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銀行破產!新的黑天鵝?
2023-03-13 09:25:43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北京時間3月10日凌晨,一則消息引爆全網:美國硅谷銀行股價暴跌60%,進而波及美國銀行板塊乃至美股整體出現大幅回調,黃金大漲。投資者不禁擔心,是否要面臨新一輪金融危機?本次事件的連鎖反應如何?
【資料圖】
————————
硅谷銀行事件:加息“灰犀牛”的結局,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本次事件是美聯儲持續加息背景下的“灰犀牛”。先給大家梳理一下事件的線索,事情的本質邏輯在于:
1. 在2020年以后美聯儲降息大放水的背景下,硅谷銀行吸納了很多儲蓄。由于手上錢太多,而優質的投資項目不足,只能將大量資金投資到當時收益較低的MBS(抵押支持證券,可以理解為房貸的集合包)當中。
2. 2022年之前美國一直未加息,長期保持低利率,因此資產價格波動不大,這個投資模式的風險沒有暴露。
3. 隨著2022年美聯儲快速加息,從2021年末0%加到最新的4.75%,導致了硅谷銀行所持有的MBS大面積浮虧。
4. 正常來說,只要債券不出售,持有至到期,則債券價格波動僅是賬面上的浮虧。但由于儲戶取出資金,投入到更高收益的貨幣基金,導致了硅谷銀行被動賣出虧損的債券,來滿足流動性需求。
5. 因此,原本硅谷銀行浮虧的錢成為了實際的18億美元虧損,硅谷銀行選擇從股票市場再融資來補充本金,造成了市場投資者的不信任,股價暴跌60%。
情理之中的是,每次美聯儲大規模加息后,都會造成全球金融的壓力加大。因為利率本質是償債的成本,利率高了,政府和企業的償債壓力都會增大。
意料之外的是,以往的加息往往導致發展中國家或者歐洲偏落后的經濟體暴雷,例如發展中國家的資本回流美國,亦或是2008年金融危機后引發的歐債危機。而這一次,美國硅谷銀行先倒下了。
現如今,硅谷銀行已經破產被接管,市場在擔憂:是否會出現進一步的銀行資金擠兌?可能重現2008年金融危機嗎?
————————
對比2008金融危機:這一次信用風險可控,且杠桿不高
債券投資存在三層風險:
第一,是信用風險,衡量了借款人能否按時償還利息和本金。
第二,是利率風險,根據債券的定價原理,利率變高,債券價格下跌,因此加息會導致債券浮虧。
第三,是流動性風險,當短期內很多人都有變現需求,則發生擠兌,債券可能非理性下跌。
除了三重風險外,還有一個杠桿因素,杠桿是風險的加速器,資金杠桿越高,則風險加大,賺得快,而虧得也快。
先說信用風險,本質是償付能力。2008年房貸泡沫嚴重,大量低收入者無力承擔過高的房貸;2020年疫情導致經濟衰退,企業償債能力顯著減弱。而如今美國的信用風險整體可控。
其次是利率風險,這是美國加息的必然產物,高利率加大了償債負擔,也導致了債券計價的回調,對資產價格的把控能力,很考驗銀行的投資部門,如果銀行做好資產和負債的期限配置,可以有效規避利率風險。
再說流動性風險,每次金融事件都存在聚集性和快速傳染性,因為單一資產的擠兌會導致市場恐慌情緒的蔓延,這一次同樣離不開流動性的推波助瀾。
最后是金融杠桿,2008年金融危機除了MBS,還有CDO這種更高杠桿的結構化產品,CDO可以理解為對MBS加了一層杠桿,以小博大。在當時美國房地產市場暴雷后,美國監管也是對這類工具保持警惕。當前結構化工具的影響較小,杠桿整體可控。
————————
投資啟示:看好流動性修復,美聯儲加息預期回落
本次事件持續發酵,市場未來如何演繹呢?
