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2023年9月策略報告(第1040篇周策略報告2023.08.27)
2023-08-27 19:38:25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銀華天璣-悄悄盈(TIA05031)$ $銀華天璣-年年紅(TIAA041001)$
(相關資料圖)
這是我們的2023年9月份的月度策略報告,也是第1040篇周策略報告,分享給大家參考。
哎呀,今天這個月策略,我都坐下來4個小時了,先看了1個小時盤面和消息,又跑到床上躺了1個小時沒睡著,又坐下來1個小時買了幾件護具,又看了一個小時的研報,這才開始寫。
哎,難,真難。
但是再難也要做功課,復盤如下。
一、指數陷入全面頹勢
經過8月份的持續調整,目前看,截止到8月25日盤后,包括上證指數和港股方向,主要綜合類指數2023年大多是收跌的,其中:
上證指數收跌0.82%,
創業板指收跌13.05%,
科創50收跌9.32%,
恒生指數收跌9.23%,
恒生科技收跌1.69%(Wind,2023.01.03-2023.08.25)。
1、指數上看,可能已經進入到相對的頹勢狀態,很多重要的技術指標都已經失去了支撐,趨勢一旦形成,要想扭轉,恐怕必須要有明確的信號驅動,政策、資金、空間,三個里面得有一個。
2、依然可以看到業績的重要性,今年以來上證指數和恒生科技相對表現得好一些,很重要的原因是主要成分股的業績還在穩定的增長,尤其是恒生科技。
3、成長風格里,科創50點位870.40點(Wind,2023.08.25),僅次于2022年4月27日創下的853.21點;
TTM估值37.96倍,處在指數發布以來歷史百分位的2.15%(Wind,2020.01.03-2023.08.25);
關于科創50上市公司的質量和預期,從歷次的財報中都有所體現,如果市場正式見底,成長風格里,創業板指調整的時間上可能差點,再就是龍頭成分公司接近成熟,業績可能比較平穩。
二、當下四個風險
從8月份特別是上周市場的情況,可以明顯地看到,很多業績比較穩定、歷史表現比較優秀的白馬股出現了急跌甚至是跌停板,如果情緒繼續發酵,雖然屬于表層風險,但沖擊會很多,可能會擊穿很多機構的防線,有可能會進一步出現被動減倉,這就很麻煩。
要知道,投資者的情緒并不是理智的,對于自己不清楚或者是想不明白的事情,很容易形成盲目沖動。
看看現在的點位,看看現在的估值,對于職業投資者和很多資深的老股民、老基民來說,都能夠感知到,這跟歷史上每一次的底部區域沒有什么不同;
一樣的滿屏悲觀言論,一樣的各種利空沖擊,一樣的看似無解的局面,但,很有可能,一樣會是一次難得的、幾年一次的周期性的戰略布局的機會。
但很多投資者極有可能會在這一刻放棄,無外乎幾個原因,一是恐慌,害怕繼續下跌,想著止損后,后面市場變好后再回來,但很多人其實止損后,也難以在適當的時候回來,往往是追漲殺跌,人性如此;
二是沒有風控,不是用了急用錢,就是過于重倉某一方向,結果遇到了大幅調整,心態瞬間就崩了;
三是并沒有信心,很多投資者尤其是個股投資者,市場上漲的時候,那對個股的基本面說起來頭頭是道、信心十足,但市場一旦出現大幅調整,看到的聽到的都是利空,對個股就沒有那個信心了,最后很有可能會浮虧變實虧;
老實說,普通投資者的基本面研究不說也罷,可能還是踏踏實實地做指數基金投資更穩妥。
這個表是我們每周周策略里跟大家分享的一個簡單的風險資產配置參考簡表,是我們基于我們對于權益市場、債券市場等風險和機會的理解,給出的一個參考,大致上看,越年輕抗風險能力會越強一些,年紀越大越會追求穩定;
權益市場經過長期的調整就應該更受到重視,上漲多了就要小心一些。(以上建議僅供參考,不作為具體投資建議)
一般按照這個原則去做,雖然不會大富大貴,有可能實現財富增值,但人性往往都是放大欲望,市場漲的時候追漲、投入超出個人的風險承受能力,市場跌的時候殺跌、不敢在可控范圍內投資權益市場;
這樣不知進退,財富管理做起來,可能就會比較難。
既然是9月份策略報告,針對9月份的情況還是要說一句,謹防9月可能會加速下跌的風險,市場是有一定的概率進一步釋放風險的,對此心理上要有所準備,策略上,也要有所應對。
三、策略簡單粗暴點
市場到了這個位置和估值,從可預期的角度來看,大概率就不是悲觀的時候,屬于典型的越跌越要把握的時刻,所以,權益方面變成積極狀態。
成長是較好的投資方向,既然個股不好把握,完全可以用指數基金去追尋。另外,隨著未來A股市場機制的不斷完善,以及業績增長進入到平穩期,上市公司分紅是一個重要的投資參考標準,包括消費紅利、低波紅利、央企紅利、國企紅利等風格指數,也要重視。
