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是好公司嗎?我從他的業績里面看到了曙光!
2023-03-19 17:20:28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雪球星計劃#中國平安已經發布了2022年的年報,而且昨天(16日)也召開了發布會。
【資料圖】
平安的年報有一定復雜性,看不懂的建議去看發布會,簡單直接。
我發現不少人說平安的業績沒有達到預期,我反倒覺得看到了曙光。
下面我就借著業績發布會的主要內容,讓大家有一個更直觀的理解。
主持人是董秘盛瑞生,第一個發言的是首席執行官姚波,介紹2022年全年業績表現。
姚波說:
中國平安的戰略是“綜合金融+醫療健康”,愿景是成為國際領先的綜合金融和醫療健康服務提供商。
2022年是非常嚴峻的一年,反正就是過去一年國際上那些廣為流傳的那些話……
國內也是供需受阻,經濟承壓,全年GDP增長3%,股市和債市下挫。
總結來說就是經濟不好加熊市,然后話鋒轉折,中國平安通過深化改革等多項舉措,實現了整體運營的穩健表現。
具體數據如下圖。
歸母營運利潤1484億,只增長了0.3%沒好意思說,只是說保持了正增長。
營運ROE18%,體現了集團整體高質量發展,表現優于同行平均水平。
然后由于資本市場的波動和行業面臨一系列的挑戰,所以歸母凈利潤有一定的下滑。
這個理由講了等于沒講。
但值得欣慰的是NBV指標已經轉正,并保持良好的勢頭。
平安一如既往的注重股東回報,全年派發的股息是2.42元/股,同比增長1.7%,高于營運利潤的增長。
我也覺得平安每年分紅都還是可以的。
接下來講了各個具體業務的表現。
平安獨特的綜合金融經營模式,帶來了業務的多元化,加深了業務的護城河。
作為營運利潤的核心,壽險及健康險1112億,同比有16%的增長。
第二大貢獻是平安的銀行業務264億,同比增長25.3%。
接下來講的是營運偏差。
歸母營運利潤1112億,同比增長16%。
其中營運偏差146億,同比增長96%。
這個主要是因為實際的賠付比公司的假設要低。
而且13個月和25個月的產品繼續率都有所改善。
重點說了居民消費意愿降低,導致保障性產品有所下滑。
這個感受就太明顯了,我身邊就有很多因為沒錢,斷交保費的。
這其實很虧,我之前說過,窮人和富人是最應該買保險的,因為窮人沒有抗風險能力,富人多一份保障總歸是好的。
現在看來,我好像錯了。
窮人買保險或者不買保險,都有道理,買保險當然是有保障,但是商業險的價格并不低,一份主險加一些附險,怎么著都至少要好幾千元,如果保障多一點,過萬都很正常。
這無疑是一筆負擔。
所以我看到身邊的朋友這兩年斷交保費的不在少數,因為沒錢。
這就意味著之前交過的保費都浪費了,因為必須要交滿多少年之后,老了才會有保障。
所以給大家提個醒,商業險的本質是好的,但是如果個人資產不穩定,隨時有可能現金流斷掉,還是建議考慮一下。
平安的保障型產品下滑是比較明顯的,說明很多人是真沒錢了。
也正是由于經濟負擔問題,平安的新業務下滑較大。
2022年新業務價值288億,同比下降24%。
姚波覺得2023年經濟回暖,疫情放開,居民消費意愿問題已經得到逆轉。
從數據來看,確實有好轉,比如今年2月和3月平安的新業務都是正增長。
但是從身邊的商業觀察來看,我感覺還是比較蕭條。
可能是我感受錯了吧。
姚波說未來的經濟會越來越好,平安也在過去幾年的改革中,打好了基礎,可以抓住發展的機遇。
這句話我倒是比較認同,我平時就經常說,我國經濟一定會越來越好,國運會越來越強。
姚波想對外表達的意思是未來中國越來越好,買保險的人會越來越多。
實際上這是官話,他內心可能想的是有錢人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有錢,平安做好了抓住有錢人的準備。
反正我是這樣覺得的,因為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
接下來是內含價值問題。
從上圖可以看到,壽險及健康險的內含價值營運回報率11%。
內涵價值是下降的,所以姚波沒說。
2020年壽險和健康險內含價值8246億,2021年是8765億,而2022年只有8748億。
不過下降不多,差不多持平,這一點挺重要的。
內含價值是保險行業特有的指標,跟其他行業的經濟附加值類似。
意思是在充分考慮總體風險的情況下,分配給適用業務的資產所產生的股東現金流的現值。
如果還不能理解,那就再簡單一點,在不考慮未來新業務增長的情況下,如果此時此刻把公司清算,能賣多少錢,就是這家公司的內含價值。
也就是保險公司當下真正的家底和價值。
可以用來評估公司,也可以用來評估具體某個產品。
比如上面截圖的就是壽險和健康險這類產品,這也是平安主要的業績來源。
