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人口東北化了!-世界播資訊
2023-03-26 09:24:28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全國哪個地區人口在全面流失,答案是東北。黑吉遼三省人口都在減少。
為何這樣說呢?
我們都知道,從地區角度來看,之前只有東北這一個地區所有成員的人口都在減少,其他地區沒有這樣的現象。比如長三角三省一市,3個省人口都在增加,只有上海人口在減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華南地區,廣東廣西人口都在增加。中部、西南、西北都沒有出現人口全面流出的局面。
而現在,多了一個地區與東北雷同,就是京津冀。北京、天津和河北人口全面流失,而且均在七普之后連續兩年減少。
3月21日,北京公布了2022年統計公報,披露數據顯示:2022年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2184.3萬人,比上年末減少4.3萬人。2021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已經減少了0.4萬人。
3月17日,天津市公布2021年統計公報,其去年年末常住人口1363萬人。這一數據相較于2021年,減少了10萬人。2021年天津市人口已經減少了13.6萬人。
同期的河北,2022年年末,河北省常住人口7420萬人,相較于2021年的7448萬人,減少了28萬人。減少量進一步擴大,2021年已經減少了16萬人。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省市統計局
為何人口率先東北化的是京津冀?其實不光京津冀,整個北方大多數省份的人口都在東北化。
比如2021年內地31個省市自治區中,有16個省市自治區人口在減少,這其中北方占了12個。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省市自治區統計局
2022年,目前有21個省市自治區公布了人口數據,有7個人口在減少,其中北方占了6個。其中山東人口首次轉向進入通縮。
制圖:城市財經;數據:各省市自治區統計局
可見,京津冀人口的東北化,很大程度上是受整個北方人口被南方虹吸的因素。
而北方的人口為何會被南方虹吸,直接原因是中國的經濟重心在南方,南方重心城市普遍比北方發達。
根本因素則是南方的產業強于北方,能夠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能夠提供更好的收入。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為何北方的資本、人口、經濟、產業都在往南流?
數據顯示,1982年內地十強城市,南北平分天下。而2022年,南方占9個,北方只剩下北京了。
同時,南北占全國GDP的比重也從最初的相差不大,發展到了如今南方占65%左右,北方只占35%左右。
根本原因在于產業。改革開放,打開了東南沿海地區的思維,東南沿海先是從最基本的轉口貿易做起,積累了一定的原始資金。此后利用三來一補政策,大面積開展密集型勞動產業。
在這種模式下,資本進一步積累,同時也在積累技術,推動了產業走向仿造階段,也就是山寨階段。這一階段,資本與技術繼續積累,最終擺脫以往的復制模式,走向自主模式,新興產業在東南沿海遍地開花。
而北方始終跟不上步調,尤其是東北,仍陷入在重工業和大鍋飯的思維當中,無法自拔,產業老舊,跟不上時代發展,漸漸被南方甩開。
當然,作為首都的北京,是個例外。北京和北方其他城市不同,強大的產業實力和金融實力,讓這座城市擁有強悍的人口競爭力,但是北京為自己劃定了人口天花板,主動調劑人口。上海也是如此。
京滬這兩年人口減少都是人為限制所致。
天津則主要是產業結構調整期產生的陣痛帶來的擠出效應所致。天津這些年一直在發力新型產業,但目前的優勢產業仍是其傳統的重工和化工行業。
新型產業在全市工業增加值中的占比仍很小。
河北方面,也同樣遭受著產業老舊,急需更新迭代并追逐新型產業的問題。盡管也走在產業轉型的路上,但優勢產業仍是鋼鐵、石化等重工業。
總的來說,京津冀人口東北化,主要有三個理由:
第一,受北方整體人口被南方虹吸因素影響。
第二,北京自動調整人口所致。
第三,天津與河北在吸引當代年輕人的新型產業上表現欠缺,導致孔雀繼續東南飛。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京津冀,人口東北化了!-世界播資訊
- 杉杉再臨生死劫,神秘人周繼青或成關鍵角色
- 【環球新要聞】鄭永剛身后事
- 速訊:普京:俄羅斯將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器
- 腰斬!150家期貨公司2月凈利潤4.5億 同比下滑57%!所為何因? 世界快看點
- 世界今亮點!又有利好!多家公司出手:可用人民幣直接買港股
- 公積金新政成各地促樓市標配:貸款額度提至百萬元 多孩家庭可再上浮
- 【世界報資訊】四川和青海建立川青異地消費維權機制
- 我國首座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將出海|報資訊
- 我國首次實現固態氫能發電并網_世界聚看點
- 中國聯通劉烈宏:今年計劃在5G等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投入近千億元
- 滾動:普京宣布將在白俄部署戰術核武器,五角大樓和白宮快速回應
- 王者榮耀東方鏡連招教程
- 普京:俄羅斯將在白俄羅斯部署戰術核武器 天天亮點
- 殷勇分別會見德國寶馬集團董事長和美國寶潔公司全球董事長_焦點信息
- 全球頭條:精準變盤!4月時窗推演完畢,下一個低點在這里!
- 山溝溝歌曲原唱_山溝溝
- 穿越火線:還記得那把象征熱血青春的M4步槍嗎?皮膚說明了一切
- TMT戰役第一批陣亡將士大猜想
- 關于神華派息方案的一些看法
- 焦點熱訊:投資周記2023年3月25日
- 巴菲特談賣出股票的理由和理想的買入理由_環球即時
- 焦點日報:山東青島迎來首個入境旅游百人團
- 環球關注:A股市場炒作惡習的根因初探
- 涪陵榨菜22年財報印象
- 股票指數的各種構成方法和其利弊|全球通訊
- “韓國特色”地產大雷:全租房_世界微資訊
- 低成本試錯
- 特變電工兩家公司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 今日熱聞
- 【環球快播報】中國平安,3年改革接近尾聲,凈利潤何時重回1400億呢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腰斬!150家期貨公司2月凈利潤4.5億 同比下滑57%!所為何因? 世界快看點

世界今亮點!又有利好!多家公司出手:可用人民幣直接買港股

公積金新政成各地促樓市標配:貸款額度提至百萬元 多孩家庭可再上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