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股東你該干什么——與君周末談20230422 微資訊
2023-04-22 15:16:29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這周市場的具體情況不想多聊了,聊點虛的。當我們買入一家公司后,本質上已經成了小股東。所以有兩件事情我覺得至關重要:
【資料圖】
1、選擇作誰的股東?2、選定買入后,我們該干些什么。
張坤在一季報中寫了一段話,我感觸很深:如果只是針對某一次投資,積累的重要性可能并不顯著。但如果將投資貫穿一生,并將長期復合回報作為終級目標,可積累性就是這一目標的最重要保障。選擇一條可積累的 “很長的坡”并在坡上“滾雪球”是很重要的。
這段話基本解釋了我選擇“作誰的股東”的問題,也就是商業模式要足夠好,我用大白話說就是“活得久、活得好”:
(1)首先商業邏輯要能保持足夠長的時間,能活的久是第一位的。這就是為什么拉長時間看,消費、醫藥領域容易出長牛股,而科技領域相對少一點;標準化工工業品,由于滲透的下游很廣泛,不受限于單一行業,變革的生命周期也比較長。更重要的是,企業活得久,我們的研究才具備積累和復利效應,否則永遠跟著市場的“熱點”、“主線”來回跑,十年下來除了增加點炒股的經驗,對產業、商業的理解,不會得到實質的提高和積累。
這也是為什么老杜炒股二十年了,基本沒發現靠每一波炒熱點掙到大錢的。小富的有,大成的沒有。路徑的選擇決定了最終的境地。我始終相信人最終的財富一定和你的真實認知水平是匹配的。
然而,我們看到更多資本市場的故事,包括突然出個爆款商品、或者快速擴張產能,帶來業績短期高增長,資金一窩蜂的上。當進入行業洗牌、變革,產能過剩時,又一地雞毛。其實,具備長跑能力的企業是非常稀缺的。
多說一句,今天的科技領域稍有不同的是,巨頭往往已經形成生態系統,不是簡單靠科技產品驅動,而是通過產品、互聯網、數據和服務,形成了一系列的數字化標準,讓成百上千的企業一起協同發展,這時的護城河就很深了,而且生命周期也會比較長。所以互聯網可以看得稍遠一點,人工智能的話,我還沒有看得太清楚。
(2)產品優勢。有兩種。
差異化產品里,往往具備品牌效應,就看是否有最強的心智。在存量經濟時代,商品靠流量到處推銷給客戶的路越來越難;相反,客戶主動點名要買的商品,才是真好。當你聯想到某一個品類時,心里毫無爭議的第一名,基本都具備這個特征。例如,最好的醬香白酒,最好的智能手機,最厲害的圖形處理器GPU等。
標準化產品里,大家的質量都差不多,比的是誰更有持續的成本優勢,并且能在行業下行周期逆勢擴張,不斷提升市場份額。這樣的企業需要產品有較強的技術壁壘和資金門檻,擋住大部分外來玩家,同時自身技術研發和管理要非常優秀,才能抵御周期的影響。
(3)渠道優勢。
深度分銷渠道,由于建立了龐大的銷售網絡,可以比較容易的具備規模優勢,并且推新產品實現產品結構升級。乳制品、啤酒、調味品、糧油等龍頭,都是具備這些特征。當然不是說他們沒有品牌力,但不能輕易定價的屬性,還是渠道優勢的屬性權重更大。
互聯網平臺,一定要找具備馬太效應的領域,產品的推廣過程渠道費用可以隨著規模邊際遞減,用戶會自發加入平臺。如社交、電商、外賣等。
第二個問題,選好了當誰的股東,接下來就是考慮,作為股東,你該干什么。很遺憾,我看市場里絕大部分人,關心的是每天股價的波動,找出各種分析工具預測股價。股價很簡單啊,“股價=每股收益*市盈率”,就這么簡單的事情,被這個市場搞得神秘莫測,各種方法眼花繚亂。
作為股東,我首先關心公司的管理層在干什么,是否符合我買入的初衷。極致一點,如果你是公司的董事長,你最關心的難道不是你的執行團隊在做什么事情嗎?他們給你新的戰略、方向、計劃,你是否認同?如果做酒的去賣房子,搞科研的去拍電影,還都是拿著你的錢,你會同意嗎?如果順周期價格很貴的時候拼命擴張買買買,逆周期價格便宜的時候扛不住賣賣賣,你會同意嗎?如果管理層在按照常識進行正常的生產經營,你大致理解未來企業EPS的增長來自于哪里,你會在意股市短期價格的波動嗎?