中國平安集團的內含價值2022年1.424萬億,2021年是1.396萬億,整體是增長的。
接下來講的是分紅。
2022年每股分紅2.42元,同比增長1.7%。
分紅比例為歸母營運利潤的29.5%,也就是將拿出438億左右來分后。
平安的股東夏天可以吃哈根達斯了。
關于公司的償付能力就沒什么好說的,每年都遠高于監管要求。
核心充足率監管要求50%以上,平安都是100%以上。
綜合充足率監管要求100%以上,平安都是200%以上。
稍微解釋一下這兩個東西。
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就是核心資本與最低資本的比值,核心資本是保險公司在持續經營或者破產清算的情況下,可以吸收損失的資本。
這個指標是用來衡量保險公司的資本質量。
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就是實際資本與最低資本的比值,實際資本是保險公司在持續經營或者破產清算的情況下,可以吸收損失的財務資源。
這個指標是用來衡量保險公司資本的充足度。
保險的本質是幫助客戶抵御風險,所以償還能力非常重要。
接下來是公司的投資。
平安的投資有5個原則。
資產與負債匹配、投資與收益匹配、投資于流動性匹配、投資風險與安全匹配、投資與財務收益匹配。
從上圖能看出,固定收益類的投資比較穩定,而且占到70%以上,這個是保安全。
股權類投資占比12%以上,這個是博高收益,同時冒風險。
另外不動產投資占比4.7%,也就是房地產。
不過物權也就是收租占了58%,股權占了22%,其中又有70%是收租的。
真正的房地產債權投資之占比20%,也就是占總資產的0.94%,股權投資里面可能還有一點。
總共就算1%吧,湊一個整數。
之前華夏幸福暴雷的時候,我看到很多人說中國平安是房地產公司,很多人批評平安投資房地產。
我就納悶了,人家只拿出了1%的錢去投資房地產,怎么就變成房地產公司了?
平安在理財產品上的投資占比不低,占到了10%。
投資金額達到4428億,其中基建類的又占了一半,收益率5%左右。
有些人說平安的投資能力不行,差點把我笑噴了。
平安的首要目的是求穩,在低風險的框架下,而且資金量這么龐大,能有5%的收益率已經很好了。
不信的話你去試試,你除了買國債,買小部分低風險正兒八經的理財產品之外,你還能去買什么?
所以現在很多有錢人,手里拿著錢不知道去投資什么,有很多讀者朋友也過來問我。
這個問題這里就不展開了,說起來比較多。
市場上大部分理財產品風險都是不低的,包括銀行推薦的。
不過有一說一,平安的投資收益率是有所下滑的。
近十年的平均凈投資收益率5.3%,平均總投資收益也是5.3%。
顯然這兩年是拖后腿的。
這也是經濟環境造成的影響,經濟不好的時候,各類風險都會上升。
平安為了追求低風險,降低收益是必然的。
最后姚波提到了會計新準則的問題,具體計算指標會在中報之前披露。
這個東西其實很重要,它會直接而且顯著的影響凈利潤。
會計準則的變化,也就是統計口徑的變化,當然財務數據就會跟著變。
后面要實行的是IFRS17和IFRS9準則,強烈建議關注中國平安的朋友花時間去弄懂這兩個準則,否則你計算平安的業績一定會不準。
我這里簡單的說一下。
IFRS17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17號—保險合同,是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IASB)在2017年發布的新保險會計準則。
有個核心是“收入確認”的問題,假如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是一個億,但是保費的交付期是一年,也就是一年之后,客戶的合同才算履行完畢,這筆錢才算是落袋為安。
實際上很多保險公司在保費到賬的時候,就把這筆錢算成是自己的,這是不合理的。
所以IFRS17就規范了這個問題,原本2021年就要執行的,推遲到從今年的1月1日開始實施。
沒有上市的公司可以推遲到2026年1月1日在開始實施
IFRS9是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金融工具,里面很重要的一個是預期信用損失減值問題。
之前采用的都是IAS39,我們都知道金融負債是會按照公允價值計量的,公允價值的變動會影響損益或者攤余成本。
那么如果當某公司自身有問題,導致金融負債的公允價值降低時,之前的會計準則反倒還會算作當下利潤的增加。
就好比你借了100塊錢,現在你的信用下降了,所以你這筆負債的價值也下降到只值90元,那么你的債務因為你自己出了問題,反而平白無故消失了10塊錢,等于是你利潤里面多了這10塊錢。
當然這是簡單通俗的解釋,嚴格上也不能按上面這個說法,不過邏輯類似。
是不是都覺得這樣不合理?
