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滾動:沒有“小作文” 騰訊會繼續“賣資產”
2023-03-26 16:12:48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在各類“小作文”的烘托下,輿論以及市場對騰訊降低投資業務比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如廣為流傳的乃是治理“資本無序擴張”背景下,企業應該將伸出的觸角收回。
此觀點擁躉甚重,國內外媒體談起騰訊“賣股”也多依循上述觀點,被動式“賣股”,其中有太多可玩味的意思,又由于騰訊以往投資業務過于突出,當被動感出現,市場出現了妥妥的看空情緒,畢竟企業要自廢優勢項目。
我們對此觀點則持懷疑態度,認為其只是強調了“小作文”中的隱秘邏輯,卻忽視了當前騰訊以及資本市場的實際情況,也就是說即便沒有所謂的政策壓力,騰訊管理層也依然會“賣股”,其目標則為穩定短期收益率,同樣是“賣股”,這乃是企業的主動行為,乃是中性評價。
(資料圖)
本文我們重點來探討騰訊“賣股”問題,核心觀點:
其一,騰訊的投資業務在過去,現在和將來對企業都非常重要,不能簡單去投資化;
其二,騰訊短期內還有“賣股”的沖動,但不是來自“小作文”壓力,而是有經營的必然性。
當前互聯網行業已經告別高成長周期,這已經是市場共識。在業務上則具體表現為非常容易受宏觀經濟影響,尤其當后者遭遇下行壓力時,行業便深受其擾,如同中年人對社會壓力感知越加敏感,而成長期的孩童成長往往與外界風險弱關聯。
我們亦知道,隨著移動互聯網人口紅利的觸頂,加之過去幾年宏觀經濟所遭遇的重大挑戰,都會嚴重影響我國互聯網企業的經營質量。我們以騰訊和百度為例,以ROE這個最基礎也最重要的指標來說明上述情況。
作為資深的中概上市企業,兩家企業的ROE起點接近,甚至在很長時間百度都要領先于騰訊,直到2015年后兩者的差距開始放大,對比之下,騰訊的表現則相對平滑,盡管經營方面進行了很大調整(如在3Q大戰之后偏向投資戰略),但該指標整體并沒有經歷太大波動,即便在2022年行業嚴重不景氣時其調整幅度也遠弱于百度。(BAT中,阿里的ROE波動性亦是很大,篇幅原因不再贅述)。
2022年騰訊總利潤達到1887億元,同期百度為76億元,但ROE相差僅為8倍,又由于ROE=總利潤/股東權益,因此ROE表現的異常應該在分母(股東權益)。
騰訊啟動投資戰略,其本質乃是將部分利潤通過再投資變為資產,與利潤留存這一傳統手段不同,此部分資產是可以搭上資產溢價順風車的(尤其通過“以公允價值計價且變動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和“以公允價值計價且變動計入全面收益”兩個會計科目),且需要提醒的是“以公允價值計價且變動計入全面收益”該科目變動并不反饋在損益表中,而此部分又主要以投資上市公司為主,這也就意味著其投資部分成績(持股低于20%的非聯營合營),其股權增值計入資產和權益,卻往往不體現在損益表中,而對持股超過20%的聯營公司投資,則是以權益法記賬(按照所投公司份額進行利潤分配,其影響幾乎忽略不計)。
也就是說騰訊部分投資業務在一定階段內其實是壓制了ROE的過分膨脹,如聯營公司股價飆升,并未反饋在騰訊的損益和資產負債表中。
進入2021年之后,宏觀經濟和行業成長天花板雙重不利因素之下,騰訊成長性受到了很大挑戰,與此同時ROE仍然維持在一個合理區間。在上圖中我們亦看到騰訊股東權益的下調,比百度更為明顯。
明眼人已經清楚,這是“賣股”的結果,近期騰訊減持了SEA,京東,美團等企業股票,將“以公允價值計價且變動計入全面收益”和“對聯營公司投資”等未直接反饋在損益表中的隱藏資產一次性釋放利潤,既平滑了利潤又降低了總權益,最終控制了ROE的過分下跌。見下圖。
我們如果將騰訊拆成兩家公司“增值,廣告,云計算+金融服務”為做基礎業務的公司,以投資業務為代表的“其他收益”為投資公司,可以看到進入2020下半年之后,騰訊的“業務公司”便處于下行態勢,而“投資業務”則表現十分搶眼。
上圖標注科目在2019年僅為85億元,如此看來“賣股”為代表的投資業務利潤釋放對騰訊整體的貢獻功不可沒。
在分析騰訊時,市場中會出現許多事實而非的看法,如核心主營業務競爭力遠不如當年,尤其在短視頻領域發力較晚之后,市場出現了很大的看衰聲音。但如果我們將公司業務進行拆分,在互聯網基石業務遭遇挑戰之后,其投資業務積蓄的資產的釋放可以很大程度上穩定ROE,利潤以及市場情緒,且減持又多是通過股息形式反饋給市場,這也很大程度上平抑了市場情緒。
此前有評論認為騰訊已經創投公司化,認為不該給互聯網這么高的估值。此觀點看似有道理,其實也忽略了估值的基本邏輯,并非是按照行業,而是以成長性和穩定性給定,互聯網業務和創投業務互為配合(如以微信流量“入股”),有了當今成績和成長性,其估值當然不能單純以創投那般對比。
那么問題就來了,騰訊接下來會繼續“賣股”嗎?
