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投資主旋律:低調做人
2023-03-28 09:34:14 來源:雪球網 小 中
上周末在上海組織了一個小型的投資者聚會,主要是微信群的群友和部分熟悉的幾個投資朋友,聊的比較愉快,正所謂網聊不如電話,電話不如見面,見面不如喝酒。
很多人,很多事情,很多公司,如果沒有親身經歷,只是去讀書,去看數據,那是永遠不可能有深層次的認知。古人說,讀萬卷書,行千里路,說的就是學習和實踐要結合,我覺得還有一個交四方友,世界是多維的,每個人的認知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大家用謙虛和學習的心態交流,會讓我們對事物的認知更接近于客觀事實。
(資料圖片)
這幾天資本市場發生了很多事情,攢在一起很難細細分析,我就把重要的事情做個簡單觀點分享。
我們看今天上午的兩則消息:
09:21 央行公告稱,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25個百分點,同時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2550億元逆回購操作。Wind數據顯示,當日300億元逆回購到期,因此當日實現凈投放2250億元。 ————分享自Wind
09:31 國家統計局: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872.1億元,同比下降22.9%;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國有控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3449.1億元,同比下降17.5%;股份制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719.0億元,下降19.4%;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761.3億元,下降35.7%;私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559.3億元,下降19.9%。 ————分享自Wind
貨幣層面,又是放水,且放水的次數越來越頻繁,說明經濟復蘇不及預期,但是放水的幅度在減小,貨幣政策的空間在減少。而在你實體方面,即使把春節因素考慮進去,下降的幅度也依然驚人,要知道一二月份的疫情影響基本上是消失了。
我個人估計今年的寬松貨幣會依然持續下去。
但是詭異的是我們放了這么多水,通脹率卻沒起來,我們盯著全球加息的趨勢放大水,為什么通脹起不來?
我擔心的是我們老齡化速度加快及貧富差距增大帶來全局性的消費低迷,如果是這樣,那我們就非常被動了,過于依賴外貿。而要調整國內經濟結構,實現轉型和減少貧富差距過大,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大家今年預期放低點,有能力的人多消費點。
中國神華2022年凈利潤696億,同比增長39%,但是分紅只有2.55元每股,分紅506億,盡管遠超99%的A股公司,卻大幅度低于市場預期。2021年10股25.4元,2022年10股25.5元,幾乎沒有增長。
號稱要加大分紅,重視股東回報的中國電信,每股派發0.076元,股息率3.09%。中國聯通股息率只有1.98%。中國移動現階段股息率只有4.4%。
大量的高分紅預期破滅,導致今天的高分紅股票股價大跌,鋼鐵類的就不說了。2023年的業績會好嗎?分紅會怎么樣?這又是一個未知數。
所以分紅這塊我覺得中國平安和四大行真的很好,中國平安分紅和營運利潤掛鉤,營運利潤基本上是可以預期的,四大行的分紅率和凈利潤也大概是有預期的。
今天我看著平安、神華和長江電力大跌,忍不住想動白酒的儲備金,忍住了,把前面加倉的納斯達克賣出,一方面是因為場內有溢價,我可以場外買回來,一方面是忍無可忍,不行換股。
最后沒有買,平安反彈了,長江電力我有點懵,感覺資本介入太深了,局勢還不明朗,神華我擔心周期,先忍忍。
海螺水泥公告,2022年凈利潤156.6億元,同比下降52.92%,每股派發現金紅利1.48元。這樣算,股息率還好,有5.24%。
但是和2021年每股分紅2.38元相比就差距太大了,市盈率也瞬間到了9.58,這就是周期股難受的地方,供給側改革盡管有進展,但是需求端衰退更快。