對于大部分普通投資者來說,適應注冊制等機制變化,選擇適合自己的、相對預期明確的投資方式,或許可以盡快落地。
早一點重視指數基金,早一點懂得組合式配置、動態再平衡,少一點暴富的幻想,就更主動一點,也會更自由一點。
關于行業和風格方向的一些看法,本月更新如下。
四、主要跟蹤和研究的細分行業最新觀點
1、中證數據。
中證數據,近5年走勢圖(2018.08.27---2023.08.26,中證指數)
中證數據靜態估值52.67倍,2023年收漲9.35%(中證指數官網,2023.01.03-2023.08.25)。
經過6、7、8三個月份的連續大幅回調,中證數據全年漲幅回到了9.35%,技術圖形上看,回到了近5年的中樞之下,風險大概率得到了充分的釋放。
從基本面的角度來看,未來AI的發展是確定性的,只是我們還無法判斷業績的拐點會具體在哪里出現,但從目前整個A股和港股市場發展的角度看,AI都是難得的相對有確定性的增長的細分方向,需要重視起來了。
綜合來看,短期隨時有企穩的可能性,長期的投資趨勢要重視。
2、中證傳媒。
中證傳媒,近5年走勢圖(2018.08.27---2023.08.26,中證指數)
同樣是連續的調整,同樣是回到了近5年的中樞,中證傳媒2023年以來依然上漲了29.91%(中證指數官網,2023.01.03-2023.08.25),表現是相當驚艷的。出色的表現背后是業績的恢復,再就是最近這幾年持續殺跌后帶來的估值修復;
中證傳媒目前的靜態PE是26.85倍(中證指數官網,2023.08.25),還是比較合理的。
綜合來看,短期走勢隨機漫步,但基本接近底部區域,中長期看,行業大概率會圍繞業績有所表現。
3、中華半導體芯片。
中華半導體芯片,近5年走勢圖(2018.08.27---2023.08.26,中證指數)
從技術圖形上看,中華半導體芯片回踩了2020年以來的低點位置,今年以來下跌5.31%,風險上得到比較充分釋放;
靜態PE44.54倍(中證指數官網,2023.01.03-2023.08.25),從最近上市公司公布半年報,結合全球半導體、電子庫存周期看,基本上也接近確認周期底部區域。
綜合來看,短期經過一定的隨機漫步后,修復行情隨時有可能展開,長期的投資價值在自主可控邏輯下,會有比較大的期待。
4、中證軍工。
中證軍工,近5年走勢圖(2018.08.27---2023.08.26,中證指數)
估值方面,靜態PE43.00倍,今年以來收跌8.06%(中證指數官網,2023.01.03-2023.08.25)。
雖然最近中證軍工也在調整,但在硬科技領域屬于比較抗跌了,而且最近市場似乎開始關注軍工產業。
技術形態上看,回踩2020年7月以來的低點,均線已無異議,現在要看底部狀態下何時跟隨大盤反轉,還有就是調整的時間上看,還不夠充分。
基本面方面,東歐沖突帶來的全球軍工信息化的需求,可能會對行業帶來利好;
國防安全的確定性增長也比較明確,關于軍品降價的邏輯,可能還需要進一步證偽。
總體來說,長線是可以期待的,短期可能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5、生物科技。
中證生科,近5年走勢圖(2018.08.27---2023.08.26,中證指數)
中證生科靜態PE19.97倍,今年以來下跌了17.72%(中證指數官網,2023.01.03-2023.08.25),近3年年化收益率-19.49%(中證指數官網,2020.08.26-2023.08.25)。
技術層面看,在7月底出現了一波急跌,幾乎重要的技術指標都失守了,現在大概率是情緒左右走勢。
導致中證生科在弱勢之下,投資者的情緒太脆弱了。
基本面上看,隨著半年報的陸續公布,市場也許會重新審視中證生科的投資價值。
綜合來看,維持對中證生科短中長期的樂觀態度。
6、醫療器械。
醫療器械,近5年走勢圖(2018.08.27---2023.08.26,中證指數)
醫療器械的靜態PE達到了14.49倍,今年以來下跌了18.94%(中證指數官網,2023.01.03-2023.08.25)。
作為中證生科的難兄難弟,行業整頓對醫療器械的沖擊似乎更大,至少情緒上是這樣的,而那些國產替代、巨大需求、相對市場化等優勢,都被無視了。
總的觀點跟中證生科一樣,維持短中長期的樂觀態度。
7、消費紅利。
消費紅利(含全收益指數),近5年走勢圖(2018.08.27---2023.07.26,中證指數)
估值方面,靜態PE28.69倍,今年以來收跌9.64%(中證指數官網,2023.01.03-2023.08.25)。
