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信大甩賣,如果這家銀行再爆了,那歐美銀行業將“人人自危”
2023-03-21 20:16:32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第一共和銀行依然延續暴跌模式。
日內跌幅接近50%,因股價波動過大,盤中一度觸發熔斷暫停交易,最終收盤創新低。自3月8日硅谷銀行恐慌以來,其股價已經跌去近90%。
盡管消息面上救助的行動一直在升級,上周四11家大銀行組成的華爾街“天團”向第一共和銀行存入300億美元,本周一以摩根大通CEO戴蒙為首的大行們牽頭討論增加第一共和銀行的資本。
(資料圖片)
SVB只救儲戶,瑞信0.06PB賣身,導致銀行業危機的方式已經改變。銀行的危機不再是從前的壞賬巨虧,也沒有幾個月甚至幾周的時間可以應對。
銀行之死是信心的坍塌,也是迅雷不及掩耳的。
而救助沒怎么阻止危機,甚至可能正加速銀行的死亡。
1、銀行危機之“生死時速”一個月前,總部位于舊金山的第一共和銀行還擁有1760億美元的存款和令人羨慕的富有客戶名單。
但SVB以及緊隨其后Signature銀行的光速倒閉,重創了第一共和銀行投資者的信心。盡管華爾街為其籌集了300億美元的現金,也遠未能挽回投資者相信其難以避免進一步的災難。
一方面存款還在瘋狂的流失。最近幾周第一共和國銀行損失了大約700億美元的存款,接近于去年年報中該銀行存款總數的一半。周一該銀行的發言人已拒絕提供有關存款增減的數據。
另一方面,政府和私營部門急于尋找快速解決方案,恢復人們(尤其是儲戶)對金融體系健康狀況的信心,卻在加劇銀行股東的恐慌。
瑞信揮淚賣身的前車之鑒,讓第一共和銀行的管理層明白,留給他們處理千億美元資產的時間不再是以幾周計,而是以天計。籌集不到新資金,銀行就要被甩賣。
這讓銀行的股東不得不恐慌。
2、銀行甩賣,價值只是一個信心游戲銀行業的估值在所有行業中非常特別,因為它具有高達90%的資產負債水平。換句話說,銀行的股東權益一般只占資產的10%。
如果由于擠兌等緊急情況,一家銀行不得不在幾天內出售其所有資產,一旦資產折扣下降超過10%(負債不變),那么銀行的股權就會一文不值,股東的股份也就淪為一張廢紙。
以瑞信為例,2022年度報告顯示其有約5310億瑞士法郎的資產和約4860億瑞士法郎的負債。股東權益則為450億瑞士法郎(約占資產的 8.5%)。
上周提交年報時,其股價約每股2.24瑞士法郎,股票總市值約90億瑞士法郎。那也就是說,市場認為瑞信股票(股東權益)的市場價值是賬面價值的20%。這同時也意味著瑞信的總資產價值是賬面價值的93.2%,也就是資產價值下跌了6.8%。
而根據瑞信的資產負債結構,如果出售的總資產價值下降8.5%,那瑞信股票也就一文不值。
這也是為何瑞銀同意以32.5億美元,即有形賬面價值490億美元的6.6%(PB0.066)收購瑞士信貸——用本杰明·格雷厄姆 (Benjamin Graham) 的一句名言來說,這個水平聽起來會給買家帶來巨大的安全邊際,該交易理論上將使瑞銀自身的每股有形賬面價值增加74%。
然而,即使有瑞士當局的加持,瑞銀仍然不情不愿。因為它需要吸收賬面資產折價的前50億瑞士法郎,(約54億美元);瑞士政府將承擔接下來的90億法郎。如果資產折價更大,雙方將進一步分攤損失。
銀行股東權益的安全墊其實非常薄。
3、可靠的比率擋不住信心的“迅速”坍塌如果2008年金融危機中大多數銀行的倒閉,是因為大量持有了有毒的房地產支持證券,那么如今銀行業危機的方式已經變成了“信心+速度”。
他們一度是行業內的優等生,資產是優質資產,期限錯配也是銀行典型的盈利模式。然而,信心流失卻直接就會帶來流動性危機。