作為股東,我第二關心的事情,是公司掙的錢,有沒有保護我的利益。管理層有沒有亂花錢,做出明顯不符合股東利益的舉動。比如該分紅的,卻搞利益輸送,亂投資,亂買金融產品,甚至貪腐,那我都是要投反對票的。除非有足夠的證據證明這些比分紅的效益更高。比如企鵝前些年的投資,就很成功,這個比分現金好,我作為股東是贊成的。行業亂象很多,幾句話說不清楚,也不敢說太深,總之,自己的公司,作為股東,要有合理的回報,這是常識。
最為股東,我第三關心的事情,自己的資產如果泡沫嚴重,我是要減持的,如果明顯低估,我是要增持的。這第三點跟EPS沒關系,主要是看PE。如果因為莫名其妙的風口來了,把我的資產炒到天上去,算算很多年靠業績增長也不能填平泡沫破滅帶來的均值回歸,那我會毫不猶豫的減持。
最后,我想說一下,買股票的本質就是買企業,這是所有投資的基本出發點,如果出發點不同,那么雞同鴨講的廢話,浪費時間的事情我不會再干了。中年人了,明白改變別人的認知是很無聊的事情。我只能找同伴一起同行。
股價的波動我們無法預測,但作為股東,選擇什么樣的商業模式,關心管理層的戰略和執行力,這是我們工作的重點,而不是預測短期的股價會怎么走。當我十年前想明白這個問題,把目標定義為每3-4年讓股票資產翻一倍,事情就明晰了很多。人為什么會糾結?舍與得之間爾。
注:以上觀點僅代表我個人,不代表所在機構格雷資產。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作為股東你該干什么——與君周末談20230422 微資訊
- 勢大力沉,龍空龍戰法
- 原創【接下來有哪些財富代碼?】
- 上海車展今日人流預計創今年展會新高 截至13時已超12萬人次
- 香港金管局副總裁陳維民:“跨境理財通”未來仍有龐大的擴展空間_環球觀焦點
- 小米回應“要求解凍6.8億美元資產申訴遭印度法院駁回”:公司在印業務符合當地法律法規-焦點滾動
- 環球訊息:中國航天發布三款商業液體火箭發動機
- 當前動態:新舊“股王”豪賺百億 美妝龍頭暫居“增速王”
- 鐵道工程技術屬于什么專業類別 鐵道工程技術
- 不止步 FUN開跑!第二屆深鐵置業大廈垂直馬拉松激情開賽
- 全球微頭條丨重構新汽車|合資品牌集體“觀摩” 自主新能源成絕對“C位”
- 馬斯克:“星艦”1-2個月內可準備再次發射-天天熱頭條
- Model Y迎勁敵 比亞迪宋L概念車全球首發|滬聯網
- 天開園:一場大學與城市的“雙向奔赴”-報道
- 母憑子貴。。懟了20億中科曙光,敢不敢在懟2億曙光數創?_熱點
- 想當AI的空頭,請拿出真本事來! 實時
- 澄星持股周報
- 光模塊全市場最細致測算|天天動態
- 不僅是政策,不僅是業績…|全球時訊
- 李家超率團到達比亞迪,王傳福陪同參觀
- 比亞迪稱“云巴”非常適合香港,考慮在港推出_速訊
- 李家超率團到達比亞迪 王傳福陪同參觀
- 美國官員也加入ChatGPT熱潮:將研究利用AI保護國土安全|今日要聞
- 關注:盤中行情|內房股多數走強 融創中國漲約8% 科技股普跌,阿里巴巴跌超3%
- 剛剛宣布 馬云大消息!他決定:競選美國總統!美元突遭大利空 又一國家突然動手
- 多肉怎么用生根粉和多菌靈(生根粉和多菌靈怎么用)
- 鐵路回應軟臥能否按性別分配 專家:3男1女仍屬公共空間 沒必要按性別分車廂-新動態
- 放過寶馬冰激凌女孩,救救上海車展_天天即時
- 世界信息:ENE 軌道線的自研理論和經驗 (二)
- 陳茂波:籌備在港股通增加人民幣柜臺,探討優化“跨境理財通”-環球頭條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香港金管局副總裁陳維民:“跨境理財通”未來仍有龐大的擴展空間_環球觀焦點

小米回應“要求解凍6.8億美元資產申訴遭印度法院駁回”:公司在印業務符合當地法律法規-焦點滾動

環球訊息:中國航天發布三款商業液體火箭發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