應該說今年消費紅利指數的走勢也不算太差,還是表現比較穩定的,從年初的預期消費爆發式復蘇到現在的相對悲觀,投資者的情緒落差是夠大的。不過,我們認為消費的復蘇還是值得期待的,尤其是基礎消費預計會逐步恢復良性增長。
總得來說,消費領域是我們重視的基本盤之一,經過充分的調整,我們對未來更加樂觀。
8、恒生指數。
恒生指數TTM估值8.48倍,處在近10年百分位的4.22%(Wind,2013.08.30-2023.08.25)。
雖然估值再次來到歷史底部區域,但這次的點位比2022年10月底的那次調整要高不少,背后的邏輯離不開業績的增長。
當下對于看空做空中國資產的聲音,也基本接近最“囂張”的狀態了,雖然外資依然在港股擁有定價權,但是如果上市公司業績持續增長,南下資金持續流入,平衡點被打破的時間可能會越來越近。
當然,港股市場在機制上,還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的。
總得來看,我們依然認為港股相對于A股更加超跌,投資價值很大,值得重視,但短期的走勢比較難以揣測。
9、恒生科技。
如果說業績增長對于恒生指數點位形成了一定的支撐,那么表現在恒生科技上就更加明顯了。
截止到8月25日收盤后,恒生科技的TTM市盈率是23.92倍,處在2020年7月中旬以來的最低百分位0.00%(Wind,2020.07.31-2023.08.25),而點位比2022年10月底的急跌要高不少。
從二季度相關成分股業績報告中,也可以驗證這一點。隨著業績的逐步恢復和釋放,我們應該有足夠的信心,股價也還好,指數點位也好,大概率都會有所體現的。
10、創成長。
創成長走勢圖(2018.08.27---2023.08.26,國證指數)
創成長目前的TTM估值是29.87倍,處在2019年以來歷史百分位的0.00%(Wind,2019.01.23-2023.08.25),最低,今年以來下跌19.72%(Wind,2023.01.03-2023.08.25),技術上看,支撐位置還不太確定,盤整的時間可能還不夠,短期預計還會呈現出隨機漫步的狀態。
但這個指數的編制上,對于成長和動量因子的考量非常有意思,市場好轉之后,非常值得期待。
11、光伏產業。
光伏產業,近5年走勢圖(2018.08.27---2023.08.26,中證指數)
光伏產業靜態估值13.57倍,2023年以來下跌了26.55%(中證指數官網,2023.01.03-2023.08.25)。
從技術圖形上看,雖然調整的時間還不太夠(大約1年),但力度可是夠大的,從最高點下來都近乎腰斬了;
短期看,籌碼浮動可能還會帶來一些沖擊,基本面方面也有擔心增速下滑的隱憂,綜合來看,還是需要時間去檢驗業績,去完成籌碼的交換,但中長期重視起來也是可以的。
12、中證中藥。
中證中藥,近5年走勢圖(2018.08.27---2023.08.26,中證指數)
傾巢之下,安有完卵。中證中藥也受到了行業整頓帶來的情緒沖擊,最近的回撤也特別大,最終2023年以來的收益率轉負,下跌了0.51%(Wind,2023.01.03-2023.08.25)。
對于這種情緒沖擊,在這個底部區域并沒有太好的辦法,但行業發展的基本面沒有大的變化,值得期待,短中長期保持樂觀態度。
13、中證農業。
中證農業,近5年走勢圖(2018.08.27---2023.08.26,中證指數)
中證農業今年下跌了13.96%(Wind,2023.01.03-2023.08.25)(2021年、2022年兩年收陰)(中證農業(000949.CSI) 漲跌幅:-3.11%,Wind,2021.01.04-2021.12.31;中證農業 (000949.CSI) 漲跌幅:-17.02%,Wind,2022.01.04-2022.12.30),基本面上看,指數的兩大組成部分都有樂觀的理由,養殖方面,豬肉的價格有見底回升的態勢,全行業虧損不可持續;
種業方面,轉基因種子商業化落地是趨勢,只是時間點不好確認,信息量太少,偶發性比較大。
目前靜態PE17.38倍(中證指數官網,2023.08.25),綜合來看,短中期可能比較樂觀,長期看還需要確認種業商業化等關鍵業務的落地。
14、房地產。
房地產指數,近5年走勢圖(2018.08.27---2023.08.26,中證指數)
技術上看,房地產指數又來了一輪過山車,投資的體驗并不是太好。我們一直提醒投資者要謹慎對待房地產的投資機會,房地產整個產業的出清沒那么簡單,最起碼我們也要看到幾個龍頭企業的債務問題得到解決,才可以得出行業反轉的邏輯吧?
