加強預期,現實則更理解現實,目前大模型的“扛把子”Open AI,面臨的問題一點都不輕松。簡單說,其一是成本高昂,其二是有用性的問題。
比如說,首先從成本上看,僅僅運營ChatGPT,每天的成本就高達70萬美元。Open AI去年的全年虧損較2021年翻了一番,燒了5.4億美元。
此外,其產品用戶數量也在持續下滑,5月份以來,ChatGPT用戶數量已經連續兩月下滑。Similar Web數據顯示,與6月相比,2023年7月的用戶群減少了12%,從17億用戶下降到15億用戶。
超級燒錢,又留不住用戶。怎么解決?從行業發展嘗試判斷,我認為大模型的競爭態勢逐漸清晰,那就是少數幾家有足夠資金和人力的“大廠”勝任,作為未來生產端的基本要素,GPT-3.5的通用基礎設施屬性就已經開始明顯了,因此企業重新做一個ChatGPT其實沒有多大意義。
垂直模型卻可以簡單繞過這一難題。其一是垂直模型不需要參數和算力有太高的要求,因此成本會直線下降;其二是專業性的問題,垂直模型從開始就要求開發者具備專業的知識和豐富的行業應用實踐積累,其穩定性和可靠性更高。
我這周還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一個圖,國內公司今年以來在大模型上不斷在“卷”,前后已經有大幾十家公司宣布自己落地或者正在落地大模型。其實基于前面的分析,通用大模型的 “軍備競賽”不是誰都有資格參與,需要耗費巨大的成本,而國內垂直模型卻開始有聲有色,這里網易有道就非常有代表性。
有一位偉人曾經說過,不管黑貓白貓抓得住耗子的就是好貓。前面說了通用大模型的痛點,那么垂類大模型,必須要配合上使用場景才能真實的轉化為生產力。
為什么網易有道能夠比較快的落地行業端的AIGC?。我特別去扒了一下,這家公司今年可是做了不少的事情。從2月就開始有消息傳出在布局大模型,7月發布了針對教育應用優化的專有大型語言模型“子曰”,并從第二季度開始成功部署在六個應用中。
其中,大模型翻譯、AIBox和文檔問答在第二季度已經推出,所以從這次的財報里的一些數據,就可以管窺AI賦能的效果。下面的數據,都是來源于財報和第三方公開信息。
大模型翻譯。基于大模型的新一代更加場景化、高質量的翻譯引擎,中英翻譯水平已經優于海外的翻譯引擎和 ChatGPT。這里我去查了一下公開的數據,根據第三方機構Questmobile,有道翻譯的月活超過1億,是國內翻譯詞典類產品絕對的第一,占領了這個市場,未來絕對具有很大的商業空間。
AIBox。帶動了二季度季詞典類訂閱會員數同比增長接近100%,詞典類會員收入同比增長200%以上。這個其實很能夠說明AI給業務賦能的成效,產品能夠精準解決用戶的痛點,不然國人普遍對互聯網產品的付費意愿并不強,愿意真金白銀掏錢買會員的必定是“真愛”。
上面這兩項,是已經投產可以看到實際效果的。然后“子曰”大模型中還有些“大招”這次財報暫時沒有數據,我也很期待下個季度的表現。
舉例說明,在本月推出的詞典筆X6 pro中就配置了“虛擬人口語教練”。有道是首家能將離線虛擬人口語教練在學習類智能硬件上落地的公司。這個搭載可以說拓展了詞典筆這個品類的邊界,它不再單單是一個查詞翻譯的產品,還是口語練習產品。
其實最近有道發布詞典筆X6 pro的時候,我還專門跟投資機構的朋友交流過,大家都比較認可有道現在的打法——很顯然,這款產品主打的是高端市場,在這個品類競爭已經白熱化的時下,只有用AI技術創新來抬高這個品類的競爭門檻,無論對于有道還是對行業來說都是良性的。當然,有道也發布了針對大眾市場的S6系列,定價499元,體驗和盈利能力都不錯。一面通過高端產品夯實領頭羊的地位,一面通過平價產品拓展品牌的滲透力,這是一個很聰明的打法。
更重要的是,對上市公司而言,再炫酷的功能都需要落到未來可期的現金流上。網易有道目前采用的“垂類大模型+應用(內容)”這種模式。做好的功能,而非單單是大的模型,就可以很快做到通過垂類模型更加去適配各種垂類場景,無限接近C端或者B端的變現能力,這才是我看好他們模式的根本原因。
前面分析了大模型很燒錢這件事,就想看下網易有道的研發費用。
這件事其實挺糾結的,跟小女生談戀愛似的,既怕男朋友不來,又怕男朋友亂來。對互聯網公司而言,對研發費用的投入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公司對技術的重視程度,也間接代表了公司的技術實力。投入太少肯定不行,但投入太多肯定也不對,因為會對公司其他業務造成擠壓。
我發現有道這家公司在研發費用的投入上一直比較穩健不冒進,基本上穩定在每個季度2億左右的投入,然后在最近三個季度,對研發的投入連續穩步增長。具體來看,公司的研發費用已經連續3季度上漲了,23Q2/23Q1/22Q4的數據是2.051億/1.82億/1.8億,Q2比Q1環比多增了12.63%。
網易有道CEO周楓之前就說過,有道在大模型方面的努力,與其他大廠有些不同,主要關注兩方面的問題:一、在特定場景中,大模型有沒有高效、低成本的實現方案?二、在技術方案的精簡化中,閉環的應用場景拉動,應該起到多大的作用?