所以IFRS9就將公允價值變動導致的損益算進其他綜合收益。
這個會很大幅度影響計提的統計,之前對于不良貸款計提有推遲或者計提不夠的問題。
所以新的會計準則會加大減值,讓企業的資產和業績更真實。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我國保險公司只有中國平安采用了IFRS9,所以對平安沒什么影響,其他保險公司可就說不定了。
如果看到改執行新規則后,某某保險公司業績大降,不要奇怪。
我自己也用IFRS17會計準則重新計算了中國平安的很多財務數據,真的是算得我頭昏眼花。
趕快點個贊安慰一下!
之前保險行業的財務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假設”,很多情況和數據都是通過假設然后再所謂精算出來。
新準則倒是減輕了精算師的負擔,比如利差、費差、死差等等都有了規定。
未來的保險公司,被新準則洗一遍之后,都會有短期的陣痛,然后在一片罵聲中恢復元氣。
中國平安2022年凈利潤減少了一百多個億,也是這個原因。
短期投資波動統計就減少了四百多個億。
關于平安的整體年報和其他財務數據補充,就放在明天的周總結里面。
今天周末,就簡單的看一看,重點是吃好玩好喝好!
我做了下面這張表,A股核心資產研究匯總的表格,里面精選了上百家優質的龍頭公司,并附數萬字的分析方法。
以后所有分析過的公司都會在上面這個表里更新數據,另外以后每周的周末,會把本周分析過的公司一起做一個深度總結,周總結也會和表格放在一起。
每次分析公司后,會在后面加一些更深度的觀點或者計算方法,也會放到一起方便閱讀,都記得去看。
專注于上市公司財報和基本面深度分析。
很多時候,盈虧也只是一念之間!
點贊關注持續更新內容,能為你規避很多風險。
一起探索企業基本面的研究,收獲必然巨大。
小拇指,發財手點個贊......
#保險##金融#$中國平安(SH601318)$@今日話題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中國平安”是好公司嗎?我從他的業績里面看到了曙光!
- 定投滬深300指數--年化收益率到底有多少?
- 每日熱點:洋河股份在途信托理財項目梳理及風險探討
- 醫藥,正處于新一輪周期的起點上
- 天天即時看!巴菲特年輕時如何控制體重的?
- 順豐控股:2月速運物流業務營收同比增長37.08%
- 金價狂飆,黃金期貨主力合約創11個月新高,投資機會在哪里?多位基金經理亮觀點_要聞速遞
- 政策持續釋放利好!創新醫療器械萬億賽道,迎來黃金布局時期!
- 到底是誰想吃魚了?--詳解ST東洋重整方案
- 又到新政策窗口期!
- 深股通連續五天減持格力電器股票助推股價連日不斷創年內新高
- 成功競拍遠不是終點 國聯集團拿下民生證券股權后 哪些問題正待迎刃而解?
- 每日快訊!5天4板北方國際:當前“北方轉債”估值存溢價,相對票面價格溢價147.8%,近3個交易日累漲43.15%
- 中金公司:預計美聯儲本周加息25個基點,不會再進一步上調點陣圖 每日快訊
- 環球短訊!我國海上首口二氧化碳封存回注井開鉆 率先突破填補空白
- 世界微頭條丨陳光明最新觀點:這個時候還在看空,顯然是對常識的謬視
- 全球微動態丨投資中最重要的事
- HJT光伏發電3.0技術降本增效前景展望(紀要)_世界新視野
- 基金池0317+2023投資回顧
- 最新消息:世民周評:萬里起風浪
- 全球微頭條丨違章冒險作業罪最新判刑規則有哪些
- 我心目中的中藥五虎:全球快資訊
- 晉控煤業塔山煤礦煤質分析:環球新動態
- 注意!創業板還要下跌一個月,大底將會在4月中旬誕生!
- 老瓶裝新酒,用狐貍家市值之錨為23年的中國平安估值:要聞速遞
- 高通推出第二代驍龍7+ 中端手機“性能戰”加劇
- 【天天快播報】中信證券:A股全面修復行情的第二波雖略有延后 但趨勢已日益清晰
- 【環球聚看點】中信證券:年內或仍有降準 降息需關注海外貨幣政策取向和金融風險發展情況
- 深交所奚偉鵬:進一步完善期權產品體系_當前速看
- 媒體:拜登政府撮合瑞信與瑞銀達成交易,試圖影響最終的協議 即時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天天即時看!巴菲特年輕時如何控制體重的?

順豐控股:2月速運物流業務營收同比增長37.08%

金價狂飆,黃金期貨主力合約創11個月新高,投資機會在哪里?多位基金經理亮觀點_要聞速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