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汽車經銷商會議,充斥著壓抑的情緒:當前信息
2023-03-12 21:25:08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市場上充斥了各路車企降價的新聞,再疊加比亞迪對宋plus和海豹限時優惠的信息,車企價格戰的擔憂進一步升級,焦慮情緒已經溢出屏幕了。
因此,汽車股出現duang~大幅回調。
根本原因是:前期政策的透支,以及經濟放緩帶來的購買力下降。畢竟,汽車長生命周期產品。
(資料圖)
直接原因是:
1)前期特斯拉帶領的新能源汽車降價的傳導影響;
2)2023年7月,油車國六B排放標準即將實施,導致對國六A庫存車的影響。
其實,大部分合資車企從去年下半年就開始優惠,今年燃油車購置稅退出,進一步優惠也是必然。
根據折扣數據,截至2月下半月折扣較高的品牌有奇瑞捷豹路虎、英菲尼迪、通用等,折扣率在18-31%不等;折扣較高的車型以已停產車型、銷量占比低的燃油車、豪華品牌電動車為主。
而且,比亞迪還沒開始優惠的時候,合資車企就已經這么慘了,現在比亞迪加大優惠力度、長城等自主品牌一大堆重磅新品即將上市,合資會咋樣?
2023年汽車關鍵詞是【以價換量】。很明顯,合資蹦跶不了幾天了。
未來行業結構來看,基本上是個弱增長,自主的份額會擴大。平時大家擔心的大眾和豐田,基本盤應該比較穩,福特、日產和本田會受到比較大的沖擊。
整車行業進入淘汰賽,后面一定會發生價格戰。23年疫情供應鏈影響消退之后,頭部廠商會降價來爭取市場份額。
只要有品牌還需要清庫,價格戰就會持續。核心矛盾是還沒有完全釋放出來的需求,和源源不斷的產能之間的錯配。疊加廠家與經銷商的部分車型清庫壓力,今年上半年的價格戰將對產業鏈的銷量節奏,利潤釋放節奏產生較大擾動。
商業博弈加劇了!
格局在變差,有銷量的不一定有利潤,有利潤的不一定有銷量。
星期一的一場經銷商電話會議,全程充斥著壓抑的氛圍,結論是:再優惠萬把塊錢,基本經銷商就得陸續關門,廠家也無力再優惠下去。
那么,現在自主車企還在加大出牌力度,合資還有啥辦法嗎?的確沒辦法了。
合資車企現在要啥沒啥,沒有技術,沒有產品,沒有能力,只能坐等逐步被退出(當然,BBA會慢一點)。大概率,在今年的某個時刻,合資會斷崖式下行。
整車部分,非生即死。自主份額的提升,是以外資品牌的退出為代價的。簡單說,增量不大,主要是存量競爭。
對于外資企業來說,如果不掙錢,就不會繼續在中國耗著,留在這里沒有意義:既不掙錢,還會擾亂全球的價格體系。
因此,合資和外資,除了特斯拉,可能都會萎縮到中高端品牌。
回顧一下,1-2月總量統計大盤整體同比下跌19.8%,轎車、SUV、MPV各個細分都是下跌,但是新能源車逆勢上漲22.8%。
各大廠商1-2月累計零售統計,TOP15廠家中,僅有比亞迪、長安實現同比增長,其他廠家全部下跌!這些廠商中,只有比亞迪完全停售了純燃油車,銷量全部由新能源車構成,其中純電和插混的比例大約是1:1的樣子,同比漲幅高達71.8%!
反觀銷量大多數由燃油車構成的品牌,銷量均遭遇大幅下跌:
上汽通用下跌幅度高達44%;
東風日產下跌幅度高達41%;
廣汽本田下跌幅度高達42.2%;
以上幾個品牌銷量下跌都超過40%,其他的燃油車品牌銷量也大都遭受10-30%的重挫,幾乎是毀滅性打擊。
再看看新能源車滲透率走勢,就更加明顯:2023年第9周新能源車滲透率33.2%,相比去年同期增長7.3%,連續4期在30%以上。
與此對應的便是,燃油車大幅下滑!
也就是說,新能源車(含純電、插混、增程)對純燃油車的替代大趨勢已然形成了,在2022年就已經過了轉折點。
展望未來的整車格局,可能分為4部分:央企國家隊、地方國資、民營(包括新勢力)、特斯拉等。
1)國家隊還是會有一席之地,有持續資金獲得能力和政策上的便利。央企和國資,一汽和長安比較好,東風系偏弱。
2)地方國資,只有廣汽和上汽還有現金流。
3)民營里面,比亞迪、吉利、長城都是百萬體量規模,規模優勢導致成本更低,有一定造血能力,在價格戰里面敢打價格戰。蔚小理就比較尷尬。
4)外資品牌里面,特斯拉是最強的。BBA、大眾、豐田這類,甚至被成為新能源“雜牌車”,可見打擊有多大。
▼
$長城汽車(SH601633)$$長安汽車(SZ000625)$$特斯拉(TSLA)$@今日話題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一場汽車經銷商會議,充斥著壓抑的情緒:當前信息
- 少談理論多看現實吧,不是一個時代了-通訊
- 知乎問題"個人凈資產1000萬可以躺平嗎?"
- 國內哪些銀行金融投資占比高?
- 世界今熱點:【雪球基金調研團】“周期高手”華泰柏瑞基金經理董辰:基于公司質量、景氣度和成長空間的性價比策略
- 【信息分享】通化東寶胰島素的成本優勢,源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發酵工藝..._微頭條
- 倒行逆施的吉利董事長李書福
- 外資系基金公司也挖人_最資訊
- 【理財日記】如何看待晨星獎
- 2023年電池ETF的6個投資要點——機遇與風險共存|今日播報
- 從Smart Beta到指數增強,公募量化真的崛起了嗎?
- 環球精選!徐翔妻子應瑩:硅谷銀行事件將造成A股資金外流、致使資金承壓
- 硅谷銀行事件會對A股造成什么影響?:每日短訊
- 上證50歸零,我今年盈利僅存2.22%,標普500定投沒虧大錢(周報185期)-世界微動態
- 拾階而上|外部擾動無憂繼續聚焦主線|每日消息
- EDG橫掃AL后,季后賽復活甲優勢巨大,AL第9次無緣季后賽:當前時訊
- 世界實時:搞不好比2008更嚴重,不止銀行股會暴跌
- 中藥股系列之昆藥集團 最資訊
- 中海油的流動資產比較:全球微頭條
- 當前要聞:巴菲特2022精準清倉?
- 連續調整:不悲觀,布局時!
- 投資的區間
- 霍華德.馬克斯的《投資最重要的事》一書中經典語句-全球今亮點
- 油散雙擊,看好招商輪船的史詩級投資機會|天天新資訊
- 世界即時看!下周將迎來銀行股的繼續暴跌
- 經濟日報直言股市上漲才能促進消費!!!_天天觀點
- 國元證券前董事長蔡詠被帶走調查 朋友圈已1個月未更新
- 焦點滾動:中國移動:實控人將適時繼續實施增持計劃
- 同鋰不同質決定了同鋰不同價
- 友邦保險2022年報點評:咬定青山,依舊堅韌:世界熱聞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世界今熱點:【雪球基金調研團】“周期高手”華泰柏瑞基金經理董辰:基于公司質量、景氣度和成長空間的性價比策略

【信息分享】通化東寶胰島素的成本優勢,源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發酵工藝..._微頭條

倒行逆施的吉利董事長李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