沒有小作文,也沒有陰謀論,客觀評判:大概率還是會賣股。
2022年“業務公司”壓力仍未出現明顯的緩和,盡管有市場人士認為視頻號的潛力十分之大,但截至目前,其代表性的“廣告收入”仍未看到明顯反彈的勢頭,這固然有宏觀和行業的因素,不過平心而論,當前視頻號不僅僅要取得大捷,還要對沖原有業務下行壓力,其難度仍然十分之大。
抑或是說,2023年之后騰訊整體壓力確實會得到很大緩解(游戲牌照,視頻號發展等利好),不過整體上仍然處于攻堅階段,“業務公司”的利潤很難得到根本性鞏固(盡管進行了一系列成本優化和業務調整,云計算也以利潤指導業務),在此時,為給公司爭取更多時間,“賣股”應該還是必要手段。
騰訊財報發布后,許多朋友認為公司成長性放緩,為“利空”,但其實卻忽略了“投資公司”未來補充的力量,兩者結合起來思考,企業不會過于悲觀。
當然我們也并不否認監管之于騰訊投資的重要性,只是認為不應該上升到最高權重,如果只討論“小作文”反而忽略了必然性,就可能會誤判企業。
就目前情況來看,騰訊投資業務并未如輿論所言的“叫停”,也未完全放緩,只是在投資策略上進行了調整,如放緩了對聯營企業投資腳步,更側重于財務投資。
如上圖所標注,騰訊對一級市場投資仍然保持著大手筆,只是多把股份控制在20%以下,武斷下“考慮投資業務告別騰訊”是過于草率的。
本部分可能涉及較多會計知識,讀起來略為晦澀,再次整理核心觀點:
其一,由于會計準則這一重要因素,騰訊的投資業務平滑了ROE表現,且將部分投資業務成績“隱藏”起來,如今主營業務吃緊,騰訊理應釋放隱藏的利潤,提振市場信心,沒有“小作文”騰訊照樣會賣股,這更多是主動行為,與陰謀論的被動做法完全不同;
其二,接下來騰訊仍然會賣股,2023年流動性寬松之后一些企業股價回調,也恰是騰訊賣股的好時候,以為主營業務改革爭取時間;
其三,誰會是下個被賣的企業,歡迎討論。
$騰訊控股(00700)$
#騰訊控股#
@今日話題@明大教主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焦點滾動:沒有“小作文” 騰訊會繼續“賣資產”
- 英偉達CEO、OpenAI首席科學家訪談紀要:AI的今天與未來
- 每日快訊!來咱們看看林園怎么選股
- 國脈文化:天翼云游戲業務近期主推多場景、強互動的體感游戲 已在多省IPTV上線|全球今日報
- 比永博戰76人高效砍17+13+5帽 比永博17+13+5帽太陽大勝76人終結3連敗恩比德28+10|天天訊息
- 電腦如何設置動態屏保 全球球精選
- 天天播報:我的讀財報思路
- 中郵證券:碳酸鋰價格跌破30萬元/噸 電池盈利有望率先修復
- IMF總裁:全球經濟的春天還未到來 中國經濟面臨兩個機遇:焦點速訊
- 今日快看!規則變了!下周一起迎接A股“打新”新時代,首批主板注冊制新股網上申購,收藏五大新規
- 達利歐:世界正處于“危險的邊緣”,或面臨三個“地震式”劇變-焦點關注
-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朱民:5%的經濟增長目標是審慎、可持續的
- 富春股份:AIGC技術將推動游戲行業新一輪發展變革
- 世界聚焦:回報股東的典范,歷經風雨后仍將見彩虹—2022年招商銀行年報點評
- 白酒雜談
- 股市像一個生態系統-天天快消息
- IMF總裁:部分發達經濟體銀行業近期出現危機 金融穩定風險明顯增加
- 國家發改委主任:我國將防范化解金融和房地產等領域風險:速讀
- 環球觀熱點:商務部長王文濤會見高通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安蒙
- 世界關注:張明:看好2023年中國股市和人民幣匯率表現
- 我國最后一個被認定的民族,隱藏在森林之中,至今鮮為人知
- 每日消息!國家發改委主任:我國將防范化解金融和房地產等領域風險
- 明天打新要當心!
- 打不過就加入?|當前通訊
- 未雨綢繆
- 數據即服務(DaaS)——OpenAI Plugins在數據油田上打下了第一口油井
- 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倫:正在籌備“雙柜臺”模式,助力實現人民幣交易港股 天天微速訊
- 世界報道:國內航班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水平 國際航班恢復兩成
- 劉昆: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_天天觀天下
- 劉昆:從三個方面加大財政政策的力度_全球熱推薦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比永博戰76人高效砍17+13+5帽 比永博17+13+5帽太陽大勝76人終結3連敗恩比德28+10|天天訊息

電腦如何設置動態屏保 全球球精選

天天播報:我的讀財報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