根據監管機構青睞的衡量標準,瑞信擁有強勁的資本充足率,其普通股一級資本比率,(當今最廣泛引用的資本充足率指標)年底為14.1%,與瑞銀相似,高于許多大型同行。
但信心的流失使得這些比率對其流動性水平都不再重要。不論是SVb、瑞信、還是第一共和銀行,對他們來說最直接的問題是它們正在失去客戶,進而變成流動性危機。
瑞銀被迫倉促談交易暴露了市場對其他銀行也資不抵債、負債價值超過資產價值的深切擔憂。加上AT1紓困債券的清零反映銀行救助中的債券風險可能比股票更高,投資者也在一夜之間逃離了整個歐洲的銀行紓困債券。
這也體現了信心令人戰栗的流失速度。
2008年雷曼從預計虧損28億美元,到宣布破產用了三個月的時間。
而SVB一個周末關閉了,瑞信一個周末超低價甩賣了。在當今的數字時代,不論是壞消息,儲戶的流失,還是投資者的逃跑,信心坍塌速度都快的讓這些坐擁千億資產的銀行措手不及。
接下來,如果政府和私營部門聯合救助下的第一共和銀行繼續倒下,那銀行股的投資者將人人自危。
當事情發展得很快時,流動性和償付能力終究變得沒有邊界。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查看更多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2023年1-3月總結-世界最資訊
- 天天熱點!興全投顧 張濟民 線上調研感想
- 瑞信大甩賣,如果這家銀行再爆了,那歐美銀行業將“人人自危”
- 商務部:發揮投洽會平臺載體作用,放大國際投資合作溢出效應_環球速看料
- 2023年2月全國太陽能級多晶硅產量同比增長32.3%
- 4月1日起海南離島免稅購物可“擔保即提” “即購即提”
- 【全球報資訊】最高1億元支持科創平臺建設!江蘇常州推出2.0版創新政策
- 阿里技術副總裁賈揚清官宣離職 下一站擬AI創業
- 這個季節最火的旅行方式,竟然是它!
- 赫伯羅特上調GRI,4月1日生效
- “版號荒”終結?今年已發211個游戲版號,同比暴漲369%! (文末懸賞)
- 中國富豪美國、瑞士銷戶取錢涌入香港?匯豐銀行7天連續營業開戶意在承接?真相來了
- 全國樓市狹義庫存下降 但待售面積仍夠1600萬人住
- 快資訊:突發!東方財富軟件一天“崩”兩次!證監會此前發文:故障持續30分鐘屬“重大事件”
- 今日精選:人民幣可以買港股了!誰能買?對港股意味著什么?交易注意哪些細節?
- 最新資訊:藥明康德2022年報解讀
- 分眾傳媒第1篇:大熱門|世界時快訊
- 今日快看!格力電器再獲美國空調供暖和制冷工業協會表彰!
- 關于“文心一言”測試的體驗:快看
- 火電的春天真的快到了_每日熱文
- 山東濰坊:2021年5月31日后依法生育的三孩免費讀公辦高中
- 天源環保:簽訂4500萬元日常經營合同
- 環球速遞!機構:Q2面板驅動IC價格有望逐漸回穩
- 南亞新材跌1.64% 2020年上市即巔峰超募8.7億元_全球即時
- 實時焦點:一種不祥的預感!急跌可能真要來了!
- 大反攻!創指終結10連跌,醫療絕地反擊,醫療ETF(512170)漲3.35%創近5個月最大單日升幅!:天天快消息
- 安心持有海控就是了 天天新要聞
- 環球短訊!理財日記第1080天(3.21):①“休閑的”511880&“愜意的”懶人網格
- 興源環境:興源控股擬協議轉讓公司10.17%股份
- 新余國科:2022年凈利潤6639萬元 同比增6.84%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2023年2月全國太陽能級多晶硅產量同比增長32.3%

4月1日起海南離島免稅購物可“擔保即提” “即購即提”

【全球報資訊】最高1億元支持科創平臺建設!江蘇常州推出2.0版創新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