短期來看擠兌效應仍然有影響,黃金近兩個交易日上漲,反應了資產端在市場危機時刻對于黃金的配置需求。在硅谷銀行被接管后,存款償付計劃開啟,并且美聯儲還有流動性支持工具,未來流動性風險有望逐步修復。
數據來源:wind,2023/3/11
現階段,牽動市場神經的美聯儲加息造成了全球市場自2月以來的新一輪波動,這一次事件也對市場釋放信號:加息不僅是抑制通脹的必要手段,也會加劇金融風險。
數據來源:CME group,2023/3/11
總結來說,悲觀者正確,樂觀者前行。這一輪美股跌、黃金漲的流動性風險將逐步被消化,形成估值修復預期。而隨著美聯儲加息的步伐縮小,美債利率回落,美股和黃金未來可期。同時,短期內港股受到美股情緒沖擊較大,風險事件緩解后有望實現估值修復。
————————
風險事件下配置黃金的三大理由:
1. 流動性風險時期,資金流入黃金,短期來看黃金受到關注。
2. 金融風險加劇,導致美聯儲加息預期放緩,利率走低,利好黃金定價邏輯。
3. 全球央行過去一年增持黃金儲備創新高,“去美元化”愈演愈烈。
黃金ETF(基金代碼:518880)持倉為黃金現貨合約,緊密跟蹤AU9999萬足金價格,場內T+0交易,是投資黃金的理想工具。該產品的聯接基金為黃金ETF聯接(A類:000216,C類:000217),感興趣的投資者可以用基金賬戶配置。
————————
“逆風而行”配置美股的三大理由:
1. 短期硅谷銀行事件導致市場情緒過于悲觀,美國監管層已介入處置風險,美股后續有望迎來估值修復。
2. 金融風險加劇,美聯儲加息所承擔的壓力加大,同時薪資增速放緩,美聯儲加息預期放緩,利好美股估值修復。
3. 納斯達克100指數云集全球科技股龍頭,科技公司持續降本增效后盈利改善。
參與美股投資,股票賬戶可以直接交易溢價幅度較低的納斯達克ETF(159632),操作便捷,交易門檻低。作為跨境ETF,投資者可以在二級市場實現納斯達克ETF當日買入和賣出,即T+0日內回轉交易,靈活度更高,能很好滿足交易型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對于ETF投資者來說,折溢價關乎投資者成本及獲利空間,目前納斯達克ETF(159632)溢價程度相對較低,建議重點關注。
如沒有股票賬戶,也可通過基金賬戶參與華安納斯達克100(A類:040046/C類:014978),當前規模27億元(數據來源:基金四季報),為市場老牌納斯達克基金。
————————
重視港股“估值修復”的三大理由:
1.恒生科技本輪受到美股情緒影響,跌幅遠大于A股,情緒影響遠大于基本面影響。風險事件后,估值有望顯著修復。
2.恒生科技成分股去年Q1-Q3利潤率顯著提升,3月-4月港股財報數據陸續披露,市場將驗證互聯網板塊基本面。
3.近期科技產業政策密集披露,對A股及港股科技板塊均有顯著提振。
投資港股,我們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其中的成長風格的互聯網板塊,可優選以下兩只ETF:
恒生互聯網ETF(159688)聚焦于A股沒有的稀缺互聯網資產,跟蹤的恒生互聯網指數成分股涵蓋了中國各細分領域的互聯網巨頭公司:網上消費領域的阿里巴巴、京東集團,社交領域的騰訊,短視頻領域的快手,游戲領域的網易,搜索領域的百度集團等。(上述公司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恒生科技則精選了30只優秀的港股科技公司,是港股科技旗艦指數。華安恒生科技ETF(513580)是國內首批恒生科技ETF基金,一“指”薈萃港股科技龍頭,是對A股資產形成良好補充。
@江濤 @雪球基金 @今日話題 @黑貔貅俱樂部 @望京博格 @創業板50ETF @不明真相的群眾 @泡沫藝術家 @小魚的儲錢罐 @股海獵人2008 @復利無聲@雪球基金 @今日話題 @江濤 @不明真相的群眾 @微積分量化價投 @中國基金報 #硅谷銀行倒閉,2000億美元資產被接管##美股繼續走低,銀行板塊全面下跌#
風險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上述內容僅為成分股介紹,不作為個股推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本公司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并不代表其未來表現,投資需謹慎。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硅谷銀行破產!新的黑天鵝?
- 投資皇臺酒的邏輯
- 環球快報:雪球資管月度觀點 | 靜待迷霧散盡,短期擾動不改長期向好趨勢
- 【世界報資訊】中疾控公布流感病毒陽性率:41.6%
- 每日快訊!李大霄:美硅谷銀行13日可提款危機暫緩 A股港股有望迎來強烈反彈
- 今日滬深港通標的迎最大規模擴容,資本市場更高水平的雙向開放邁出新步伐-天天時訊
- 蘋果公司CEO庫克減薪40%:全球觀焦點
- 中信期貨:國內社融高增支持經濟恢復,硅谷銀行危機抑制風險偏好|全球動態
- 【聚看點】兩會聲音丨代表委員聊收獲 堅定信心再出發
- 天天頭條:180度大轉彎?傳美國監管機構將對硅谷銀行所有存款托底
- 中金:本輪周期的鋰價上漲已經進入尾聲|即時焦點
- 九安醫療:公司在硅谷銀行的存款金額占公司現金類資產及金融資產總額的比例約5%
- 硅谷銀行破產,對A股有何影響?機構火線解讀
- 文旅部發布第二批恢復出境團隊游國家名單|當前速看
- 華泰柏瑞 董辰:美人已豐潤,靈動可如昔?
- 中央網信辦部署“清朗·從嚴整治‘自媒體’亂象”專項行動
- 美財長稱暫不考慮大規模救助硅谷銀行
- 滬深港通標的大擴容 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再進階
- 股東增持H股+公司回購A股 券商板塊估值有望持續提升
- 資本市場賦能 助力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_焦點熱訊
- 世界微資訊!外圍擾動對A股制約有限 一季報績優方向值得關注
- 焦點要聞:硅谷銀行風險蔓延 多家知名機構受波及
- 當前關注:海通證券:目前看硅谷銀行事件相關風險或可控
- 環球速遞!云頂新耀:硅谷銀行被接管不會對公司造成任何重大不利影響
- 每日速遞:嘉和生物:公司硅谷銀行賬戶僅有少量現金結余且在承保金額內
- 文心一言以及光儲|世界快報
- 金融危機發酵同時大幅提振黃金中短線
- 平煤股份:今年股價低迷原因?-焦點播報
- 全球微資訊!一文看懂米聯儲加息的前因后果
- 全球快看:等、等、等,唯等而已,直到真正機會的出現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每日快訊!李大霄:美硅谷銀行13日可提款危機暫緩 A股港股有望迎來強烈反彈

今日滬深港通標的迎最大規模擴容,資本市場更高水平的雙向開放邁出新步伐-天天時訊

蘋果公司CEO庫克減薪40%:全球觀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