不過,從微觀觀察看,這一輪房地產剛需收縮周期應該是始于2022年的3、4季度,從我接觸的朋友看,剛需可能到今年年底前后會逐步回歸市場,畢竟無論是婚房還是升級置換,總不能一直拖著吧?也許,年底是個時間窗口。
15、科創50。
科創50,近4年走勢圖(2019.12.31---2023.08.26,中證指數)
技術看,經過持續25個月的調整,科創50指數再次回探歷史低位區域,單純看圖形真的很難看;靜態估值29.59倍,今年以來下跌9.32%(中證指數官網,2023.01.03-2023.08.25)。
那么怎么看科創50呢?我們有一個大膽前瞻的推斷,對科創50后面的表現相對樂觀。
這個推斷是基于我們對于科創50的定位以及成分公司的質量得出來的,這些優質的公司,質量堪比2010年年初上市的創業板的龍頭公司,值得期待。
所以,短中長期,我們對科創50持非常樂觀的態度。
16、央企結構調整。
結構調整,近5年走勢圖(2018.08.27---2023.08.26,中證指數)
這一輪系統性調整,央企結構調整指數也沒能置身事外,出現了一輪急速下跌,最終全年漲幅僅有4.72%,靜態PE11.61倍(中證指數官網,2023.01.03-2023.08.25)。
這種短期的系統性調整,不應該影響對于指數投資價值的判斷,在未來中低速穩定增長成為常態的情況下,結構調整指數的投資價值值得重視。
17、證券公司
證券公司,近5年走勢圖(2018.08.27---2023.07.26,中證指數)
雖然最近證券公司指數調整的幅度也不小,但今年還是表現很不錯的,今年以來收漲了13.70%(Wind,2023.01.03-2023.08.25),TTM市凈率1.43倍,處在近10年歷史百分位的19.14%(Wind,2013.08.30-2023.08.25).
應該說,證券公司還是有投資價值的,無論從各個角度看,都不貴,但我們從技術圖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證券公司的行情總是呈現出一定的脈沖性,而且漲幅越來越小。
綜合來看,短期可能并不是太樂觀,中長期應該會跟業績保持一致。
18、CS新能車
CS新能車,近5年走勢圖(2018.08.27---2023.08.26,中證指數)
CS新能車經過一輪急跌,2023年以來下跌了20.38%,靜態PE16.97倍(中證指數官網,2023.01.03-2023.08.25),經過21個月的調整,似乎可以看到再次投資的價值了。
從銷量和出口數據,以及個人駕駛體驗來說,我們對新能源車的預期還是比較樂觀的,基本面也反映了這個預期;
現在最大的問題或許就是信心不足,除了對市場的擔心之外,大家對外部需求的擔憂也若隱若現。
綜合來看,短中期走勢不定,畢竟盤整的時間上可能還不夠,市場情緒也不好,長期來看,確定性很高。
19、中證白酒
中證白酒,近5年走勢圖(2018.08.27---2023.08.26,中證指數)
中證白酒的穩定性還是可以的,技術上走得并不難看,陸續公布的龍頭企業的半年報也不錯。
總得來看,短期似乎有企穩的跡象,中長期,我們保持中性看待,如果業績能夠繼續穩定增長,未來值得期待。
我是無聲,每天堅持研究分析基金,
每個交易日一篇投資觀察和思考,
每個交易日一條《基金大復盤》視頻,
每周日發布周策略報告,
隨時保持高效溝通和交流,一個堅持努力提高研究能力的基金投顧人。
覺得內容有價值,覺得基金投顧組合值得信賴,覺得顧問交流很重要,就點個贊,留個言,轉發一下吧。謝謝。
1、終于可以跟投了
2、關于銀華天璣---悄悄盈的升級說明
3、關于銀華天璣---年年紅的升級說明
4、【重要】組合申購/升級教程
5、重歸基本面:2023年策略報告
6、徐徐圖之,曙光初現(2023年下半年策略報告)
7、預期上證、恒生或許表現更好(2023年8月份策略報告2023.07.30)
溫馨提示: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指數歷史業績不代表指數或投顧組合未來表現。