現在從財報的數據看來,公司在經營上的確在踐行周楓的思考,并沒有因為要快速推出垂類大模型去快速“燒錢”,當然,這跟網易有道在AI方向上持續長期布局也有關系。公司AI技術團隊近年來一直在AIGC上有持續性投入,早在2016年,網易有道同步組建語言、視覺、聲音等團隊,目前積累了有道神經網絡翻譯(NMT)、計算機視覺、智能語音AI技術、高性能計算(HPC)四大底層技術能力,并且從2017年開始持續投入Transformer布局。今年公司能夠快速在垂類大模型“子曰”去落地,也是集前數年技術能力的大成。
在電話會里,有道特意就研發投入做出回應——展望未來,將繼續走在實現盈利的道路上,并將繼續優化研發投資結構,例如,消除那些前景不明的項目的研發支出,以便可以將節省的資金分配到我們首選的AI項目上。
大家有沒有發現,網易有道在開發大模型的時候,完全是圍繞“多快好省”四個字在下功夫。
所謂的“多”就是在底層技術不斷革新的情況下,應用企業要不斷研發細分場景下需求運用,做到使用場景的豐富。
“快”就是要及時掌握新工具,新技術,做到爭取有先發優勢。
“好”就是要實現模型的精準運用,實現高質量的智能服務。
“省”就是做好控費,這也是各類模型應用落地的重要因素,以及AI能否從預期走向現實的關鍵一步。
可能很快我們就會從網易有道的半年報看到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營收變化。
從目前國內大模型的格局和最新發展來看,有道的思路可以給其它想參與的企業提供了一個參考,在AI時代會為公司帶來更大的成長價值,長期看好。
$網易有道(DAO)$ $科大訊飛(SZ002230)$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透過有道Q2財報聊聊垂類大模型 “多快好省”的商業模式
- 中國太保2023半年報點評:負債端復蘇強勁,投資端還需環境配合
- 贛鋒鋰業20GWh鋰電池生產項目開工
- 紙漿期貨迎來首個國產可交割品牌 我國紙漿自給率有望增強
- 中信建投:再次重申看好科創板戰略性機會
- 廣東省豬糧比價退出過度下跌預警區間
- 天能股份終止境外發行全球存托憑證
- 楊毅:目前男籃的技術能力來看兩罰全中情況都很少 包括李凱爾
- 中央氣象臺8月28日18時繼續發布大風藍色預警
- 潯興股份:與潯興籃球俱樂部簽訂冠名贊助協議書
- 振華新材:上半年虧損約3579.40萬元 同比轉虧
- 湘佳股份:上半年虧損8351.15萬元 同比轉虧
- 北上資金凈買入隆基綠能2.43億元和中際旭創1.33億元
- 天能股份決定終止本次境外發行全球存托憑證事項計劃
- 北向資金今日凈買入隆基綠能2.43億元
- 有方科技與中電數創(瀘州)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一份與數據存儲災備有關的產品銷售合同
- 光明乳業上半年凈利潤實現3.38億元
- 北方導航:子公司中兵航聯擬定向增發約1933.28萬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 中貝通信:擬在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經濟開發區投資建設中貝通信合肥智算中心項目,計劃總投資金額約8.5億元
- 美國國家颶風中心:颶風“弗蘭克林”(Franklin)成為2023年大西洋颶風季節的首個大型颶風
- 董明珠回應網友讓自己退休 如果你能干我就讓給你
- 市場監管總局出臺行政許可實施規范
- 深圳:1—7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70.66億元同比增長10.0%
- 創識科技今日跌9.61% 炒股養家席位凈賣出1895.82萬元
- 昇興股份點評報告:場景修復驅動Q2業績超預期,看好23H2持續改善
- 西南大學研究團隊揭示甘藍型油菜黃籽性狀遺傳基礎
- 星球網名 星球網
- 媒體人:南蘇丹不可能一直外線那么準 堅持到底我們有機會
- 鄭州地鐵8號線線路圖站點及名稱
- 湘電股份:上半年凈利約1.92億元 同比增長50.87%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中信建投:再次重申看好科創板戰略性機會

廣東省豬糧比價退出過度下跌預警區間

天能股份終止境外發行全球存托憑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