鋼鐵也是一個邏輯,煤炭是異類,我不知道未來隨著澳洲煤炭進口及新能源發展對煤炭公司凈利潤的影響,但是我知道,現在肯定是高點,想突破現在的高點是極難的。還是謹慎點吧。
隨著老齡化發展和經濟結構轉型,可能絕大多數傳統行業都是這樣。有人說未來醫療是增量,這個我承認,但是醫藥的需求增量,是量,能不能轉化為利潤?
說到商業保險,我們看兩張圖:
大家發現沒有?這幾年保險行業的利率非常不正常。2021年年底市場還有4.025%的產品,2022年只有3.5%,2023年這3.5%都保不住了。
我不是說不能調整,是調整太快了,而決定調整的銀保監會他們掌握的數據比我們小屁民多得多,保險是非常謹慎的行業,這就意味著,這些大佬認為我們會長期處于低利率時代,甚至進一步下調。
大家在制定財務規劃和事業規劃的時候要注意了啊,我們經濟長期增速就這樣了,我們老齡化時代來了,踏踏實實改善自己和家庭的資產負債表,不要因為利率低就瘋狂舉債,資產端收益率也不高哦。
騰訊控股:于2023年3月27日回購96萬股,回購價格為362.8-372.8港元,共耗資約3.52億港元。
馬云回國了,暢談人工智能,歡迎大佬回來。
第一和第二張圖是我一直公開的持倉,我共計5賬戶,第三張是我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賬戶,這個賬戶我三年來就操作過三次:前段時間清倉太保、換納斯達克、今天賣納斯達克。
我靜心維護的賬戶收益率竟然遠低于傻子賬戶,哈哈。
我22和23兩年公開賬戶都是賺錢的,為什么顯示虧損了十幾萬?答:這里顯示的是持倉盈虧,我這幾年被平安害慘了,不然我整體收益率還挺高的。
時間不早了,大家早點休息,明天我看看怎么弄,長江電力和中國平安如果再大跌我會出手,如果不跌,看看納指,不行就場外買進了,取決于溢價率。
晚安。@雪球達人秀@今日話題$騰訊控股(00700)$$長江電力(SH600900)$$中國神華(SH601088)$#三大通信運營商持續走弱#
關鍵詞:
相關文章
- 2023年投資主旋律:低調做人
- 數字經濟和AI背后共有的數據生態機遇:全球視訊
- 【03.27】油散集、造船、鋁數據:年報周
- 沙特阿美246億入股榮盛石化 榮盛石化一字漲停
- 全球微資訊!云鼎科技:已規劃自建NLP大模型
- 【新視野】李大霄:硅谷銀行找到婆家是重大利好 中國股市成交暴增聞到了牛味
- 滾動:211畢業生裸辭干保潔 業主連發三問 具體詳細內容是什么
- 每日訊息!科技部啟動“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研究”專項部署工作;兩部門:進一步完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
- 經濟日報:促消費要在增收上下功夫|天天熱聞
- 中金:運營商算力網絡建設高確定性增長 電信ICT產業鏈將受益_環球聚焦
- 天天最新:銀河證券:年內第一批稀土開采指標增速放緩 供給壓力有望緩解
- 匯川技術:2022年工業機器人銷售訂單實現50%以上的增長
- 快消息!中信證券:AI能力加速迭代機器人商業落地進程
- 經濟日報:拓展銀發經濟新空間
- 全球信息:中南民族大學與大華股份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 盛美上海:首次獲得Ultra C SiC 碳化硅襯底清洗設備的采購訂單_環球熱點
- 北京市委書記尹力與“一行兩會一局”、一百余家中外金融機構負責人座談
- 經濟日報:促消費要在增收上下功夫
- 馬斯克旗下腦機接口公司Neuralink與美神經外科中心接洽 尋求展開人體試驗:環球焦點
- 天天觀點:中信證券:稀土價格有望企穩回升 持續推薦稀土全產業鏈戰略配置價值
- 全國中成藥采購聯盟集中采購文件(征求意見稿)發布
- ChatGPT得到五次提示都答錯的北大數學題,被一個初中生解出來了
- 看好A股機遇 外資大舉加倉貴州茅臺
- 房企融資明顯恢復 利率整體較低
- 全面降準正式落地 釋放長期流動性護航實體經濟
- 世界時訊:中信建投:投資者情緒升溫+市場風險偏好緩步推升 有望帶動證券板塊估值與業績雙升
- 今日熱搜:白酒價格環比下行,估值有所回落!消費行業初探頭!
- 頭條焦點:怎么反結賬和反記賬_怎么反結賬
- 證券日報頭版:三部門“掌舵人”齊發聲,傳遞出中國經濟這艘大船行穩致遠有底氣 全球熱推薦
- 芝加哥小麥期貨周一漲超1%|環球今日訊
熱文推薦
排行推薦

全球微資訊!云鼎科技:已規劃自建NLP大模型

【新視野】李大霄:硅谷銀行找到婆家是重大利好 中國股市成交暴增聞到了牛味

滾動:211畢業生裸辭干保潔 業主連發三問 具體詳細內容是什么