管理型基金投資顧問服務由銀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定期定額投資是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一種簡單易行的投資方式。但是定期定額投資并不能規避基金投資所固有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投顧組合建議中可能包含銀華基金管理的基金產品及其他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基金產品。請投資者在使用基金組合服務之前,仔細閱讀相關協議、業務規則以及策略說明書,充分了解組合詳情及該組合的基金配置情況,確認該組合符合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投資期限和投資目標。投資者投資基金投顧組合策略應遵循“買者自負”原則,在全面了解基金投顧組合策略的風險收益特征、運作特點及適當性匹配意見的基礎上,結合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基金投顧組合策略,謹慎作出投資決策,獨立承擔投資風險。銀華基金不保證基金投資組合策略一定盈利及最低收益,也不做保本承諾。基金投資組合策略的風險特征與單只基金產品的風險特征存在差異。投顧服務的過往業績并不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為其他投資人創造的收益并不構成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投資顧問業務尚處于試點階段,基金投資顧問機構存在因試點資格被取消不能繼續提供服務的風險。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基金創作者激勵#
@大徐子@李海斌情緒指數@基金復基金 @Ricky @i知府@今日話題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向死而生:2023年9月策略報告(第1040篇周策略報告2023.08.27)
- 證監會終于做了件大事!
- 突發,國乒傳來壞消息:樊振東遭重大打擊,球迷擔心的事情發生
- 容百科技:預計三季度經營狀況良好 同環比均大幅增長
- 證券交易所調降融資保證金比例 支持適度融資需求
- 華納藥廠:2022年度擬10派9元 今年上半年凈利增33.87%
- 底部堅定看多做多!(20230827周記節選)
- 招商銀行2023年中報點評:綜合競爭力依然強勁,現估值長期投資價值凸顯
- 行情差!想保本?我發現了一只美女管理的小眾債券指數基金
- 壓力過大會帶來什么影響
- 三亞“中華傳統文化在崖州”系列活動之“開筆禮”舉行
- 益豐藥房:擬延長發行可轉債方案的有效期
- 海象新材:上半年凈利同比增長141.83% 擬10派3元
- 大元泵業:上半年凈利同比增長68.31% 擬10派2元
- 連續10年,股息率在3%以上的股票有哪些?
- 三桶油里的二桶
- 財政部、稅務總局:自2023年8月28日起 證券交易印花稅實施減半征收
- 寶駿新車7座10萬以下價格(寶駿新車怎么樣)
- 美國佛州發生槍擊事件3名黑人喪生
- 中際旭創:上半年凈利潤6.14億元
- 國聯水產:上半年凈虧損1.86億元
- 中國石化:上半年凈利同比降20.1% 擬8億至15億元回購股份
- 中國太保:上半年凈利潤183.32億元
- 青島啤酒:上半年凈利潤34.26億元
- 君實生物:董事長提議以3000萬元-6000萬元回購股份
- 坤彩科技:全資子公司正太新材與下游某塑料領域應用客戶簽訂《產品購銷合同》
- 百川暢銀:擬與湖州莫干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署《高效異質結電池項目合作協議》
- 蓮花健康:終止收購杭州金羚羊不低于20%股權
- 中國廣核:陸豐6號機組開工建設
- 28年風投女王從芒格那兒學到什么?徐新最新分享:投資也是遺憾的藝術,投的公司有一半以上偉大就夠了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證券交易所調降融資保證金比例 支持適度融資需求

華納藥廠:2022年度擬10派9元 今年上半年凈利增33.87%

底部堅定看多做多!(20230827周記節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